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分层作业)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8 11:37: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分层作业
1.(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下列不能导电的物质是
A. B.固体 C.溶液 D.熔融的
2.(24-25高一上·辽宁辽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发现铜锈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受热时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式碳酸铜属于碱 B.属于酸性氧化物
C.属于电解质 D.干冰属于混合物
3.(2025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D.硫酸钾
4.(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盐酸 B. C. D.
5.(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铁与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6.(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7.(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24-25高一上·河北张家口·期中)NaCl晶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晶体由Na+与规律排列构成
B.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
C.通电后NaCl发生电离
D.NaCl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在水分子作用下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
9.(24-25高一上·云南曲靖·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属于离子反应
C.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存在
D.溶于水后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10.(2025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与稀硝酸:
B.与稀盐酸:
C.铁粉与溶液:
D.溶液与溶液:
11.(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现有以下物质:
①铜、②干冰、③固体、④KOH溶液、⑤熔融NaCl、⑥酒精、⑦HCl气体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③在水溶液(稀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3)NaCl是电解质,NaCl固体却不导电,其原因是 。
12.(25-26高一·全国·假期作业)书写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 溶液与稀硫酸 。
(2)KOH 溶液与稀盐酸 。
(3)BaCl2 溶液与 Na2SO4 溶液 。
(4)Ba(NO3)2 溶液与 Na2SO4 溶液 。
1.(24-25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电流表的示数明显减小
D.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2.(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期中)NaCl固体在水中溶解并发生电离,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固体只有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才会电离
B.NaCl固体中因含有阴、阳离子而能导电
C.NaCl为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够导电
D.和均吸引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合离子
3.(24-25高一上·湖南湘潭·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黄铜 镁 硫酸钡
B 液氨 冰水混合物 氯化钙 干冰
C 晶体 氢氧化铁胶体 硫酸铜 无水乙醇
D 矿泉水 氯水 硫酸 溶液
A.A B.B C.C D.D
4.(24-25高一下·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NH4HCO3 = + D.
5.(24-25高一上·辽宁沈阳·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粉末、蒸馏水、MgSO4溶液按以下装置及步骤进行实验探究离子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粉末,灯泡不变亮,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完全溶解,灯泡变亮 Ⅱ.往溶液中分批加入固体,灯泡变暗直至近乎熄灭 Ⅲ.继续分批加入固体,灯泡重新变亮
A.加入粉末,灯泡不变亮的原因是不是电解质
B.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Ⅲ灯泡重新变亮是因为过量
D.若将粉末替换为粉末,则与上述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6.(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7.(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有以下几种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熔融的NaCl②Fe③酒精④NaHSO4溶液⑤碳酸钠溶液⑥Ba(OH)2溶液⑦⑧NaHCO3溶液⑨CaO⑩稀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写出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字母)。
A.钠盐  B.含氧酸  C.酸式盐  D.氧化物
(3)写出下列物质混合时离子方程式:
②+⑩ ;
⑨+⑩ ;
④+⑧ 。
8.(24-25高一上·湖南湘潭·阶段练习)向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曲线 (填“①”或“②”)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
(2)b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填“a”、“b”、“c”、“d”或“e”)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4)请在图中画出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的过程中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 。
1.(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用绿矾()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转化为
C.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2.(24-25高一上·天津·期中)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若图中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
则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气体量的关系(轴表示(通入的量,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3)下列情况下,与上述实验中所选导电图示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B.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溶液至过量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分层作业
1.(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下列不能导电的物质是
A. B.固体 C.溶液 D.熔融的
【答案】B
【详解】A.Cu是金属,可以导电,A不符合题意;
B.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B符合题意;
C.NaCl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可以导电,C不符合题意;
D.熔融的NaCl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可以导电,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24-25高一上·辽宁辽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发现铜锈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受热时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式碳酸铜属于碱 B.属于酸性氧化物
C.属于电解质 D.干冰属于混合物
【答案】C
【详解】A.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故A错误;
B.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能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选C。
3.(2025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D.硫酸钾
【答案】A
【分析】电解质需满足两个条件:①是化合物;②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离解出离子。
【详解】A.蔗糖溶解后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发生电离,无法导电,属于非电解质,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在熔融或溶解时可离解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溶解时可离解出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在熔融或溶解时可离解出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盐酸 B. C. D.
【答案】C
【详解】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Fe是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BaSO4属于盐类物质,虽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下可完全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符合题意;
D.NH3本身不电离,NH3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铁与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答案】D
【详解】A.碳酸钙是难溶固体,应保留化学式,不能拆,反应为,A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非Fe3+,,B错误;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还生成水,,C错误;
D.铜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电荷和原子均守恒,D正确;
故选D。
6.(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过程中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不属于离子反应,A符合题意;
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反应,属于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在溶液中发生的,有离子参加反应,属于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离子参与反应,属于离子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7.(2025高一下·北京·学业考试)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和,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
B.KOH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OH-和K+,电离方程式为:,B正确;
C.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和,电离方程式为:,C正确;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和,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8.(24-25高一上·河北张家口·期中)NaCl晶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晶体由Na+与规律排列构成
B.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
C.通电后NaCl发生电离
D.NaCl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在水分子作用下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
【答案】C
【详解】A.由图,NaCl晶体由Na+与规律排列构成,A正确;
B.Na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B正确;
C.NaCl固体溶解或熔融发生电离,其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
D.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导电,D正确;
故选C。
9.(24-25高一上·云南曲靖·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属于离子反应
C.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存在
D.溶于水后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答案】A
【详解】A.BaSO4属于难溶于水的盐,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BaSO4是电解质,A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固体反应生成气体,无离子参与或生成,不是离子反应,B错误;
C.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钠离子、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C错误;
D.溶于水后能电离出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比如碱式盐,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5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与稀硝酸:
B.与稀盐酸:
C.铁粉与溶液:
D.溶液与溶液:
【答案】A
【详解】A.KOH和HNO3均为强电解质,完全离解为离子,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 A正确;
B.是难溶固体,不能拆分为,正确写法应为,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正确配平应为,故C错误;
D.与反应时,除生成沉淀外,还会生成沉淀,正确写法应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5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现有以下物质:
①铜、②干冰、③固体、④KOH溶液、⑤熔融NaCl、⑥酒精、⑦HCl气体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③在水溶液(稀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3)NaCl是电解质,NaCl固体却不导电,其原因是 。
【答案】(1) ①④⑤ ②⑥
(2)
(3)NaCl固体中和不能自由移动
【详解】(1)能够导电的物质有金属单质、石墨以及发生了电离的电解质,所以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①④⑤。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
(2)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3)NaCl是电解质,NaCl固体却不导电,是因为处于固体时,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12.(25-26高一·全国·假期作业)书写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 溶液与稀硫酸 。
(2)KOH 溶液与稀盐酸 。
(3)BaCl2 溶液与 Na2SO4 溶液 。
(4)Ba(NO3)2 溶液与 Na2SO4 溶液 。
【答案】(1)H+ + OH = H2O
(2)H+ + OH = H2O
(3)Ba2+ + = BaSO4↓
(4)Ba2+ += BaSO4↓
【详解】(1)NaOH溶液与稀硫酸实质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 OH = H2O;
(2)KOH溶液与稀盐酸实质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 OH = H2O;
(3)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结合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 + = BaSO4↓;
(4)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结合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 = BaSO4↓。
1.(24-25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电流表的示数明显减小
D.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答案】D
【详解】A.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回路,所以证明H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H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
B.闭合开关K,往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与HCl不反应,离子浓度增大,则电流计示数增大,B错误;
C.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入固体,虽然HCl与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但离子浓度基本不变,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C错误;
D.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HCl溶液,硫酸是二元酸,离子浓度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同,D正确;
故选D。
2.(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期中)NaCl固体在水中溶解并发生电离,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固体只有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才会电离
B.NaCl固体中因含有阴、阳离子而能导电
C.NaCl为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够导电
D.和均吸引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合离子
【答案】C
【详解】A.氯化钠固体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电离,A错误;
B.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B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后能导电,为电解质,C正确;
D.钠离子吸引氧原子形成水合离子,氯离子吸引氢原子形成水合离子,D错误;
故选C。
3.(24-25高一上·湖南湘潭·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黄铜 镁 硫酸钡
B 液氨 冰水混合物 氯化钙 干冰
C 晶体 氢氧化铁胶体 硫酸铜 无水乙醇
D 矿泉水 氯水 硫酸 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B错误;
C.晶体是纯净物,氢氧化铁胶体是分散系,是混合物,硫酸铜属于电解质,无水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
D.矿泉水不是纯净水,其中有一些离子,是混合物,D错误;
故本题选C。
4.(24-25高一下·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NH4HCO3 = + D.
【答案】C
【详解】A.MgCl2易溶于水,在水中发生完全电离,则,A不正确;
B.Al2O3难溶于水,在水中几乎不电离,熔融时发生电离:,B不正确;
C.NH4HCO3 为弱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发生完全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NH4HCO3 = + ,C正确;
D.Na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发生完全电离,生成Na+、H+和,,D不正确;
故选C。
5.(24-25高一上·辽宁沈阳·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粉末、蒸馏水、MgSO4溶液按以下装置及步骤进行实验探究离子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粉末,灯泡不变亮,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完全溶解,灯泡变亮 Ⅱ.往溶液中分批加入固体,灯泡变暗直至近乎熄灭 Ⅲ.继续分批加入固体,灯泡重新变亮
A.加入粉末,灯泡不变亮的原因是不是电解质
B.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Ⅲ灯泡重新变亮是因为过量
D.若将粉末替换为粉末,则与上述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Ba(OH)2粉末,灯泡不变亮,加入适量蒸馏水使Ba(OH)2完全溶解,灯泡变亮,是因为Ba(OH)2粉末中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加入适量蒸馏水后Ba(OH)2电离出可自由移动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往Ba(OH)2溶液中分批加入MgSO4固体,灯泡变暗直至近乎熄灭,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至近乎为零;继续分批加入MgSO4固体,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能导电,灯泡重新变亮。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往烧杯中加入Ba(OH)2粉末,灯泡不变亮的原因是Ba(OH)2粉末中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但Ba(OH)2在水溶液中可导电,属于电解质,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步骤Ⅱ往Ba(OH)2溶液中分批加入MgSO4固体,灯泡变暗直至近乎熄灭,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步骤Ⅲ中,继续分批加入MgSO4固体,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能导电,灯泡重新变亮,则步骤Ⅲ灯泡重新变亮是因为MgSO4过量,C正确;
D.若将Ba(OH)2粉末替换为BaCl2粉末,步骤Ⅰ现象相同,步骤Ⅱ加入MgSO4固体后得到的溶液中一直存在可自由移动的Mg2+、Cl-,灯泡不会变暗直至近乎熄灭,步骤Ⅲ所得溶液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灯泡更亮,则步骤Ⅰ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的现象相同,但步骤Ⅱ、Ⅲ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的现象不同,D错误;
故答案选C。
6.(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答案】C
【详解】
A.的半径大于的半径,因此“”代表的是,A正确;
B.干燥的固体中和不能自由移动,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B正确;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发生电离,而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C错误;
D.观察图c可知,通电后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定向移动,则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故选C。
7.(24-25高一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有以下几种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熔融的NaCl②Fe③酒精④NaHSO4溶液⑤碳酸钠溶液⑥Ba(OH)2溶液⑦⑧NaHCO3溶液⑨CaO⑩稀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写出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字母)。
A.钠盐  B.含氧酸  C.酸式盐  D.氧化物
(3)写出下列物质混合时离子方程式:
②+⑩ ;
⑨+⑩ ;
④+⑧ 。
【答案】(1) ③⑦ ①⑨
(2) NaHSO4=Na++H++ AC
(3) Fe+2H+=Fe2++H2↑ CaO+2H+=Ca2++H2O H++=H2O+CO2↑
【详解】(1)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酒精、二氧化碳,答案选③⑦;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熔融的NaCl、CaO,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答案是①⑨;
(2)NaHSO4溶于水完全电离出Na+、H+、,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
NaHSO4属于钠盐、酸式盐,答案选AC;
(3)Fe与稀盐酸反应得到FeCl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CaO与稀盐酸反应得到CaCl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
NaHSO4电离出的H+与NaHCO3电离出的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得到CO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
8.(24-25高一上·湖南湘潭·阶段练习)向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曲线 (填“①”或“②”)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
(2)b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填“a”、“b”、“c”、“d”或“e”)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4)请在图中画出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的过程中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 。
【答案】(1)②
(2) Ba2++2OH-+2H++=BaSO4↓+2H2O Ba2++OH-+H++=BaSO4↓+H2O 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
(3)b、d
(4)
【分析】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为Ba(OH)2+NaHSO4=BaSO4↓+NaOH+H2O、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b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②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
【详解】(1)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2)b点时,硫酸刚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几乎无离子,导电能力最小,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c点是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刚好1:1反应,根据分析中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d点后溶液导电能力反而增大,说明d点氢氧化钡被完全反应,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为1: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
(3)a点为起始点,氢氧化钡溶液为碱性,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点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碱性,b、d两点溶液为中性;
(4)向Ba(OH)2溶液中加入CuCl2固体,发生反应Ba(OH)2+CuCl2=Cu(OH)2↓+BaCl2,溶液的溶质由氢氧化钡变为氯化钡,反应前后离子数目不变,加入氯化铜固体故溶液体积不变,故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前,溶液离子浓度不变,导电能力不变,氢氧化钡反应完后,由于加入氯化铜电离产生离子,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过程中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大致为。
1.(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用绿矾()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转化为
C.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答案】D
【详解】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发生置换反应,A正确;可以将氧化成,B正确;结合生成沉淀,可以阻止被人体吸收,C正确;与反应属于沉淀的转化,不能拆分,D错误。
2.(24-25高一上·天津·期中)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若图中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
则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气体量的关系(轴表示(通入的量,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3)下列情况下,与上述实验中所选导电图示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B.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溶液至过量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答案】(1)⑤⑥⑦⑧
(2)D
(3)B
【解析】(1)氯化钠、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蔗糖、酒精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中均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可以导电;故选⑤⑥⑦⑧;
(2)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零,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氢钙,离子浓度又增大,溶液又导电,故选D;
(3)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反应为:,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一直导电,A不符合题意;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过量又存在自由移动的钡离子、氢氧根离子,溶液导电性增强,灯泡变亮;故灯泡亮度先逐渐变暗,后又逐渐变亮,B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发生反应:,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一直导电,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