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印象杂说说说你了解的有关明朝的历史1、说出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时间、建立者、都城)
2、归纳明朝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从政治、思想文化两方面归纳)
3、什么是靖难之役?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4、明成祖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从都城变化、实行的政策、增设的特务机构三方面归纳)
预习交流明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开国皇帝:1368年 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
思想文化
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2、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特务机构);
4、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1、目的
2、规定(内容、观点、文体)
3、影响靖难之役1、原因:
2、经过:
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3、结果:
以燕王的胜利告终。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421年,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中央:废除( ),撤销( ),由( )分理朝 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地方:废除( ),设立直属中央的( )
3、特务机构:( )
4、思想文化:改革科举制度,( )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421年,迁都( )
2、继续( )
3、增设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丞相六部行中书省三司锦衣卫八股取士北京削藩东厂(中书省1、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2、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西游记》 D.四书五经
AD1、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C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明朝的是( )①内阁② 三司 ③行中书省 ④丞相A、③④ B、②③C、①④ D、②④A1、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 )A、土木之变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靖难之役
D、设禁军DB历史知识连连看明成祖迁都北京废除丞相明朝八股文明朝明太祖设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明成祖设特务机构东厂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智力比拼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
?⑵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
⑶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
?⑷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明朝朱元璋吏、户、礼、兵、刑、工皇帝掌握实权国家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阅读下列材料: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
?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唐朝对这一制度是怎样完善的?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
(2)材料二中,明朝这一制度发生什么变化?有产生怎样的弊端?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对话,他们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好吗?
?
(1)小雪: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明成祖时还设锦衣卫监管监视臣民。
?
?(2)小飞:1433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
?(3)小林: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历史诊所合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