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2 08: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霍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如图所示,长方体金属块重20N,力F为5N,当金属块静止不动时,甲乙两种情况中支撑面受到的压力分别是________N,________N。
2. 如图所示,已知铅笔笔尖的面积是,当两手指用4N的力从两端相向压住铅笔时,笔尖对手指的压力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Pa。
3. 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液体中a、b、c三点,其中b、c两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点,最小是________点。(选填“a”“b”“c”)。
4. 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流体流速 ______ ,压强 ______ ,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5. 如图所示,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正方体铁块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圆柱体铁块C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6. 在矿泉水瓶的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扎l2个小孔,往瓶内加入适量的水,从瓶口正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水向四周喷出的距离都相同,如图所示,此现象表明:_________.若此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水就不再喷出,这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7. 小聪的质量是56kg,当他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一只脚留下如图所示的鞋印,则小聪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_____cm2,他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Pa(图中每一小格表示5cm2,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8.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时,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______,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N,则______N。
9. 将一只储藏一段时间、开始出芽的萝卜放入水中,萝卜浮于水面。现将萝卜分成A、B两块,如图所示,将A块萝卜放入水中.发现其沉入水底,则A块萝卜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将B块萝卜浸没在水中,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B块萝卜静止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0. 小明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他将一块橡皮泥分成相同的两块,分别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并放入相同的两杯水中,如图所示,则静止时图(a)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图(b)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而图________中水面升高得较多。
11. 潜水艇下水作业时,由于任务需求下潜到了更深区域,所受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实现的。
12.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_。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下列两种说法中的___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13. 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
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种运动被称为布朗运动。
(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小颗粒”)。
(2)花粉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选填“液体”“固体”)分子的运动。
(3)加快布朗运动的方法有:________(选填“提高”“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将颗粒变的更________(选填“大”“小”)一些。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4.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D. 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15. 如图所示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铁轨铺在枕木上 B. 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C. 书包带做的很宽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
16. 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7. 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下列操作会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A. 仅将金属盒向上移动
B. 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
C. 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
D. 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
18. 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F1 B. F2 C. F3 D. F4
19. 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氦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充了氦气的气球上升。若两只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0.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 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 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21. 小明和小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对于上述现象,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浮
D.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22. 对于原子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 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 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23. 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装有氧气,另一个瓶装有密度比氧气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〇”表示氧气分子,用“●”表示二氧化氮分子,移去玻璃后两瓶口紧贴,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下列瓶内分子分布情况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24、25、26小题每题6分,27小题4分,共计22分)
24.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根据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此处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
(2)通过图甲(a)(b)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图甲(b)(c)所示的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4)若此实验将海绵换成木板,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___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若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乙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甲(c)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乙中木板受到的压强。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选填“>”“=”“<”)。
25. 小明同学在认识了“压强”后,产生了“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的想法,于是,他利用老师提供器的材进行实验。
(1)小明分别向底部和侧壁均开口且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橡皮膜均出现了凸起,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________都有压强。
(2)为了进一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明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①在组装U形压强计时出现了如图(a)所示的现象,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A”“B”)
A将此时右侧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是通过观察U形管内________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③图乙(b)(c)两次实验现象表明: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④图乙中________两次实验现象表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在进行如图乙(d)所示的实验时,若小明将此时的金属盒旋转180°,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26.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c)(e)所示步骤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_的关系;根据图(a)(e)所示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2)小明对图(a)(b)(c)(d)所示的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已知水的密度为,由图中所给信息,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4)同组的小刚又想到了另一种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方法:他找来一块木块,分别放入装有水和装有盐水的容器中,发现两次木块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浮力相等。所以他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小刚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
27.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的最佳操作顺序是
A. (a)、(b)、(c)、(d) B. (d)、(a)、(b)、(c)
C. (b)、(a)、(d)、(c) D. (a)、(d)、(b)、(c)
(2)根据图中信息,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
A. 图(a)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 图(b)中物体未全部浸入水中
四、计算与推导题(每小题各6分.共计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8. 如图是学校常用的一种饮水桶,其底面积约为,当桶中装深的水时求:
(1)水桶底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水桶底面受到的压力约是多少?
29. 装热水的保温瓶,盖紧瓶塞一段时间后,常常发现瓶塞不易拔出。若外界大气压为,瓶口的横截面积为,拔出瓶塞所用的力至少为11N,则:
(1)大气压对瓶塞的压力。
(2)瓶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不考虑瓶塞的质量和受到的摩擦力)。
30. 体积为的一个物体,质量为75g,浸没在密度为的盐水中,g=10N/kg。
(1)松开手后物体是下沉还是上浮,为什么。
(2)若上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若下沉,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为多少。
霍邱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 20 ②. 25
【2题答案】
【答案】 ①. 4 ②.
【3题答案】
【答案】 ①. c ②. a
【4题答案】
【答案】 ①. 较大 ②. 较小
【5题答案】
【答案】 ①. ρgh ②. 等于
【6题答案】
【答案】 ①. 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②. 小于
【7题答案】
【答案】 ①. 280 ②. 2×104
【8题答案】
【答案】 ①. 大 ②. 竖直向上 ③. 12
【9题答案】
【答案】 ①. 小于 ②. 上浮 ③. 等于
【10题答案】
【答案】 ①. 小于 ②. (b)
【11题答案】
【答案】 ①. 不变 ②. 自身重力
【12题答案】
【答案】 ① 原子核 ②. B
【13题答案】
【答案】(1)小颗粒 (2)液体
(3) ① 提高 ②. 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C
三、实验探究题(24、25、26小题每题6分,27小题4分,共计22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凹陷程度 ②. 转换法
(2)压力越大 (3)受力面积
(4) ①. 不合理 ②. =
【25题答案】
【答案】(1)侧壁 (2) ①. B ②. 液面高度差 ③. 密度 ④. (c)(d)
(3)不变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液体密度 ②. 2.4
(2) ①. 增大 ②. 无关
(3)
(4)没有控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27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1 ②.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A
四、计算与推导题(每小题各6分.共计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8题答案】
【答案】(1);(2)180N
【29题答案】
【答案】(1)110N
(2)
【30题答案】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