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3-24高二下·四川南充·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A.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B.键的电子云形状为:
C.的VSEPR模型:
D.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2.(23-24高二下·安徽·期末)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工业上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B.的VSEPR模型:
C.的电子式:
D.分子中p—p键的形成过程:
3.(23-24高二下·海南海口·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σ键是原子的轨道“头碰头”式重叠,π键是原子轨道“肩碰肩”式重叠
B.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
C.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
D.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4.(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KOH B.H2S C.Cl2 D.MgO
5.(23-24高二上·四川南充·期中)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有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6.(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仅含键的烃易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键的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B.一般共价键极性越强,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
C.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键和3个键
D.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7.(23-24高二下·福建厦门·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基态原子中,4px、4py、4pz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s-s轨道可以形成的σ键,s-p轨道也可以形成的σ键,
C.某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6s26p2,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D.CH4中4个C-H键的键长、键能不完全相同
8.(23-24高二下·安徽淮北·期末)下列有关共价键和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键能更大,故碳碳双键更稳定
C.键比键键长更短,故比更稳定
D.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9.(23-24高二上·河北衡水·期末)Fe3+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用途广泛。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溶液呈浅紫色的[Fe(H2O)6]3+、红色的[Fe(SCN)6]3-、无色的[FeF6]3-配离子。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向Co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蓝色的[Co(SCN)4]2-的配离子;Co2+不能与F-形成配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第四电离能(I4)小于第三电离能(I3)
B.向溶液Ⅰ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溶液逐渐变为浅紫色
C.配离子[Fe(H2O)6]3+中H—O—H的键角与H2O分子中H—O—H的键角相等
D.可用NaF和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Co2+
10.(23-24高二下·湖北武汉·期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3和PCl5均为极性分子
B.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
C.NH3和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D.和CH2O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11.(23-24高二下·宁夏银川·期末)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还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
C.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D.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分子立体构型都是四面体或正四面体
12.(23-24高二下·北京东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
B.氢键的存在决定了水分子中氢氧键的键角是
C.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沸点低于邻羟基苯甲醛
D.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
13.(23-24高二下·河南许昌·期末)键的极性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这是由于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
B.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酸性,原因是烷基越长其推电子效应越大
C.O3分子空间结构与H2O分子相似,其分子也有极性,它在CCl4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CH4、SO3、CO2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14.(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下列关于微粒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是空间结构为形的极性分子
D.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
15.(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区
B.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中碳原子间成键键长相同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16.(10分)(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下同),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则吡啶中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____(填标号)。
A.轨道 B.轨道 C.杂化轨道 D.sp杂化轨道
(3)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吡啶和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② 。
(4)、 、的碱性随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17.(10分)(23-24高二下·四川广安·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麻醉剂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一种常用麻醉剂氯仿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光气(COCl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形。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分子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该有机物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对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 。
(4)叠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中氢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H—N=N≡N,肼(N2H4)被亚硝酸氧化时便可得到氢叠氮酸(HN3),发生的反应为N2H4+HNO2=2H2O+HN3.HN3的酸性和醋酸相近,可微弱电离出H+和N。
①叠氮酸根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等形成配合物,如[Co(N3)(NH3)5]SO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的空间构型为 。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HN3中含有5个σ键
B.HN3中的三个氮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HN3、HNO2、H2O、N2H4都是极性分子
D.肼(N2H4)的沸点高达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18.(10分)(23-24高二上·广东深圳·期末)氨基乙酸铜被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塑料和电池等领域,其化学式为,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区元素(填“s、p、d、ds和f”其中一个)。
(2)氨基乙酸铜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该分子中有 个键。
(3)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 。
(4)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原子的 (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
(5)氨基乙酸铜可由碳酸铜、氯乙酸、乙二胺等制得,碳酸铜中的VSEPR模型名称为 ,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原因是 。
19.(10分)(23-24高二下·山东泰安·期末)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1)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邻氨基吡啶中所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
(2)鸟嘌呤和吡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鸟嘌呤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夹角∠1 ∠2(填“>”或“<”)。
②分子中的大键可以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吡咯中的大键可表示为 。
(3)分子中3个-OH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①、②、③表示)。
(4)与相比,前者的水溶性更 (填“大”或“小”)。—SH与—OH性质相似,写出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3-24高二下·四川南充·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A.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B.键的电子云形状为:
C.的VSEPR模型:
D.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答案】D
【解析】p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故A正确;p-pπ键为肩并肩形成的镜面对称的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故B正确;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VSEPR模型:,故C正确;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空间结构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C。
2.(23-24高二下·安徽·期末)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工业上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B.的VSEPR模型:
C.的电子式:
D.分子中p—p键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图为,A正确;
的中心原子C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无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即,B错误;的结构式为O=C=O,其电子式为:,C正确;分子中的p—p键是以“肩并肩”方式重叠的,D正确;故选B。
3.(23-24高二下·海南海口·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σ键是原子的轨道“头碰头”式重叠,π键是原子轨道“肩碰肩”式重叠
B.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
C.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
D.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答案】D
【解析】σ键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大,是原子轨道“头碰头”式重叠,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小,是原子轨道“肩并肩”式重叠,故A正确;键能可以用来衡量化学键稳定性,键能越大断开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牢固,故B正确;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故C正确;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任何化学键,故D错误;故选D。
4.(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KOH B.H2S C.Cl2 D.MgO
【答案】C
【解析】K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H2S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Cl2是单质,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C符合题意;MgO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3-24高二上·四川南充·期中)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有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答案】D
【解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例如NH4Cl中就存在离子键,A错误;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如He、Ne、Ar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就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B错误;共价键中所有的单键均为σ键,双键是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是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故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3个σ键和2个π键,C错误;由于乙烷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均为单键,故乙烷分子中只有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D正确;故选D。
6.(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仅含键的烃易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键的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B.一般共价键极性越强,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
C.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键和3个键
D.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答案】C
【解析】一般仅含键的烃中只含单键,易发生取代反应,含键的烃中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一般易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一般共价键极性越强,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B正确;乙炔分子中存在3个键和2个键,C错误;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正确;故选C。
7.(23-24高二下·福建厦门·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基态原子中,4px、4py、4pz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s-s轨道可以形成的σ键,s-p轨道也可以形成的σ键,
C.某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6s26p2,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D.CH4中4个C-H键的键长、键能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同一基态原子中,同能级能量相同,故4px、4py、4pz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相同,A正确;s-s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σ键,s-p轨道头碰头形成也是σ键,B正确;某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6s26p2,在第六周期第ⅣA族,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C正确;CH4中C原子为sp3杂化,4个杂化轨道完全相同,4个C-H键的键长、键能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D。
8.(23-24高二下·安徽淮北·期末)下列有关共价键和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键能更大,故碳碳双键更稳定
C.键比键键长更短,故比更稳定
D.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答案】B
【解析】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没有杂化的p轨道形成π键,故A正确;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5KJ,碳碳单键键能为348kJ,则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碳碳双键不稳定,易断裂,故B错误;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稳定,C-H键比Si-H键键长更短,键能更大,化学键更稳定,所以故CH4比SiH4更稳定,故C正确;SiF4中Si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二者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故D正确;故选B。
9.(23-24高二上·河北衡水·期末)Fe3+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用途广泛。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溶液呈浅紫色的[Fe(H2O)6]3+、红色的[Fe(SCN)6]3-、无色的[FeF6]3-配离子。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向Co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蓝色的[Co(SCN)4]2-的配离子;Co2+不能与F-形成配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第四电离能(I4)小于第三电离能(I3)
B.向溶液Ⅰ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溶液逐渐变为浅紫色
C.配离子[Fe(H2O)6]3+中H—O—H的键角与H2O分子中H—O—H的键角相等
D.可用NaF和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Co2+
【答案】D
【解析】Fe 的原子序数为26,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64s2,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三价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5,d轨道处于半满结构,能量低、稳定,失去电子难,所以Fe 第四电离能(I4)大于第三电离能(I3),故A错误;向溶液Ⅰ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棕黄色变浅,故B错误;配离子[Fe(H2O)6]3+中Fe与O之间的配位键与水中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小于孤电子对与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这样导致[Fe(H2O)6]3+中H—O—H的键角比H2O分子中H-O-H的键角大,故C错误;可用NaF和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Co2+,具体操作为向溶液中加入NaF使铁离子转化为无色的[FeF6]3-配离子,再加入KSCN溶液,若含有Co2+,则生成蓝色的[Co(SCN)4]2-配离子,故D正确。
10.(23-24高二下·湖北武汉·期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3和PCl5均为极性分子
B.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
C.NH3和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D.和CH2O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答案】C
【解析】PCl3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PCl5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XeF2中Xe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XeO2中Xe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不同,键角不相等,B错误;NH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C正确;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离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H2O的结构简式为:,碳氧之间为双键,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故选C。
11.(23-24高二下·宁夏银川·期末)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还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
C.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D.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分子立体构型都是四面体或正四面体
【答案】C
【解析】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没有杂化的轨道形成π键,故A错误;
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N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形成4个相同的轨道,故B错误;sp3、sp2、sp杂化轨道其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平面三角形、直线型,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故C正确;根据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可得出VSEPR模型,去掉孤电子对数才能得出分子的立体构型,孤电子对数为0的分子其立体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形,孤电子对数为1的分子其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孤电子对数为2的分子其立体构型可能是V形,故D错误;故选C。
12.(23-24高二下·北京东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
B.氢键的存在决定了水分子中氢氧键的键角是
C.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沸点低于邻羟基苯甲醛
D.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
【答案】D
【解析】水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的共价键较强,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键角是共价键的参数,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键角与氢键无关,故B错误;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熔、沸点高,邻羟基苯甲醛是分子内形成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是分子间形成氢键,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故C错误;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使氨气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故D正确;故选D。
13.(23-24高二下·河南许昌·期末)键的极性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这是由于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
B.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酸性,原因是烷基越长其推电子效应越大
C.O3分子空间结构与H2O分子相似,其分子也有极性,它在CCl4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CH4、SO3、CO2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C
【解析】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则碳氟键的极性大于碳氯键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更大,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A正确;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酸性,原因是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其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羧酸的酸性减弱,B正确;臭氧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且极性很微弱,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错误;CH4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SO3的分子构型平面三角型、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D正确;故选C。
14.(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下列关于微粒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是空间结构为形的极性分子
D.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
【答案】A
【解析】中中心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空间构型为V形,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A正确;中中心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错误;中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是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C错误;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为60o,键角为,D错误;故选A。
15.(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区
B.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中碳原子间成键键长相同
【答案】C
【解析】He最外层电子数为2,分布在p区,A错误;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若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不一定为手性分子,B错误;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不能用来形成键,C正确;键长: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D错误;故选C。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16.(10分)(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末)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下同),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则吡啶中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____(填标号)。
A.轨道 B.轨道 C.杂化轨道 D.sp杂化轨道
(3)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吡啶和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② 。
(4)、 、的碱性随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答案】(1) 、、 、、
(2)C
(3)吡啶能与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4)
【解析】(1)NH3、PH3、AsH3均为分子晶体,NH3分子间形成氢键,因此NH3的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因此AsH3的沸点高于PH3,即三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2)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则说明吡啶中N原子也采用sp2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和存在孤电子对,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sp2轨道,故答案选C;
(3)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吡啶和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②吡啶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4)已知-CH3为推电子基团,-Cl为吸电子基团,则导致N原子电子云密度最大,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其中碱性最强的为。
17.(10分)(23-24高二下·四川广安·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麻醉剂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一种常用麻醉剂氯仿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光气(COCl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形。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分子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该有机物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对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 。
(4)叠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中氢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H—N=N≡N,肼(N2H4)被亚硝酸氧化时便可得到氢叠氮酸(HN3),发生的反应为N2H4+HNO2=2H2O+HN3.HN3的酸性和醋酸相近,可微弱电离出H+和N。
①叠氮酸根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等形成配合物,如[Co(N3)(NH3)5]SO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的空间构型为 。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HN3中含有5个σ键
B.HN3中的三个氮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HN3、HNO2、H2O、N2H4都是极性分子
D.肼(N2H4)的沸点高达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答案】(1)平面三角形
(2) 极性 N>O> C
(3)sp3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4) 正四面体 CD
【解析】(1)COCl2中碳原子形成3个键,1个键,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OCl2为平面三角形分子
(2)该有机物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该有机物中苯环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其他碳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单键,为sp3杂化,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孤电子对数为1,故为sp3杂化,羟基上的氧原子形成2个共价单键,孤电子对数为2,故为sp3杂化,C、N、O位于同一周期,而N原子的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 C
(3)乙二胺分子中每个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孤电子对数为1,故为sp3杂化;乙二胺分子中存在N-H键,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三甲胺分子中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
(4)①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②A.根据叠氮酸的结构H—N=N≡N可知,HN3中含有3个σ键,A错误;
B. 根据叠氮酸的结构H—N=N≡N,最右侧N原子采用sp杂化,N原子存在sp2、sp杂化,B错误;
C.HN3、HNO2、H2O、N2H4中的氮原子含孤电子对,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都是极性分子,C正确;
D. N可以和H形成氢键,肼(N2H4)的沸点高达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形成氢键,D正确;
故选CD。
18.(10分)(23-24高二上·广东深圳·期末)氨基乙酸铜被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塑料和电池等领域,其化学式为,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区元素(填“s、p、d、ds和f”其中一个)。
(2)氨基乙酸铜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该分子中有 个键。
(3)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 。
(4)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原子的 (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
(5)氨基乙酸铜可由碳酸铜、氯乙酸、乙二胺等制得,碳酸铜中的VSEPR模型名称为 ,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原因是 。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ds
(2)sp3 sp2 2
(3)+1或者-1
(4)大 N原子2p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比O原子难失去电子
(5)平面三角形 Cl是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大,更容易电离出H+
【解析】(1)Cu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Cu元素位于ds区;
(2)亚甲基上C周围有4个σ键,采取sp3杂化,-COOCu-中的C原子形成3个σ键,采取sp2杂化,C=O双键由1个σ键和1个键组成,该分子中有2个键;
(3)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其价电子中2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其中有2个电子未成对,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1或者-1;
(4)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4,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3,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比较稳定,氮原子比氧原子难以失去电子,故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
(5)的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名称为平面三角形,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原因是:Cl是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大,更容易电离出H+。
19.(10分)(23-24高二下·山东泰安·期末)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1)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邻氨基吡啶中所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
(2)鸟嘌呤和吡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鸟嘌呤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夹角∠1 ∠2(填“>”或“<”)。
②分子中的大键可以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吡咯中的大键可表示为 。
(3)分子中3个-OH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①、②、③表示)。
(4)与相比,前者的水溶性更 (填“大”或“小”)。—SH与—OH性质相似,写出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N>C>H 邻氨基吡啶与水形成氢键
(2) sp2、sp3 >
(3)③①②
(4) 小 +2NaOH→+CH3OH+H2O
【解析】(1)邻氨基吡啶中所含元素为H、C、N,非金属性越大,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H。由于邻氨基吡啶与水形成氢键,所以邻氨基吡啶能溶于水;
(2)①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大,故鸟嘌呤中轨道之间的夹角∠1>∠2,故答案为:>;
②根据吡咯的结构可知,其大π键由5个原子、6个电子构成,则该吡咯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3)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强于醇羟基,所以分子中3个-OH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①②;
(4)
由于酚羟基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前者的水溶性更小。-SH与-OH性质相似,因此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H3OH+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