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我是校园植物鉴定官——探寻绿色家族的进化密码
我是校园植物鉴定官——探寻绿色家族的进化密码
第一课 藻类——隐藏的“水生元老”
第二课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登陆的“拓荒先锋”
第三课 种子植物——现代的“陆地霸主”(2课时)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登陆的“拓荒先锋”
第三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 植物的主要类群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探“藓”解密
葫芦藓
【自主探究】结合课本P10页内容:
1.观察苔藓植物的形态和颜色,借助尺子测量并记录植株的高度。
2.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3.尝试用牙签等工具刺破葫芦状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并推测其作用。
讨论:苔藓植物有哪些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探“藓”解密
任务一:小组合作观察葫芦藓叶片临时装片,描述其形态结构特征。
苔藓植物的“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没有叶脉,“茎”中没有导管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探“藓”解密
分别将萎蔫的葫芦藓分别放入载玻片上的A、B红墨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A组:将葫芦藓的根部浸入红墨水;
B组:将葫芦藓的叶部分浸入红墨水。
“根”非常简单,只有固定作用,称为假根。
任务二:探究苔藓植物“根”的作用。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探“藓”解密
孢蒴
内含孢子
孢子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可以萌发生长成新个体。
苔藓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繁殖过程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的生殖
探“藓”解密
任务三:尝试用牙签等工具刺破葫芦状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并推测其作用。
假根
“茎”
“叶”
孢蒴
葫芦藓有哪些形态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总结:
没有叶脉
没有导管
内含孢子
地钱
尖叶匍灯藓
葫芦藓
墙藓
树藓
泥炭藓
绿野“藓”踪
与人类的关系
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长茂密,能蓄积水分、保持水土。
沼泽地的苔藓植物遗体堆积形成泥炭。
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被称为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
苔藓植物
多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与苔藓植物一样)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化?
探“蕨”解密
葫芦藓
【自主探究】结合课本P11.12页内容:
1.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和颜色,借助尺子测量并记录植株的高度。
2.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背面的孢子囊群。
讨论:
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与它们的生活有何联系?
2.推测蕨类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探“蕨”解密
根
茎(生长在地下)
叶
孢子囊群
(内含孢子)
将蕨类植物的根插入红墨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前
后
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
与苔藓植物相比,探究蕨类植物体内是否有疏导组织呢?
【探究】:
探“蕨”解密
鸟巢蕨
铁线蕨
鳞毛蕨
肾蕨
丛林“蕨”迹
①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
②卷柏、贯众可供药用。
③波士顿蕨、鹿角蕨具有观赏价值。
④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与人类的关系
蕨类植物
⑥远古蕨类植物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变成煤
⑤肾蕨可吸附砷、铅等重金属,被誉为“土壤清洁工”
花
项目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生殖方式
阴湿地陆地
阴湿地陆地
有假根
有
有
有
有
有
没有
有
孢子
孢子
课堂小结:
反躬自省:
钩帘阴卷柏,
障壁坐防风。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课后任务: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探寻校园内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借助相机或者画笔,捕捉它们的美丽身影,并做一下简单介绍,制成校园植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