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1 21: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学校举行秋季中学生运动会,下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操场一条跑道的宽度约为1.2m
B.跑完1000m的用时约为2min
C.单手投掷的铅球质量约为30kg
D.1min完成跳绳的数目约为600个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C.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D.把铁块锻压成铁片后,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3.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18mm=18mm×0.001=0.18m B.5min=5×60s=300s
C.18mm=18mm×0.01m=0.18m D.5min=5×60=300s
4.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下列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开花结果 B. 车水马龙
C. 铁钉生锈 D. 水结成冰
5.亚洲飞人苏炳添的百米纪录是9.83s,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是108km/h,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苏炳添、汽车、旗鱼 B.汽车、苏炳添、旗鱼
C.旗鱼、汽车、苏炳添 D.汽车、旗鱼、苏炳添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应该认真测量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实验中不可能绝对避免误差,但可以尽量减小
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7.如图所示,小球沿一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C.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小球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8.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8m。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B.v甲>v乙,s=24m
C.v甲D.v甲>v乙,s=12m
二、课内填空
9.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 ,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 。国际上制定了一套 来方便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
10.我们平时说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所含铁的多少不同,其中铁钉和铁锤是 ,铁是 (前两空选填“物质”或“物体”),为了表示不同物体所含 不同的这一属性,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个物理量。
三、填空题
11.小天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粗心地忘了写单位。请你给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
(1)初二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4 ;
(2)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25 ;
(3)一场足球赛的时间为90 ;
(4)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 。
12.在跑步比赛过程中,通常解说员会说,现在A选手处于领先位置,B选手紧随其后,这是采用 方法来判断运动快慢的;而在比赛结束时,解说员会说A选手率先冲过终点,这是采用 方法来判断运动快慢的,以正在冲过终点的A选手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台上的观众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确认成绩后,解说员会说A选手的成绩打破了C选手保持的世界纪录,说明 选手运动得更快。
四、课内填空
13.小涵同学在复习《测量》及《机械运动》两个单元时,采用表格与结构图的方式梳理知识,请协助他完成以下知识梳理内容。
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 基本单位 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
长度 l m (1)
质量 (2) (3)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
时间 t (4) (5)
五、综合题
14.复兴号动车组:高铁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班次 上海虹桥发车时间 北京南到达时间
G6 8:00 12:24
G112 8:05 14:07
G114 8:15 14:12
(1)小乐全家十一国庆计划从上海出发去北京旅行,上表中是他查询到的几班列车发车时刻表,其中用时最短的一班列车为 (填写班次),从“上海虹桥”行驶到“北京南”的时间为 min;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图中列车正在以351km/h,合 m/s的速度向南行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列车 ;
(3)如图所示,小乐看到列车上的物品“纹丝不动”。他认为这些随身物品“纹丝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是 (选填“向南运动”“向北运动”或“静止”);
(4)将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运用了物理学中 的思想方法。
六、作图题
15.如图表格中记录了龟兔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数据,请通过描点连线,在图中画出其运动的图像。
时间/s 0 2 4 6 8 10 12
路程/m 0 4 8 12 12 12 12
七、计算题
16.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轿车限速100km/h。
(1)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某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的时间是3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
八、实验题
17.某学习小组试着研究单摆的摆动周期(摆动1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摆球从平衡位置O点拉开到A或B处,松手后摆球就可以在AA'两点间来回摆动。以下为他们实验中的几个环节:
(1)他们首先测量小球的质量:测量前,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动到 位置,若观察到天平右盘比左盘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指在 ;将待测小球放在 盘,在另一个托盘内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达到水平平衡时,此时盘内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球的质量为 g。
(2)接下来他们还测量了所用细线的长度、以及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以及下表是同学相互合作实验记录的一组数据。
序号 摆球质量(kg) 摆线长度(m) 摆动幅度 摆动30次的时间(s) 摆动周期(s)
1 0.1 1 AA' 60 2
2 0.2 1 AA' 60 2
3 0.1 1 BB' 60 2
4 0.2 0.5 AA' 42 ______
①完成“摆动周期”一列中数据的填写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 无关;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摆球质量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无关;
④实验序号2和4中是控制摆球质量、摆动幅度不变,探究摆动周期与 的关系,并可得出结论:当 ,摆动周期越长。
(3)本次实验中,采用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法;每次实验都记录了摆球摆动30次的时间来求出摆动周期,这样做的目的是 ;本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又重复做了几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后两空均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适当调 (选填“长”或“短”)
18.某小组同学进行测量金属块运动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主要测量工具除电子秒表外,还有 ,其量程为 cm,分度值为 cm。
(2)他们打开电动机,当金属块经过标记点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记录数据,当金属块到达之间时,负责观察记录的同学进行读数,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3)他们改进实验方法后重新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将表格最后一列的栏目补充完整。
过程 时间(s) 路程(cm)
1.6 10
3.6 20
5.6 30
7.6 40
9.6 50
(4)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判断出金属块在 到 (填写字母)间做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金属块上述过程中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6)小组同学经计算得到金属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m/s(需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B B C A C D
1.A
【详解】A.标准田径跑道宽度通常为1.22m,选项中1.2m符合实际,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跑完1000m的平均速度约为3-4m/s,用时约4-5分钟。若用时2min(120s),则速度需8.33m/s,远超实际水平,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式比赛铅球质量男子为7.26kg,女子为4kg,30kg远大于实际值,故C不符合题意;
D.1min跳绳600次需每秒10次,远超普通中学生水平(约100-200次/分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无关。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改变,质量不变,故A错误;
B.一杯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1kg铁与1kg棉花所含物质的多少相等,即质量相等,故C错误;
D.铁块锻压成铁片后,形状发生了改变,但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18mm换算为米时,正确换算应为18mm×0.001m/mm=0.018m
但选项A中错误地写成“18mm×0.001=0.18m”,单位未正确转换且结果错误,故A错误;
B.5min换算为秒时,正确过程为5min×60s/min=300s,选项B的步骤和结果均正确,故B正确;
C.1mm=0.001m,而非0.01m,选项C的换算率错误,导致结果0.18m错误,故C错误;
D.5min换算为秒时,需明确单位参与运算,选项D中“5×60”未带单位“s”,过程不规范,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开花结果属于生物生长过程,是生命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车水马龙描述车辆行人移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铁钉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结成冰属于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苏炳添的速度为
旗鱼速度为
经分析可知:旗鱼速度最大,其次是汽车,苏炳添速度最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由图得,小球做曲线运动,小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变小,由得,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由图(a)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为
因此。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8m,说明甲走过的路程也是,所以经过的时间为
乙走过的路程为
故M、N间的距离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定量比较 单位 国际单位制
【详解】[1]在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测量是获取物理量等信息的重要手段。测量的核心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只有通过定量比较,才能准确知晓不同物体或现象在某一物理量上的差异程度。
[2]要实现定量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标准量作为依据,这个被公认的标准量就叫做单位。例如,要衡量长度,就需要有“米”这样的单位;衡量质量,就需要有“千克”这样的单位。
[3]为了方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科学研究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等)和导出单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进行测量和数据交流时,有了共同的“语言”,避免了因单位不统一而产生的混乱和误差。
10. 物体 物质 物质的多少 质量
【详解】[1][2][3][4]铁组成铁锤和铁钉,所以铁是物质,铁钉、铁锤是物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所以用质量表示铁钉和铁锤所含铁的多少。
11.(1)厘米/cm
(2)克/g
(3)分钟/min
(4)米/秒/m/s
【详解】(1)初二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4m,合164cm。
(2)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00多克,故为125g。
(3)一场足球赛分上下两半场,每个半场时间为45min,整场比赛的时间为90min。
(4)成年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小于成年人的速度,约为3m/s。
12.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运动 A
【详解】[1]在跑步比赛过程中,A选手处于领先位置,B选手紧随其后,这是时间相同,根据路程来判断运动快慢。
[2]比赛结束时,解说员会说A选手率先冲过终点,这是在路程相同时,根据时间判断运动快慢。
[3]坐在观众台上的观众与A选手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以正在冲过终点的A选手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4]A选手的成绩打破了C选手保持的世界纪录,说明跑同样多的路程,A选手所用时间比C选手少,即A选手运动更快。
13.刻度尺;m;kg;s;秒表;位置;时间;参照物;相对;路程与时间;;3.6;;过原点的倾斜
【详解】(1)根据物理知识可知,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符号“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即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克和毫克。
(4)(5)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其测量工具是秒表。
(6)(7)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可知,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8)(9)由物理知识可知,描述运动时,被选取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10)(11)(12)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表达式为
根据单位换算可知,
(13)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是
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求出速度。
(14)根据物理知识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4.(1) G6 264
(2) 快慢 97.5 每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97.5m
(3) 列车 向北运动
(4)理想模型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G6列车用时为4h24min,G112列车用时6h2min,G114列车用时5h57min,故用时最短的一班列车为G6。
[2]从“上海虹桥”行驶到“北京南”的时间为
(2)[1]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得越慢。
[2][3]列车的速度为,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列车每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97.5m。
(3)[1]小乐看到列车上的物品“纹丝不动”,说明物品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列车。
[2]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与列车的相对位置变大,列车向南行驶,则窗外的树木向北运动。
(4)在物理学中,理想模型法是指为了便于研究问题,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时,实际上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速度波动、轨道的细微不平整等影响,但为了方便研究列车的运动规律,忽略这些次要因素,将其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运用了理想模型的思想方法。
15.
【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将各点用直线依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16.(1)0.55h
(2)小轿车超速
【详解】(1)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的时间
(2)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的时间是30min,则轿车的速度为
所以小轿车超速。
17.(1) 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右 分度盘的中线处 左 32.2
(2) 1.4 摆球质量 1、3 摆绳长度 见详解
(3) 控制变量 减小误差 得到普遍规律
(4)短
【详解】(1)[1]为了测量准确,在用天平测量前,应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若天平右盘比左盘高,说明左端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3]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待测小球放在左盘,在右盘内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4]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当天平再次达到水平平衡时,小球的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对应的质量之和,故小球的质量为m=20g+10g+2.2g=32.2g
(2)[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为42s,所以摆动周期为。
[2]由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摆绳长度、摆动幅度相同,摆球质量不等,但摆动时间相等,所以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
[3]要探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的关系,需控制摆线长度、摆球质量相同,改变摆动幅度,故应比较实验序号1、3两次实验。根据表中数据,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相等,说明当摆线长度、摆球质量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无关。
[4][5]实验序号2和4中摆球质量、摆动幅度相同,但摆绳长度不同,所以是控制摆球质量、摆动幅度不变,探究摆动周期与摆绳长度的关系。由表中数据可知,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不相等,计算得到的摆动周期也不相等,说明当摆球质量、摆动幅度相同时,摆绳越长,摆动周期越长。
(3)[1]本次实验中,在探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关系时,控制摆线长度、摆动幅度相同;在探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关系时,控制摆线长度、摆球质量相同;在探究摆动周期与摆绳长度时,控制摆球质量、摆动幅度相同。故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测量一次摆动的时间不便于测量,所以每次实验都记录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来求出摆球摆动周期,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这是累积法的应用。
[3]本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又重复做了几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找到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得到普遍规律。
(4)摆钟变慢,说明周期变长,应减小周期,要调准它,根据实验结论“摆球质量、摆动幅度相同时,摆绳越长,摆动周期越长”,应将摆钟的摆长适当调短。
18.(1) 刻度尺 0~60 1
(2)见解析
(3)速度v(cm/s)
(4) A E 金属块在A到E间通过相同路程所运动的时间相同
(5)AD
(6)0.05,过程见解析
【详解】(1)[1]本实验主要测量工具除秒表外,还有测量长度的刻度尺。
[2]由图得,刻度尺从0cm开始测量,最大测量值为60cm,即其量程为0~60cm。
[3]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0cm,一小格表示1cm,分度值为1cm。
(2)由图得,金属块的上端与标记点O不在同一高度,且刻度尺的一边与金属块之间有间隙,无法准确测量金属块的运动路程。
(3)实验中测量运动时间t、路程s后还应得出对应的速度,则表格中的最后一列的栏目应为:速度v(cm/s)。
(4)[1][2][3]由表格中数据得,金属块在A到E间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金属块在A到E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5)A.s-t图像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
B.s-t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故B不符合题意;
C.v-t图像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v-t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6)金属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