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 四季美景(单元测试·基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 写作与表达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朗润(rùn) 莅临(lì) 棱镜(léng) 淅淅沥沥(lì)
B. 吝啬(sè) 粗犷(kuàng) 贮蓄(zhù) 咄咄逼人(duō)
C. 瘫痪(huàn) 淅沥(xī) 静谧(mì) 水波粼粼(líng)
D. 酝酿(liàng) 憔悴(qiáo) 抖擞(sǒu) 呼朋引伴(hū)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嘹亮 烘托 健壮 花枝招展
B. 响晴 空灵 宽敞 翻来覆去
C. 干涩 草垛 烂漫 各得其所
D. 决别 取诀 淡雅 美不胜收
3. 读拼音,写词语(8分)
(1)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nuǎn huo)______而不灼热,(liáo liàng)______的鸟鸣在林间回荡。
(2)秋风掠过田野,(gāo miǎo)______的天空下,(shuò guǒ)______累累的果树散发着甜香。
(3)冬日的夜晚格外(jìng mì)______,雪花(piāo sǎ)______而下,给大地盖上了厚棉被。
(4)一家人漫步在湖边,化解了心中的(fēn qí)______,享受着(hé xié)______的时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春天的公园繁花似锦,游人摩肩接踵,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B. 面对壮阔的大海,他忍不住赞叹:“这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
C. 经过一番协调,大家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真是各得其所。
D. 他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分享了自己对四季美景的独特感悟,赢得阵阵掌声。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请从感官角度续写句子,描绘秋天的景象。
秋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觉)
走近果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嗅觉)(2)冬天的济南是温暖的。(改为反问句)
(3)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修改病句)
(4)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秋天的田野最迷人,周末我带你去看看。”(改为转述句)
6. 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8分)
(1)《春》的作者是 ,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其散文以语言清新优美著称,代表作有《 》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 ,字舍予,他的作品充满京味特色,代表作有话剧《 》。
(3)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山岛景色的句子是:“ ,百草丰茂。”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秋景萧瑟氛围的句子是:“ , ,古道西风瘦马。”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的名句是:“ ,江春入旧年。”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15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 选段第①段描绘了济南冬雪后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描写的?(3分)
2. 赏析第①段中“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4分)
3.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水“不忍得冻上”?这体现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4. 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课外语段阅读(22分)
夏之韵
①夏天是一首热烈的诗,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浓郁的韵味,在天地间铺展开来。
②夏的韵律藏在草木间。梧桐树撑开浓密的绿伞,叶片大而厚实,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连阳光也被筛成细碎的光斑,在地上跳跃。石榴花燃得正旺,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缀在枝头,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热烈得让人心头发烫。爬山虎顺着墙壁向上攀爬,密不透风的叶子把墙面染成深绿,偶尔露出几朵淡紫色的小花,藏在叶间偷偷笑。
③夏的韵律融在风雨里。夏日的雨来得急,乌云刚聚起,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下来,打在树叶上沙沙响,打在窗玻璃上叮咚唱。雨势最猛时,天地间像挂起了宽大的雨帘,模糊了远处的景物。可转眼功夫,雨就停了,空气里浮着淡淡的泥土清香,树叶上的水珠晶莹透亮,一滴滴滚落,砸在水洼里溅起圈圈涟漪。
④夏的韵律浸在瓜果中。西瓜躺在田埂上,圆滚滚的身子裹着深绿浅绿相间的花纹,切开后红瓤黑籽,甜汁顺着刀刃往下淌,咬一口,冰凉清甜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心底。葡萄架上挂满了串串“珍珠”,紫的、绿的,饱满圆润,摘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汁水在口腔里爆开。还有那熟透的桃子,粉嘟嘟的脸蛋上覆着一层细毛,轻轻一掰就分成两半,桃香扑鼻而来。
⑤夏的韵律还在蝉鸣里。午后的树荫下,蝉儿们不知疲倦地唱着,“知了——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虽然热闹却不聒噪,反倒让夏日的午后更添了几分静谧。孩子们拿着网兜在树下追逐嬉戏,笑声与蝉鸣交织在一起,成了夏日最动人的旋律。
⑥夏天的韵,是草木的浓绿,是风雨的爽朗,是瓜果的香甜,更是生命的热烈。它不像春那般含蓄,不像秋那般沉静,却以独有的奔放,让人沉醉其中。
1. 文章围绕“夏之韵”写了哪些具体的韵味?请简要概括。(4分)
2. 赏析第②段中“石榴花燃得正旺,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缀在枝头,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这句话。(4分)
3. 第③段描写夏雨时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天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5. 你心中的“夏之韵”还藏在哪里?请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来。(5分)
三、写作与表达(30分)
“四季轮回,各有风情。春的温柔、夏的热烈、秋的沉静、冬的纯净,都藏着独特的美好。”请以《______季的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 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春”“夏”“秋”“冬”;2. 抓住季节特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3. 情景交融,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第一单元 四季美景(单元测试·基础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 A(3分) 解析:B项“粗犷”的“犷”读“guǎng”;C项“水波粼粼”的“粼”读“lín”;D项“酝酿”的“酿”读“niàng”;A项注音均正确。
2. D(3分) 解析:D项“决别”应为“诀别”,“取诀”应为“取决”;A、B、C项书写均正确。
3. (1)暖和、嘹亮 (2)高邈、硕果 (3)静谧、飘洒 (4)分歧、和谐(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解析:“高邈”的“邈”注意“辶”部写法;“飘洒”的“洒”不要写成“撒”;“分歧”的“歧”不要少写“止”部。)
4. D(3分) 解析:“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与“分享独特感悟、赢得掌声”的语境不符;A项“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B项“美不胜收”形容美景多到看不完,C项“各得其所”指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均使用恰当。
5. (1)示例:秋风吹过,金黄的树叶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视觉);走近果园,甜丝丝的苹果香、葡萄香混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嗅觉)(2分,每句1分,符合感官角度,语句通顺即可。)
(2)冬天的济南难道不是温暖的吗?(2分,添加“难道不”“吗”,句号改为问号,保持句意不变。)
(3)学习《春》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或: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分,删去“通过”或“使”,修正主语残缺的语病。)
(4)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秋天的田野最迷人,周末他带我去看看。(2分,删去引号,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人称“我”不变,第二人称“你”改为“我”,完成转述。)
6. (1)朱自清、背影(或:荷塘月色) (2)舒庆春、茶馆(或:龙须沟) (3)树木丛生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海日生残夜(8分,每空1分,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需准确,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济南的冬天》(15分)
1. 景物: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山腰的薄雪(2分);顺序:从山上到山尖,再到山坡、山腰,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描写(1分)。(3分,景物列举完整,顺序判断准确即可。)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薄雪”赋予人的情态,“害了羞”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斜射下山腰薄雪微微泛红的样子(2分),表现出济南冬雪的娇美,也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1分)。(4分,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角度赏析,逻辑清晰即可。)
3. 原因:一是因为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水被绿的精神感染;二是因为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水不忍心冻上(2分);体现了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充满生机的特点(2分)。(4分,原因与特点分析贴合文本,合理即可。)
4.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分),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1分),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视(1分)。(4分,情感概括全面,结合选段内容即可。)
(二)课外语段阅读《夏之韵》(22分)
1. ①草木间的浓绿之韵;②风雨里的爽朗之韵;③瓜果中的香甜之韵;④蝉鸣里的热闹之韵(或:孩童嬉戏的活力之韵)(4分,每点1分,从文中提取“夏之韵”的具体表现,概括简洁即可。)
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火红的石榴花”比作“燃烧的火焰”(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石榴花盛开时的热烈、艳丽(1分),表达了作者对夏日石榴花的喜爱与赞美(1分)。(4分,修辞判断准确,赏析结合内容与情感,语句通顺即可。)
3. 感官描写:①听觉(雨点砸落的“噼里啪啦”“沙沙响”“叮咚唱”);②视觉(“宽大的雨帘”“模糊的景物”“晶莹透亮的水珠”);③嗅觉(“淡淡的泥土清香”)(3分,每点1分);好处:多角度描写夏雨,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直观地感受到夏雨的急、猛、爽,使夏雨的形象更鲜活(2分)。(5分,感官角度找全,好处分析合理即可。)
4. ①热烈奔放,如草木浓绿、石榴花似火;②充满生机,如夏雨滋润万物、瓜果成熟;③爽朗鲜活,如下雨急停、空气清新;④热闹而不失静谧,如蝉鸣与孩童笑声交织(4分,每点1分,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夏天的特点即可。)
5. 示例:我心中的“夏之韵”藏在荷塘里。傍晚的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色的荷花从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歌唱,蜻蜓停在花苞上,像一个个小逗号。晚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晃,水珠在叶上滚来滚去,像珍珠般闪亮,这就是夏日荷塘独有的韵味。(5分,描写具体,贴合“夏之韵”的主题,语句通顺即可。)
三、写作与表达(30分)
评分标准
优秀(24-30分) 1. 补题恰当(如《春季的诗意》《秋季的诗意》),紧扣“季节诗意”主题;2. 抓住季节特征(如春的生机、秋的沉静),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视觉、听觉、嗅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3. 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如对季节美景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4. 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字数≥500字。
良好(18-23分) 1. 补题合理,主题明确;2. 能体现季节特征,有简单描写与修辞;3. 情感较真实;4. 语句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字数达标。
合格(12-17分) 1. 补题基本恰当,主题较模糊;2. 季节特征不突出,描写与修辞少;3. 情感表达不充分;4. 语句基本通顺,结构不够完整,字数接近500字。
待改进(12分以下) 1. 偏离“季节诗意”主题;2. 无完整内容,描写混乱;3. 语句不通顺,字数<450字。
范文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