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第1课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质 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第1课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质 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4 17: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质
导入新课
问题: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在以前的学习中,是怎样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
(3)若两个三角形三条边、两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即:三组对应边相等且三组对应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导入新课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将三组对应角相等改为两组对应角相等,即三组对应边相等且有两组对应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高效课堂
环节一: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
问题1:在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也就是三条边和三个角中,只给出其中的一个元素或者两个元素,能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
(1)操作:根据下面给出的条件画出三角形.
只给定一个元素:
①画一个一条边长为4 cm的三角形;
②画一个角为45°的三角形.
高效课堂
只给定两个元素:
①画两条边长分别为4 cm,5 cm的三角形;
②画两个角分别为45°,60°的三角形;
③画一边长为4 cm,一个角为45°的三角形.
只给定一个元素或两个元素都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高效课堂
(2)探究.
①如教材图14—3,把圆规平放在桌面上,在圆规的两脚上各取一点A,C,自由转动其一个脚,△ABC的形状、大小随之改变. 这说明了什么?那么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可以确定△ABC呢?
还需确定BA、BC两边夹角α的大小.
高效课堂
②如教材图14—4,把两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置在同一直线l上平移,其中∠B,∠C已知,并记两块三角板斜边的交点为A.沿着直线l分别向左、右移动两个三角板,获得的△ABC能唯一确定吗?那么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可使△ABC唯一确定?
还需确定∠B、∠C两角公共边BC的长度.
高效课堂
问题2:在三角形中,任意给定三个元素能确定三角形吗?
不一定.
思考:(1)在三角形中,任取三个元素有几种情况?
在三角形中,任取三个元素,有如下几种情况:
三条边,两边一角(两边及其夹角,两边及一边的对角),两角一边(两角及其夹边,两角及一角的对边),三个角.
小结: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至少需要三个元素.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能确定三角形吗?
高效课堂
画一个两边长分别为4 cm,5 cm,夹角为40°的三角形.
通过画三角形,得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确定三角形.
(3)已知:如图1,△ABC.求作:△A'B'C',使得A'B'=AB,∠B'=∠B,B'C'=BC
高效课堂
作法:
①如图2,作∠MB'N=∠B.
②在射线B'M上截取B'A'=BA,在射线B'N上截取B'C'=BC.
③连接A'C'.
则△A'B'C'就是求作的三角形.
(4)上面所画的△A'B'C'与△ABC全等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高效课堂
△A'B'C'与△ABC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因此△A'B'C'≌△ABC
结论: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高效课堂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用几何语言表示为:
如图,在△ABC和△DEF中,

∴△ABC≌△DEF
注意格式:边是角所在的两边,角是两边的夹角.边写在上下两边,角写在中间.
AB=DE,
BC=EF,
∠B=∠E,
环节二:拓展与应用
例1 已知:如图,AD∥CB,AD=CB.
求证:△ADC≌△CBA.
高效课堂
证明 ∵AD∥CB,(已知)
∴∠DAC=∠B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C和△CBA中,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DAC=∠BCA,(已证)
∴△ADC≌△CBA.(SAS)
练习:教材练习第1题
已知:如图,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AD=AE.
求证:△ABE≌△ACD.
高效课堂
证明:在△ABE≌△ACD中,

∴△ABE≌△ACD.(SAS)
AB=AC,(已知)
AD=AE,(已知)
∠BAE=∠CAD,(同角)
解 方案:在岸上取可以直接到达点A,B 的一点C,连接AC 并延长到点A',使A'C=AC;连接BC并延长到点B',使B'C=BC. 连接A'B',量出
高效课堂
例2 如图,在池塘的岸边有A,B两点,难以直接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 你能设计一种量出A,B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案吗?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A'B'的长,就得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
高效课堂
理由:
在△ABC和△A'B'C'中,

∴△ABC≌△A'B'C.(SAS)
∴AB=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C=A'C,(已知)
BC=B'C,(已知)
∠ACB=∠A'CB',(对顶角相等)
课堂评价
1.下列所给三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C=∠F,AC=DF
B.AB=DE,∠A=∠D,BC=EF
C.AC=DF,∠A=∠D,BC=EF
D.AC=DF,∠C=∠F,BC=EF
D
课堂评价
2.如图所示,AB=DB,BE=B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DBE.
∠ABC=∠DBE
课堂评价
3.如图,已知AB=DE,∠A=∠D,CD=AF.
求证:△ABC≌△DEF.
证明:∵AF=DC,(已知)
∴AF+CF=CD+CF,(等式的性质)
即AC=DF.
在△ABC和△DEF中,

AB=DE,(已知)
AC=DF,(已证)
∠A=∠D,(已知)
∴△ABC≌△DEF.(SAS)
课堂评价
4.如图,AB=AE,AC=AD,∠BAD=∠EAC. 求证:BC=ED.
证明:∵∠BAD=∠EAC,(已知)
∴∠BAD+∠DAC=∠EAC+∠DAC,
(等式的性质)
即∠BAC=∠EAD.
在△ABC和△AED中,

AB=AE,(已知)
AC=AD,(已知)
∠BAC=∠EAD,(已证)
∴△ABC≌△AED,(SAS)
∴BC=E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内容?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何感想?
要特别注意两点:
(1)“边角边”中的边和角必须是三角形中的边和角,边是角的两边,角是两边的夹角.
(2)大括号中的等式必须是已知、公共边、公共角或已证.它们的位置不能错.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教材练习第2,3题,教材习题14.2第1,2题.
拓展性作业:如图1,已知AB⊥BD,ED⊥BD,AB=CD,BC=DE.
作业设计
(1)试判断AC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将CD沿CB方向平移得到图2、图3、图4、图5的情形,其余条件不变,此时第(1)问中AC与CE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请任选一个说明理由.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