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1 2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第五单元自我评估(二)
(满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中国戏曲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①记载(    ),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②鼎盛(    )时期是在清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计数。世界上把中国戏曲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之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始终轧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喜文乐见。而在其中,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1)文段中有两个词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3)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意见是:                。(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输给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对手,球队主教练即使不情愿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
B.若随心所欲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娱乐化、庸俗化解读,容易陷入哗众取宠的历史虚无主义。C.每天下夜班后,他总是蹑手蹑脚走进家门,生怕吵醒了熟睡的妻子和女儿。
D.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时,朋友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根据容量的大小,戏剧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
B.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人物自身的台词都属于舞台提示。
C.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
D.《枣儿》的题目“枣儿”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老人儿子的名字。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站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地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5.请你参与“走近屈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任务。(5分)
(1)【识人物,析对联】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他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①其中“三闾大夫”指       。(1分)
②请你从这副对联的字形和内容上分析其特点。(2分)
 
(2)【思传统,赏书法】班级准备在教室粘贴“端午”两个字,下面是三幅书法作品。请你结合屈原的生平选出你觉得合适的一幅,并说明选择的理由。(2分)
6.古诗文能陶冶情操,涵养精神。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4分)
历史上的仁人志士都表现出了质朴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岑参笔下“将军角弓不得控,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苦寒戍守;是辛弃疾梦中“马作的卢飞快,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战场英姿;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③ , ”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忧愤。
7.名著阅读。(5分)
(1)“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心胸跟你一样充实!”下列不能体现简·爱表白中所展示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乐于助人 B.自尊自爱 C.追求精神平等独立 D.敢于追求幸福
(2)简·爱一生中有两个受到践踏,被弄得僵化,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的人生阶段。试联系《简·爱》整部作品,写出简·爱的其中一个人生阶段并分析对其性格的影响。(3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44分)
(一)古诗词阅读(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下列对该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9.请你根据曲的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分析“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知识卡片  唐·白居易《长恨歌》记载:“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后来“踌躇”有“犹豫、徘徊不前,心事重重”之意。
       
(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6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①薨。上②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③领④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⑤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⑥,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光:大将军霍光。②上:汉宣帝。③山:霍山,霍光兄长霍去病的孙子。④领:兼任之意。⑤傅奏:陈奏,向君上报告。⑥异善:特殊贡献。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知下情(      ) (4)终不改易(      )
11.请用三条“/”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3分)
枢 机 周 密 品 式 备 具 上 下 相 安 莫 有 苟 且 之 意 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
 
13.甲文中的“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析蜀国当时面临的 ,而“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则阐述了 ,情辞恳切,言之有理。(2分)
14.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与乙文中汉宣帝的治国举措有相通之处,请你完成下表。(3分)
诸葛亮的建议(简要概括) 汉宣帝的治国举措(用原文回答)
①             ②                     
严明赏罚,公正执法 ③                     
(三)议论文阅读(10分)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古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接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为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16.文中②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分)
   
17.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小语想要参加,但是他的父母不同意。假如你是小语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他劝说父母?(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戏剧社的同学们准备排演萧红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节选),请你和他们一起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创作剧情。
民族魂鲁迅(节选)
萧 红
第一幕 人物
少年鲁迅 当铺掌柜甲、乙 蓝皮阿五 何半仙 单四嫂子 孔乙己
第一幕 剧情
六十年前的八月三日,鲁迅先生生在浙江绍兴府。
他的父亲姓周,母亲姓鲁。鲁迅先生的真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这哑剧的第一幕是说明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亲身所遇的、亲眼所见的周围不幸的人群。他们怎样生活在这地面上来,他们怎样的求活,他们怎样的死亡。这里有庸医误人的何半仙,有孤苦无依的单四嫂子,有吃揩油饭的蓝皮阿五……
鲁迅小时候,家道已经中落,父亲生病,鲁迅便不得不出入在典当铺子的门口。
鲁迅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就想改良我们这民族性,想使我们这老大的民族转弱为强。
第一幕 表演
舞台开幕时,是一片漆黑。
黑暗中渐渐地有一颗星星出现了,越来越亮,又渐渐隐去。
黑幕拉开,舞台有个高高的当铺柜台,柜台上面摆着一个浑圆的葫芦,一个毡帽大小的一把酒壶。当铺门口西边有一张桌子,桌子裙是一张白布,什么字也没有写。东边是两件破棉袄乱放在那里。近当铺门口有个小石狮子的下马石,是早年给过路人拴马用的,下马石旁边立着一根红色的花柱。柱顶上有块招匾,写个很大的“押”字。
开幕后,哑场片刻。
单四嫂子上,手中抱着一个生病的小孩,她显得非常疲倦,坐在小石狮子上休息,擦汗,喘气,叹息,看视小孩,惊惶,将小孩恐惧地放下,左右找人。没有,又将小孩爱抚地抱在怀里。流泪,用手摇小孩,看天,做祈祷的样子,掠发,擦汗,又检视小孩。
蓝皮阿五上,动作鬼祟,以背向后退,做手势和别人讲话,手势表示下面的意思:小孤孀,好凄凉,我明天,和你痛痛快快喝一场……在咸亨酒店,半斤不够,一个人得喝三斤,明天见……正退在石狮子上,差点和单四嫂子相撞。
看见了单四嫂子,又看见了她病了的孩子,故作惊奇的样子,又表同情的样子。
单四嫂子想找个医生给孩子看病。
蓝皮阿五走到桌子前边,将桌子大声一拍。
桌子自己调转过来,桌裙上写“何半仙神医,男妇儿科,老祝由科,专售败鼓皮散,立消水鼓,七十二般鼓胀”。桌子后钻出何半仙来,头戴帽翅,身穿马褂,手拿小烟袋,指甲三寸长,满身油渍,桌上放一个小枕头。单四嫂子走过去,把孩子给他看。
何半仙看了以为没有什么,做手势说得消一消火,吃两帖就好了。
单四嫂子掏钱给他。何半仙认为还差三十吊。单四嫂子解下包孩子的袍皮托蓝皮阿五去当。
蓝皮阿五到柜台上大声一拍,柜台上的葫芦和酒壶处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掌柜甲,一个是掌柜乙,原来葫芦是秃头的秃顶,酒壶是那一个的毡帽。
蓝皮阿五当了四十吊钱,自己放了十吊在腰包里,给单四嫂子三十吊,走在小石狮子面前,他用脚一踢,石狮子打碎了,出现了已经折了腿的孔乙己,他用手在舞台上膝行着走来走去。
少年鲁迅带着可质的物件上,一直走到柜台上,把质物递上了。
两个掌柜看见鲁迅来了,就非常地不高兴起来,故意刁难,故意揶揄。
掌柜甲:哈哈你又来了。掌柜乙便作态着来数落:昨天来,今天又来,明天还要来的。
掌柜甲认为货色不好,显出很不愿意收的样子。掌柜乙以为这已是老主顾,收是可以收,但典费得从廉。掌柜甲以为,你和他何必斟斤驳两,你反正从廉从优,他都得典的,你索性摆个面孔给他看就完了。
掌柜乙以为这不过还是买卖,便肯出五十吊。掌柜甲认为不值,只肯出四十吊,对掌柜乙大示挖苦。掌柜乙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所以一定坚持五十吊不可。两个人争起来。掌柜甲不服气,把掌柜乙推开,伸出一只手来表示只肯给四十吊。掌柜乙趁势又钻出头来,把掌柜甲推开,伸出手来表示肯出五十吊。掌柜甲又把他推开,伸手只肯出四十吊。他们三番五次闹了半天,都疲倦了,于是互相调和起来,协商的结果,肯出四十五吊钱。
少年鲁迅站在柜台前边,面对着这幕喜剧,不言不动不笑……直到他们耍完了,收了钱便走了。
鲁迅走过何半仙那儿的时候,孔乙己追着他讨钱。鲁迅给了他,下。
孔乙己掏出酒瓶来饮酒,何半仙上前争看他手中的钱。舞台渐暗。
(选自《八月天》,有删改)
18.阅读剧本,围绕“钱”来概括“第一幕 表演”的戏剧冲突。(2分)
19.哑剧不用台词而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参考示例,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为演员解说怎样将人物的“疲倦”表演出来。(3分)
示例:
〔剧本〕单四嫂子上,手中抱着一个生病的小孩,她显得非常疲倦,坐在小石狮子上休息,擦汗,喘气,叹息,看视小孩,惊惶,将小孩恐惧地放下,左右找人。〔表演解说〕单四嫂子的双手抱着小孩,弓着腰,步子缓慢,踉踉跄跄;头发有些凌乱,脸色凝重,眼神中流露出既绝望又害怕的神情;她慢慢地坐在小石狮子上,大喘着气,头侧向肩膀擦汗。
〔剧本〕他们三番五次闹了半天,都疲倦了,于是互相调和起来,协商的结果,肯出四十五吊钱。
〔表演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舞台上少年鲁迅始终是“不言不动不笑”,从观众的角度看,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否显得有些呆板?请说明理由。(4分)
     
21.剧本写道“少年鲁迅站在柜台前边,面对着这幕喜剧”。读了剧本,你认为整幕剧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剧本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4分)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人想要成功,但总是碰壁。父亲是位老船员,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儿子深思良久。之后,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终有所成。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做好自己”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九(下)第五单元自我评估(二)
1.(1)①轧根—扎根 ②喜文乐见—喜闻乐见
(2)①jì zǎi ②dǐng shèng
(3)句式杂糅,去掉“之”。
2.D(“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这个词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
3.B(人物自身的台词不属于舞台提示。)
4.B(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通读五个句子,讲述的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⑤是总起句放第一位,排除A、C;①为总结性的句子,点明了怎样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故应放在最后,排除D。)
5.(1)①屈原 ②示例:上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上联说流泪,下联说哽咽,内容是相关的。
(2)示例:我选甲。甲是草书,特点是狂放不羁。屈原在政治上满怀豪情,提倡美政,变法图强,草书恰恰能展现他追求的高远,内心的旷达与大气。
6.①都护铁衣冷难着 ②弓如霹雳弦惊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7.(1)A(这句话体现了简·爱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勇于追求幸福等性格特点。)
(2)示例一:生活在舅母家,受尽欺辱,让简·爱学会了坚强,产生了反抗意识。
示例二:在洛伍德学校,天性受到压抑,行为受到约束,思想受到禁锢,让简·爱向往自由、追求平等。
8.D(作者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踌躇”本意是“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从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
10.(1)发扬光大 (2)不合道理 (3)知道,了解 (4)改变
11.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12.(1)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礼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的缘故。 (2)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功德。
13.不利处境 有利条件
14.①广开言路(意思相近即可) ②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③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乙】文参考译文: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去世。汉宣帝才开始亲自治理政事,又想报答大将军霍光的功德,于是又让乐平侯霍山兼任尚书事务,并且允许群臣上奏密封的事,以便了解下面的情况。每隔五天听取一次政务汇报,从丞相以下各级官员都各自负责汇报自己的职务事务,向皇帝陈述他们的言论,并考察检验他们的功效。对于有功的侍中和尚书,应该晋升他们的官职,并且给予丰厚的赏赐,甚至他们的子孙,也不会改变(这个待遇)。朝廷的机要部门周密完备,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上下安定,没有人有敷衍了事的想法。
15.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和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16.示例:不能。②③④这三段分别从理、德、情三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与第①段中“有理有德亦有情”(或与第⑥段中“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17.示例:叔叔(阿姨)您好,参加运动会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能。同时,参加运动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班级争荣誉,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而且,参加运动会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请你们让小语参加这次运动会吧?好吗?(言之有理即可)
18.①蓝皮阿五私吞十吊钱 ②两掌柜相争十吊钱
19.示例:掌柜甲和掌柜乙互相推搡,咧着嘴,冒着汗,喘着粗气,带着坏笑;其中一个掌柜一只手指指着少年鲁迅,用眼神暗示方才是在捉弄他,另一只手支在柜台上,表示玩累了;两人各自向后退,伸出双手表示可以妥协,然后双腿发软,瘫在地上,消失在柜台下。
20.示例一:我认为不呆板。首先,鲁迅小时候因家道中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冷漠,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从而形成了冷静、自尊的性格。其次,萧红在这一幕戏中将其他人物与鲁迅置于同一舞台,使少年鲁迅以冷静、批判的目光来打量自己笔下的文学形象,少年鲁迅的冷静镇定和周围世界的鬼祟跳嚣形成了对比,使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富。
示例二:我认为有些呆板。因为少年鲁迅上场后始终“不言不动不笑”,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掌柜的身上,而忽略了鲁迅的存在,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显得黯淡。这就难以让观众感受到鲁迅想要改良民族性的愿望和志向。
21.示例一:我认为是喜剧。何半仙、掌柜、孔乙己等剧中人物的出场方式有喜剧效果;两掌柜为了典当的价格相互争执,互相推搡,最后互相协调,结果居然是一个平均数,充满喜剧效果。
示例二:我认为是悲剧。单四嫂子给孩子看病,穷得要拿包孩子的袍皮去典当,可恶的蓝皮阿五摆出一副关心、帮助的样子,却雁过拔毛;两个掌柜毫无同情心,以滑稽的方式决定典费的多寡;孔乙己追着鲁迅讨钱;何半仙争着看孔乙己手中的钱。孩子病了,大人病了,甚至整个社会也病了,令人悲哀。这是他们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
22.略。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