九(下)第六单元自我评估(一)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监狱)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拔、晋升)
C.置人所罾鱼腹中(渔网,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文: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又间接下令让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3.根据提示默写填空。(5分)
(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两句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4.根据语境作答。(8分)
居相之高位,诸葛亮并无为自己谋利益的私心,反而处处为大局着想,为国家社稷考虑,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份真挚无私的奉献精神吧!
既然放到现在,历史早已把君臣佐使这些陈旧观念淘汰在漫漫长路上,我们依然觉得诸葛亮情意可贵,与如今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博爱,穿越千年后, , , 。
诸葛亮的羽扇,扇起历史风起云涌,犹记得草船借箭那一夜,月黑风高是何等壮阔,空城计时,城墙上淡然地弹琴,是出于一种对局势的十足把握。
这份气魄,这份智慧,举世无双,再无他人。
(1)加点词“社稷”中的“社”是 ,“稷”是 ,“社稷”代指 。(3分)
(2)第二段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将 改为 。(1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下面三句话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是共情相通的 ②也是大众所需要的 ③精神仍然是相似的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后继父业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愤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赞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2分)
(2)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对联常识,把这副对联整理出来。(2分)
千秋 痛蚕室 君权 史笔 一代 溯龙门
上联:
下联:
6.名著阅读。(9分)
(1)名著阅读活动中,某同学在读了《简·爱》之后,梳理出了主人公主要的生活地点和人生经历,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简·爱的人生经历 盖茨海德府 寄人篱下,被人欺辱
A.洛伍德学校 好友死于瘟疫;当了两年老师
B.桑菲尔德庄园 任家庭教师并与男主人相爱
C.沼泽山庄 拒绝表兄求婚
D.芬丁庄园 接受遗产并找回真爱
(2)有同学发现《简·爱》和《儒林外史》中的两位女性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并作了如下整合,邀请你一起完成。(①②各2分,③3分,共7分)
作品人物 简·爱(《简·爱》) 沈琼枝(《儒林外史》)
人生抉择 一、面对欺压的抉择情节举例:① 二、面对婚姻的抉择情节举例:简·爱在婚礼上得知了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面对罗切斯特的哀求挽留,她虽然很爱他,还是毅然离开了。 一、面对欺压的抉择情节举例:沈琼枝面对押送自己的公差的无理讹诈,当面拒绝,从容坚决,不愿委曲求全。二、面对婚姻的抉择情节举例:②
阅读发现:根据简·爱和沈琼枝在人生困境时的选择,结合她们在小说中的最后结局,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③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古诗词鉴赏(5分)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下列对上面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从体裁看是曲,乙从体裁看是词,其作者都在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触发了怀古伤今的忧思。
B.乙词“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在词中指代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C.甲曲最后两句为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批判。作者认为,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
D.乙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8.这两篇作品均为咏史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怀古之情。(3分)
(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2分)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络:用绳子编织成的网状物。②暂:突然。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公将驰之 驰:
(2)既克,公问其故 既:
(3)单于素闻广贤 素:
(4)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善:
10.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广 时 伤 病 置 广 两 马 间 络 而 盛 卧 广。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得李广必生致之。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佯死”,见“旁有一胡儿骑善马”便马上行动。两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贞观十五年,(太宗)遣使诣西域立叶护①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②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徵谏曰:“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叶护:突厥首领的称号。②赍(jī):带着。
1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及郡下,诣太守 B.历诸国市马/百里奚举于市
C.若陛下惠及四海/小惠未遍 D.不足贵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4.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3分)
鸾 舆 在 前 属 车 在 后 吾 独 乘 千 里 马 将 安 之 乎?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16.阅读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本文,有人喜欢邹忌采用的劝谏方法,有人喜欢魏徵采用的方法,同样是“谏”言,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一幅精美的剪纸
李培禹
清晨早起,赶往北京西站。一辆网约车已准时停靠路边等候。司机是个小伙子,帮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坐上车后,我对司机说:“走二环路吧。”小伙子侧过头来,用手指了一下副驾驶座椅后面,我这才看到一段文字,上面写着:“您好,我是听障司机。尊敬的乘客,您有什么需要和问题,必要时,可以用手机打字跟我交流,沟通不便给您带来麻烦,敬请谅解!请给我个五星好评!到达目的地,请拍下我的肩膀,谢谢!”文字后面是一个笑脸表情。
我的心先是一紧:听障司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遇到。“听障”,能驾驶车辆吗?况且是开网约车载客。小伙子显然察觉到了我的顾虑,他打开手机,把备好的一个页面给我看。上面,有交管部门关于聋哑人申请驾照、驾驶机动车的要求,以及网约车监管方面的要求。我冲他点点头,表示认可。然而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
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多余了。车平稳地在二环路上行驶着。前方堵车了,车一步一挪。我怕小伙子着急,打字告诉他:不急,我的时间够用。小伙子回了个“OK”的手势。
第一次乘坐“听障司机”的车,我不免有些好奇,不禁打量起车内的环境。车内整洁。驾驶台挡风玻璃前,卧着一只卡通玩具小老虎。我猜想,小伙子也许属虎。“小老虎”旁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后排座椅也是卡通图案布置。在后门车窗框上,还安装有一个小的圆形反视镜,一行小字提醒客人:开门前请注意后方行驶车辆!
赶上“早高峰”了,没想到路上这么拥堵。终于挪到一个出口,“听障司机”没有和我商量,一打轮,车子就开上了辅路。这是要穿胡同走呀!我打字问他:北京人?他点头微笑,右手放在胸前,做了一个“按压”的手势。我立马理解了小伙子的意思,用北京话说就是:放心吧,您呐!咱道儿熟。
这手势一下子也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想起多年前生活的胡同里的一个聋哑男孩。
那时,我居住的胡同里有一家靠低保维持生计的特困户“二嫂子”。这位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含辛茹苦地把一个被遗弃的聋哑男孩拉扯大。她抱回只有一个月大的婴儿时,全然不会想到孩子是个聋哑人。跑遍几家医院后,二嫂子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从此更加疼爱这个孩子。胡同里的老街坊们也对这个孩子呵护有加,众人一起帮他上了聋哑学校。孩子格外聪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学会了绘画、剪纸,喜欢上了摄影。我曾把自己的一台相机送给了他。记得有一年春节前,一名在居委会工作的街坊替他报了名,在春节庙会上找了一个残疾人免费摊位。这个懂事的孩子,不停地制作各式剪纸,一一装框。庙会第一天就有收获,卖了十八元钱。当他把第一次劳动所得交给二嫂子时,老人忍不住流了泪。后来我搬家离开了胡同。一天,仍在胡同里住的弟弟打来电话说:“那个聋哑孩子要去外地了,他一定要送你一幅剪纸,都装好相框了,你抽空过来取吧。”那幅精美的剪纸,我至今珍存着。
车子鸣笛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我真心祝愿看着长大的那个聋哑孩子,也能像今天这名“听障司机”小伙子一样,靠自己的勤劳付出过上好日子。
北京西站到了。我按照提示,用手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他下车帮我从后备箱里拿出行李,然后抱拳向我道别。我这才发现小伙子胸前的挂牌上写着“胡师傅”和车牌号。我说,谢谢啦,注意安全!胡师傅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依然用右手在胸前做了个“按压”的手势。我知道,他是在说,放心吧,您呐!
写完这篇小文,我忽然想到,那天进站忙着安检,忘记给“听障司机”胡师傅点个五星好评了。赶紧补上!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7日)
摄制组要把这个故事拍成一个纪录片,需要你帮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17.梳理文章内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写到的两个人物故事。(2分)
18.摄制组想从文中两个人物的故事中分别选择一个镜头作为拍摄时的特写镜头,请你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4分)
19.第二段写道:“然而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这个时候“我”会怎样想?请你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出旁白。(3分)
20.摄制组需要你提供一段给“赤子情怀 身残志坚”胡师傅的颁奖辞,请你尝试写一写。(3分,80字以内)
三、作文(50分)
21.亲爱的同学,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不同的选择。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其实,懂得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学会放弃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请你联系生活,自选角度,为校刊《花开有声》栏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也可以对话题发表见解,让同学们读了你的文章之后能受到启发。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九(下)第六单元自我评估(一)
1.A(诉讼事件。)
2.C(“间”是“私下”的意思。句子应翻译为: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3.(1)雉从梁上飞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干戈寥落四周星 (4)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4.(1)土地神 谷神 国家 (2)既然 即使 (3)空城计时,城墙上弹琴的淡然,是出于一种对局势的十足把握。 (4)B(根据句意与“仍然”一词可判断③句为第一空,根据②句中的“也是”和三个句子的衔接判断此句应在第三空。)
5.(1)示例一: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在遭受磨难后发愤著成巨著《史记》。示例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其“实录”精神对史学影响深刻。
(2)上联:一代君权痛蚕室 下联:千秋史笔溯龙门
6.(1)D(简·爱在沼泽山庄接受遗产,在芬丁庄园找回真爱。)
(2)①示例一:简·爱在里德太太家时遭到表哥的欺辱殴打,不愿隐忍,奋起反击,与表哥厮打。
示例二:简·爱在舅母对寄宿学校负责人散播自己善于撒谎的谣言时,当场回击,拆穿她伪善的假面具。
②因宋家想要诱骗自己为妾,选择逃婚,独自到南京谋生。
③简·爱最终与罗切斯特结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沈琼枝赢得了县令的尊重和同情,得以还乡另嫁。面对生活中的不公要能够勇于抗争,坚守自己的人格独立和尊严,这样才能拥有想要的人生。
7.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是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而不是“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
8.甲: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9.(1)驱车追赶 (2)已经 (3)一向(向来,平素) (4)好
10.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11.(1)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土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穷尽了。
(2)抓到李广一定要把他活着送过来。(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
1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观察,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及时行动。
【乙】文参考译文:
李广派遣卫尉做将军,出雁门关抗击匈奴。匈奴军队庞大,把李广的军队打败了,活捉了李广。匈奴单于一直听说李广贤德,命令说:“抓到李广一定要把他活着送过来。”匈奴骑兵捉到李广的时候,李广正生病,于是匈奴骑兵就把李广用网装起来,让他卧在网中,并将网拴在两马之间。行进了十几里之后,李广装死,偷瞄到旁边有个匈奴男子骑了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跳起来骑到马上,把那个匈奴男子推下马去,抢了他的弓,策马向南跑了数十里之后碰到他的残余部队,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骑兵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男子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
13.C(A.到……去/拜访;B.买/集市;C.恩惠;D.值得/足够,充足。)
14.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
15.现在陛下所作所为,都远远地超过了圣贤的三王,为什么到这件事却要落后于孝文和光武呢?
16.示例一:我更欣赏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示例二:我更欣赏魏徵的方法,他引述古代故事,直言不讳地向皇帝进言,达到了“良药苦口”的劝说效果。
【参考译文】
贞观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太宗又令人携带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徵劝谏说:“从前有人向汉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说:‘(每当天子出行,)前有鸾旗为先导,后有属车做护卫,我自己乘坐千里马,能先单独奔到何处呢?’于是,文帝(把马还给了进献者,)给他旅途费用让他回去。现在陛下所作所为,都远远地超过了圣贤的三王,为什么到这件事却要落后于孝文和光武呢?还有,魏文帝想寻找西域的大珍珠,苏则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天下,那(珍珠)不找也会自己来,寻找得来的珍珠是不值得珍贵的。’陛下就算不能仰慕汉文帝高尚的德行,但能不害怕苏则正直的话吗?”太宗就下令停办了这件事。
17.①一个听障司机载“我”去北京西站,他成功消除“我”的担忧并使“我”敬佩。
②胡同里的聋哑男孩在春节庙会上摆摊卖剪纸,后离开前送了“我”一幅精美的剪纸。
18.示例一:将第四段车内的环境描写特写,因为这段环境描写表现了舒适安全安静的氛围,车内整洁,布置有卡通图案,侧面表现司机的认真严谨、负责、有童心、爱干净、勤劳,反视镜上的字则反衬出他关爱他人、富有爱心、尊重他人的人物特点。
示例二:将胡同里的聋哑男孩在庙会上剪纸与他去外地前送“我”的剪纸特写,精美的剪纸表现聋哑男孩的技艺精湛、心灵手巧与勤奋努力,也表现他的懂事以及他有一颗美好的感恩之心。
19.示例:他能够及时掌握路况吗?可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超车情况,并及时避让穿梭的电动车和行人吗?
20.示例:敬爱的胡师傅,你虽然听力有障碍,但你对乘客尽心尽力,对职业热爱坚守,对生活乐观积极,对他人关爱有加,心怀赤子真情。身虽残,志却坚,你让我们由衷敬佩!
21.略。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