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考试形式:开卷
出题教师:皮红岩 工作单位:抚松县第十中学
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
1. 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这与下列哪位民族英雄直接相关? ( )
A. 左宗棠 B. 林则徐 C. 邓世昌 D. 关天培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南京条约》中,被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
A. 香港岛 B. 九龙司地方一区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
A. 英美联军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美日联军
5. 在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6.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
A. 洪秀全 B. 孙中山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7. 太平天国颁布的,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文件是 ( )
A. 《海国图志》B. 《资政新篇》 C. 《天朝田亩制度》 D. 《劝世良言》
8. 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
A. 永安建制 B. 天京事变 C. 北伐失败 D. 天京陷落
9. 下列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是 (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瑷珲条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了 ( )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虎门销烟 D. 戊戌变法
1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 ( )
A. 封建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12. 下列哪一口岸不是在《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
A. 上海 B. 广州 C. 厦门 D. 天津
1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自强”“求富”C. “变法图强”D. “民主”“科学”
14.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 )
A. 内部叛乱 B. 中央军队围剿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自然条件的制约
15. 综合第1-5课内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
A. 外国侵略者的强大 B. 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落后
C. 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 D. 国内民众的不团结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6.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法)雨果
(1) 材料一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1分)写出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这部著作的编写与哪次战争失败的直接刺激有关?(1分)
材料二中的战争的帮凶是哪两个国家?(2分)列出帮凶中的一个国家在此次战争中与请政府签订的两个条约。(2分)
17.(10分)阅读下列《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赔款2100万银元;
③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 条款①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2分)条款④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2分)
(2)请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
(3)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18.(8分)观察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形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此处为想象图:地图显示起义从金田开始,箭头向北指向永安、武昌,向东指向南京(天京),并有北伐和西征的箭头方向)
(1) 请写出图中A、B两处地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A(金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写出为巩固政权进行了哪两项重大军事行动及其影响。(4分)
19.(9分)18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见证】
材料一
(1)图①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制造图②惨景的强盗是哪两个国家?(2分)发生于哪次侵华战争期间?(1分)
材料二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追根溯源,钓鱼岛问题源于哪一场侵略战争?(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顽强抗争】
材料三
(3)上面两位历史人物都是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为收复国土,命人抬棺出征,最终成功收复了哪里?(1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1分)
(4)请你就上述材料的探究拟定一个主题。(1分)
20. (10分) 综合第1-5课所学内容,以 “危机与应对” 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
1. 短文需包含“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海国图志》”这三个关键词。
2. 论述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农民、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进行应对和探索的。
3.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字数在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B 2. B 3. A 4. B 5. D 6. A 7. C 8. B 9. A 10. B
2. C 12. D 13. A 14. C 15. B
二、材料解析题(共35分)
16. (8分)
(1)含义: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长技),用来抵抗西方的侵略。(2分)
战争:鸦片战争。(2分)
(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分)
“夏宫”指圆明园;(1分)“两个强盗”指英、法(或英法联军)。(1分)
17. (10分)
(1)条款①: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分)
条款④: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或经济主权)。(2分)
(2)答案要点:(每点2分,共6分)
① 政治上: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
② 经济上: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 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从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 (8分)
(1)A: 金田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2分)
B: 定都天京(或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2分)
(2)北伐和西征。(各2分,共4分)
(9分)
(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英国、法国;第二次鸦片战争(4分)
(2)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3)新疆;英勇无畏、爱国精神。(任答一点)(2分)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1分)
(1)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建设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富强国家。
(4)农民平均(或“大同”)。
(5)带有空想性,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6)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每空1.5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三、小论文题(10分)
20. (10分) 评分标准:
· 主题与关键词(3分): 紧扣“危机与应对”主题,完整包含“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现代化的探索”三个关键词。(缺一个扣1分)
· 内容与史实(4分):
· 能指出“危机”是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 能论述农民阶层的“应对”: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以武力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社会。(1.5分)
· 能论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先进中国人)的“应对”:以李鸿章为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5分)
· 结构与表述(3分):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语言流畅。(按层次给分)
范文示例:
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了探索。农民阶层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方式反抗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是其最强烈的应对。与此同时,地主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这些应对虽各有局限,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机中的艰难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