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7 15: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1.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和 ,后人把他们的书法并称为 。
2.唐朝时擅长画人物故事画的是 。
开写意画先河的是 后人还称他为 。
3. 隋唐时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是坐落在今天 . 省西部的 。
温故知新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五代十国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北 宋陈桥驿初读教材,感知历史1、契丹的兴起占领幽云十六州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澶渊之盟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评价澶渊之盟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消极:积极:评价澶渊之盟我看历史女真金的建立
1、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12世纪初期
3、定都:会宁金会宁金灭辽和北宋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南宋建立
赵构定都临安南 宋临安南宋的建立
1、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2、时间:1127
3、定都:临安1、岳飞抗金中取得哪些胜利?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2、在朝廷下令班师的情况下,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做?
3、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你认为是为什么?
4、你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吗?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所谓民族英雄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或是反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
而这一时期的战争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岳飞不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因而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受到人民尊敬,为什么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大散关淮水绍兴和议
1、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会宁中都
(燕京)杭州西湖的岳飞墓秦桧妻
王氏 妇










!
?仆










?
?秦桧 人自宋后少名桧,
我 到 坟前悔姓秦.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一位“天女”驾青牛顺潢水而下,一位“神人”乘白马从土河而来,青牛与白马在木叶山相遇……于是,草原上又多了一个民族并建立了辽王朝,这个民族是 ( )
A.吐蕃 B.契丹 C.党项 D.女真精挑细选2.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BC3.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2008年7月,北京奥运圣火在宁夏首府银川进行传递,给银川人民留下了永久的美好回忆。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 )
A.西夏 B.辽 C.吐蕃 D.金精挑细选4.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该剧故事应是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的 ( )A精挑细选5.右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B.他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C.他被秦桧陷害,含冤去世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持久和平B史海拾贝11.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对峙,势均力敌,辽军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宋真宗贪图苟安,答应每年送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1)材料一中的“议和”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2)据材料一,北宋政府议和的主观目的是什么?澶渊之盟;1005年。用经济损失来换取统治的苟安。史海拾贝材料二 宋代古诗说:“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请回答:(3)据材料二,指出宋辽议和带来的客观历史影响是什么? 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