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随堂练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随堂练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21:24:47

文档简介

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键也是一种静电作用 B.配位键实质上也是一种共价键
C.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由成键双方原子提供 D.配位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4.若X、Y两种粒子之间可形成配位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只能均是分子
B.X、Y只能均是离子
C.若X提供空轨道,则Y至少要提供一对孤电子对
D.若X提供空轨道,则配位键表示为X→Y
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2O2    B.CaCl2 C.H2O2 D.NaClO
6.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是(  )
A.Na2O2  B.KOH   C.NH4NO3   D.H2O
7.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1
8.Na2O2与H2O反应,没有断裂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9.具有选项中电负性的两种元素,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
A.4和1 B.3.5和1 C.1.8和2 D.4和0.8
10.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 D.常温下能溶于水
11.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是6的是 (  )
A.K2[Co(SCN)4] B.Fe(SCN)3 C.Na3[AlF6] D.[Cu(NH3)4]Cl2
1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3 B.H2O、H+ C.Co3+、CO D.Ag+、H+
13.下列物质不是配合物的是(  )
A.NaCl B.[Fe(SCN)2]Cl C.[Cu(NH3)4]Cl2 D.[Ag(NH3)2]OH
14.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  )
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 D.[Co(NH3)5Cl]Cl2
15.下列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用金属键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
A.用铁制品做炊具 B.铁易生锈
C.用铂金做首饰 D.金属铝制成导线
16.在下列物质中:①CO2、②KCl、③CaBr2、④O2、⑤NH4Cl、⑥Ca(OH)2、⑦N2、⑧HBr、⑨NH3、⑩Na2O2,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只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3)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
(4)既有离子键,也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6)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7)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17.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离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2.氢化铵(NH4H)与NH4Cl结构相似,其中一定不含有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不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C.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D.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4.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是(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5.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Fe(SCN)6]3-中的Fe3+提供空轨道,SCN-中的硫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D.许多过渡元素的离子(如Cu2+、Ag+等)和某些主族元素的离子或分子(如NH3、OH-等)都能形成配合物
6.[Co(NH3)5Cl]Cl2是一种紫红色的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体是Cl-和NH3,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Co2+,配离子是Cl-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一定被完全沉淀
7.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B.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C.NH4NO3、H2SO4都含有配位键
D.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8.下列现象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 (  )
A.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B.向Cu与Cl2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呈绿色,再加水,呈蓝色
C.Cu与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Cu与稀HNO3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消失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受外力作用时常常发生变形而不易折断,是由于金属离子之间有较强的作用
B.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C.金属是借助金属离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D.[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10.已知NH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合物离子[Cu(NH3)4]2+,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 B.NH3 C.BaCl2 D.Cu(OH)2
1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中心原子是Cl-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12.Cu、Fe、Ni的原子或离子可形成多种配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络离子[Fe(CN)6]4-的配位体是________,________提供空轨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NH3和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混合液来吸收CO[Ac-表示CH3COO-],化学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
①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
②醋酸分子中甲基(—CH3)碳和羧基(—COOH)碳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3)可以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
其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
(5)过渡元素钴(27Co)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钴有两种化学式均为Co(NH3)5BrSO4的配合物,且配位数均为6,它们分别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和________。鉴别两者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样并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13.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
(2)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______原子提供孤对电子,________原子提供空轨道。写出NH3·BF3的结构式,并用“→”表示出配位键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共价键 D.σ键
(4)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Na2[Cu(OH)4]。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u(OH)4]中除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键 D.非极性键
(5)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Cl2晶体,上述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4.配位键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键,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含Ti3+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H2O)5Cl]Cl2·H2O,其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硼烷(NH3BH3)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能体现配位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其常见的离子有Fe2+、Fe3+,其中Fe2+可用K3[Fe(CN)6](赤血盐)溶液检验。
①铁单质中化学键为________(填名称)。
②K3[Fe(CN)6]晶体中各种微粒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4)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Y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
(3)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C
【解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等,A不正确;H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形成共价键,B不正确;NH4Cl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答案】A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不只是吸引;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键也是一种静电作用 B.配位键实质上也是一种共价键
C.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由成键双方原子提供 D.配位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答案】C
【解析】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孤对电子由一方提供,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4.若X、Y两种粒子之间可形成配位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只能均是分子
B.X、Y只能均是离子
C.若X提供空轨道,则Y至少要提供一对孤电子对
D.若X提供空轨道,则配位键表示为X→Y
【答案】C
【解析】形成配位键的两种微粒可以均是分子或者均是离子,还可以一种是分子、一种是离子,但必须是一种微粒提供空轨道、一种微粒提供孤电子对,A、B项错误,C项正确;配位键中箭头应该指向提供空轨道的X,D项错误。
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2O2    B.CaCl2 C.H2O2 D.NaClO
【答案】A
【解析】通过观察电子式判断。A项,Na2O2:和O之间存在离子键,O—O键为非极性共价键;B项,只含有离子键;C项,含有H—O极性共价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D项,NaClO: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6.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是(  )
A.Na2O2  B.KOH   C.NH4NO3   D.H2O
【答案】C
【解析】A项,Na2O2中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K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项,NH4NO3中含离子键、配位键和极性共价键;D项,H2O中含极性共价键。
7.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1
【答案】A
【解析】对应元素A—C、B—F、C—Mg、D—Na,碳和氟都是非金属元素,碳最难形成离子键。
8.Na2O2与H2O反应,没有断裂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答案】B
【解析】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断裂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水中断裂的化学键是极性键,二者均没有金属键,所以没有断裂的化学键是金属键。故选B。
9.具有选项中电负性的两种元素,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
A.4和1 B.3.5和1 C.1.8和2 D.4和0.8
【答案】D
【解析】D选项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最大,最容易形成离子键。
10.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 D.常温下能溶于水
【答案】B
【解析】NaCl在熔融状态能导电,说明NaClNa++Cl-,即说明NaCl中存在离子键。
11.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是6的是 (  )
A.K2[Co(SCN)4] B.Fe(SCN)3 C.Na3[AlF6] D.[Cu(NH3)4]Cl2
【答案】C
【解析】K2[Co(SCN)4]中Co2+的配位数是4;Fe(SCN)3中Fe3+的配位数是3;Na3[AlF6]的配位数是6;[Cu(NH3)4]Cl2的配位数是4。
1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3 B.H2O、H+ C.Co3+、CO D.Ag+、H+
【答案】D
【解析】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必须是一方能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A、B、C三项中,Ag+、H+、Co3+能提供空轨道,NH3、H2O、CO能提供孤对电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键;而D项,Ag+与H+都只能提供空轨道,而无法提供孤对电子,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键。
13.下列物质不是配合物的是(  )
A.NaCl B.[Fe(SCN)2]Cl C.[Cu(NH3)4]Cl2 D.[Ag(NH3)2]OH
【答案】A
【解析】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是配合物(一般铵盐除外),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故不是配合物。
14.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  )
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 D.[Co(NH3)5Cl]Cl2
【答案】B
【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由离子键结合,只要外界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即有AgCl沉淀产生。对于B项配合物分子[Co(NH3)3Cl3],Co3+、NH3、Cl-全处于内界,不能电离出Cl-,所以不能生成AgCl沉淀。
15.下列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用金属键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
A.用铁制品做炊具 B.铁易生锈
C.用铂金做首饰 D.金属铝制成导线
【答案】B
【解析】A项,用铁制品做炊具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金属容易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而引起热传递进行能量交换,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项,日常生活中的铁易生锈是因为日常使用的铁是合金,其中含有碳,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与金属键无关,故B符合题意;C项,用铂金做首饰是因为有金属光泽,金属有金属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项,金属铝制成导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金属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当给金属通电时,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而导电,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在下列物质中:①CO2、②KCl、③CaBr2、④O2、⑤NH4Cl、⑥Ca(OH)2、⑦N2、⑧HBr、⑨NH3、⑩Na2O2,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只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3)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
(4)既有离子键,也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6)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7)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1)④⑦ (2)①⑧⑨ (3)②③ (4)⑩ (5)⑤⑥ (6)②③⑤⑥⑩ (7)①⑧⑨
【解析】电负性相差较大的较活泼的金属元素与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易形成离子化合物。铵盐为离子化合物且含有配位键;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O—O非极性键。
17.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离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OH)4]- (2)Zn+2NaOH+2H2O===Na2Zn(OH)4+H2↑
(3)①③④ (4)Al3++3NH3·H2O===Al(OH)3↓+3NH
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
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答案】A
【解析】A项,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要产生阴、阳离子,一定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即含离子键的一定是化合物,A符合题意;B项,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单质中,如O2、N2、H2等都含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C项,金属键一般存在于金属单质和合金中,C不符合题意;D项,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单质中,如N2、H2等,也可能存在于化合物中,如H2O2、Na2O2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氢化铵(NH4H)与NH4Cl结构相似,其中一定不含有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答案】D
【解析】NH4H电子式为,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配位键。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不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C.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D.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作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每个离子也将尽可能多的吸引异性电荷排列在其周围,故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但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非金属元素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等;配位键中一方提供孤对电子而另一方提供空轨道;金属键是化学键,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4.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是(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答案】C
【解析】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属于ⅠA族,即为H、Li、Na、K、Rb、Cs等,卤素为F、Cl、Br、I等,故两主族元素两两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可能是共价键(如H—F),也可能是离子键(如NaF)。
5.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Fe(SCN)6]3-中的Fe3+提供空轨道,SCN-中的硫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D.许多过渡元素的离子(如Cu2+、Ag+等)和某些主族元素的离子或分子(如NH3、OH-等)都能形成配合物
【答案】B
【解析】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但也可能含有离子键等其他化学键,A正确,B错误。Fe3+、Cu2+、Ag+等过渡元素的离子有空轨道,对许多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可形成配合物;NH3中的氮原子、SCN-中的硫原子等有孤电子对,H+有空轨道,也可以形成配合物,C、D均正确。
6.[Co(NH3)5Cl]Cl2是一种紫红色的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体是Cl-和NH3,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Co2+,配离子是Cl-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一定被完全沉淀
【答案】C
【解析】配位数不包括外界离子,故[Co(NH3)5Cl]Cl2中配体是Cl-和NH3,配位数是6,A错误;Co3+为中心离子,配离子是[Co(NH3)5Cl]2+,B错误;[Co(NH3)5Cl]Cl2内界是[Co(NH3)5Cl]2+,外界是Cl-,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C正确;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内界Cl-不沉淀,D错误。
7.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B.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C.NH4NO3、H2SO4都含有配位键
D.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答案】D
【解析】配位键是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故A正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B正确;NH4NO3、H2SO4中的NH、SO含有配位键,故C正确。
8.下列现象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 (  )
A.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B.向Cu与Cl2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呈绿色,再加水,呈蓝色
C.Cu与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Cu与稀HNO3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消失
【答案】C
【解析】A项,涉及[Fe(SCN)]2+的形成;B项,涉及[CuCl4]2-与[Cu(H2O)4]2+的转化;D项,涉及[Al(OH)4]-的形成;C项,Cu与浓HNO3反应后溶液显绿色,是因为反应后生成的NO2溶于Cu(NO3)2溶液中造成的。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受外力作用时常常发生变形而不易折断,是由于金属离子之间有较强的作用
B.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C.金属是借助金属离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D.[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答案】D
【解析】金属受外力作用时变形而不易折断是因为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不被破坏,故A不正确;离子键无饱和性,体现在一种离子周围尽可能多的吸引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但还要受两种离子的半径比和电荷比的影响,如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吸引6个Cl-,每个Cl-周围也只能吸引6个Na+,故Cl-和Na+的个数比为1∶1,B项不正确;金属的导热性是由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碰撞将能量进行传递,故C不正确;Cu2+有空轨道,H2O中O原子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
10.已知NH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合物离子[Cu(NH3)4]2+,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 B.NH3 C.BaCl2 D.Cu(OH)2
【答案】D
【解析】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复原”。A项,CuSO4+2NaOH==Cu(OH)2↓+Na2SO4;B项,CuSO4+4NH3==[Cu(NH3)4]SO4;C项,BaCl2+H2SO4==BaSO4↓+2HCl,引入新杂质Cl-;D项,Cu(OH)2+H2SO4==CuSO4+H2O。
1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中心原子是Cl-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答案】C
【解析】在PtCl4·2NH3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以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Cl-、NH3均处于内界,故该配合物中心原子铂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只有C项正确。
12.Cu、Fe、Ni的原子或离子可形成多种配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络离子[Fe(CN)6]4-的配位体是________,________提供空轨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NH3和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混合液来吸收CO[Ac-表示CH3COO-],化学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
①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
②醋酸分子中甲基(—CH3)碳和羧基(—COOH)碳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3)可以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
其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
(5)过渡元素钴(27Co)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钴有两种化学式均为Co(NH3)5BrSO4的配合物,且配位数均为6,它们分别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和________。鉴别两者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样并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答案】(1)具有孤对电子 CN- Fe2+ sp1 N N或C O 
(2)①O>N>H ②sp3 sp2 ③abcd (3)sp2、sp3 sp3 
(4)4 1∶2
(5)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Co(NH3)5Br]2+ [Co(NH3)5SO4]+
BaCl2[或Ba(NO3)2]或AgNO3
【解析】(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原子一方提供空轨道,另一方提供孤对电子,Fe原子提供空轨道,与之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含有孤对电子。[Fe(CN)6]4-的中心原子为Fe2+,Fe2+提供空轨道,配位体为CN-,配位数为6,用N原子替换CN-中的C原子,同时减掉1个负电荷得等电子体N2,用O原子替换CN-中的N原子,同时去掉1个负电荷得等电子体CO,N2的电子式为N N,故知CO电子式为C O,CN-的电子式为[C N]-,CN-中C原子形成1个σ键和2个π键,所以C原子采取sp1杂化。(2)①氨水中含有的元素有N、H、O,电负性顺序为O>N>H。②—CH3碳含4个σ键,—COOH碳有3个σ键,故碳原子分别采取sp3和sp2杂化。③CO中存在σ键和π键,Cu+与NH3和CO中的N原子和C原子间形成配位键,NH3中N与H原子间形成σ键,[Cu(NH3)3CO]+与Ac-间以离子键结合。(3)EDTA分子中—CH2—上的碳原子形成4个σ键,碳原子采取sp3杂化,—COOH上的碳原子形成3个σ键和1个π键,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氮原子形成3个σ键并有1对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氮原子采取sp3杂化。(4)N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价电子数为10,配位体提供的电子数为18-10=8,每个CO提供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4。N2的结构式为N≡N,CO的结构与N2相似,所以其结构式为C≡O,含有三个键,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CO分子内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1∶2。(5)Co是27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由配合物配位数均为6可知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可能是[Co(NH3)5Br]2+和[Co(NH3)5SO4]+。
13.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
(2)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______原子提供孤对电子,________原子提供空轨道。写出NH3·BF3的结构式,并用“→”表示出配位键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共价键 D.σ键
(4)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Na2[Cu(OH)4]。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u(OH)4]中除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键 D.非极性键
(5)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Cl2晶体,上述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X (2)N B  (3)abcd
(4)  ac (5)离子键 配位键
【解析】(1)BCl3分子中B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B原子未杂化的1个2p轨道为空轨道,所以与X形成配位键时,X应提供孤对电子。(2)NH3中N原子为sp3杂化,N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BF3中B原子为sp2杂化,杂化轨道与F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故有一个2p空轨道,与NH3形成配位键。(3)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可见它是离子晶体,晶体内存在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σ键。(4)Cu2+中存在空轨道,而OH-中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故O与Cu之间以配位键结合。Na2[Cu(OH)4]为离子化合物,Na+与[Cu(OH)4]-之间以离子键结合,O—H键为极性键。(5)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Cu2+与NH3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NH3分子中N、H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内界离子[Cu(NH3)4]2+与外界离子Cl-以离子键结合。
14.配位键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键,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含Ti3+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H2O)5Cl]Cl2·H2O,其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硼烷(NH3BH3)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能体现配位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其常见的离子有Fe2+、Fe3+,其中Fe2+可用K3[Fe(CN)6](赤血盐)溶液检验。
①铁单质中化学键为________(填名称)。
②K3[Fe(CN)6]晶体中各种微粒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4)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配位键、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
【解析】(1)题给物质的配离子为[Ti(H2O)5Cl]2+,含有配位键与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2)N原子的孤电子对与B原子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3)①铁单质中含金属键。②K3[Fe(CN)6]属于配位化合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含配位键、离子键,CN-中含有共价键。(4)在蒸汽状态下FeCl3以双聚分子存在,即分子式为Fe2Cl6;每个Fe原子与3个Cl原子形成共价键,还可以提供空轨道与另一个Cl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结构式可表示为。
15.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Y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
(3)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4 Cl (2)V形 O
(3)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解析】分子式为XY2的红棕色气体为NO2,故X为N元素,Y为O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则Z为Mg元素,+2价离子的3d轨道上有9个电子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则R为Cu元素。(1)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第3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为氯元素。(2)NO与O3为等电子体,两者结构相似,为V形;在Cu2+的水合离子中,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Cu2+提供空轨道。(3)深蓝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Cu(NH3)4]2+,根据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写出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