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
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偏振实验表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通过狭缝看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C.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长越短的光传播速度越大
D.用紫光照射某金属片有光电子射出,改用红光照射时也一定有光电子射出
2.如图1所示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对应的关系图
比结合能MoV
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核比2He核更稳定
B.把He核分成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要吸收能量
C.80核的结合能比1i核的结合能小
D.5U的核子平均质量比Ba的核子平均质量小
2040608010012014016018200220240质量数A
图1
3.如图2所示,倾角为0的粗糙斜面M上有一个物块m,
物体不受其他外力,斜面足够长且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
擦力。现让物块从斜面底端以某初速度冲上斜面,物块到达
最高点后又下滑回到底端,则
A.u>tan
图2
B.物块上滑的时间比下滑的时间长
C,物块经过同一位置的速率在上滑时比下滑时小
D.斜面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在物块上滑时比下滑时大
物理·第1页(共6页)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依次经历了a→b→c→d+a四个过
↑TWK
程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中的T-V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bc平行于
T轴,cd平行于V轴,da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αb过程,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加
B.bC过程,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加
图3
C.c→d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比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多
D.da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比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多
5.地球同步卫星和中国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示意图如图4
同步卫星
所示。已知同步卫星和中国空间站绕行地球的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
中国空间站
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同步卫星所受万有引力
球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空间站的运动速度
C.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小于24h
图4
D.出舱后的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6.如图5所示,甲为一电荷分布均匀的固定绝缘细圆环,0为圆心,乙为圆环中心轴线上的电
势随位置变化的图像,轴线上取P、Q两点,OP=OQ=L。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
计)以初速度。沿轴线由Q运动到P。关于粒子运动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的加速度出现最大值的位
置有两个
B.粒子在P、Q两点的加速度
相同
C.粒子所受静电力先增大后诚小
甲
D.粒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图5
7.如图6所示,点M、O、N、P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曲线MOW为半径为R的半圆弧,
直线MN沿竖直方向,MN⊥WP,直线MN左侧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和竖直
向上的匀强电场E1,右侧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2。一带电量为g、质量为m的小球
(可视为质点)在复合场中恰能沿着半圆弧NOM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M
点进入匀强电场E2。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E2=√3E1(E1大小未知),∠MPW=60°,
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电场强度E大小为3m飞
B
q
0
B.M、P两点的电势差为-msR
C.小球从N运动到M的速度大小为B那
2m
图6
D.小球在电场,中距离MP最远时,速度大小为
2m
物理·第2页(共6页)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46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B
B
D
D
D
AD
BD
AC
【解析】
1.光的偏振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A错误。通过狭缝看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这是灯
光发生了衍射,故B正确。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长越短的光,频率越大,则介质对其折射
率越大,根据)=£可知,其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故C错误。紫光频率大于红光,
若用紫光照射金属片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不一定也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2.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从图中可以看到He核的比结合能比Li核的比结合能大,
所以He核比Li核更稳定,故A错误。把多个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要放出能量,因此把He
核分成两个质子和中子要吸收能量,故B正确。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由图
可知0核的比结合能比Li核的比结合能大,0核的核子数为16,Li核的核子数为6。
根据“结合能=比结合能×核子数”,可判断0核比结合能大,且核子数多,所以0核
的结合能比Li核的结合能大,故C错误。重核裂变会有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U发
生裂变生成Ba等,说明U的核子平均质量比Ba的核子平均质量大,故D错误。
3.根据题意,mg sin>umg cos日,所以4ma,=mg sin0+mg cos0,物块下滑时,ma,=mgsin-fmg cos(0可知a,>a,因此发
生相同的位移,上滑时间更短,经过同一位置,上滑时速度较大,故B、C错误。斜面所
受摩擦力等于∫=ma cos日,故D正确。
4.根据兴=C(常量)可得,哥=是,a→b-→c过程,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0连线的斜
率一直在减小,因此气体压强一直减小,α→b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减
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
■■■■■■口口口
小,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减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平均速率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
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减少:b→c过程,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气
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减小,故A、B错误。c→d过程,气体温度不变,
内能不变,由于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2知,气体一定向外界放
热,气体对外界放出的热量与外界对气体做功相等,故C错误。d→a过程,图线过原点
且斜率不变,则该过程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
大,故一定从外界吸热,且吸收的热量比气体对外界做的功还多,故D正确。
5.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离地球的距离不同,二者质量一般也不同,则受地球的引力一般不同,
即向心力一般不同,故A错误。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空间站的运动速度,周期大于空
间站的周期,故B错误,C正确。出舱后的宇航员仍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故D错误。
6.根据图像斜率绝对值大小可知,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故粒子所受静电
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加速度出现最大值的位置有两处,粒子在P、Q两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C错误,A正。带负电的粒子电势能先减小后
增大,所受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粒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7.根据小球在MN左侧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知,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mg=9E,所以E=3,
故A错误.可知U=-E,=-E,2Ran30=-2m3,故B错误。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有g0B=mr,所以口=B,故C错误。小球在MN右侧电场中,所受合外力为2mg,
与MP恰好垂直,因此小球在电场E2中距离MP最远时,根据几何关系,速度大小为
vcos60°,即B
,故D正确。
2m
8.开关闭合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断路,所以A,、A,串联,所以一样亮:稳定后,电容器
与A,并联,两端电压等于A,两端电压,由于电源内阻忽略不计,且A、A,串联,A,两
瑞电压为B,根据Q=CU,可得电容器的电荷量等于CB:断开瞬间,A立即变暗,
电容器放电,A2突然变亮后与A,一起变暗,故A、D正确。
9.设一级弹射完成瞬间,滑块的速度大小为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02=2m·G解得
2
。=v:对滑块a、b及弹簧2组成系统,由动量定理,弹簧1对系统的冲量1弹1=2m·。
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