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1 20:2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第三单元自我评估(二)
(满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
古人喜欢在诗文中表露自己的气节和志向。面对“同舍生”锦衣玉食的生活,宋濂以“          
,           ”(《送东阳马生序》)表明了自己身处其间却并不羡慕的品质;苏轼不惧自己的衰老,以“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辛弃疾以“         ,          ”展现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益慕圣贤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B.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岂他人之过哉
C.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C.故余虽愚 虽千里不敢易也
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当余之从师也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盖/余之勤且坚/若此
5.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文: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重复的话。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被列为“四书”之一。
B.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C.每首词都必须有词牌名,“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太常引”“天净沙”等都是词牌名。
D.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赠序。
7.名著阅读。(5分)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严贡生已是不在家了,只得去会严二老官。二老官叫做严大育,字致和,他哥字致中,两人是同胞弟兄,却在两个宅里住。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严致和见差人来说了此事,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子又不在家,不敢轻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忙着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
(1)选段中“两张状子”分别指 和 这两桩官司。(2分)
(2)严贡生、严监生两兄弟是土豪劣绅的典型代表,但二者形象大有不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选段及原著内容进行探究。(3分)
8.九(2)班开展“预防沉迷网络”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同学小文最近沉迷网络游戏,请你结合下面的新闻材料,对其进行劝说。(3分)
频繁玩手机,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另外,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问题。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你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眼科专家提醒说,在长时间上网者中,60%以上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视线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胀、眼压升高、头痛,甚至眼睛丧失聚光力,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络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选自2024年5月21日“澎湃新闻”)
(2)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根据相关链接,为其补写导语。(3分)
报告: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介绍,该报告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于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但东中西部、城乡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存在差距。
  【链接】时间:5月30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事件:“2024数智未来:开放、共享、创新”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举办,并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秋来风景异”,请简要分析范仲淹眼中的塞下秋景“异”在何处。(2分)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他的“忧”在本词中有何体现?(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高邦佐,字以道。正月二十日大兵渡三坌河。广宁官吏皆遁,人多劝公西走,且谓请告①之身,可以无死。公曰:“吾一日在事,则一日臣子也。若偷生入关,何面目见天下士?”以匹马二仆走松山,乞援于经略②。令家僮持信入关。其略曰:本道奉命分巡广宁,绝裾③出山。抵任以来,饮食具废,意图肃清迅扫,仰报君父。不意天不厌乱,三坌失守,惟有一死以殉封疆耳。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
  【注释】①告:休假。②经略:官职名。③绝裾(jū):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
11.小语整理了文言实词的学习方法,请你据此推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原文句子 释义方法 词语释义
故不为苟得也 成语推断法:不苟言笑 (1)          
是亦不可以已乎 课内迁移法: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2)          
人多劝公西走 联系语境法:结合前文语境“广宁官吏皆遁”理解 (3)          
不意天不厌乱 查阅词典法:①情趣,意趣;②料想;③怀疑;④用意,意图。 (4)          
12.下列与“惟有一死以殉封疆耳”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徒以有先生也
C.不敢出一言以复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若偷生入关,何面目见天下士?
                                       
14.【甲】文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中的高邦佐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王熙震,字晓凤,道光丁酉拔贡①。少贫,未尝读书,里人孔广②因奇其貌,令就学己塾。读书务得解始已。偶读《大雅》至“乃立冢上”,叩其义,师曰:“大社也。”叩何为大社?师弗能答。自是每诵一书,必释其义;每释一义,必参稽他籍,广求多证,学日通博。及官京师对人默默不稍骋议论世无知其能学者。一日,因共祁文端论篆籀③变迁,多补洨长④所未逮,文端大惊曰:“初以君特习帖括,不谓淹雅⑤出时流上!”遂倾心交之。比罢归,益覃⑥精群籍,撰《大戴礼记注》四十卷、《后汉书义证》若干卷,稿藏于家。卒年八十。
(选自《清代学人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拔贡: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②孔广:同后文“祁文端”皆为人名。③籀(zhòu):一种字体。④洨长:许慎的封号。⑤淹雅:宽宏儒雅。⑥覃(tán):深入。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小语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划三处)。(3分)
及 官 京 师 对 人 默 默 不 稍 骋 议 论 世 无 知 其 能 学 者
16.文中有四个词,小文不理解,请你解释。(4分)
(1)读书务得解始已(    ) (2)叩其义(    )
(3)益覃精群籍(    ) (4)卒年八十(    )
1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小语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3分)
少贫,未尝读书,里人孔广因奇其貌,令就学己塾。
                                       
                                       
18.读完本文后,小文认为王熙震在读书学习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秀品质。请你结合文段,帮他简要概括。(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
山高我为峰
高满航
①梁班长已经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边防部队服役16年零8个月。
②这天早上,梁班长和往常的每个早上一样,不等初升的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就带领巡边分队出发了。他们徒步在乱石林立的戈壁滩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山脚。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梁班长身后的小郑没能站稳,被吹得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出去。
③梁班长眼疾手快,伸手紧抓住小郑,又大声朝后面喊:“大家都注意了,脚下踩实,保持平衡。”他的话刚出口,就被狂风掳掠而去,连他自己都听得不真切。身后刚站稳的小郑也听了个大概,旋即转过身,向紧跟其后的战友大喊着传达班长命令:“脚下踩实,不要摔倒。”
④以此类推,每个人都把自己听到的口令大喊着传给身后的战友,待传完十几遍,到断后的副班长耳朵里时,已经变成了:“跟紧队伍,不要掉队。”副班长意会,迎风撕开了嗓门,朝着前面回复:“是,收到。”他的声音朝着风的方向飞奔而去。
⑤风越来越大,枯草和沙砾飞上了天,石头也沿着山坡噼里啪啦地滚动。
⑥梁班长从背包里抽出绳子,先在自己腰上缠了一圈绑紧,拽了拽确定不会松开后,又转身传给身后的战友。每个人接过绳子后,都迅速穿过扎在腰间的武装带,再把绳头交到后面一个战友的手里。
⑦十几个人迎风朝着山上爬去,他们与风搏斗,也随风而舞,偶尔有战士被乱石绊倒。每当此时,腰间的绳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把他拽了回来。偶尔,有战士被风的阻力“定”住,后面的战友就弯下腰去,奋力推着他走。
⑧小郑从挎包里取护目镜时,把素描本带到地上,转眼就被风吹跑了。
⑨小郑入伍前是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算是携画笔从戎,立志要用画笔记录壮美边防。所以从他跟着队伍巡边那天起,素描本就不离身。
⑩自从巡边那日起,小郑就被告知一条必须遵守的规矩——带去什么就必须带回什么——不能在边界遗留任何物品。
见素描本被风越吹越远,小郑心中急切,慌乱中解开武装带,欲随风去追。这时候,他的迷彩服上衣被一只手紧紧抓住。他转头,见是梁班长。
这时候,梁班长已经解开了腰间的绳子。
他把绳头交给小郑,大喊着命令他:“你站着别动,我去追。”
小郑看到,班长沿着风的方向奔跑着去追素描本。
班长跑,素描本也“跑”。他终于追上,没等到伸手抓,素描本又飞到了空中。他又去追,却被一块石头绊倒,滚了几圈,才被另一块石头挡住。这个时候,其他战友都注视着班长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到,班长似乎不知道疼痛,刚刚摔倒,又很快站了起来,再次朝素描本的方向飞奔追去。山风时急时缓,就在缓下来的一刹那,梁班长眼疾手快,稳稳地把素描本抓在了手里。
他仔细掸掉本上的尘土,交还给小郑后,又从小郑手里接过绳头,再次绑紧自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登上界山之顶。
原地休息时,梁班长侧身看到,小郑正在画他们所在的这座界山。他仿佛有一支神笔,才寥寥几画,就生动勾勒出了山的轮廓。
小郑画完后转头问道:“班长,咱们这座山的海拔是多少?”
梁班长倒问起他来:“你的身高是多少?”
小郑疑惑地回答:“1米78。”
21梁班长脱口而出:“那么——这座界山的海拔就是5962.68米。”
22紧挨班长坐着的陈老兵听见了他俩的对话,皱眉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纠正道:“班长,不对吧,这座山的海拔应该是5960.9米。”
23梁班长站起身来,眺望着山下的茫茫戈壁,对陈老兵说,同时也是对小郑说:“没错,这座山的自然海拔是5960.9米,但既然我们来了,山高我为峰,这个自然海拔就要加上我们的高度,就应该是5962.68米。”
24陈老兵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小郑也恍然大悟。
25风止了没多大一会儿,又呜呜地吹起来。
26战士们喝了几口军用水壶里的水,又吃了几块军用干粮。
27“同志们,出发。”梁班长第一个整理好随行装具。
28顾不得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战士们绑紧绳子后,又朝着另一座界山行进……
(选自2024年1月4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19.小说围绕“登山”这一线索,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请你根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4分)
20.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1.第 段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你从描写方法的角度,为其写一个批注。(3分)
22.仔细阅读第 段,并发挥想象,描写“他(梁班长)仔细掸掉本上的尘土,交还给小郑后”,此时小郑的心理。(3分)
23.本文以“山高我为峰”为题,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50分)
24.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力争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风采。
请以“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九(下)第三单元自我评估(二)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会挽雕弓如满月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2.D(A.学说/说;B.超过,胜过/过错;C.裸露/只,仅仅;D.派。)
3.D(A.介词,从/介词,到;B.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连词,表顺承关系,就,便;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B(复:辩解。“不敢多说一句重复的话”应为“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
6.C(“天净沙”是曲牌名。)
7.(1)抢夺别人的猪 强取别人的利钱
(2)示例:严监生吝啬小气,却愿意花钱帮助哥哥严贡生了结官司,体现了其重视亲情的形象特点。反观严贡生,他在弟弟死后多天后才回家,而且是看到了银子才换了孝巾,到灵前假装干号几声,之后更是企图霸占弟弟的家产,刻画出其贪图钱财、六亲不认、寡廉鲜耻的丑恶嘴脸。兄弟二人之间的对比,使得文章讽刺意味更浓,更加深刻地批判了当时功名富贵至上、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言之成理即可)
8.(1)示例:小文,网络游戏虽然好玩,但没有实际意义。过度沉迷其中,害处多多,不但阻碍身体发育、伤害眼睛,而且耽误学习。年少时正是读书的最佳时期,俗话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韶华,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2)示例:“2024数智未来:开放、共享、创新”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于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
9.【示例】声音异:边塞特有的声音,如风吼、马嘶声,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奇异的声音;天气异:边塞地区不同于中原地区,天气极其寒冷;环境异:边塞战事吃紧、孤城紧闭、戒备森严,透着一股肃杀、寂寥的气氛。(写出两点即可)
10.示例:为难以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而忧;为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而忧。
11.(1)苟且 (2)停止 (3)逃跑 (4)料想
12.C(“惟有一死以殉封疆耳”中“以”:连词,来,用来。A.介词,用;B.介词,因为;C.连词,来,用来;D.介词,把。)
13.(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2)如果苟且偷生入关,还有什么脸见天下之士呢?
14.高邦佐选择在国家危难时出山做官,并甘愿以死殉国。这种面对敌人坚守本心,忠于职守,誓死保卫家国的情怀,正是“舍生取义”的体现。
【乙】文参考译文:
高邦佐,字以道。正月二十日大军渡过三坌河。广宁的官吏都逃走了,许多人都劝高邦佐向西逃跑,并且说(你已经)请求休假了,可以不死。高邦佐说:“我一天在职位上,就一天是臣子。如果苟且偷生入关,还有什么脸见天下之士呢?”(于是他)带着两名仆从骑马奔向松山,请求经略官的援助。让家僮拿着书信进入函谷关。大意是说:我接受朝廷的命令分别出巡广宁(两地),决定出山(做官)。抵达任命(的地方)以来,喝水吃饭都顾不上,想要快速清理祸乱,报效君主。没料想上天不嫌战乱,三坌失守,只有以死来殉疆土了。
15.及官京师/对人默默/不稍骋议论/世无知其能学者
16.(1)才 (2)询问 (3)更加 (4)去世
17.年幼时贫穷,不曾读书,同乡人孔广认为他相貌奇特,就让他到自己的私塾学习。
18.示例:读书学习有钻研精神,王熙震读书时一定要询问或查找清楚每个字句的意义;为人谦虚低调,王熙震学识渊博但不会随意发表看法,和祁文端交流时补充了很多许慎没有提及的内容。
参考译文:
王熙震,字晓凤,(他)道光丁酉年被选为拔贡生。年幼时贫穷,不曾读书,同乡人孔广认为他相貌奇特,就让他到自己的私塾学习。(王熙震)读书一定要弄清楚每个字句的意义才停止。(有一次)偶然阅读《大雅》到“乃立冢上”(这句话),(于是他向老师)询问这句话的含义,老师回答:“这是大社。”(他又)询问什么是大社?老师不能回答。从此以后(他)每次阅读一本书,一定要理解其中的意义;每当解释一个意义时,(他)一定查阅其他(相关)书籍,广泛地寻求证据,(这样)学识日渐精深广泛。等到(他)在京城当官,与人交往沉默寡言,不轻易发表言论,(以至于)世人没有知道他才能的。有一天,(他)与祁文端一起讨论了篆籀的变迁,补充了许多许慎没有提及的内容,祁文端非常惊讶地说:“(我)一开始还以为你只会写科举应试文章呢,没想到你学识渊博且器度高雅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一流学者!”于是(他们)成为好朋友。等到(王熙震)解除(官职)回到家乡,更加深入钻研各种书籍,(他)撰写了《大戴礼记注》四十卷、《后汉书义证》若干卷,手稿都保存在家中。(他)八十岁去世。
19.开端:梁班长与战士们抵达山脚准备继续登山。发展:梁班长叮嘱战士们要脚下踩实,保持平衡,为抵御大风,梁班长用绳子将自己与战士们穿在一起。高潮:小郑意外掉落素描本,梁班长不顾个人安危帮其捡回。结局:梁班长与小郑讨论山的海拔,提出“山高我为峰”的观点,休整后,梁班长与战士们继续行进。
20.内容上:描写了边防环境的恶劣,从侧面体现出边防战士巡边工作的艰苦,突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勇于担当,保家卫国的精神品质;结构上:承上启下。
21.示例:运用动作描写,两个“跑”字写出了班长与风“搏斗”的场景,“追上”“伸手抓”表现出梁班长想抓住素描本的迫切心理,“绊倒”“滚”强调了梁班长追回素描本过程中的艰险,体现了梁班长关爱战士,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22.示例:梁班长,您面对狂风毫不退缩,真是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您把我们的安危放在心上,看着您坚守使命的面庞,满满的都是边防军人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感谢您,梁班长,您不仅捡回了我的素描本,还“捡”回了我的梦想,更是坚定了我守卫边防安全的决心。
23.示例:“山高我为峰”指山应该以登上山顶的人,即“我”作为最高峰,比喻人有志向,有追求,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追求卓越。文中既指梁班长与小郑讨论山的海拔时,班长提出的“山高我为峰”的观点,也表现了以梁班长为代表的边防战士以己为峰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担当,肯定了边防战士在守边任务中的卓越贡献,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边防战士不畏风霜雨雪,愿以脚丈量界山,守卫边防安全的高度赞美。
24.略。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