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能分析简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难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认识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完成下表。
2CuO+C2Cu+CO2↑;Fe2O3+3CO2Fe+3CO2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得氧物质 C、CO 氧化反应
失氧物质 CuO、Fe2O3 还原反应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必然有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2CuO+C2Cu+CO2↑。
①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uO发生还原反应。
②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发生氧化反应。
(2)对于无氧元素参加的反应Fe+CuSO4===FeSO4+Cu。
①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uSO4发生还原反应。
②铁元素化合价升高,Fe发生氧化反应。
结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在2Na+Cl22NaCl的反应过程中:
①NaNa+;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Na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②ClCl-;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l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③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在H2+Cl22HCl的反应过程中:
①氢原子和氯原子都不易失去电子,都可获得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二者只能形成共用电子对,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②共用电子对偏向于吸引力稍强的氯原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共用电子对偏离于吸引力稍弱的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④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即
(3)结论: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物质被氧化;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物质被还原。
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1)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
(2)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与电子对偏移。
(3)关系:单个原子的化合价升降数=单个原子的电子转移数。
即学即练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A.分子数的变化 B.电子的转移
C.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D.氧元素的得失
【答案】B
【解析】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故选B。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O元素的得失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两种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A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错误;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两种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例如,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3.金属氢化物中,氢元素均为价,它们都可以作为生氢剂,例如,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的H被氧化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的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是氧化剂
【答案】B
【解析】中H由价升高为0价,失电子,被氧化,中H由价降低为0价,得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A、D正确;该反应中的2种反应物均是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为H2,C正确。
4.反应可用于制备金属钛()。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 B.被氧化 C.失去电子 D.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钠元素化合价升高,Na是还原剂,故A错误;
B.钛元素化合价降低,TiCl4被还原,故B错误;
C.钠元素化合价升高,Na失去电子 ,故C正确;
D.钛元素化合价降低,TiCl4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知识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实例
分析下列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回答问题。
①CO2+C2CO
②2Fe+3Cl22FeCl3
③C+H2O(g)CO+H2
④2H2O2H2↑+O2↑
⑤Na2SO4+BaCl2===2NaCl+BaSO4↓
(1)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为①②(填序号,下同)。
(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为⑤;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为⑥。
(3)属于置换反应的为③。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3.文字表述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下同)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即学即练
5.“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的“铜绿”即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失电子,得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两种元素
【答案】B
【解析】化合反应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A正确;该反应中,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D正确;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电子,被还原,C正确。
6.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在“五连环”物质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几个,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没有涉及到
A.1个、复分解反应 B.2个、分解反应 C.3个、化合反应 D.2个、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铁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B。
◆知识点三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含义:表示的是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的电子转移情况。
例如:Fe2O3+3H22Fe+3H2O
2.基本步骤
(1)标价态:写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连双线:连接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原子。
(3)注得失: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标出“失去”,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标出“得到”。
(4)算数目:按照原子个数计算得失电子的数目。
3.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②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总数。
③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总数与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
即学即练
7.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是非常有用的学习方式。下列用双线桥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得到,部分中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失去,A错误;
B.生成1个时,2个失去,同时得到,B错误;
C.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被氧化生成,一部分被还原生成,得失电子数目也正确,C正确;
D.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应为,D错误;
故选C。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组概念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生成物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3.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1)代数和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例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x)的确定方法: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乙酸(C2H4O2)中各元素化合价满足2x+(+1)×4+(-2)×2=0,则x=0。
(2)记忆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价铝、四价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价铁、三四价碳、二四六价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NaH(H:-1价)、NaBH4(H:-1价)、Na2O2(O:-1价)、HClO(Cl:+1价)、HClO2(Cl:+3价)、HClO3(Cl:+5价)、HClO4(Cl:+7价)、K2FeO4(Fe:+6价)、H2C2O4(C:+3价)、CaC2(C:-1价)、Na2S2O3(S:+2价)、Na2S2O8(S:+6价)、FeS2(Fe:+2价,S:-1价)、CuFeS2(Cu:+2价,Fe:+2价,S:-2价)、Cu2S(Cu:+1价,S:-2价)等。
实践应用
8.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失电子 B.反应中H2SO4发生还原反应
C.反应中H2C2O4被氧化 D.反应中H2C2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答案】C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KClO3中氯元素从+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A错误;
B.H2SO4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H2SO4未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B错误;
C.H2C2O4中碳元素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C正确;
D.H2C2O4中碳元素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D错误。
故选C。
9.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I: ;ClO: ;K2MnO4: ;(NH4)2CO3: 。
(2)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纪录,其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标号)。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其中关于金属冶炼有如下记载。
①“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煤炭,或用木炭”描述了炼铁的方法,焦炭还原赤铁矿是其中一种冶炼方法,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其中Fe的化合价为 价,该反应中C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描述了湿法炼铜的原理,即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得电子的是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比是 。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用双线桥法表示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和被氧化、被还原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
【答案】(1) -1 +5 +6 -3
(2) Ag2S D
(3) Fe2O3 +3 失去 Fe+Cu2+=Fe2++Cu Fe CuSO4 1:1
(4) 氧化剂为HNO3,还原剂为Cu
【解析】(1)NaI中Na为+1价,则I为-价;ClO中O元素为-2价,整体显-1价,则Cl为+5价;K2MnO4中K元素为+1价,O为-2价,则Mn为+6价;(NH4)2CO3中铵根中的N元素为-3价;
(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H2S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在该反应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选D;
(3)①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Fe2O3),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2,因此可以推断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焦炭还原赤铁矿的反应中,C元素从碳(C)转变为二氧化碳(CO2),C的化合价从0变为+4,因此C失去电子,;
②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该反应中,Fe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的物质是Fe,Fe2+为氧化产物,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的是CuSO4,Cu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比是1:1;
(4)
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氧化产物为Cu(NO3)2,还原剂为Cu,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还原产物为NO2,氧化剂为HNO3;Cu元素的化合价由 0升高为+2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该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角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例1】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以下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黑火药爆炸:
B.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火法炼锌工艺:
C.西汉《淮安万毕术》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描述的石灰石煅烧:
【答案】D
【解析】A.黑火药爆炸反应中N、C、S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Z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Fe、Cu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煅烧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1】硫化钼与纯碱、空气焙烧时发生反应:2MoS+2Na2CO3+5O22Na2MoO4+2CO2+2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作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为Na2MoO4、SO2
C.MoS中Mo、S两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
D.Na2CO3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分析】反应2MoS+2Na2CO3+5O22Na2MoO4+2CO2+2SO2中O2中O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故O2为氧化剂,MoS中Mo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S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故MoS为还原剂,Na2MoO4、SO2为氧化产物,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A.由分析可知,O2作氧化剂,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氧化产物为Na2MoO4、SO2,B正确;
C.由分析可知,MoS中Mo、S两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故均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反应中Na2C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故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变式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还原剂
B.发生还原反应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每生成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至+4价,CO为还原剂,A正确;
B.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至0价,NO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正确;
D.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至0价,NO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每当生成时转移电子,D错误;
答案选D。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例2】“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用Ⅰ~Ⅳ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Ⅲ
B.粗硅提纯:,所属区域可能是Ⅰ或Ⅱ
C.土法制碱:,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
D.实验室制取氯气:,所属的区域可能是Ⅲ
【答案】C
【解析】A.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应该属于Ⅰ或Ⅱ,A错误;
B.该反应特征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个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硅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该属于区域Ⅲ,B错误;
C.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C正确;
D.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可能属于Ⅲ,D错误;
答案选C。
【变式2-1】钙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四个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A.①是Ca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②为,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B正确;
C.③可以为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或其它符合的都可以),③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④为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D错误;
故选B。
【变式2-2】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晋人葛洪《抱朴子 金丹篇》记载:“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丹砂为硫化汞,不稳定,加热发生HgSHg+S,温度降低时,又可发生Hg+S=HgS,涉及到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故选D。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例3】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水中H得电子,O失电子,且转移电子数为4,故A错误;
B.Fe元素共得到8个电子,C元素共失去8个电子,双线桥表示正确,故B正确;
C.氯气在反应中既得电子也失去电子,电子转移数为1,故C错误;
D.反应中 Cl元素化合价从+5降为0,得电子,HCl中Cl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为 0,失电子,反应转移 5 mol电子,表示方法错误,故D错误;
答案选B。
【变式3-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在Fe2O3与HI的反应中,Fe由+3价降低到+2价,得电子被还原,HI中的I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失电子被氧化,则用双线桥表示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A正确;
B.在Fe与CuSO4的置换反应中,Fe由0价升高到+2价,失电子被氧化,Cu由+2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被还原,则双线桥表示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B正确;
C.在C还原CuO的反应中,C由0价升高到+4价,失电子被氧化,Cu由+2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被还原,则用双线桥表示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C错误;
D.在Cl2与NaOH制取漂白液的反应中,Cl2由0价一部分升高到+1价,失电子被氧化,一部分由0价降低到-1价,得电子被还原,则用双线桥表示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D正确;
故选C。
【变式3-2】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铜元素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2×2e-个电子,C元素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e-,上述双线桥表示正确,A正确;
B.铜元素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3×2e-个电子,N元素从+5价降低到+2价,得到2×3e-个电子,上述双线桥表示正确,B正确;
C.硫化氢中硫元素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2e-个电子,浓硫酸中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e-个电子,,C错误;
D.氧元素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6×2e-个电子,氯元素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2×6e-个电子,上述双线桥表示正确,D正确;
故选C。
基础达标
1.(2025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出现蓝色沉淀
C.石灰石溶于盐酸产生气泡
D.碳酸钠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铁和氧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生成沉淀,无化合价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碳酸钠与反应生成沉淀,无化合价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2.(24-25高一下·湖北黄石·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特征,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B错误;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例如高锰酸钾分解制备氧气,C正确;
D.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气转化为臭氧,D错误;
答案选C。
3.(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二步反应为。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仅为氧化产物 C.为还原产物 D.仅为氧化剂
【答案】A
【解析】A.第二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为分解反应,A项正确;
B.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
C.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C项错误;
D.由B选项可知,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项错误;
故选A。
4.(24-25高一上·新疆吐鲁番·阶段练习)下列转化关系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中Mn为+7价,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2+,需要加还原剂,A符合题意;
B.Zn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Zn2+,需要加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H2中H为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H2O,需要加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
D.CuO生成CuCl2,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4-25高一上·云南大理·期中)已知可利用反应来检测输氯管道是否泄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的个数之比为2∶3
D.每当有1个参加反应,转移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Cl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为-1价,Cl2发生还原反应,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至0价,NH3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氨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不是氧化剂,B错误;
C.8分子氨气中的2分子氨气中氮化合价升高被氧化,3分子氯气都被还原,则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的个数之比为2∶3,C正确;
D.结合C分析,每当有1个被氧化,转移3个电子,D错误;
故选C。
6.(24-25高一上·福建漳州·期中)下图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区域“X”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含有变价元素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阴影区域“X”是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反应。
【解析】A.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属于置换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属于分解反应,但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7.(24-25高一上·四川资阳·阶段练习)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的腐烂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分解反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A.食物腐烂时,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空气中氧气是反应的氧化剂,所以食物被腐烂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诗句中涉及分解反应,故C正确;
D.铁和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有单质参加有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则诗句中涉及置换反应,不涉及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8.(24-25高一上·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所标出的电子转移情况中没有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反应的双线桥为:,A符合题意;
B.反应的双线桥为: ,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的双线桥为: ,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的双线桥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4-25高一上·安徽·期中)科研人员发现CO2的捕获和转化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只有
C.反应②中CO仅是氧化产物
D.该过程总反应为
【答案】D
【分析】反应①为CaO+CO2=CaCO3,②为CaCO3+CH4CaO+2CO+2H2。
【解析】A.按图中箭头,反应①为CaO+CO2=CaCO3,是化合反应,A不正确;
B.反应②中,CaCO3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CH4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为CaCO3、CH4,B不正确;
C.反应②中CO来自CaCO3和CH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不正确;
D.将反应①②加和,可得出该过程总反应为,D正确;
故选D。
10.(24-25高一上·江苏南京·期中)下图所示为Cr元素的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可以加入NaOH溶液实现
B.转化②可以加入盐酸实现
C.转化③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D.转化④中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氯化铬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铬沉淀,故转化①可以加入NaOH溶液实现,A正确;
B.氢氧化铬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铬溶液,转化②可以加入盐酸实现,B正确;
C.氯化铬转化为重铬酸钠溶液时,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故转化③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正确;
D.重铬酸钠转化为铬酸钠时元素化合价没变,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D。
综合应用
11.(24-25高一上·广东惠州·期末)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
D.盐卤点豆腐,豆浆发生聚沉
【答案】B
【解析】A.醋酸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水,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2,氧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和-2,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C.生石灰吸水生成Ca(OH)2,钙、氧、氢化合价均未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盐卤使豆浆聚沉是胶体凝聚,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不选D;
选B。
12.(24-25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202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 B.2H2O+2Na=2NaOH+H2↑
C.3NO2+H2O=2HNO3+NO D.2H2OO2↑+2H2↑
【答案】C
【解析】A.H2O和CaO生成Ca(OH) 2的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钠与水反应中,H2O的H元素被还原(+1→0),水作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3NO2与H2O反应中,NO2的N元素部分被氧化(+4→+5),部分被还原(+4→+2),而H2O中的H元素和O元素化合价未变化,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B符合题意;
D.电解水时,H2O的O元素被氧化(-2→0),H元素被还原(+1→0),水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4-25高一上·北京昌平·期末)Deacon 催化氧化法可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已知铜(Cu)元素的常见价态为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方法中CuO可以循环利用
C.图中①~⑤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D.该转化的最终产物是Cl2和H2O
【答案】C
【分析】反应①为CuO+HCl=Cu(OH)Cl,反应②为2Cu(OH)Cl= Cu2OCl2+H2O,反应③为2CuCl+O2=Cu2OCl2,反应④为Cu2OCl2=CuCl2+CuO,反应⑤为2CuCl2=2CuCl+Cl2。循环过程中HCl和O2为反应物,Cl2和H2O为产物,CuO为催化剂,总反应为:。
【解析】A.反应①为CuO+HCl=Cu(OH)Cl,铜元素均为+2价,化合价未发生变化,A正确;
B.根据分析,CuO为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B正确;
C.根据分析,①~⑤中③、⑤为氧化还原反应,有2个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根据分析,总反应为:,该转化的最终产物是Cl2和H2O,D正确;
故选C。
14.(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阶段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阴影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解析】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C符合题意;
D.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3-24高一上·湖北宜昌·期中)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一定是不同的元素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没有单质参加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物质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但不一定是二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如:KClO3 + 6HCl=KCl + 3Cl2 + 3H2O,选项A错误;
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有单质生成或有单质参加,但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
C.只要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是否有单质参加无关,如过氧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可生成硫酸,为化合反应也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没有单质参加,如4KClO3=3KClO4 + KCl,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
D.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6.(24-25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化学反应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反应中C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Fe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单线桥中箭头方向应该是失电子元素(C)指向得电子元素(Fe),A错误;
B.氧气中氧化合价由0变为-2,得到4个,HgS中Hg化合价由+2变为0,得到2个,HgS中S化合价由-2变为+4,失去6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B错误;
C.中Fe为+2价,失去1个电子生成,4个共失去4个,转化为-2价氧,1个O原子得2个,转移,C正确;
D.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失去电子,另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为-1,得到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D错误;
故选C。
拓展培优
17.(24-25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过氧化钙()在食品加工方面可用作面粉处理剂、氧化剂,能与水缓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
B.还原剂为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表示为: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A.过氧化钙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O2,所以过氧化钙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该反应中的O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又由-1价下降到-2价,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错误;
C.该反应中的O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又由-1价下降到-2价,还原产物是水,不是氢氧化钙,且有2molCa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正确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表示为:,C错误;
D.中的O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又由-1价下降到-2价,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过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D。
18.(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两种元素被氧化 B.黑火药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木炭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D.反应放热并产生大量气体
【答案】A
【解析】反应中S元素和N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均被还原,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错误。
19.(24-25高一上·山西太原·期中)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如图为海洋碳循环的简单原理图,图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为[钙化产物中含,表示有机物,其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与中相同]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A.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整个过程未发生置换反应,A符合题意;
B.钙化时经前一步反应生成的分解生成与,反应为分解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吸收生成的反应是在水中进行的,属于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4-25高一上·云南曲靖·期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被氧化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维生素 D.是还原剂
(2)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的反应(未配平)填空:
A.
B.
C.
D.
①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填字母,下同),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反应是 。
②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的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经以下反应实现:,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
(3)在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假设有56g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为 g。
(4)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
【答案】(1)BC
(2) B C A 的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 (或硝酸) 30
(4)
【解析】(1)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即维生素C能够将中毒产生的还原为正常的,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被氧化,而能将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说明具有氧化性,作氧化剂,被还原;据此信息判断:
A.根据信息,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被还原;A错误;
B.根据信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正确;
C.根据信息,维生素C能够将中毒产生的还原为正常的说明还原性维生素,C正确;
D.根据信息,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错误;
故答案为:BC。
(2)在A~D四个涉及的反应中,将反应配平后进行分析:
A.: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只作反应产物,既不既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为,作还原剂,被氧化;
C.:反应中自身发生被氧化生成,同时自身也被还原生成,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反应中将+3价铬元素氧化为+6价铬元素,作氧化剂;
①根据以上分析得到: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B;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反应是A;
②由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A中有1个K原子、1个H原子、1个C原子、3个O原子,则A的化学式为;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原因是的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故答案为:B;C;A;;的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在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被氧化,作还原剂,中N元素化合价从+5澕降低到+2价,被还原,作氧化剂;设生成的质量为xg,根据反应方程式列关系式,解得x=30g。
故答案为:(或硝酸);30。
(4)在反应中,中的Mn元素化合价从+7价得5个电子降低到+2价,2个共得到10个电子;浓中价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到0价形成单质,生成5个共失去10个电子,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
故答案为:。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能分析简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难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认识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完成下表。
2CuO+C2Cu+CO2↑;Fe2O3+3CO2Fe+3CO2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得氧物质
失氧物质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 ,必然有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2CuO+C2Cu+CO2↑。
①铜元素化合价 ,CuO发生 反应。
②碳元素化合价 ,C发生 反应。
(2)对于无氧元素参加的反应Fe+CuSO4===FeSO4+Cu。
①铜元素化合价 ,CuSO4发生 反应。
②铁元素化合价 ,Fe发生 反应。
结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 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 反应;凡是有元素 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在2Na+Cl22NaCl的反应过程中:
①NaNa+;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Na发生 反应,被氧化。
②ClCl-;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l2发生 反应,被还原。
③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 ,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在H2+Cl22HCl的反应过程中:
①氢原子和氯原子都不易失去电子,都可 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二者只能形成共用电子对,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②共用电子对 于吸引力稍强的氯原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 价降低为 价,被 ,氯气发生了
反应。
③共用电子对 于吸引力稍弱的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价升高到 价,被 ,氢气发生了
反应。
④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 ,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即
(3)结论: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物质发生 反应,物质被 ;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物质发生 反应,物质被 。
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1)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 。
(2)本质:电子转移,包括 与 。
(3)关系:单个原子的化合价升降数=单个原子的电子转移数。
即学即练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A.分子数的变化 B.电子的转移
C.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D.氧元素的得失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看有无O元素的得失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两种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
3.金属氢化物中,氢元素均为价,它们都可以作为生氢剂,例如,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的H被氧化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的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是氧化剂
4.反应可用于制备金属钛()。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 B.被氧化 C.失去电子 D.发生氧化反应
◆知识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实例
分析下列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回答问题。
①CO2+C2CO
②2Fe+3Cl22FeCl3
③C+H2O(g)CO+H2
④2H2O2H2↑+O2↑
⑤Na2SO4+BaCl2===2NaCl+BaSO4↓
(1)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为 (填序号,下同)。
(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为 ;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为 。
(3)属于置换反应的为 。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3.文字表述
(1)置换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下同)
(2)复分解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即学即练
5.“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的“铜绿”即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失电子,得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两种元素
6.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在“五连环”物质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几个,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没有涉及到
A.1个、复分解反应 B.2个、分解反应 C.3个、化合反应 D.2个、置换反应
◆知识点三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含义:表示的是反应前后 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的电子转移情况。
例如:Fe2O3+3H22Fe+3H2O
2.基本步骤
(1)标价态:写出 元素的化合价。
(2)连双线:连接反应前后 元素的不同价态的原子。
(3)注得失: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标出“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标出“ ”。
(4)算数目:按照原子个数计算 电子的数目。
3.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对应 变化的同种元素。
②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 。
③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总数与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的总数 。
即学即练
7.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是非常有用的学习方式。下列用双线桥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组概念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生成物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3.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1)代数和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例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x)的确定方法: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乙酸(C2H4O2)中各元素化合价满足2x+(+1)×4+(-2)×2=0,则x=0。
(2)记忆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价铝、四价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价铁、三四价碳、二四六价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NaH(H:-1价)、NaBH4(H:-1价)、Na2O2(O:-1价)、HClO(Cl:+1价)、HClO2(Cl:+3价)、HClO3(Cl:+5价)、HClO4(Cl:+7价)、K2FeO4(Fe:+6价)、H2C2O4(C:+3价)、CaC2(C:-1价)、Na2S2O3(S:+2价)、Na2S2O8(S:+6价)、FeS2(Fe:+2价,S:-1价)、CuFeS2(Cu:+2价,Fe:+2价,S:-2价)、Cu2S(Cu:+1价,S:-2价)等。
实践应用
8.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失电子 B.反应中H2SO4发生还原反应
C.反应中H2C2O4被氧化 D.反应中H2C2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9.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I: ;ClO: ;K2MnO4: ;(NH4)2CO3: 。
(2)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纪录,其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标号)。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其中关于金属冶炼有如下记载。
①“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煤炭,或用木炭”描述了炼铁的方法,焦炭还原赤铁矿是其中一种冶炼方法,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其中Fe的化合价为 价,该反应中C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描述了湿法炼铜的原理,即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得电子的是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比是 。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用双线桥法表示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和被氧化、被还原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角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例1】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以下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黑火药爆炸:
B.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火法炼锌工艺:
C.西汉《淮安万毕术》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描述的石灰石煅烧:
【变式1-1】硫化钼与纯碱、空气焙烧时发生反应:2MoS+2Na2CO3+5O22Na2MoO4+2CO2+2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作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为Na2MoO4、SO2
C.MoS中Mo、S两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
D.Na2CO3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变式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还原剂
B.发生还原反应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每生成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例2】“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用Ⅰ~Ⅳ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Ⅲ
B.粗硅提纯:,所属区域可能是Ⅰ或Ⅱ
C.土法制碱:,所属的区域一定是Ⅳ
D.实验室制取氯气:,所属的区域可能是Ⅲ
【变式2-1】钙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四个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变式2-2】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晋人葛洪《抱朴子 金丹篇》记载:“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置换反应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例3】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变式3-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错误的是
A. B.
C. D.
【变式3-2】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基础达标
1.(2025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出现蓝色沉淀
C.石灰石溶于盐酸产生气泡
D.碳酸钠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24-25高一下·湖北黄石·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二步反应为。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仅为氧化产物 C.为还原产物 D.仅为氧化剂
4.(24-25高一上·新疆吐鲁番·阶段练习)下列转化关系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5.(24-25高一上·云南大理·期中)已知可利用反应来检测输氯管道是否泄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的个数之比为2∶3
D.每当有1个参加反应,转移6个电子
6.(24-25高一上·福建漳州·期中)下图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区域“X”的是
A.
B.
C.
D.
7.(24-25高一上·四川资阳·阶段练习)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的腐烂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分解反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8.(24-25高一上·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所标出的电子转移情况中没有错误的是
A.
B.
C.
D.
9.(24-25高一上·安徽·期中)科研人员发现CO2的捕获和转化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只有
C.反应②中CO仅是氧化产物
D.该过程总反应为
10.(24-25高一上·江苏南京·期中)下图所示为Cr元素的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可以加入NaOH溶液实现
B.转化②可以加入盐酸实现
C.转化③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D.转化④中发生还原反应
综合应用
11.(24-25高一上·广东惠州·期末)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
D.盐卤点豆腐,豆浆发生聚沉
12.(24-25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202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 B.2H2O+2Na=2NaOH+H2↑
C.3NO2+H2O=2HNO3+NO D.2H2OO2↑+2H2↑
13.(24-25高一上·北京昌平·期末)Deacon 催化氧化法可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已知铜(Cu)元素的常见价态为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方法中CuO可以循环利用
C.图中①~⑤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D.该转化的最终产物是Cl2和H2O
14.(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阶段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B.
C. D.
15.(23-24高一上·湖北宜昌·期中)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一定是不同的元素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没有单质参加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物质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6.(24-25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化学反应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拓展培优
17.(24-25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过氧化钙()在食品加工方面可用作面粉处理剂、氧化剂,能与水缓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
B.还原剂为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表示为: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
18.(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两种元素被氧化 B.黑火药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木炭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D.反应放热并产生大量气体
19.(24-25高一上·山西太原·期中)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如图为海洋碳循环的简单原理图,图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为[钙化产物中含,表示有机物,其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与中相同]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20.(24-25高一上·云南曲靖·期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被氧化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维生素 D.是还原剂
(2)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的反应(未配平)填空:
A.
B.
C.
D.
①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填字母,下同),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反应是 。
②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的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经以下反应实现:,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
(3)在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假设有56g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为 g。
(4)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