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重点问题·突破
【核心概念】
对点演练1 A [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及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门罗主义强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排斥他国对拉美的控制,体现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实质上表明美国意图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拉美国家联合反对欧洲殖民侵略,排除B项;“大棒政策”是美国提出的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漫画没有述及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排除D项。
对点演练2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拉丁美洲受西班牙尚武精神的影响严重,推崇军事独裁统治,故材料体现了拉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有其根源,D项正确;阿拉伯帝国衰落推动民族国家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拉丁美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但材料强调西班牙文化对拉美的影响,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的结果,排除C项。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
(1)西班牙、葡萄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拉美独立运动提供机遇;殖民地上层人士的领导;广大人民的支持。
(2)特点: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3)1882年后,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
● 选考命题·探究
【真题密接】
1.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人权宣言》在拉美地区被翻译并秘密印刷出版,拉美出现秘密结社,出现“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的口号,“美洲人”的新观念在形成。结合所学可知,《人权宣言》是启蒙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故而材料中的现象说明18世纪拉美地区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民族意识正在觉醒,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变革问题,排除A项;摧毁殖民体系说法夸大化,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拉美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未具体提到革命理念在拉美地区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
2.B [解析] 本题考查墨西哥民族国家的形成。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即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阿兹特克帝国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与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墨西哥独立后的这些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目的不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墨西哥独立后,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并不是要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排除D项。
3.B [解析] 从材料时间“1913年”和“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列宁强调的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和欧洲一样,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正确。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欧洲情况不符,故A、C两项错误;D项不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目标,故排除。
4.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自行车后,英国人认为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于是放弃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人的时尚引领意识,排除A项;材料与前瞻性科学思维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殖民者面对印度人的优越心理,没有体现其保守主义思想,排除C项。
5.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非洲受到欧洲殖民统治,文学创作以使用欧洲语言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殖民文化的影响。而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民众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并且20世纪60年代阿姆哈拉语得到民众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有助于增强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埃塞俄比亚抵制欧洲殖民文化的侵蚀。通过推广本国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从而在文化领域发挥反殖民的作用,B项正确。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并非西非,排除A项;非洲大陆至今仍未统一,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与非洲大陆的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对埃塞俄比亚自身产生影响,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作用有限,排除D项。
6.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大陆本土抵抗殖民侵略的团体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团体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促使一战后非洲一些地区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故选D项;根据所学内容,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陆的这些团体是反对殖民者入侵的团体而非政党,不能体现其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
【仿真模拟】
1.B [解析] 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设想的理想社会实行由本土白人精英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说明这些知识分子意图确立自己的特殊地位,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局限性,故选B项;拉美知识精英的主张是为了强化本土白人精英的特殊地位,不利于强化民主认同,排除A项;这些思想主张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不能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拉美本土知识精英的观点,并没有述及列强对拉美的争夺,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B [解析] 古代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近代拉丁美洲遭受欧洲国家殖民侵略。“印第安语”“太阳神”是印第安文化元素,“西班牙语”“哥伦布”体现欧洲文化的影响,说明拉丁美洲的文化融合本土印第安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多元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拉丁美洲文化的特征,体现不出民族觉醒情况,排除A项;“玉米”“白银”涉及拉美经济发展的历史,但“经济”不是表中所有信息的共同主题,比如“太阳神”“玻利瓦尔”就与经济关系不大,排除C项;拉丁美洲的本土文化是印第安文化,材料还体现了外来文化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3.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9世纪20年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仅限于局部,规模较小。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规模扩大,对亚洲各国的主权和独立构成了严重威胁。列强的侵略不仅破坏了亚洲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还引发了文化和宗教上的冲突,从而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故选D项。亚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符合史实,亚洲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排除C项。
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塞俄比亚人民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捍卫了国家的独立,故选C项;在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前,非洲还出现了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等,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非洲各国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基本处于各自独立应对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各国联合斗争,埃塞俄比亚也没有充当领导者,排除D项。
5.C [解析] 由“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及所学可知,甲指的是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19世纪20年代拉美国家就基本取得了独立,但之后英美对拉美地区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由“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及所学可得,乙是指非洲地区,由于长期落后,所以其独立运动的基本要求只是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因而总是处于“长期徘徊不前”的状态;由“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及所学可知,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由最初单纯的反对外来侵略到后来革命的目标变成反帝反封建,体现了“一浪高过一浪”,所以丙指的是亚洲。故选C项,排除A、B、D项。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横扫整个欧洲,拉丁美洲的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正处在法国的奴役之下,这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故选A项;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但并非统一民族意识,排除B项;虽然启蒙思想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启蒙思想在拉美的广泛传播,且启蒙思想传播并非拉美独立运动开展的直接契机,排除C项;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拉美独立运动的直接关联不大,此外,19世纪初的拉美地区尚未经历显著的工业化进程,排除D项。
2.A [解析] 题目中提到欧美国家的人物对拉美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描绘,这反映出他们对拉美的强烈关注和兴趣,侧面反映了拉美地区对他们来说具有某种吸引力,即拉美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国际干预的信息,排除B项;拉美地区确实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一部分,但题目中并未提及殖民扩张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早期殖民扩张的重点在拉美,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信息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3.D [解析] 据材料“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发言”“委内瑞拉……需要平等”可知,玻利瓦尔作为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袖,他自由、平等、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政治主张符合欧洲启蒙思想,故选D项;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践,排除B项;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排除C项。
4.C [解析] 据题干“秘鲁将66年的铁路管理权交给债权人”“将东部林区的大片土地租让给英国”及所学可知,在19世纪末,秘鲁为偿还英国贷款,不仅将铁路管理权交给英国人,而且还将一大部分本国自然资源租让给英国,这表明秘鲁的经济主权受到严重冲击,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秘鲁经济主权被侵占与掠夺,与“金融信誉”无关,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英国与秘鲁,并不涉及西班牙,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美国并没有放弃门罗主义,并且题干也未述及有关美国态度的信息,排除D项。
5.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拉美国家之前长期受欧洲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殖民时期的影响导致这些国家虽然建立了共和制度,但实际上还是受到很多旧有观念和做法的影响,以致这些制度无法真正实施,故选C项;材料内容并未体现种族歧视,排除A项;欧美列强的侵略虽然对拉美国家有一定影响,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是导致共和制度无法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自然经济属于经济形态范畴,与材料中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和制度无法实施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6.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作家认为拉丁美洲被殖民的经历影响着后来拉丁美洲的发展,拉丁美洲的财富并未给人民带来好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拉丁美洲人民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B项。结合所学,民族文化认同强调个人或集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历史遗产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材料强调作者认为拉丁美洲被殖民的经历影响之后拉丁美洲的发展,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非反映作者对拉美经济落后的不满,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的印度尚未实现独立,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强调印度是人民的统一体,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推动印度民族的团结,进而实现民族独立,故选B项;材料强调“印度的文明和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印度宗教学说上”“印度是3亿人民的霞克提的统一体”,目的是利用印度的宗教学说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实现民族独立,而非反映继承和发展印度的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印度国大党利用印度的宗教学说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实现民族独立,其目的是争取民族独立,不是争取自身的政权合法地位,排除C项;结合所学,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印度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8.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90年代初,伊朗政府赋予英国公司烟草专卖权,侵犯了伊朗的经济权益,伊朗人民为此发起抗争,体现了伊朗人民对自身利益及国家权益的维护,这表明当时伊朗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故选A项;当时的伊朗政府属于封建政府,伊朗的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据材料“人民群众开展了罢市和禁止吸烟运动”可知,民众采取和平方式反对政府赋予英国公司烟草专卖权的行为,迫使政府取消了与英国的相关协议,“形式多样”说法有误,排除C项;伊朗立宪革命发生于1905—1911年,排除D项。
9.B [解析] 据题干“中世纪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被……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所取代”及所学可知,19世纪以来,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其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从而促进近代亚洲社会的转型,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述变化能够促进亚洲觉醒,但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方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排除D项。
10.A [解析] 据材料“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影响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对欧洲造成了影响,即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选A项;亚洲觉醒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在二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能说明亚洲的觉醒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即反帝,并不能说明亚洲的觉醒肩负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局势紧张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亚洲的觉醒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1.B [解析]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是美国提出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是指反对欧洲列强在美洲建立新殖民地和干涉内政,同时面对欧洲事务,美国保持中立,不卷入其中,这就符合美国长期实施的“在防务上采取不干涉,在经济文化上限制与外界交流”的孤立主义原则。“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是埃及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时所提出的,主张反对西方殖民,争取民族独立,符合“民族主义”,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扩张主义是指通过政治、军事或经济手段扩张领土或影响力的行为或政策,而理性主义是指人类用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认识理解世界,是一种思想或哲学,这两种主义不符合材料所强调的内涵,排除A项;种族主义强调族群的优劣,是对种族歧视或隔离行为的合理化解释,爱国主义强调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积极和支持,两者均不符合材料强调的内涵,排除C项;自由主义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即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交换,民主主义是一种思想政治观念,追求人民主权,反对专制独裁,与材料所强调的对外政策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12.D [解析] 埃塞俄比亚在19世纪末进行了对抗殖民主义、加强军事实力、近代化改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埃塞俄比亚自身的实力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向非洲其他国家展示了对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可能性和希望。这种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无疑有利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增长,故选D项。非洲国家独立浪潮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当时法西斯侵略势力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埃塞俄比亚在政治制度或民主化方面的具体转型或成就,主要描述的是埃塞俄比亚在军事和改革方面的努力,排除C项。
13.C [解析] 泛非主义思想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体现了唤醒非洲民族自决意识的意图,故选C项;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泛非会议对非洲经济一体化的直接促进作用,且当时非洲经济并未实现一体化,排除B项;泛非主义关注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并没有非洲地区文化统一内容的相关描述,排除D项。
14.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亚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欧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侧面反映了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则是封建性质下的反抗,这些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政治斗争,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殖民体系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欧洲地区存在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无法由此得出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夺取政权阶段,排除C项;材料并非强调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排除D项。
15.A [解析] 据材料“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等可知,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注重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被压迫民族发动民族解放运动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这客观上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A项。“铲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及史实均不符,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推动新兴国家的近代化,排除C项;“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至今仍在形成过程中,排除D项。
16.(1)原因:阿富汗位于战略要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答工业革命的开展);服务于殖民统治;与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7分)
(2)意义:维护了阿富汗的民族独立和自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积累了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经验;影响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第(1)问,由材料“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通往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可得,阿富汗位于战略要地;由材料“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阿富汗”并结合所学英国历史发展的史实可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工业革命的开展);由材料“以便他们将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可得,服务于殖民统治;由材料“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可得,与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需要。第(2)问,由材料“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可得,维护了阿富汗的民族独立和自由;结合所学阿富汗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相关史实可得,抗英斗争的胜利增强了阿富汗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由材料“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殖民统治”可得,积累了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经验;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可得,影响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秘鲁的土生白人教士胡安指出:“这个比西班牙不知道大多少倍、更加富庶、更为强大、人口更为众多的一个大陆,不应该依附于那个王国,它的距离那么遥远且正处在更沉重的奴役地位。”据此可知,当时拉美独立运动开展的契机是 ( )
A.宗主国的日渐衰落
B.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以后,来自欧美国家的外交官、商人、海军军人、科学家以及其他各种人物通过报纸、小册子和各种书籍,以多种语言形式对拉美进行几乎面面俱到的描绘。此类描绘表明( )
A.拉美是欧美列强觊觎的对象
B.拉美独立运动引发国际干预
C.早期殖民扩张的重点在拉美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形成
3.[2025·江西宜春模拟]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发言:“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由此可见,委内瑞拉独立运动 ( )
A.成功建立了民主制度 B.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4.1889年,英国债权人代表与秘鲁总统签订合同:秘鲁将66年的铁路管理权交给债权人,以抵偿大部分外债;每年偿还其余外债本金8万英镑,为期33年。为了不再偿还利息,秘鲁还将东部林区的大片土地租让给英国。这表明 ( )
A.拉美国家重视国际金融信誉
B.英国与西班牙殖民争夺激烈
C.秘鲁经济主权受到严重冲击
D.美国实际上放弃了“门罗主义”
5.[2025·安徽蚌埠模拟] 拉美独立战争之后,几乎每个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但是“共和政体、宪法、议会都成为摆设”。玻利瓦尔曾经这样说:“宪法形同废纸,选举是格斗,自由即无政府状态。”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
A.种族歧视激化矛盾 B.欧美列强武装侵略
C.殖民影响根深蒂固 D.自然经济顽固阻碍
6.[2025·安徽金榜教育大联考] 拉美作家加莱亚诺在小说《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指出:“我们的失败总是意味着他人的胜利;我们的财富哺育着帝国和当地首领的繁荣,却总是给我们带来贫困。殖民地和新殖民地时期的炼金术使黄金变成了废铜烂铁,粮食变成了毒药。”作者的阐述表达了对 ( )
A.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考
B.拉美前途命运的忧虑
C.拉美经济落后的不满
D.西方强权政治的批判
7.[2025·辽宁部分高中模拟] 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奥若宾多·高士认为,印度的文明和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印度宗教学说上,印度不是地球的一部分,而是强大的霞克提(力量),印度是3亿人民的霞克提的统一体。这一观点意在 ( )
A.继承和发展印度的传统文化
B.凝聚民族精神实现国家独立
C.争取国大党的政权合法地位
D.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主张
8.[2025·陕西安康模拟] 19世纪90年代初,伊朗爆发了反对政府赋予英国公司烟草专卖权的抗议运动。以大不里士为中心,人民群众开展了罢市和禁止吸烟运动。最终,政府被迫取消了与英国的相关协议。这表明伊朗 ( )
A.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资产阶级政府比较软弱
C.反英斗争形式多样
D.立宪革命拥有群众基础
9.19世纪以来的亚洲,铁路、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同时兴起,以人力、兽力和风力为动力的中世纪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被以蒸汽机、机械化运输工具和铁路为核心的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所取代。这些变化( )
A.成为亚洲觉醒的直接原因
B.促进了近代亚洲社会转型
C.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
D.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0.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11.[2025·山东“枫叶杯”第三次模拟]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声明,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
A.扩张主义、理性主义
B.孤立主义、民族主义
C.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D.自由主义、民主主义
12.[2025·贵州贵阳模拟]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与英法等国的关系;购买武器,加强军事实力;着力削弱地方势力,进行近代化改革。1896年,埃军击败意大利军队的入侵,取得非洲对殖民者从未有过的大捷。这一时期,埃塞俄比亚的活动 ( )
A.推动非洲国家独立浪潮的出现
B.沉重打击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C.实现了向民主国家的全面转型
D.利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增长
13.[2025·河南洛阳模拟] 泛非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1900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泛非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一战后,又连续召开了5次泛非大会。由此可见泛非会议 ( )
A.导致了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
B.促进了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C.唤醒了非洲的民族自决意识
D.维护了非洲地区文化统一性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开始夺取政权的斗争。这种差异说明 ( )
A.殖民体系形成引发民族解放运动
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政治斗争
C.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夺取政权阶段
D.世界历史发展进入全新时期
15.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 )
A.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铲除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
C.阻碍了新兴国家的近代化
D.塑造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二、非选择题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是西亚通往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成为阿富汗硝烟不断的根源之一。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阿富汗,以便他们将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1839年4月,英国侵略军在“使节和公使”麦克诺顿和总司令约翰·克安尼率领下入侵阿富汗,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4个月后,英国在阿富汗第一次建立了殖民统治。但是,阿富汗人民在英国实行军事占领后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英国侵略的独立战争。在游击队的持续打击下,1841年,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英国对阿富汗的第一次殖民尝试彻底失败。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殖民统治。后经过多次外交谈判,阿富汗终于从英国的殖民控制下彻底解放出来,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摘编自周振国等《阿富汗的三次抗英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入侵阿富汗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第一次抗英战争胜利的意义。(8分)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1)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5)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
概况 (1)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 (2)领导者:除法属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是由黑人领导之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选必3·P68) (3)扩展: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获得了独立
2.民主革命
背景 (1)拉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推行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3)拉美独立国家都颁布了宪法,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选必3·P69)
概况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3.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选必3·P68~69)
背景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 (3)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概况 (1)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2)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3)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4)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知识拓展】 拉美各国独立后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单一作物制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上,民主流于形式,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
(3)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渗透和侵略。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3.表现
代表 概况 意义
印度民 族解放 运动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8年,孟买爆发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 1908年的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 宪革命 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辛 亥革命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非洲的抗争
形式 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代表 埃及抗 英斗争 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失败后,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马赫 迪起义 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大起义。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埃塞俄比 亚抗意 战争 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亚非拉民 族独立运 动的意义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思维点拨】 非洲抗争的特点
(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2)是有组织、规模大、持久性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3)领导力量多样,有宗教领袖、皇帝、进步分子等。
(4)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如埃及开罗罢工斗争。
1.门罗主义:拉丁美洲国家进行独立运动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的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它一方面起到了防止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列强侵略和沦为殖民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対拉丁美洲的控制。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崛起,在门罗主义的指导下,美国逐渐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方面控制了拉丁美洲。
【对点演练1】
历史绘画往往是对历史事件的写照,下图中“山姆大叔”手指栅栏,面向SOUTH AMERICAN REPUBLICS(南美洲共和国),栅栏上的文字为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美国意图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
B.拉美国家联合反对欧洲殖民侵略
C.美国在拉美国家推行“大棒政策”
D.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考迪罗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在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对点演练2】
[2025·浙江温州模拟] 西班牙文化传统中有很强的尚武精神,伊比利亚半岛人(即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经过700年的“收复失地”战争才把阿拉伯人赶出半岛,因而军人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与地位,对美洲的征服又加强了这种传统。拉美独立运动刚刚开始时,玻利瓦尔说:“我们的同胞不具备我们北美兄弟所著称的那种能力与政治品德,完全的民主制度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只会把我们推向倒台。”“秘鲁护国公”圣马丁留给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个忠告是:“一位幸运的军人……执政,对重新建立的国家是可怕的。”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阿拉伯帝国衰落推动民族国家发展
B.拉丁美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
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有其根源
探究主题 从历史解释视角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1 1820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墨西哥殖民地的上层人士担心西班牙国内革命传播到墨西哥,决定脱离西班牙。他们乘机提出了独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1820年,葡萄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巴西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1822年,葡萄牙派驻巴西的摄政王在巴西社会上层的支持下,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皇帝。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史料2 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各国的民主主义都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发展民族经济,给人民以选举权和自由平等权利。……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不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摘编自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史料3 马赫迪起义的起因是埃及统治者对苏丹人民的长期掠夺和剥削。起义的初期,斗争目标是反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在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以及英国直接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斗争的矛头指向前后是不同的,要实事求是地区别开来。
——摘编自王彤《从反埃到反英的马赫迪起义》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1,指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的原因。
(2)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赫迪起义发生从反埃到反英转变的原因。
(1)根据史料1呈现的历史事件,可以从内因、外因等角度分析。
(2)关注史料中句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分层提炼史料信息并形成答案。
(3)抓住史料3的核心语句“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以及英国直接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即可。
【拓展延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主要任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多肩负着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这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之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2)斗争形式: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属于旧式的反侵略斗争。
(3)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结果: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失败了。
地方卷 全国卷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2024年 广东卷:拉丁美洲民族意识 — 江苏卷:非洲反殖民文化 全国新课标卷: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2023年 北京卷: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 辽宁卷: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 — —
2022年 — 山东卷:亚洲的觉醒 — —
【考向分析】
(1)高考重点:高考对本讲知识的考查相对较少,主要涉及选择题,主要考查影响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因素及斗争目标。
(2)命题预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启蒙思想的传播及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密不可分,高考题可能会结合启蒙思想、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及世界市场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其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命题点一 从“美洲人”观念的角度考查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1.[2024·广东卷] 1794年《人权宣言》在哥伦比亚首次被翻译和秘密印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城市,土生白人贵族和知识青年组织了各种秘密结社。“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成为惯常口头语,一种“美洲人”的新观念开始形成。这反映了在拉丁美洲 ( )
A.国家认同引发社会变革
B.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
C.独立运动摧毁殖民体系
D.革命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命题点二 从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深化角度考查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
2.[2023·北京卷] 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命题点三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亚洲的觉醒
3.[2022·山东卷] 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命题点四 通过交通工具的演变考查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
4.[2023·辽宁卷] 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 )
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
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
命题点五 通过民族语言的推广考查非洲的反殖民文化
5.[2024·江苏卷] 近代非洲文学以使用欧洲语言创作为主流。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作家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1908年出版的《心血凝成的历史》成为阿姆哈拉语文学的标志性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埃塞俄比亚人以使用阿姆哈拉语为荣。据此可知,阿姆哈拉语的推广 ( )
A.传承了西非的本土文明
B.发挥了反殖民文化的作用
C.促进了非洲大陆的统一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命题点六 从民间团体的角度考查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6.[2024·全国新课标卷] 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 )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
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1.【拉美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2025·江苏南通模拟] 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们用启蒙思想诠释独立的合法性。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型社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理想型社会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拉美知识精英的思想主张 ( )
A.强化了拉美人民的民主认同
B.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的局限
C.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
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2.【独立后的拉美文化】 [2025·河南开封模拟] 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
国名 起源 含义
秘鲁 印第安语 玉米之仓
墨西哥 印第安语 太阳神
阿根廷 西班牙语 白银
哥伦比亚 西班牙语 哥伦布之国
玻利维亚 西班牙语 玻利瓦尔之国
A.拉丁美洲民族不断觉醒
B.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特征
C.拉美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D.拉丁美洲的本土文化研究
3.【亚洲的觉醒】 [2025·江西九江模拟] 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到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 )
A.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缘于西方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4.【埃塞俄比亚民族独立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用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5.【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下表中的三种类型。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 )
地区 类型 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甲 “起落型” “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乙 “徘徊型” “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丙 “螺旋型” “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 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 D.拉美、亚洲、非洲(共114张PPT)
4
0
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基础知识·融通
重点问题·突破
选考命题·探究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知识点1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1)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
地的控制
(5)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
概况 (1)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
(2)领导者:除法属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是由黑人领导之外,西属
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选必3·P68)
(3)扩展: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
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获得了独立
(续表)
2.民主革命
背景 (1)拉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
展停滞不前
(2)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推
行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3)拉美独立国家都颁布了宪法,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
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选必3·P69)
概况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
级宪法
3.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选必3·P68~69)
背景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
(3)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概况 (1)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2)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
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3)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4)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知识拓展】拉美各国独立后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单一作物制阻碍了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
(2)政治上,民主流于形式,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
(3)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渗透和侵略。
知识点2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3.表现
代表 概况 意义
印度民 族解放 运动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 国大党。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 争出现新高潮。1908年,孟买爆发10 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 1908年的工人政治
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
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
争的舞台
伊朗立 宪革命 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 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 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
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
民主革命思想
代表 概况 意义
中国辛 亥革命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序幕,传播了民
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
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续表)
知识点3 非洲的抗争
形式 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代表 埃及抗英 斗争 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1882年,
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失败后,英国占领
埃及
苏丹马赫 迪起义 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大起义。起义失败
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代表 埃塞俄比 亚抗意战 争 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
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保
持了自己的独立
亚非拉民族独 立运动的意义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
发展
(续表)
【思维点拨】非洲抗争的特点
(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2)是有组织、规模大、持久性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3)领导力量多样,有宗教领袖、皇帝、进步分子等。
(4)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如埃及开罗罢工斗争。
1.门罗主义:拉丁美洲国家进行独立运动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
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的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它一方
面起到了防止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列强侵略和沦为殖
民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対拉丁美洲的控制。19世纪后期,
美国迅速崛起,在门罗主义的指导下,美国逐渐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
方面控制了拉丁美洲。
【对点演练1】
历史绘画往往是对历史事件的写照,下图中“山姆大
叔”手指栅栏,面向SOUTH AMERICAN REPUBLICS
(南美洲共和国),栅栏上的文字为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美国意图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 B.拉美国家联合反对欧洲殖民侵略
C.美国在拉美国家推行“大棒政策” D.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
[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及漫画中的人
物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门罗主义强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排斥他国
对拉美的控制,体现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实质上表明美国
意图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拉美国家联合反对欧洲殖民侵略,排除B项;
“大棒政策”是美国提出的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漫画没有述及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排除D项。
2.考迪罗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
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
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在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
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对点演练2】
[2025·浙江温州模拟] 西班牙文化传统中有很强的尚武精神,伊比利亚
半岛人(即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经过700年的“收复失地”战争才把阿拉伯
人赶出半岛,因而军人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与地位,对美洲的征服
又加强了这种传统。拉美独立运动刚刚开始时,玻利瓦尔说:“我们的
同胞不具备我们北美兄弟所著称的那种能力与政治品德,完全的民主制
度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只会把我们推向倒台。”“秘鲁护国公”圣马
丁留给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个忠告是:“一位幸运的军人……执政,对重
新建立的国家是可怕的。”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帝国衰落推动民族国家发展
B.拉丁美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
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有其根源
√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拉丁美洲受西班牙尚武精神的影响严重,
推崇军事独裁统治,故材料体现了拉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有其根源,
D项正确;
阿拉伯帝国衰落推动民族国家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拉丁美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但材料强调西班牙文化对拉美的影响,排除B项;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的结果,排除C项。
探究主题 从历史解释视角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1 1820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墨西哥殖民地的上层人士担心西班牙国内革命传播到墨西哥,决定脱离西班牙。他们乘机提出了独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1820年,葡萄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巴西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1822年,葡萄牙派驻巴西的摄政王在巴西社会上层的支持下,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皇帝。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史料2 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
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
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各国的民主主义都要求从根本上变革
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同时进一步提出解
决农民土地问题,发展民族经济,给人民以选举权和自由平等权利。……
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
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
这两股以往互不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各国的革命派
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摘编自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
型与特点》
史料3 马赫迪起义的起因是埃及统治者对苏丹人民的长期掠夺和剥削。
起义的初期,斗争目标是反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在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
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以及英国直接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
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斗争的矛头指向前后是不同的,要实事求
是地区别开来。
——摘编自王彤《从反埃到反英的马赫迪起义》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1,指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的原因。
(2)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赫迪起义发生从反埃到反英转变的
原因。
(1)根据史料1呈现的历史事件,可以从内因、外因等角度分析。
(2)关注史料中句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分层提炼史料信息并形成答案。
(3)抓住史料3的核心语句“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以及英国直接
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即可。
(1)根据史料1,指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的原因。
[答案] 西班牙、葡萄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拉美独立运动提供机遇;殖
民地上层人士的领导;广大人民的支持。
(2)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答案] 特点: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
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
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赫迪起义发生从反埃到反英转变的
原因。
[答案] 1882年后,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
【拓展延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主要任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多肩负着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这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之下,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2)斗争形式: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
起义,属于旧式的反侵略斗争。
(3)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结果: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失败了。
地方卷 全国卷
拉丁美洲的民族 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 争 2024年 广东卷:拉丁 美洲民族意识 — 江苏 卷:非洲 反殖民文 化 全国新课标
卷:非洲民族独
立思想的传播
地方卷 全国卷
拉丁美洲的民族 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 争 2023年 北京卷:墨西 哥民族独立运动 辽宁卷:英 国人的殖民者 优越心理 — —
2022年 — 山东卷:亚 洲的觉醒 — —
(续表)
【考向分析】
(1)高考重点:高考对本讲知识的考查相对较少,主要涉及选择题,主
要考查影响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因素及斗争目标。
(2)命题预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启蒙思想的传播及世界殖
民体系的确立密不可分,高考题可能会结合启蒙思想、西方列强殖民扩
张、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及世界市场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其对亚非
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命题点一 从“美洲人”观念的角度考查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1.[2024·广东卷] 1794年《人权宣言》在哥伦比亚首次被翻译和秘密印
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城市,土生白人贵族和知识青年组织了各种秘
密结社。“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成为惯常口头语,一种“美洲
人”的新观念开始形成。这反映了在拉丁美洲( )
A.国家认同引发社会变革 B.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
C.独立运动摧毁殖民体系 D.革命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人权宣言》在拉美地区被翻译并秘密印刷出
版,拉美出现秘密结社,出现“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的口号,
“美洲人”的新观念在形成。结合所学可知,《人权宣言》是启蒙思想影
响下的产物,故而材料中的现象说明18世纪拉美地区受到启蒙运动的影
响,民族意识正在觉醒,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变革问题,排除A项;
摧毁殖民体系说法夸大化,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
材料仅涉及拉美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未具体提到革命理念在拉美地区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
命题点二 从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深化角度考查墨西哥民族独立运动
2.[2023·北京卷] 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
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
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
[解析] 本题考查墨西哥民族国家的形成。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即独
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
阿兹特克帝国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
民众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
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与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
墨西哥独立后的这些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目的不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
墨西哥独立后,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并不是要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排除D项。
命题点三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亚洲的觉醒
3.[2022·山东卷] 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
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
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
[解析] 从材料时间“1913年”和“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
同的理想的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列宁强调的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和欧洲一样,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正确。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欧洲情况不符,故A、C两项错误;
D项不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目标,故排除。
命题点四 通过交通工具的演变考查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
4.[2023·辽宁卷] 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
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
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
这反映出英国人的( )
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
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
√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自行车后,英国人认为
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于是放弃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
反映出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人的时尚引领意识,排除A项;
材料与前瞻性科学思维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殖民者面对印度人的优越心理,没有体现其保守主义思想,排除C项。
命题点五 通过民族语言的推广考查非洲的反殖民文化
5.[2024·江苏卷] 近代非洲文学以使用欧洲语言创作为主流。19世纪末,
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作家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1908年出版的《心血凝
成的历史》成为阿姆哈拉语文学的标志性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埃塞
俄比亚人以使用阿姆哈拉语为荣。据此可知,阿姆哈拉语的推广( )
A.传承了西非的本土文明 B.发挥了反殖民文化的作用
C.促进了非洲大陆的统一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非洲受到欧洲殖民统治,文
学创作以使用欧洲语言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殖民文化的影响。
而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民众使用阿姆哈拉语写作,并且20世纪
60年代阿姆哈拉语得到民众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有助于增强埃塞俄
比亚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埃塞俄比亚抵制欧洲殖民文
化的侵蚀。通过推广本国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传
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从而在文化领域发挥反殖民的作
用,B项正确。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并非西非,排除A项;
非洲大陆至今仍未统一,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与非洲大陆的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阿姆哈拉语的推广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对埃塞俄比亚自身产生影响,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作用有限,排除D项。
命题点六 从民间团体的角度考查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6.[2024·全国新课标卷] 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
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
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
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 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大陆本土抵抗殖民侵略
的团体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团体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
传播,促使一战后非洲一些地区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故选D项;
根据所学内容,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项;
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陆的这些团体是反对殖民者入侵的团体而非政党,不能体现其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排除B项;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
1.【拉美国家民族独立运动】[2025·江苏南通模拟] 拉美独立战争时期,
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们用启蒙思想诠释独立的合法性。他们普
遍认为理想型社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理
想型社会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拉美知识精英的思想
主张( )
A.强化了拉美人民的民主认同 B.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的局限
C.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 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
[解析] 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设想的理想社
会实行由本土白人精英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说明这些知识分子
意图确立自己的特殊地位,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局限性,故选B项;
拉美知识精英的主张是为了强化本土白人精英的特殊地位,不利于强化民主认同,排除A项;
这些思想主张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不能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排除C项;
材料主要体现了拉美本土知识精英的观点,并没有述及列强对拉美的争夺,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独立后的拉美文化】[2025·河南开封模拟] 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
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
国名 起源 含义
秘鲁 印第安语 玉米之仓
墨西哥 印第安语 太阳神
阿根廷 西班牙语 白银
哥伦比亚 西班牙语 哥伦布之国
玻利维亚 西班牙语 玻利瓦尔之国
A.拉丁美洲民族不断觉醒 B.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特征
C.拉美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D.拉丁美洲的本土文化研究
√
[解析] 古代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近代拉丁美洲遭
受欧洲国家殖民侵略。“印第安语”“太阳神”是印第安文化元素,“西班
牙语”“哥伦布”体现欧洲文化的影响,说明拉丁美洲的文化融合本土印
第安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多元特征,B项正确。
材料反映拉丁美洲文化的特征,体现不出民族觉醒情况,排除A项;
“玉米”“白银”涉及拉美经济发展的历史,但“经济”不是表中所有信息的共同主题,比如“太阳神”“玻利瓦尔”就与经济关系不大,排除C项;
拉丁美洲的本土文化是印第安文化,材料还体现了外来文化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3.【亚洲的觉醒】[2025·江西九江模拟] 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
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到
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
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缘于西方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9世纪20年代,亚洲的民族解放
运动仅限于局部,规模较小。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规模扩
大,对亚洲各国的主权和独立构成了严重威胁。列强的侵略不仅破坏了
亚洲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还引发了文化和宗教上的冲突,从而出现
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故选D项。
亚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
“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符合史实,亚洲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排除C项。
4.【埃塞俄比亚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
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用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塞俄比亚人民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捍卫
了国家的独立,故选C项;
在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前,非洲还出现了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等,排除A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
非洲各国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基本处于各自独立应对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各国联合斗争,埃塞俄比亚也没有充当领导者,排除D项。
5.【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下表
中的三种类型。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
地区 类型 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甲 “起落型” “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
厄运,大起大落”
乙 “徘徊型” “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
求,长期徘徊不前”
丙 “螺旋型” “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
‘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 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 D.拉美、亚洲、非洲
√
[解析] 由“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及所学可知,甲指的是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19世纪20年代拉美国家就基本取得了独立,但之后英美对拉美地区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由“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及所学可得,乙是指非洲地区,由于长期落后,所以其独立运动的基本要求只是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因而总是处于“长期徘徊不前”的状态;由“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及所学可知,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由最初单纯的反对外来侵略到后来革命的目标变成反帝反封建,体现了“一浪高过一浪”,所以丙指的是亚洲。故选C项,排除A、B、D项。
作业手册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秘鲁的土生白人教士胡安指出:“这个比西班牙不知道大
多少倍、更加富庶、更为强大、人口更为众多的一个大陆,不应该依附
于那个王国,它的距离那么遥远且正处在更沉重的奴役地位。”据此可
知,当时拉美独立运动开展的契机是( )
A.宗主国的日渐衰落 B.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横扫整个欧洲,
拉丁美洲的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正处在法国的奴役之下,这为拉丁美
洲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故选A项;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但并非统一民族意识,排除B项;
虽然启蒙思想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启蒙思想在拉美的广泛传播,且启蒙思想传播并非拉美独立运动开展的直接契机,排除C项;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拉美独立运动的直接关联不大,此外,19世纪初的拉美地区尚未经历显著的工业化进程,排除D项。
2.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以后,来自欧美国家的外交官、商人、海军军
人、科学家以及其他各种人物通过报纸、小册子和各种书籍,以多种语
言形式对拉美进行几乎面面俱到的描绘。此类描绘表明( )
A.拉美是欧美列强觊觎的对象 B.拉美独立运动引发国际干预
C.早期殖民扩张的重点在拉美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形成
√
[解析] 题目中提到欧美国家的人物对拉美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描绘,这
反映出他们对拉美的强烈关注和兴趣,侧面反映了拉美地区对他们来说
具有某种吸引力,即拉美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故选A项;
题目中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国际干预的信息,排除B项;
拉美地区确实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一部分,但题目中并未提及殖民扩张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早期殖民扩张的重点在拉美,排除C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信息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3.[2025·江西宜春模拟]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发言:“委
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
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
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
我们需要平等。”由此可见,委内瑞拉独立运动( )
A.成功建立了民主制度 B.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
[解析] 据材料“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发言”“委内瑞
拉……需要平等”可知,玻利瓦尔作为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
袖,他自由、平等、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政治主张符合欧洲启蒙思想,故
选D项;
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A项;
题干主要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践,排除B项;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排除C项。
4.1889年,英国债权人代表与秘鲁总统签订合同:秘鲁将66年的铁路管
理权交给债权人,以抵偿大部分外债;每年偿还其余外债本金8万英镑,
为期33年。为了不再偿还利息,秘鲁还将东部林区的大片土地租让给英
国。这表明( )
A.拉美国家重视国际金融信誉 B.英国与西班牙殖民争夺激烈
C.秘鲁经济主权受到严重冲击 D.美国实际上放弃了“门罗主义”
√
[解析] 据题干“秘鲁将66年的铁路管理权交给债权人”“将东部林区的大
片土地租让给英国”及所学可知,在19世纪末,秘鲁为偿还英国贷款,
不仅将铁路管理权交给英国人,而且还将一大部分本国自然资源租让给
英国,这表明秘鲁的经济主权受到严重冲击,故选C项;
题干强调的是秘鲁经济主权被侵占与掠夺,与“金融信誉”无关,排除A项;
题干述及的是英国与秘鲁,并不涉及西班牙,排除B项;
据所学可知,美国并没有放弃门罗主义,并且题干也未述及有关美国态度的信息,排除D项。
5.[2025·安徽蚌埠模拟] 拉美独立战争之后,几乎每个国家都建立了共
和制度,但是“共和政体、宪法、议会都成为摆设”。玻利瓦尔曾经这样
说:“宪法形同废纸,选举是格斗,自由即无政府状态。”这一现象主要
是由于( )
A.种族歧视激化矛盾 B.欧美列强武装侵略
C.殖民影响根深蒂固 D.自然经济顽固阻碍
√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拉美国家之前长期受欧洲殖民者
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殖民时期的影响导致这些国家虽然建立了共和
制度,但实际上还是受到很多旧有观念和做法的影响,以致这些制度无
法真正实施,故选C项;
材料内容并未体现种族歧视,排除A项;
欧美列强的侵略虽然对拉美国家有一定影响,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是导致共和制度无法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
自然经济属于经济形态范畴,与材料中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和制度无法实施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6.[2025·安徽金榜教育大联考] 拉美作家加莱亚诺在小说《拉丁美洲被
切开的血管》中指出:“我们的失败总是意味着他人的胜利;我们的财
富哺育着帝国和当地首领的繁荣,却总是给我们带来贫困。殖民地和新
殖民地时期的炼金术使黄金变成了废铜烂铁,粮食变成了毒药。”作者
的阐述表达了对( )
A.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考 B.拉美前途命运的忧虑
C.拉美经济落后的不满 D.西方强权政治的批判
√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作家认为拉丁美洲被殖民的经历影响着后
来拉丁美洲的发展,拉丁美洲的财富并未给人民带来好的发展;结合所
学可知,拉丁美洲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拉丁美洲人民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
任务,故选B项。
结合所学,民族文化认同强调个人或集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历史遗产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材料强调作者认为拉丁美洲被殖民的经历影响之后拉丁美洲的发展,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材料并非反映作者对拉美经济落后的不满,排除C项;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2025·辽宁部分高中模拟] 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奥若宾多·高
士认为,印度的文明和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印度宗教学说上,印度不是地
球的一部分,而是强大的霞克提(力量),印度是3亿人民的霞克提的统
一体。这一观点意在( )
A.继承和发展印度的传统文化 B.凝聚民族精神实现国家独立
C.争取国大党的政权合法地位 D.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主张
√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的印度尚未实现独立,印度国大党
的领导人强调印度是人民的统一体,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推
动印度民族的团结,进而实现民族独立,故选B项;
材料强调“印度的文明和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印度宗教学说上”“印度是3
亿人民的霞克提的统一体”,目的是利用印度的宗教学说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实现民族独立,而非反映继承和发展印度的传统文化,排除A项;
材料强调印度国大党利用印度的宗教学说增强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实现民族独立,其目的是争取民族独立,不是争取自身的政权合法地位,排除C项;
结合所学,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印度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8.[2025·陕西安康模拟] 19世纪90年代初,伊朗爆发了反对政府赋予英
国公司烟草专卖权的抗议运动。以大不里士为中心,人民群众开展了罢
市和禁止吸烟运动。最终,政府被迫取消了与英国的相关协议。这表明
伊朗( )
A.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资产阶级政府比较软弱
C.反英斗争形式多样 D.立宪革命拥有群众基础
√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90年代初,伊朗政府赋予英国公司烟
草专卖权,侵犯了伊朗的经济权益,伊朗人民为此发起抗争,体现了伊
朗人民对自身利益及国家权益的维护,这表明当时伊朗民族民主意识觉
醒,故选A项;
当时的伊朗政府属于封建政府,伊朗的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
据材料“人民群众开展了罢市和禁止吸烟运动”可知,民众采取和平方式反对政府赋予英国公司烟草专卖权的行为,迫使政府取消了与英国的相关协议,“形式多样”说法有误,排除C项;
伊朗立宪革命发生于1905—1911年,排除D项。
9.19世纪以来的亚洲,铁路、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同时兴起,以人力、
兽力和风力为动力的中世纪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被以蒸汽机、机械化运
输工具和铁路为核心的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所取代。这些变化( )
A.成为亚洲觉醒的直接原因 B.促进了近代亚洲社会转型
C.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 D.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解析] 据题干“中世纪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被……近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所取代”及所学可知,19世纪以来,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
其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从而促进
近代亚洲社会的转型,故选B项;
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述变化能够促进亚洲觉醒,但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
据所学可知,西方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
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排除D项。
10.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
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
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
[解析] 据材料“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影响欧洲”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对欧洲造成了影响,即冲击了以欧
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选A项;
亚洲觉醒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在二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材料仅能说明亚洲的觉醒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即反帝,并不能说明亚洲的觉醒肩负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局势紧张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亚洲的觉醒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1.[2025·山东“枫叶杯”第三次模拟]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声明,
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提出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扩张主义、理性主义 B.孤立主义、民族主义
C.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D.自由主义、民主主义
√
[解析]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是美国提出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是
指反对欧洲列强在美洲建立新殖民地和干涉内政,同时面对欧洲事务,
美国保持中立,不卷入其中,这就符合美国长期实施的“在防务上采取
不干涉,在经济文化上限制与外界交流”的孤立主义原则。“埃及是埃及
人的埃及”是埃及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时所提出的,主张反对西方殖民,
争取民族独立,符合“民族主义”,故选B项。
据所学可知,扩张主义是指通过政治、军事或经济手段扩张领土或影响力的行为或政策,而理性主义是指人类用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认识理解世界,是一种思想或哲学,这两种主义不符合材料所强调的内涵,排除A项;
种族主义强调族群的优劣,是对种族歧视或隔离行为的合理化解释,爱国主义强调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积极和支持,两者均不符合材料强调的内涵,排除C项;
自由主义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即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交换,民主主义是一种思想政治观念,追求人民主权,反对专制独裁,与材料所强调的对外政策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12.[2025·贵州贵阳模拟]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与
英法等国的关系;购买武器,加强军事实力;着力削弱地方势力,进行
近代化改革。1896年,埃军击败意大利军队的入侵,取得非洲对殖民者
从未有过的大捷。这一时期,埃塞俄比亚的活动( )
A.推动非洲国家独立浪潮的出现 B.沉重打击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C.实现了向民主国家的全面转型 D.利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增长
√
[解析] 埃塞俄比亚在19世纪末进行了对抗殖民主义、加强军事实力、
近代化改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埃塞俄比亚自身的实力
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向非洲其他国家展示了对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
立的可能性和希望。这种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无疑有利于非洲民族独立
意识的增长,故选D项。
非洲国家独立浪潮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当时法西斯侵略势力尚未形成,排除B项;
材料中并未提及埃塞俄比亚在政治制度或民主化方面的具体转型或成就,主要描述的是埃塞俄比亚在军事和改革方面的努力,排除C项。
13.[2025·河南洛阳模拟] 泛非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非洲人民反
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1900年,
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泛非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非
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一战后,又连续召
开了5次泛非大会。由此可见泛非会议( )
A.导致了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 B.促进了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C.唤醒了非洲的民族自决意识 D.维护了非洲地区文化统一性
√
[解析] 泛非主义思想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
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体现
了唤醒非洲民族自决意识的意图,故选C项;
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中并未提及泛非会议对非洲经济一体化的直接促进作用,且当时非洲经济并未实现一体化,排除B项;
泛非主义关注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并没有非洲地区文化统一内容的相关描述,排除D项。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
独立;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欧洲先进无产阶
级开始夺取政权的斗争。这种差异说明( )
A.殖民体系形成引发民族解放运动 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政治斗争
C.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夺取政权阶段 D.世界历史发展进入全新时期
√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亚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是资
产阶级领导的,而欧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侧面反映了其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的结果,但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则是封建性质
下的反抗,这些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政治斗争,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殖民体系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
材料只涉及欧洲地区存在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无法由此得出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夺取政权阶段,排除C项;
材料并非强调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排除D项。
15.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
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
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
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 )
A.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铲除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
C.阻碍了新兴国家的近代化 D.塑造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
[解析] 据材料“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
事物”“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等可知,从欧洲
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注重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被压
迫民族发动民族解放运动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又注重吸收西
方的先进文化,这客观上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A项。
“铲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及史实均不符,排除B项;
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推动新兴国家的近代化,排除C项;
“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至今仍在形成过程中,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是西亚通往
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成为阿富汗硝
烟不断的根源之一。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
阿富汗,以便他们将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1839年4月,英
国侵略军在“使节和公使”麦克诺顿和总司令约翰·克安尼率领下入侵阿
富汗,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4个月后,英国在阿富汗第一次
建立了殖民统治。但是,阿富汗人民在英国实行军事占领后就在全国各
地展开了抗击英国侵略的独立战争。在游击队的持续打击下,1841年,
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英国对阿富汗的第一次殖民尝试彻
底失败。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殖
民统治。后经过多次外交谈判,阿富汗终于从英国的殖民控制下彻底解
放出来,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摘编自周振国等《阿富汗的三次抗英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入侵阿富汗的原因。(7分)
[答案] 原因:阿富汗位于战略要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答工业革
命的开展);服务于殖民统治;与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需要。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7分)
[解析] 由材料“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
通往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可得,阿富汗位于
战略要地;由材料“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
阿富汗”并结合所学英国历史发展的史实可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或工业革命的开展);由材料“以便他们将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
一片”可得,服务于殖民统治;由材料“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可
得,与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需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第一次抗英战争胜利的意义。
(8分)
[答案] 意义:维护了阿富汗的民族独立和自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积累了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经验;影响了其他国
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由材料“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可得,维护了阿富
汗的民族独立和自由;结合所学阿富汗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相关史实可
得,抗英斗争的胜利增强了阿富汗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也弘扬了爱国主
义精神;由材料“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
稳定的殖民统治”可得,积累了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经验;从对其他国
家的影响可得,影响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快速核答案
第40讲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重点问题·突破
核心概念
【对点演练1】
A
【对点演练2】
D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 从历史解释视角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史料研读】
(1)西班牙、葡萄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拉美独立运动提供机遇;殖民
地上层人士的领导;广大人民的支持。 (2)特点:新兴的资产阶级掌
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
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
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3)1882年后,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
的傀儡。
选考命题·探究
真题密接
1.B 2.B 3.B 4.D 5.B 6.D
仿真模拟
1.B 2.B 3.D 4.C 5.C
作业手册
一、选择题
1.A 2.A 3.D 4.C 5.C 6.B 7.B 8.A 9.B 10.A 11.B 12.
D 13.C 14.B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原因:阿富汗位于战略要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答工业
革命的开展);服务于殖民统治;与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需要。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7分) (2)意义:维护了阿富汗的民族
独立和自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积累了反对殖
民侵略的斗争经验;影响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每点2分,
任答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