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8 11:07: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分层作业
1.(24-25高一下·湖南长沙·期中)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S)、硝石(KNO3)和木炭(C)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爆炸后主要产物可能是
A.和 B.和
C.和 D.和CO
【答案】B
【分析】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 + 2KNO + 3C = K2S + N2↑ + 3CO2↑。
硫(S):从0价被还原为-2价(生成K2S)。
硝酸钾(KNO3):氮从+5价被还原为0价(生成N2)。
碳(C):从0价被氧化为+4价(生成CO2)。
【详解】A.若产物和中,缺少N元素,违背元素守恒原则,A不符合题意;
B.若产物为和,符合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B符合题意;
C.若产物中含有,反应物中的氧原子无法满足需要,不可能实现元素守恒,C不符合题意;
D.若产物为和CO,一方面产物中未出现N元素,另一方面O元素也不可能守恒,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碳发生反应:H2O+CH2+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是氧化剂 B.C是还原剂
C.H2是还原产物 D.CO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详解】A.H2O中H由+1价0价,被还原,H2O是氧化剂,A正确;
B.C由0价变为+2价,被氧化,C是还原剂,B正确;
C.H2O是氧化剂,被还原,H2是还原产物,C正确;
D.C是还原剂,CO是氧化产物,D错误;
故选D。
3.(24-25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Cu
C.NaOH→ D.→HClO
【答案】B
【详解】A.H2O→O2中,O的化合价从-2升至0,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者自身不加其他还原剂,通电分解也可实现转化,不符合题意;
B.CuCl2→Cu中,Cu的化合价从+2降至0,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如活泼金属),符合题意;
C.NaOH→Na2CO3未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D.Cl2→HClO中,Cl的化合价从0升至+1,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或者加水也可实现(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工业制备金属钛的反应为,其中用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工业制备金属钛的反应为,该反应中Mg元素化合价由0价上升到+2价,Mg用作还原剂,故选A。
5.(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下列反应中,水表现还原性的是
A.2H2O2H2↑+O2↑
B.C+H2OCO+H2
C.Cl2+H2O=HClO+HCl
D.2Na+2H2O=2NaOH+H2↑
【答案】A
【详解】A.反应中H2O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H2O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故A选;
B.反应中H2O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H2O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B不选;
C.H2O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没有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故C不选;
D.H2O中H化合价降低,H2O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D不选;
答案选A。
6.(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Cl2 B.HCl C.O2 D.H2O2
【答案】B
【分析】在反应中,H2O2中O元素显-1价,Cl2中Cl显0价,HCl中Cl显-1价,O2中O显0价。
【详解】A.反应中Cl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则Cl2是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HCl中,Cl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Cl2被还原生成HCl,故HCl是还原产物,B符合题意;
C.O2中O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则O2是氧化产物,C不符合题意;
D.H2O2中O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则H2O2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4-25高三上·海南三亚·期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 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还原性: D.氧化性:
【答案】D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时,碘酸根离子中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反应的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碘离子中的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反应的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碘既是反应的氧化产物又是反应的还原产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碘离子中的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反应的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碘既是反应的氧化产物又是反应的还原产物,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碘离子中的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反应的还原剂,碘既是反应的氧化产物又是反应的还原产物,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可知,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碘,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酸根离子中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反应的氧化剂,碘既是反应的氧化产物又是反应的还原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碘酸根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故D错误;
故选D。
8.(24-25高一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将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 再加入K2Cr2O7溶液, 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SO2+2Fe3++2H2O=+2Fe2++4H+,Cr2O+6Fe2++14H =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r2O中Cr元素为+5价
B.还原性
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D.Cr2O能将SO2氧化成SO
【答案】D
【分析】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SO2+2Fe3++2H2O=+2Fe2++4H+,说明还原性,Cr2O+6Fe2++14H =2Cr3++6Fe3++7H2O,说明还原性,则还原性 。
【详解】A.Cr2O中氧为-2价,则Cr元素为+6价,A错误;
B.由分析,还原性 ,B错误;
C.第一个反应中Fe2(SO4)3中铁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第二个反应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C错误;
D.由反应可知,Cr2O氧化性大于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则Cr2O能将SO2氧化成SO,D正确;
故选D。
9.(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根据下列反应:①2FeCl2+Cl2=2FeCl3;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判断Fe3+、Cl2、MnO的氧化性强弱
A.Fe3+> MnO> Cl2 B.Cl2 > MnO> Fe3+
C.MnO > Cl2>Fe3+ D.MnO>Fe3+>Cl2
【答案】C
【详解】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是MnO、氧化产物是Cl2,所以氧化性MnO>Cl2;2FeCl2+Cl2═2FeCl3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3+,所以氧化性Cl2>Fe3+;故氧化剂的强弱顺序为MnO> Cl2>Fe3+,故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24-25高一上·山东枣庄·期末)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2:1
B.还原性顺序为
C.氧化性顺序为
D.推测能发生
【答案】B
【详解】A.反应中,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H2S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2∶1,故A正确;
B.反应①中,H2S是还原剂,S是还原产物,还原性:H2S>S,反应②中SO2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还原性:SO2>Fe2+,故B错误;
C.反应①中,SO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氧化性:SO2>S,反应②中Fe3+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氧化性:Fe3+>SO2,反应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Fe3+;综上,氧化性:,故C正确;
D.由C项可知,氧化性:,反应中中Fe3+的氧化性大于S,符合上述顺序,能发生,故D正确;
答案选B。
11.(24-25高一上·河北保定·期末)Ⅰ.现有下列物质;①熔融氢氧化钡;②铜片;③熔融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氢氧化铁胶体;⑥硫酸氢钾溶液;⑦乙醇;⑧碳酸氢钠粉末;⑨稀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分散系是 。
Ⅱ.水质净化是水质检验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某水质检验员在研究高铁酸盐对饮用水消毒时,发现原理为:
①(胶体)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


(2)反应①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请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
(4)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是 。
(5)工业上制备的反应原理为:(浓)。在参与反应的盐酸中,起酸性作用的HCl与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个数比为 。
【答案】(1) ①③④⑧ ⑤⑥⑨
(2)
(3)
(4)
(5)
【解析】(1)①熔融氢氧化钡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
②铜片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熔融氯化钠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
④液态氯化氢不含自由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电解质;
⑤氢氧化铁胶体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胶体微粒,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硫酸氢钾溶液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乙醇不含自由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⑧碳酸氢钠粉末不含自由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电解质;
⑨稀硫酸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④⑧;能导电的分散系是:⑤⑥⑨。
故答案为:①③④⑧;⑤⑥⑨。
(2)中为-2价,元素化合价为价,(胶体)中元素化合价下降,中元素化合价上升,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故答案为:;。
(3)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化为+6价,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化-1价,电子转移总数,单线桥法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4)中中I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中I元素由+5价下降到0价,是还原剂,是氧化剂,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比是。
故答案为:;
(5)(浓)中中部分元素化合价上升被氧化生成,中部分元素化合价不变起酸性作用生成,则起酸性作用的与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个数比为。
故答案为:。
12.(24-25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方面应用广泛。
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
(2)反应③的离子反应为 。
(3)已知反应④:,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示: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反应物性质越强烈。则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答案】(1) 5:1 1:2
(2)
(3)KMnO4>MnO2>O2
【详解】(1)反应中KClO3的Cl元素由+5价下降到0价,5个HCl中的Cl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氯气,生成的3个氯气分子中的6个氯原子中有1个来自于KClO3是还原产物,5个来自于HCl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中MnO2的Mn元素由+4价下降到+2价,MnO2为氧化剂,2个HCl的Cl元素化合价由-1价上升到0价,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KMnO4、HCl、KCl、MnCl2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拆,故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①、③、④,③没有反应条件,①的反应条件是加热,④的条件是催化剂、加热,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说明氧化性KMnO4>MnO2>O2;
1.(24-25高一上·陕西汉中·期末)用高铁酸钠()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方法。高铁酸钠可通过湿法或干法来制备,反应原理如下:湿法:;干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铁元素为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B.湿法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湿法中氧化性:
D.干法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B
【详解】A.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计算得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A正确;
B.湿法中Fe3+→(+3→+6,每Fe3+失去3e-),ClO-→Cl-(+1→-1,每ClO-得到2e-)。总转移电子数为6mol(2×3=6失,3×2=6得)。氧化产物F与还原产物Cl-的物质的量比为2:3,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湿法中ClO-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故ClO-的氧化性更强,C正确;
D.干法中Na2O2的O部分被还原为Na2O(-2价),部分被氧化为O2(0价),故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正确;
故答案选B。
2.(24-25高一上·四川眉山·期中)下列反应中,过氧化氢(H2O2)只作氧化剂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反应中,H2O2中的O元素显-1价,产物H2O中O元素显-2价,O2中O元素显0价,则H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Ag元素由+1价降为0价,则Ag2O作氧化剂,H2O2中O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则H2O2作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H2O2中的O元素由-1价降低到-2价,则H2O2作氧化剂,KI中的I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则KI作还原剂,D符合题意;
故选D。
3.(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期中)下列转化中,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Fe2+→Fe3+,铁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即需要加入氧化剂,A正确;
B.H2O2→O2,虽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但过氧化氢可以自身分解生成氧气,B错误;
C.,Cr和O的化合价没有变,不需要氧化剂,C错误;
D.转化中各种元素化合价没有变,不需要氧化剂,D错误;
故选A。
4.(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反应中,氧化剂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P的氧化态从+1升至+5,说明被氧化,是还原剂,则是氧化产物,A错误;
B.Ag的氧化态从+1降至0,说明被还原,是氧化剂,B正确;
C.H和O的氧化态未变化,未参与氧化还原,C错误;
D.被氧化,是还原剂,D错误;
故选B。
5.(24-25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反应为O3+2KI+H2O=2KOH+I2+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O3得到4个电子 B.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O3>I2 D.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个数之比是1:2
【答案】C
【详解】A.1个O3变成O2时,臭氧中部分氧元素即一个氧原子化合价降低,得2个电子,A错误;
B.O3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H2O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氧化性:氧化剂(O3)>氧化产物(I2),C正确;
D.每1 mol O3中仅1 mol O被还原,生成1 mol还原产物(KOH中的O),而氧化产物I2为1 mol,故比例为1:1,D错误;
故答案选C。
6.(2025高一下·浙江杭州·学业考试)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 B.
C.MnO +4HCl(浓)= D.
【答案】C
【详解】A.KClO3中Cl为+5价,反应后变为KCl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误;
B.Cl2中Cl为0价,反应后变为PCl5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项错误;
C.浓HCl中Cl为-1价,部分变为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项正确;
D.Cl2中Cl为0价,反应后变为HCl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D项错误;
答案选C。
7.(24-25高一上·甘肃定西·期末)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反应原理如图。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是,是
B.当有1个生成时,转移4个电子
C.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D.由反应①可知,的氧化性比强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反应①为:,反应②为:,故M为,为,总反应为:,作催化剂。
【详解】A.根据分析,M为,为,A错误;
B.反应①为:,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当有1个生成时,转移2个电子,B错误;
C.根据分析,作催化剂,C正确;
D.根据反应②:,H2O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说明的氧化性强于,D错误;
故选C。
8.(24-25高二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
(1)NaNO2 (填“是”或“不是”)电解质,根据NaNO2的化合价,推测NaNO2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遇淀粉变蓝)。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1 取5 mL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NaNO2具有①
2 取2 mLKMnO4溶液(先酸化好)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② NaNO2具③
3 NaNO2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NaNO2具有
④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⑤通过上述实验可知,NaNO2、KMnO4、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15 g/kg。则30g 15%的NaNO2溶液最多可生产的肉制品的质量为 kg。
【答案】(1) 是 氧化性和还原性
(2) 氧化性 溶液紫红色褪去 还原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 2NO+2H+=NO↑+NO2↑+H2O KMnO4>NaNO2>I2
(3)30
【分析】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高低判断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利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根据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可确定物质的氧化性:NaNO2>I2;根据NaN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确定物质的氧化性:KMnO4>NaNO2;根据溶液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再根据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可确定最多可生产的肉制品的质量多少,据此分析;
【详解】(1)NaNO2由金属阳离子Na+与酸根阴离子组成,可知NaNO2是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NaNO2属于电解质;在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介于N元素的最高+5价和最低-3价之间,因此物质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取5mL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反应产生I2,I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则说明NaNO2具有氧化性;
若要证明NaNO2具有还原性,则NaNO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NaNO3,紫色KMnO4被还原为无色Mn2+,因此会看到溶液紫色褪色;
在NaNO2中N元素为+3价,反应后变为+2价的NO和+4价的NO2,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NaNO2发生歧化反应,说明NaNO2表现出了氧化性和还原性;
NaNO2与H2SO4发生歧化反应产生Na2SO4、NO、NO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H+=NO↑+NO2↑+H2O;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根据实验1可知物质的氧化性:NaNO2>I2;根据实验2可知物质的氧化性:KMnO4>NaNO2,则三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NaNO2>I2;
(3)30g15%的NaNO2溶液中含有溶质NaNO2的质量为m(NaNO2)=30g×15%=4.5g,由于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15g/kg,则4.5gNaNO2最多可添加在肉制品中,肉制品的质量为m=。
1.(2025·浙江·高考真题)关于溴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被氧化为
B.与水溶液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C.,说明氧化性:
D.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和,转移电子
【答案】D
【详解】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为,A项正确;
B.与水溶液反应,生成和,还原产物为,B项正确;
C.根据反应可知,氧化剂为,氧化产物为,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氧化性:,C项正确;
D.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方程式为:,3mol参与反应,电子转移5mol,D项错误;
答案选D。
2.(2025·浙江嘉兴·三模)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的一种方法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A.是还原剂,是还原产物
B.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C.作消毒剂,是因为与水反应后生成了胶体
D.由反应知,该条件下氧化性:
【答案】C
【详解】A.在反应中,铁的价态从+3价升高为+6,所以作还原剂,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氯离子,是还原产物,A正确;
B.铁的价态从+3价升高为+6,则生成,转移3mol电子,电子数目为,B正确;
C.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用作消毒剂,C错误;
D.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该条件下氧化性:,D正确;
故选C。
3.(2025·山东·高考真题)用肼的水溶液处理核冷却系统内壁上的铁氧化物时,通常加入少量,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还原反应的产物 B.还原性:
C.处理后溶液的增大 D.图示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答案】C
【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和反应生成的是和反应的催化剂,是中间产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是还原剂,是氧化剂,是还原产物。
【详解】A.该反应中,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是氧化反应的产物,A不正确;
B.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因此,还原性的强弱关系为,B不正确;
C.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消耗,处理后溶液的增大,C正确;
D.根据循环图可知,图示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是,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分层作业
1.(24-25高一下·湖南长沙·期中)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S)、硝石(KNO3)和木炭(C)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爆炸后主要产物可能是
A.和 B.和
C.和 D.和CO
2.(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碳发生反应:H2O+CH2+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是氧化剂 B.C是还原剂
C.H2是还原产物 D.CO是还原产物
3.(24-25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Cu
C.NaOH→ D.→HClO
4.(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工业制备金属钛的反应为,其中用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5.(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下列反应中,水表现还原性的是
A.2H2O2H2↑+O2↑
B.C+H2OCO+H2
C.Cl2+H2O=HClO+HCl
D.2Na+2H2O=2NaOH+H2↑
6.(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Cl2 B.HCl C.O2 D.H2O2
7.(24-25高三上·海南三亚·期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 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还原性: D.氧化性:
8.(24-25高一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将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 再加入K2Cr2O7溶液, 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SO2+2Fe3++2H2O=+2Fe2++4H+,Cr2O+6Fe2++14H =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r2O中Cr元素为+5价
B.还原性
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D.Cr2O能将SO2氧化成SO
9.(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根据下列反应:①2FeCl2+Cl2=2FeCl3;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判断Fe3+、Cl2、MnO的氧化性强弱
A.Fe3+> MnO> Cl2 B.Cl2 > MnO> Fe3+
C.MnO > Cl2>Fe3+ D.MnO>Fe3+>Cl2
10.(24-25高一上·山东枣庄·期末)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2:1
B.还原性顺序为
C.氧化性顺序为
D.推测能发生
11.(24-25高一上·河北保定·期末)Ⅰ.现有下列物质;①熔融氢氧化钡;②铜片;③熔融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氢氧化铁胶体;⑥硫酸氢钾溶液;⑦乙醇;⑧碳酸氢钠粉末;⑨稀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分散系是 。
Ⅱ.水质净化是水质检验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某水质检验员在研究高铁酸盐对饮用水消毒时,发现原理为:
①(胶体)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


(2)反应①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请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
(4)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是 。
(5)工业上制备的反应原理为:(浓)。在参与反应的盐酸中,起酸性作用的HCl与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个数比为 。
12.(24-25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方面应用广泛。
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
(2)反应③的离子反应为 。
(3)已知反应④:,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示: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反应物性质越强烈。则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24-25高一上·陕西汉中·期末)用高铁酸钠()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方法。高铁酸钠可通过湿法或干法来制备,反应原理如下:湿法:;干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铁元素为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B.湿法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湿法中氧化性:
D.干法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24-25高一上·四川眉山·期中)下列反应中,过氧化氢(H2O2)只作氧化剂的是
A. B.
C. D.
3.(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期中)下列转化中,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反应中,氧化剂是
A. B. C. D.
5.(24-25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反应为O3+2KI+H2O=2KOH+I2+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O3得到4个电子 B.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O3>I2 D.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个数之比是1:2
6.(2025高一下·浙江杭州·学业考试)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 B.
C.MnO +4HCl(浓)= D.
7.(24-25高一上·甘肃定西·期末)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反应原理如图。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是,是
B.当有1个生成时,转移4个电子
C.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D.由反应①可知,的氧化性比强
8.(24-25高二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
(1)NaNO2 (填“是”或“不是”)电解质,根据NaNO2的化合价,推测NaNO2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遇淀粉变蓝)。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1 取5 mL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NaNO2具有①
2 取2 mLKMnO4溶液(先酸化好)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② NaNO2具③
3 NaNO2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NaNO2具有
④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⑤通过上述实验可知,NaNO2、KMnO4、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15 g/kg。则30g 15%的NaNO2溶液最多可生产的肉制品的质量为 kg。
1.(2025·浙江·高考真题)关于溴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被氧化为
B.与水溶液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C.,说明氧化性:
D.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和,转移电子
2.(2025·浙江嘉兴·三模)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的一种方法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A.是还原剂,是还原产物
B.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C.作消毒剂,是因为与水反应后生成了胶体
D.由反应知,该条件下氧化性:
3.(2025·山东·高考真题)用肼的水溶液处理核冷却系统内壁上的铁氧化物时,通常加入少量,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还原反应的产物 B.还原性:
C.处理后溶液的增大 D.图示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