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8 10:07: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层作业
1.(2025高一上·云南玉溪·学业考试)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观察到如图所示的丁达尔效应,产生此现象的分散系为
A.胶体 B.溶液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A
【详解】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A。
2.(24-25高一上·上海松江·期中)稀豆浆属于胶体,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C.分散质离子分布均匀程度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答案】B
【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选B。
3.(24-25高一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散文“阳光穿透墙壁上的小缝,原本昏暗的屋子突然变得通亮起来,一条条明亮的通路里……”,描述的是阳光穿过缝隙便有了形状,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空气是一种胶体
C.尘埃是分散系 D.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答案】D
【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阳光穿透墙壁上的小缝,看到一条条明亮的通路,即丁达尔效应的性质,许多细小的尘埃分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因是屋内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详解】A.看到一条条明亮的通路,即产生了丁达尔效应,但并非产生该现象的本质原因,A不符合题意;
B.尘埃分散到空气中形成分散系,空气是分散剂,B不符合题意;
C.尘埃分散到空气中形成分散系,尘埃是分散质,C不符合题意;
D.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因是屋内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D符合题意;
故选D;
4.(24-25高一下·安徽·阶段练习)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数量级可能包含纳米级镊子臂长的是
A.溶液 B.胶体 C.乳浊液 D.悬浊液
【答案】B
【详解】纳米级镊子的直径只有纳米,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直径,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胶体粒子的直径在之间,纳米级镊子臂长数量级在之间,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高二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排列的是
A.胶体>浊液>溶液 B.胶体>溶液>浊液
C.溶液>胶体>浊液 D.浊液>胶体>溶液
【答案】D
【详解】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浊液为大于100nm,故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排列的是浊液>胶体>溶液,故答案为:D。
6.(2025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能够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答案】C
【详解】A.石墨是单质,而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因此石墨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化合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例如CO2与H2O生成H2CO3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而非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当一束光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食盐水 B.稀硫酸 C.氢氧化铁胶体 D.溶液
【答案】C
【详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是溶液,分散质粒子太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能对光产生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是溶液,分散质粒子尺寸过小,无法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液态混合物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向浓的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
D.利用生成的胶体除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
【答案】D
【详解】A.胶体不一定是液态,如气溶胶、固溶胶,A错误;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而非丁达尔效应,B错误;
C.向浓NaOH中滴加FeCl3会直接生成Fe(OH)3沉淀,无法形成胶体,C错误;
D.Fe (SO4)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实现净水,D正确;
故选D。
9.(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Fe(OH)3胶体制备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B.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
C.可用滤纸分离Fe(OH)3胶体与溶液
D.持续加热可使 Fe(OH)3胶体稳定存在
【答案】B
【详解】A.Fe(OH)3胶体为红褐色液体,故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深,A错误;
B.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不能,故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B正确;
C.胶体和溶液均可透过滤纸,不可用滤纸分离Fe(OH)3胶体与溶液,应该用半透膜分离,C错误;
D.对Fe(OH)3胶体持续加热将发生胶体的聚沉现象,不能稳定存在,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4-25高一上·辽宁丹东·期中)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除去乙中混有的小分子和离子常采用渗析的方法
C.澄清石灰水分类属于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分类属于丙
D.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B
【分析】由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知,甲是溶液,乙是胶体,丙是浊液,据此分析;
【详解】A.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A错误;
B.除去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和离子常采用半透膜进行渗析的方法,B正确;
C.澄清石灰水分类属于溶液,即属于甲,C错误;
D.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沉淀,D错误;
故选B。
11.(2025高二下·上海静安·学业考试)某同学向盛有溶液的烧杯加入稍过量的粉末,发现有无色气泡产生。静置24小时,可观察到烧杯内液体变为透明的红褐色,猜想可能得到了胶体。
(1).判断胶体的最简单实验方法为 。
(2).将红褐色液体与烧杯底部石灰石粉末分离的方法是______。
A.用半透膜渗析 B.用滤纸过滤 C.蒸馏 D.萃取分液
(3).(23-24高一·全国·假期作业)将下列物质与所属类别连线 。
①云、烟、雾、豆浆、牛奶 Ⅰ.溶液
②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 Ⅱ.悬浊液
③石灰乳、水泥砂浆 Ⅲ.乳浊液
④油水混合溶液 Ⅳ.胶体
(4).(23-24高一上·上海黄浦·阶段练习)向盐酸中逐滴滴加硅酸钠溶液,当pH达到6~7时得到一种乳白色、半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微粒直径在5~100nm的SiO2 nH2O粒子,该分散系属于 ,简单的证明方法是 。
【答案】(1).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照射液体,可观察到有光亮的通路,说明是胶体) (2).B
(3)①-Ⅳ;②-Ⅰ;③-Ⅱ;④-Ⅲ(4) 胶体 丁达尔效应
【解析】(1).要验证该液体是否为胶体,通常采用丁达尔现象:即用一束光照射液体,如能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液体是胶体。
(2).红褐色液体与烧杯底部石灰石粉末分离属于液体与固体的分离,通常采用过滤的方式,结合选项信息,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的大小,小于1nm的为溶液,1nm~100nm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乳浊液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分散系,而悬浊液是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①云、烟、雾、豆浆、牛奶是气溶胶和液溶胶,属于胶体,故①-Ⅳ;
②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都是溶液,故②-Ⅰ;;
③石灰乳和水泥砂浆是悬浊液,故③-Ⅱ;
④油水混合溶液属于乳浊液,故④-Ⅲ。
(4)由题意可知,分散系中SiO2 nH2O粒子直径在5~100nm之间,则乳白色、半透明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而沿直线传播,当光束照射时能够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现象,而其它分散系不能产生光亮的通路,所以可以采用丁达尔效应证明分散系属于胶体,故答案为:胶体;丁达尔效应。
12.(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有下列分散系:①饱和食盐水 ②食醋 ③雾 ④云 ⑤淀粉溶液 ⑥血液 ⑦泥水 ⑧烟水晶 ⑨有色玻璃 ⑩石灰乳 豆浆 牛奶。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浊液的有 ,属于胶体的有 。
(2)分散系②⑤⑥⑦⑩中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的有 。
(3)上述分散系是气溶胶的有 ,固溶胶的有 。
(4)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叫做 。
【答案】(1) ①② ⑦⑩ ③④⑤⑥⑧⑨
(2)②⑤⑥
(3) ③④ ⑧⑨
(4)丁达尔效应
【分析】①饱和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溶液;②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属于溶液;③雾是气溶胶;④云是气溶胶;⑤淀粉是大分子化合物,淀粉溶液是胶体;⑥血液属于胶体;⑦泥水是浊液;⑧烟水晶固溶胶;⑨有色玻璃是固溶胶;⑩石灰乳属于悬浊液; 豆浆属于胶体; 牛奶属于胶体;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上述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①饱和食盐水、②食醋,属于浊液的有⑦泥水、⑩石灰乳,属于胶体的有③雾、④云、⑤淀粉溶液、⑥血液、⑧烟水晶、⑨有色玻璃、 豆浆、 牛奶。
(2)胶体、溶液都能通过滤纸,浊液不能通过滤纸,分散系②⑤⑥⑦⑩中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的有②食醋 、⑤淀粉溶液、⑥血液;
(3)上述分散系是气溶胶的有③雾、④云,固溶胶的有⑧烟水晶、⑨有色玻璃;
(4)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叫做丁达尔效应。
1.(23-24高一上·山东·期中)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也被称为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技术获得2023年化学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碳材,属于胶体
B.有些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电
C.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D.胶体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重金属Cu2+等达到净水的目的。
【答案】C
【详解】A.纳米碳材料需要分散在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A错误;
B.胶体的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从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胶体本身呈电中性,B错误;
C.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能产生散射作用,丁达尔效应就是光发生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C正确;
D.胶体颗粒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等,而重金属Cu2+等需要其他方法除去,D错误;
故选C。
2.(24-25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关于明胶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明胶胶体和NaCl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明胶胶体与胶体混合后有沉淀产生,说明明胶胶体带负电
C.明胶胶体不断搅拌后仍能稳定存在
D.明胶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答案】D
【详解】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直径不同,A错误;
B.胶体呈电中性,B错误;
C.胶体是介稳定分散系,不断搅拌后会发生胶体聚沉,不能稳定存在,C错误;
D.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在之间,能透过滤纸,D正确;
故答案为:D。
3.(24-25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某小组研究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1 2
实验
现象 液体变为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冷却后仍为红褐色 液体变为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冷却后溶液变黄
A.对比实验可知,制备胶体选用饱和溶液效果更好
B.实验1中液体变红褐色后,持续加热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
C.实验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本质是其粒子直径介于
D.对比实验可知,造成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一定是酸根离子不同
【答案】D
【分析】氯化铁制取胶体的方程式为:,硫酸铁制取胶体方程式为:,冷却后硫酸溶解Fe(OH)3胶体,溶液变黄,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对比实验可知,用FeCl3饱和溶液制备的Fe(OH)3胶体冷却后能够稳定存在,而用饱和Fe2(SO4)3制备的Fe(OH)3胶体冷却后不能够稳定存在,又转化为Fe3+,故制备Fe(OH)3胶体选用饱和FeCl3溶液效果更好,A正确;
B.实验1产生氢氧化铁胶体,持续加热会导致胶体聚沉,观察到红褐色沉淀,B正确;
C.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形成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1-100nm的为胶体,胶体微粒的大小决定了它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D.氯化铁和硫酸铁饱和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浓度不同,因此两种饱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同,铁离子也不同,不能得出该结论,D错误;
故选D。
4.(23-24高一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科学家,如图是一种TiO2复合氧化铁量子点,该量子点的粒径范围为40~60nm,可用于高效率降解有机污染物。有关上述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量子点属于混合物
B.该量子点中的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C.该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材料
D.该量子点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量子点是TiO2复合氧化铁量子点,属于复合物,属于混合物,A正确;
B.氧化铁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谁,属于碱性氧化物,B正确;
C.根据题意,该量子点可用于高效率降解有机污染物,但是该物质属于复合材料,不是金属材料,C错误;
D.根据题意,该量子点的粒径范围为40~60nm,则该量子点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正确;
故选C。
5.(24-25高一上·宁夏银川·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淀粉溶液加热变成浆糊凝胶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②胶体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③“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 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腾的NaOH溶液中,即可制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⑤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
⑥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
⑦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A.①③⑤⑦ B.①③⑥⑦ C.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⑥
【答案】B
【详解】①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加热可以增加其溶液内粒子的有效碰撞,发生聚沉,最终导致淀粉溶液变成浆糊凝胶,故①正确;
②胶体属于介稳体系,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不产生沉淀,故②错误;
③“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③正确;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不能得到胶体,故④错误;
⑤溶液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而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故⑤错误;
⑥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先发生Fe(OH)3胶体的聚沉,H2SO4过量时,Fe(OH)3溶解,得到硫酸铁黄色溶液,故⑥正确;
⑦烟尘属于气溶胶,由于烟尘微粒带电荷,因此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发生电泳,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⑦正确;
综合可知,正确的为①③⑥⑦,故答案选B。
6.(2025高一下·甘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蔗糖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B.胶体具有较强吸附性,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
C.氢氧化铁胶体是一种均匀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直径介于之间
D.纳米是一种胶体,可用于污水处理、净化空气、光催化分解水等方面
【答案】D
【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而蔗糖溶液为溶液,可用此方法区分,A正确;
B.Al(OH)3胶体因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常用于净水,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是均匀透明的分散系,分散质直径在1~100nm之间,符合胶体定义,C正确;
D.纳米TiO2是固体材料,是纯净物,本身并非胶体,只有分散在介质中形成胶体体系时才属于胶体,D错误;
故选D。
7.(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实验室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相关实验。下列原理、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检验氢氧化铁胶体 D.分离胶体和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配制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铁固体,A错误;
B.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然后加热到红褐色,不能采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的方法,二者反应直接生成沉淀,方程式为:,B错误;
C.胶体在光照下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可以用电筒或者激光笔照射观察,C正确;
D.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不能采取过滤的方法,二者都会通过滤纸,应该采取渗析法,D错误;
故选C。
8.(24-25高一上·福建莆田·期中)实验室可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实验中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并持续加热保持沸腾,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制得胶体。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文字表述如何验证实验成功制备出胶体: 。
(2)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 。
(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胶体 (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某同学认为制备的胶体中混有杂质,应采用 (填选项A或B)装置提纯胶体。
A. B.
(5)下列描述的分别是胶体的性质或现象,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A.胶体的聚沉 B.胶体的电泳 C.丁达尔效应
①“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里说到的是豆腐的制作,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②工厂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③拍照时,清晨或者大雨过后拍到“耶稣光”的概率比较高 。
【答案】(1)用激光笔照射溶液,若产生光亮的通路,则成功制备出胶体
(2)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3) 复分解反应
(4) 能 B
(5) A B C
【分析】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溶液变为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详解】(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实验方案设计为:用激光笔照射溶液,若产生光亮的通路,则成功制备出胶体;
(2)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了Fe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胶体能透过滤纸;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选B;
(5)①卤水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中和豆浆蛋白质的电性,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从而制得豆腐,选A;
②工厂采用高压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电使矿尘胶体发生电泳的性质,将矿尘聚集到一起,从而进行去除,选B;
③清晨或者大雨过后,空气中充满水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拍到“耶稣光”的概率比较高,选C。
1..(2026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饱和溶液与反应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是因为溶液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
C.由图可知,胶体带正电,在盛有胶体的U形管中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阴极周围颜色加深
D.受热分解可得一种碱性氧化物——
【答案】A
【详解】A.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正确;
B.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是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B项错误;
C.胶体不带电,其中所含的胶粒因吸附离子带电,C项错误;
D.不稳定,受热分解成,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A。
2.(2024·吉林白山·二模)历经十年传承积淀,形成精湛的东阿阿胶传统工艺,包括洗皮、泡皮、晾皮、刮毛、铡皮、化皮、打沫、除渣、浓缩、挂旗、凝胶、切胶等工序。下列工序与化学实验中的原理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工序
化学实验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化皮指的是将皮煮化,与实验中的加热溶解原理类似,A项不符合题意;
B.除渣指的是用过滤方法将不溶性物质除掉,与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类似,B项不符合题意;
C.挂旗指的是熬制过程中达到挂旗的状态,用勺子舀起来非常黏稠,与实验中的蒸发浓缩原理类似,C项不符合题意;
D.凝胶指的是阿胶冷却凝固的过程,与实验中的渗析原理无关,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层作业
1.(2025高一上·云南玉溪·学业考试)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观察到如图所示的丁达尔效应,产生此现象的分散系为
A.胶体 B.溶液 C.悬浊液 D.乳浊液
2.(24-25高一上·上海松江·期中)稀豆浆属于胶体,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C.分散质离子分布均匀程度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3.(24-25高一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散文“阳光穿透墙壁上的小缝,原本昏暗的屋子突然变得通亮起来,一条条明亮的通路里……”,描述的是阳光穿过缝隙便有了形状,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空气是一种胶体
C.尘埃是分散系 D.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4.(24-25高一下·安徽·阶段练习)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数量级可能包含纳米级镊子臂长的是
A.溶液 B.胶体 C.乳浊液 D.悬浊液
5.(2023高二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排列的是
A.胶体>浊液>溶液 B.胶体>溶液>浊液
C.溶液>胶体>浊液 D.浊液>胶体>溶液
6.(2025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能够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7.(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当一束光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食盐水 B.稀硫酸 C.氢氧化铁胶体 D.溶液
8.(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液态混合物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向浓的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
D.利用生成的胶体除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
9.(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Fe(OH)3胶体制备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B.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
C.可用滤纸分离Fe(OH)3胶体与溶液
D.持续加热可使 Fe(OH)3胶体稳定存在
10.(24-25高一上·辽宁丹东·期中)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除去乙中混有的小分子和离子常采用渗析的方法
C.澄清石灰水分类属于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分类属于丙
D.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11.(2025高二下·上海静安·学业考试)某同学向盛有溶液的烧杯加入稍过量的粉末,发现有无色气泡产生。静置24小时,可观察到烧杯内液体变为透明的红褐色,猜想可能得到了胶体。
(1).判断胶体的最简单实验方法为 。
(2).将红褐色液体与烧杯底部石灰石粉末分离的方法是______。
A.用半透膜渗析 B.用滤纸过滤 C.蒸馏 D.萃取分液
(3).(23-24高一·全国·假期作业)将下列物质与所属类别连线 。
①云、烟、雾、豆浆、牛奶 Ⅰ.溶液
②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 Ⅱ.悬浊液
③石灰乳、水泥砂浆 Ⅲ.乳浊液
④油水混合溶液 Ⅳ.胶体
(4).(23-24高一上·上海黄浦·阶段练习)向盐酸中逐滴滴加硅酸钠溶液,当pH达到6~7时得到一种乳白色、半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微粒直径在5~100nm的SiO2 nH2O粒子,该分散系属于 ,简单的证明方法是 。
12.(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有下列分散系:①饱和食盐水 ②食醋 ③雾 ④云 ⑤淀粉溶液 ⑥血液 ⑦泥水 ⑧烟水晶 ⑨有色玻璃 ⑩石灰乳 豆浆 牛奶。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浊液的有 ,属于胶体的有 。
(2)分散系②⑤⑥⑦⑩中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的有 。
(3)上述分散系是气溶胶的有 ,固溶胶的有 。
(4)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叫做 。
1.(23-24高一上·山东·期中)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也被称为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技术获得2023年化学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碳材,属于胶体
B.有些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电
C.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D.胶体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重金属Cu2+等达到净水的目的。
2.(24-25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关于明胶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明胶胶体和NaCl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明胶胶体与胶体混合后有沉淀产生,说明明胶胶体带负电
C.明胶胶体不断搅拌后仍能稳定存在
D.明胶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3.(24-25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某小组研究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1 2
实验
现象 液体变为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冷却后仍为红褐色 液体变为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冷却后溶液变黄
A.对比实验可知,制备胶体选用饱和溶液效果更好
B.实验1中液体变红褐色后,持续加热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
C.实验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本质是其粒子直径介于
D.对比实验可知,造成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一定是酸根离子不同
4.(23-24高一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科学家,如图是一种TiO2复合氧化铁量子点,该量子点的粒径范围为40~60nm,可用于高效率降解有机污染物。有关上述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量子点属于混合物
B.该量子点中的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C.该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材料
D.该量子点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5.(24-25高一上·宁夏银川·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淀粉溶液加热变成浆糊凝胶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②胶体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③“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 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腾的NaOH溶液中,即可制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⑤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
⑥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
⑦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A.①③⑤⑦ B.①③⑥⑦ C.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⑥
6.(2025高一下·甘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蔗糖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B.胶体具有较强吸附性,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
C.氢氧化铁胶体是一种均匀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直径介于之间
D.纳米是一种胶体,可用于污水处理、净化空气、光催化分解水等方面
7.(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实验室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相关实验。下列原理、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检验氢氧化铁胶体 D.分离胶体和溶液
A.A B.B C.C D.D
8.(24-25高一上·福建莆田·期中)实验室可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实验中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并持续加热保持沸腾,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制得胶体。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文字表述如何验证实验成功制备出胶体: 。
(2)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 。
(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胶体 (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某同学认为制备的胶体中混有杂质,应采用 (填选项A或B)装置提纯胶体。
A. B.
(5)下列描述的分别是胶体的性质或现象,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A.胶体的聚沉 B.胶体的电泳 C.丁达尔效应
①“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里说到的是豆腐的制作,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②工厂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
③拍照时,清晨或者大雨过后拍到“耶稣光”的概率比较高 。
1..(2026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饱和溶液与反应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是因为溶液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
C.由图可知,胶体带正电,在盛有胶体的U形管中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阴极周围颜色加深
D.受热分解可得一种碱性氧化物——
2.(2024·吉林白山·二模)历经十年传承积淀,形成精湛的东阿阿胶传统工艺,包括洗皮、泡皮、晾皮、刮毛、铡皮、化皮、打沫、除渣、浓缩、挂旗、凝胶、切胶等工序。下列工序与化学实验中的原理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工序
化学实验
A.A B.B C.C D.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