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四氨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基态原子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2.下列物质不是配合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位体的是( )
A. B. C. D.
4.下列配合物中,中心离子配位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5.已知:当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强反馈键的配体且过渡金属价层达到18个电子时,配合物比较稳定。下列具有强反馈键配体的配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
A.(表示) B.
C. D.
6.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或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可用于玻璃等材料表面化学覆银,因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B.溶于氨水,是由于与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配合物
C.比的热稳定性强,因为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D.利用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可从和都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7.下列工业生产或处理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消除污染物:
B.去除难溶物:
C.合成聚合物:
D.制备配合物:
8.没有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同学们对化学的学习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有23种空间运动状态
B.Fe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C.Fe的26个电子在原子轨道中做圆周运动
D.铁原子中没有空轨道,不可能形成配合物
9.配合物间的结构转变是一种有趣的现象。配合物1经过加热可转变为配合物2,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合物1中含有2种配体
B.配合物2中N原子采取杂化
C.转变过程中涉及配位键的断裂和形成
D.转变前后,Co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10.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氨气是当前化肥工业的重要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具有易压缩,燃烧无污染等优点。缩二脲在化工上可作纤维漂白剂、纸张阻燃剂、皮革及纺织品的涂料,泡沫塑料和海绵制品的发泡剂等。
研究发现:缩二脲可以与反应,得到一种紫色配离子,其色彩绚丽可用于印染工业,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配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原子只有N和O
B.该配离子中非金属元素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
C.该配离子中C原子、N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D.该配离子中铜离子的配位数是4,其价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
11.利用烟气中的可回收废水中的,实现的再生,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⑤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C.中Co的化合价为+2价
D.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12.废水中的(用表示)结构见图1,科学家使用法把转化为后再除去(UV为紫外光),机理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②③对没有作用
C.中铜配位数为2 D.中多个五元环使配合物不稳定
13.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上述元素形成的一种阳离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阳离子受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X
B.生成该阳离子过程中,Y分子键角增大
C.的合理结构式为
D.中存在离域键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月球土壤中的铁的存在和含量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结构分析:
乙二胺四乙酸又叫EDTA,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配合剂,形成的配合物又叫螯合物。EDTA在配位滴定中用到,一般是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已知:EDTA配离子结构如下图,M为。
①EDTA中氮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该配合物中配位数是________。
②组成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高的是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③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解其原因:________。
(2)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测定步骤:
第1步:取土壤试样溶解,加入足量,将溶液充分加热。
第2步:将上述液体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滴入两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简写成)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2.50mL。
该土壤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EDTA某种钠盐常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相关反应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如下(电荷已省略):。
已知:,。
①在、接近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的钠盐进行配位滴定,优先被结合的阳离子是________。
②上述混合溶液中,将pH调至12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原因是________。
15.联氨()又称肼,在航天、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Ⅰ.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
(1)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晶体受热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
A.范德华力 B.氢键 C.共价键 D.离子键
(3)酸碱质子理论提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①由可知是___________。
A.酸 B.碱
②选择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与充分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Ⅱ.肼具有强还原性,可作火箭推进剂燃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①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该反应可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和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Ⅲ.肼可还原钴离子制备纳米金属钴,纳米金属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表面性质。
(5)下列状态的钴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
A. B. C.
(6)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完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
当转移个电子数时,生成金属钴___________克。
(7)金属钴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一种配合物由组成,实验显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1.向该配合物的水溶液加入溶液,只能沉淀出三分之一的。
①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A.
B.
C.
②该配合物的配体有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存在离子键,内氢与硫原子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A项错误;
B.四氨合铜配离子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氨气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形成配位键,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指向,B项错误;
C.的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
D.是第IIIA族元素,价电子排布式是,最高能级的p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D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配位键,所以该物质属于配合物,故A不选;
B.中没有配位键,不属于配合物,故B选;
C.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配位键,所以该物质属于配合物,故C不选;
D.中银离子提供空轨道、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配位键,所以该物质属于配合物,故D不选;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是共价化合物,氨原子分别与3个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电子式为,有孤对电子,可以作为配体,故A不选;B.CO分子C与O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含有1个键,C 原子或 O 原子含有1对孤电子对,可以作为配体,故B不选;C.存在孤对电子,可以作为配体,故C不选:D.中形成4个共价键,没有孤对电子,不可以作为配体,故D选故选 D。
4.答案:A
解析:A.中,与6个形成6个配位键,配位数为6。
5.答案:B
解析: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中含键,中Fe的价层电子数=6+2×6=18,稳定,A不符合题意;基态M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中Mn价层电子数=7+2+2×5=19,不稳定,B符合题意;基态C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中Co价层电子数=9+1+2×4=18,稳定,C不符合题意;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中Fe价层电子数=6+2×6=18,稳定,D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葡萄糖分子内含有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玻璃等材料表面化学覆银,A正确;
可以和形成配离子,导致氯化银可以溶解在氨水中,B正确;
比稳定,是因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元素,和分子间氢键没有关系,C错误;
氯气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氯气易溶于,则可利用除去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氯气,D正确。
7.答案:B
解析:A.消除二氧化硫污染物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则物质转化关系能实现,故A正确;
B.难溶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微溶的硫酸钙,所以用硫酸钠溶液难以将碳酸钙转化为硫酸钙,硫酸钙与盐酸不反应,故B错误;
C.一定条件下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一定条件下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则物质转化关系能实现,故C正确;
D.硫酸铜溶液能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四氨合铜,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降低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过滤、洗涤、干燥能达到制备一水硫酸四氨合铜的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是指的轨道数,的电子排布式是,只占据了14个轨道,A项错误;
B.Fe的价电子排布式是,轨道表示式为,B项正确;
C.Fe的26个电子在各自轨道中做绕核运动,半径不确定,不是圆周运动,C项错误;
D.铁原子有空轨道,可形成配合物,D项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配合物1中,中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配合物1右侧N、O分别提供一对孤电子,与形成配位键,则配合物1中含有2种配体,A正确;B.由配合物2的结构可知,N形成2个键,一个配位键,故采取杂化,B正确;C.转变过程中,配合物1中断裂2个与形成的配位键,配合物2中,中的O与形成2个配位键,涉及配位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D.配合物1、2中Co都为+2价,Co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该配离子除了N、O与水分子的H可以形成氢键,离子中的H也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氧形成氢键,A错误;
B.水在常温为液态,氨和甲烷常温为气态但氨能形成氢键,沸点:,B错误;
C.由结构可知,该配离子中C原子形成碳氧双键,杂化类型是,N原子形成3个单键,杂化类型是,C正确;
D.Cu为29号元素,是Cu失去4s轨道上的1个电子和3d轨道上上的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过程②、⑤是形成配离子的过程,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溶于水虽然能导电,但由于不是本身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故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中含过氧键,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原子团化合价代数和为+4,得到Co元素化合价为+3价,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生成物为,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解析:A.②③过程存在氧元素和铜元素化合价的变化,④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②③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根据机理图2,②③过程转化为提供了,可知②③对有作用,B错误;
C.做配体时,N、O原子均可提供孤电子对于铜形成配位键,中铜配位数为6,C错误;
D.具有强大的配位能力,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具有多个五元环的螯合物,这些螯合物的稳定性非常高,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a为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c有2个电子层符合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6,c为O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N元素;d与c同族,d为S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e为Cu元素,以此来解答:
A.O的电负性比N强,则与铜离子的配位能力大于水与铜离子的配位能力,因此该阳离子受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水,也就是X,A正确;
B.分子本来有一对孤对电子,在形成配位键时,N提供了一对孤对电子,故在形成阳离子的过程中,分子的键角增大,B正确;
C.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知N与H成键,不存在N-O之间的作用力,C错误;
D.中O、N提供电子形成离域Π键,D正确;
故选C。
14.答案:(1);6;N;第四周期Ⅷ族;EDTA中含有羧基和N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烃类不能与水形成氢键
(2)
(3);调pH至12时,大量转化为沉淀,溶液中明显降低,减少了对加入的EDTA阴离子的消耗
解析:(1)①EDTA中N原子以三根单键和其他原子连接,同时还有一对孤对电子与铁离子形成配位键,故N原子为杂化,该配合物中一共形成六根配位键,配位数是6;。
②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EDTA的组成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是C、N、O,N原子2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N原子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且第一电离能最高的是N。Fe是26号元素,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族。
③EDTA中含有羧基和N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所以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解其原因为:EDTA中含有羧基和N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烃类不能与水形成氢键。
(2)根据,25.00mL溶液中,故100mL溶液中,故土壤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3)①已知,,可见K稳越大,正方向的反应程度越大,越容易形成,已知:,。则在、接近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的钠盐进行配位滴定,优先被结合的阳离子是。
15.答案:(1)
(2)AB
(3)B;
(4),任意温度下可自发进行;具有强还原性、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气体,为火箭提供推力
(5)B
(6);354
(7)B;
解析:(1)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式;
(2)氢键是H与N、O、F等电负性大的元素原子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力;晶体为分子晶体且分子间存在氢键,受热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有A.范德华力、B.氢键;故选AB;
(3)①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则由可知是碱,故选B;
②结合①分析可知,中2个氮能接受2个质子,为碱,则可以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4)①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的熵增反应,故该反应可自发进行的原因是:,任意温度下可自发进行。
②具有强还原性、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气体,为火箭提供推力,故和可以作为火箭推进剂;
(5)钴为27号元素,基态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为基态钴原子、为激发态钴原子、为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为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激发态原子较基态原子更容易失去1个电子,故选B;
(6)反应中Co化合价由+2降低为0、氮化合价由-2升高为0,结合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电子转移关系为:,转移个电子数时,为12mol电子,生成6mol钴,质量为6mol×59g/mol=354g;
(7)①向该配合物的水溶液加入溶液,只能沉淀出三分之一的,则有三分之一的氯离子处于外界、三分之二的处于内界,故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是B.;
②结合其化学式可知,该配合物的配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