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第1节 认识晶体
第1课时 晶体的特性
1.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
A.钢化玻璃 B.塑料 C.水晶 D.陶瓷
【答案】C
【解析】晶体具有自范性和各向异性,钢化玻璃、塑料、陶瓷均不属于晶体。
2.红磷是巨型共价分子,无定型结构,下列方法能证明红磷是非晶体的是
A.质谱法 B.原子发射光谱法 C.核磁共振谱 D.X射线衍射法
【答案】D
【解析】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故选D。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金刚石和二氧化碳 B.NaBr和HBr C.氯气和KCl D.甲烷和
【答案】D
【解析】A项,金刚石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原子晶体,干冰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B项,NaBr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HBr是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C项,氯气是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KCl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D项,甲烷和H2O都是分子晶体,都只含共价键,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对称性 D.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D
【解析】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自范性、对称性等特征,且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5.下图为一块密度、厚度均匀的矩形样品,长为宽的两倍,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测其电阻均为R,则这块样品一定是( )
A.金属 B.半导体 C.非晶体 D.晶体
【答案】D
【解析】由于AB=2CD,而AB、CD间的电阻却相等,说明样品横向(AB)与纵向(CD)的导电性不同,具有各向异性,而晶体的特征之一是各向异性,非晶体则具有各向同性,故该样品为晶体。
6.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规则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答案】B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7.云母属晶体,是单斜晶系一族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用烧热了的针去接触涂有薄薄一层石蜡的云母片的反面时,熔化了的石蜡呈现椭圆形,这是因为( )
A.云母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B.石蜡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C.石蜡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D.云母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答案】D
【解析】云母属晶体,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8.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晶体的是( )
A.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 B.熔融态SiO2热液缓慢冷却
C.FeCl3蒸气冷凝 D.CuSO4饱和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
【答案】A
【解析】晶体呈现自范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晶体生长的速率要适当。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时不能得到晶体,如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得到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热液缓慢冷却则形成水晶。FeCl3、AlCl3等固体均易升华,其蒸气凝华则得到晶体。D项析出胆矾晶体(CuSO4·5H2O)。
9.多数晶体中的微观粒子服从紧密堆积原理的根本原因是( )
A.便于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B.微观粒子结合得越紧密,体系总能量越低,体系就越稳定
C.便于使晶体具有对称性
D.为了使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答案】B
【解析】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10.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没有固定的熔点 B.a是非晶体 C.b是晶体 D.b是非晶体
【答案】D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a的熔化曲线分析可知,中间有一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收能量,该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a的熔点;由b的熔化曲线可知,温度一直升高,所以物质b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B.晶体有固定的组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组成
C.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D.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
【答案】C
【解析】SiO2的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故固体SiO2不一定是晶体,A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组成,但一些非晶体,如无定形SiO2也具有固定组成,B错误;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C正确;冰晶体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碘晶体中碘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二者晶体中相互作用力不相同,D错误。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橡胶 B.玻璃 C.食盐 D.水晶 E.塑料 F.胆矾 G.陶瓷
【答案】CDF
【解析】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食盐、冰、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非晶体是内部微粒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如玻璃、橡胶等都是非晶体。
13.晶体和晶胞的关系: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是相邻晶胞之间_______。
(2)“并置”是所有晶胞都是_______排列的,取向_______。
(3)所有晶胞的_______及其内部的原子_______、_______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4)一般来说,晶胞都是_______。
【答案】(1)没有任何间隙 (2) 平行 相同
(3)形状 种类 个数 (4)平行六面体
14.根据晶体的特点,填写下列空白:
(1)自范性
概念:晶体能_______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_______。如熔融物质冷却凝固速率过快时,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的外形的块状物。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_______。
(2)各向异性
同一晶体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导电性、光学性质等,常常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熔点
晶体有_______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4)晶体能使X-射线产生的衍射
晶体物质能使X-射线产生_______,非晶体只有散射效应。这是测定晶体结构的重要实验方法。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研钵把硫黄粉末研细,放入蒸发皿中,放在三脚架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至熔融态,自然冷却结晶后,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
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小烧杯上,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
在250 mL烧杯中加入半杯饱和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浓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_
【答案】(1) 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宏观表象
(2)硬度 导热性 (3)固定
(4) 衍射 硫加热融化,自然冷却结晶后,得到黄色晶体 固体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又重新凝聚成紫黑色的固体 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A.测定熔点、沸点 B.观察外形
C.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通过比较硬度确定
【答案】C
【解析】从外形和某些物理性质可以初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但并不一定可靠。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析出的固体不是晶体
B.假宝石往往是玻璃仿造的,可以用划痕的方法鉴别宝石和玻璃制品
C.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但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
D.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选项A,将饱和CuSO4溶液降温可析出胆矾,胆矾属于晶体。选项B,宝石的硬度较大,玻璃制品的硬度较小,可以根据有无划痕来鉴别。选项C,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选项D,晶体的各向异性导致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些差异。
3.关于晶体与化学键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共价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金属晶体中含有离子,但却不存在离子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答案】C
【解析】A项,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B项,共价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D项,分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4.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损的晶体能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知识点
【答案】B
【解析】A项, 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但“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A项错误;B项,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析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B项正确;C项,圆形并不是晶体冰本身自发形成的形状,而是受容器限制形成的,C项错误;D项,玻璃是非晶体,D项错误;故选B。
5.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B.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答案】B
【解析】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而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B项的说法错误。
6.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共价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答案】D
【解析】A项,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存在阴离子,故A错误;B项,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有分子间作用力,大多数有共价键,少数没有(如稀有气体),故B错误;C项,分子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与共价键有关,分子间作用力与稳定性无关,故C错误;D项,共价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的键能较大,所以共价晶体的熔点高、硬度大,故D正确。故选D。
7.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硼酸晶体属于共价晶体
B.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D.1molH3BO3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
【答案】D
【解析】A项,正硼酸晶体是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B项,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氢键与熔沸点有关,故B错误;C项,根据H3BO3分子的结构得到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是6电子,故C错误;D项,H3BO3晶体中每个—OH中的氧和氢分别与另外的—OH的H和另外的—OH的O形成氢键,因此1molH3BO3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红外光谱不仅可以用于晶体和非晶体的鉴别,还可测定分子中官能团和化学键的信息
C.SiO2属于共价晶体,其中Si采取sp3杂化与4个O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中,Na2O是纯粹的离子晶体,SiO2是纯粹的共价晶体
【答案】C
【解析】A项,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内部粒子在空间上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不是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A错误;B项,红外光谱是反映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而不是用于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错误;C项,SiO2属于共价晶体,Si原子与4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因此其中Si采取sp3杂化与4个O相连,形成与Si原子相连的4个O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C正确;D项,Na2O、SiO2中既有共价键成分又有离子键成分,前者离子键的百分数大于50%,偏向于离子键,对应晶体偏向于离子晶体;后者离子键的百分数小于50%,偏向于共价键,对应晶体偏向于共价晶体,D错误;故选C。
9.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 )
A.7∶8 B.13∶14 C.1∶1 D.26∶27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一个氯化钠晶胞即为一个氯化钠纳米颗粒,则其表面粒子数=8+6+12=26,总粒子数=表面粒子数+中心粒子数=26+1=27。
10.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少数固体属于非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非晶体SiO2的微观结构投影示意图为 (选填“A”或“B”)。
(2)根据非晶体SiO2和晶体SiO2的本质差异,完成下表:
固体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SiO2 有
非晶体SiO2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3)根据晶体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特点,能鉴别仿造的假宝石。请写出1种方法鉴别玻璃仿造的假宝石 。
【答案】(1)A
(2)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无
(3)方法1:可观察宝石的形状,具有多面体的外形:测试它的硬度、可在玻璃上刻出痕迹,初步确定它是晶体:方法2:可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方法3:c可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鉴别。
【解析】(1)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现。相反,非晶体中粒子的排列则相对无效,无自范性,故A为非晶体SiO2的微观结构投影示意图。(2)晶体SiO2有自范性,微观结构中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SiO2无自范性,微观结构中原子排序相对无序。(3)根据晶体各向异性的特点,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区分:(1)观察是否具有多面体的外形,假宝石没有相等的晶面、晶棱的重复出现;可以测试它的硬度,真宝石硬度大,可刻画玻璃;(2)可以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宝石的光折射率很高,看起来会有折射效果,而玻璃折射率低,没有折射效果;(3)采用X射线衍射,当X射线照射假宝石时,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11.分析晶体与非晶体具有的性质:
(1)下图是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min,此过程需 (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所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
(2)甲为石墨晶体,甲说明晶体具有 ;乙说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具有 ;丙说明晶体的内部微粒排列规范 而非晶体内部微粒排列无序。
【答案】(1)10 吸热 不变 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有序
【解析】(1)由图知,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此过程需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有无固定熔点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重要依据;(2)甲为石墨晶体,垂直方向的导电性差而水平方向的导电性强,说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乙图中,水晶属于晶体而玻璃属于非晶体,石蜡熔化后,水晶片上出现椭圆形而玻璃片上出现圆形,说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丙说明晶体的内部微粒排列规范有序而非晶体内部微粒排列无序。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第1节 认识晶体
第1课时 晶体的特性
1.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
A.钢化玻璃 B.塑料 C.水晶 D.陶瓷
2.红磷是巨型共价分子,无定型结构,下列方法能证明红磷是非晶体的是
A.质谱法 B.原子发射光谱法 C.核磁共振谱 D.X射线衍射法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金刚石和二氧化碳 B.NaBr和HBr C.氯气和KCl D.甲烷和
4.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对称性 D.没有固定的熔点
5.下图为一块密度、厚度均匀的矩形样品,长为宽的两倍,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测其电阻均为R,则这块样品一定是( )
A.金属 B.半导体 C.非晶体 D.晶体
6.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规则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7.云母属晶体,是单斜晶系一族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用烧热了的针去接触涂有薄薄一层石蜡的云母片的反面时,熔化了的石蜡呈现椭圆形,这是因为( )
A.云母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B.石蜡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C.石蜡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D.云母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8.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晶体的是( )
A.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 B.熔融态SiO2热液缓慢冷却
C.FeCl3蒸气冷凝 D.CuSO4饱和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
9.多数晶体中的微观粒子服从紧密堆积原理的根本原因是( )
A.便于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B.微观粒子结合得越紧密,体系总能量越低,体系就越稳定
C.便于使晶体具有对称性
D.为了使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10.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没有固定的熔点 B.a是非晶体 C.b是晶体 D.b是非晶体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B.晶体有固定的组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组成
C.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D.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橡胶 B.玻璃 C.食盐 D.水晶 E.塑料 F.胆矾 G.陶瓷
13.晶体和晶胞的关系: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是相邻晶胞之间_______。
(2)“并置”是所有晶胞都是_______排列的,取向_______。
(3)所有晶胞的_______及其内部的原子_______、_______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4)一般来说,晶胞都是_______。
14.根据晶体的特点,填写下列空白:
(1)自范性
概念:晶体能_______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_______。如熔融物质冷却凝固速率过快时,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的外形的块状物。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_______。
(2)各向异性
同一晶体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导电性、光学性质等,常常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熔点
晶体有_______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4)晶体能使X-射线产生的衍射
晶体物质能使X-射线产生_______,非晶体只有散射效应。这是测定晶体结构的重要实验方法。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研钵把硫黄粉末研细,放入蒸发皿中,放在三脚架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至熔融态,自然冷却结晶后,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
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小烧杯上,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
在250 mL烧杯中加入半杯饱和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浓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_
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A.测定熔点、沸点 B.观察外形
C.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通过比较硬度确定
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析出的固体不是晶体
B.假宝石往往是玻璃仿造的,可以用划痕的方法鉴别宝石和玻璃制品
C.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但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
D.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
3.关于晶体与化学键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共价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金属晶体中含有离子,但却不存在离子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4.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损的晶体能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知识点
5.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B.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6.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共价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7.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硼酸晶体属于共价晶体
B.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D.1molH3BO3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
8.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红外光谱不仅可以用于晶体和非晶体的鉴别,还可测定分子中官能团和化学键的信息
C.SiO2属于共价晶体,其中Si采取sp3杂化与4个O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中,Na2O是纯粹的离子晶体,SiO2是纯粹的共价晶体
9.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 )
A.7∶8 B.13∶14 C.1∶1 D.26∶27
10.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少数固体属于非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非晶体SiO2的微观结构投影示意图为 (选填“A”或“B”)。
(2)根据非晶体SiO2和晶体SiO2的本质差异,完成下表:
固体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SiO2 有
非晶体SiO2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3)根据晶体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特点,能鉴别仿造的假宝石。请写出1种方法鉴别玻璃仿造的假宝石 。
11.分析晶体与非晶体具有的性质:
(1)下图是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min,此过程需 (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所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
(2)甲为石墨晶体,甲说明晶体具有 ;乙说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具有 ;丙说明晶体的内部微粒排列规范 而非晶体内部微粒排列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