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艺术节声音优化——特性调节
2.2 声音的特性
合唱队后排学生因听不清指令混乱,声音高低参差不齐,乐器演奏时音色融合突兀。作为校园里的“声音优化师” ,请你破解艺术节声音难题,探究声音的秘密,用物理规律设计优化方案。
艺术节声音优化
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敲击力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大
小
声音强弱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方法:转换法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小球被弹起的幅度,比较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大小)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可减小声音的发散
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地减小声音的发散
利用管状物传递声波,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如何减小声音的分散?
(1)振幅: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3)声音的发散程度:声音越集中,响度越大。
五线谱中不同位置的音符表示声音的什么不同?
同样是声带振动,为什么声音高低却不同?
声音有什么不同点?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较短
较长
振动的快慢
快
高
结论:
频率
实验:把尺子一端紧压在桌边,改变另一端伸出桌外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的伸出端,比较振动发出声音的高低。
声音高低与物体___________ 有关,振动
的越____,声音越______。
音调——声音的高低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
3.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_振动的次数。
4.单位:_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
1.与音调的关系: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
每秒内
赫兹
赫
Hz
(一)频率
物体1秒振动20次
20Hz的物理意义:
蜜蜂每秒振翅约 300 次
振动频率约_______
蝴蝶每分钟振翅约 300 次
振动频率约______
300 Hz
5 Hz
你是否听到过蜜蜂和蝴蝶飞行的声音?
频率
长笛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竖琴的琴弦越长越粗,音调越低;越短越细,音调越高。
听音识乐器
音效1
音效2
音效3
电钢琴
定音鼓
小号
音色——声音的品质
1.音色的决定因素:
2.音调、音色的区分:
(1)同一乐器,如吉他的不同琴弦发出的声音
(2)不同乐器,如吉他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3)区分说话者的性别
(4)区分说话者是谁(认识的某个人)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 音调
—— 音色
—— 音色
—— 音调
波形图
振幅小
响度小
振幅大
响度大
观察两音叉发声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判断哪个音叉的音调高?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振动了3次,乙振动了9次,所以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
波形图
256Hz
512Hz
观察不同乐器发C调“1(do)”的声音波形
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总体上波形疏密程度是相同的,但声音的音色不同,波的形状不同。
波形图
声音的特性
音调
音色
响度
定义:声音的强弱。
影响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发散程度。
定义: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频率。
定义: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声音的特性
定义: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学习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_。
响度
变大
当堂检测
艺术节排练困境问题拆解与方案设计
结合实验结论,小组头脑风暴优化方案,小组合作撰写《艺术节声音优化手册》,包含三部分:问题描述、物理原理、优化建议。
为 了 所 有 发 光 的 可 能 For All Probability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