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7 17:3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名句。
2、过程与方法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四边教学法学、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评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易混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灵活运用赏析诗歌的方法。
易混点:形近字、多音字。
学具:
小黑板
学习方式
分层次朗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释疑,品味感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题目是什么?谁能背下来?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一反悲秋格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和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复习他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课
1、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②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④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名句,把握主旨。
用四边教学法逐一完成目标。
2、目标一: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师导学:
①同学们对作者的了解有多少呢?
②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
③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节奏一般怎么划分?
生先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
展示、互评、互补:
作者及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
( http: / / www.21cnjy.com )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其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浪淘沙》等。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
3、目标二、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师导学:
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背诵这首诗,哪些生字词易读错、写错?读一读,写一些。
②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一般按什么节奏来朗读?试着读一读。
③你觉得最后两句应以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
④你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默课文吗?我们来比赛吧!
生自学后,展示交流:

赋(

柯(

畔(


斌(

坷(

衅(

凭(
)
②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节奏一般是四三拍或二二三拍、二二二一拍、二二一二拍。
如: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③愉悦、高昂的语气、语调,从“千帆”、“万木”、“长精神”这些词可揣摩出来。
④男女生朗读比赛,然后默写,看谁的正确率高。
目标三: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师导学:
①诗歌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必须掌握或者是你不懂的?
②你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吗?
生复习后,生生互相提问检测,老师抽查。
①重点词语
酬:酬答,酬谢。这里指用诗答谢。
乐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赠给自己诗歌。
巴山楚水:贬居之地
弃置身:被抛弃的人。弃置,抛弃,这里指被贬官离京。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翻:副词,反而。翻似:反而好像。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柯:斧头柄。
沉舟:下沉的船。
侧畔:旁边。
病树:枯朽有病的树。
君:指白居易。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振作。
②诗歌大意:
首联:巴山楚水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一直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颔联:回到家乡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
们。而我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颈联: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尾联: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指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在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并理解诗歌大意,希望同学们学有所获。
(四)课堂练习
见所印的练习题1—4题
(五)布置作业
古诗文必读第一大题。
(六)板书设计(见下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
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浪淘沙》等。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
1、谁来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哪位同学给大家讲讲这首诗的大意?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
(二)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1、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把握主旨。
2、学习描写、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复习新课(用四边教学法逐一完成目标。)
1、目标一: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把握主旨。
师导学:①我们以前总结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有哪些?
②这首诗每段该怎样赏析?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质疑释疑、合作探究后展示并互评、互补:
5、目标四: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名句、主旨。
师导学:①我们以前总结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有哪些?
②这首诗每一联写了什么内容?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后展示并互评互补: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
首联:用“凄凉地”、“弃置身”这些充满感彩的词语,表达了诗人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不满。此联实为下联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修辞手法:用典
A此句用典,借向秀对稽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因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改革失败而受害的战友王书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有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B此处用典,诗人以王质自比(或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贬谪的时间长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C颔联:这两句话用向秀和稽康的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万木春。
颈联(名句)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感情基调由沉郁转向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后人则赋予其新意: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⑤主旨: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三)课堂小结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规律,富有哲理,同时诗人在逆境中仍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欣赏和敬佩。
(四)课堂练习
见所印的练习题
(五)布置作业
背默这首诗。
(六)板书设计(见下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对偶
长期遭贬受冷落
辛酸、愤怒、不满
颔联:用典
向秀对嵇康的怀念_诗人对战友的怀念、伤痛、怅惘
低沉愤懑
以王质自比--贬谪时间久、暮年返乡恍如隔世
颈联:对偶
以沉舟、病树自比
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
乐观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
高昂乐观
千帆过、万木春
哲理(新意):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尾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与友人共勉。
(七)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