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7 17: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习目标
一、学习古人丰富的情感;二、欣赏诗词曲中的名句,揣摩其深刻的含义。三、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教具学具
录音机
磁带
小黑板
预习作业
背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与背景介绍:解题注释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交流(“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情景:小刚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初中毕业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人都没有考上高中。转眼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今天,在母校门口偶遇了,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预设表演:握手、拥抱、互相打招呼;交流别后的生活;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等)。
二、预习交流
1、诗歌背景介绍。
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也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2、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3、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4、注
释(1)二十三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前后共二十三年。(2)弃置:抛弃。
(3)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4)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片刻,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5)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6)长(zhǎng):增长,振作。
(设计此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发挥潜力,通过表演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展示探究(“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
三、初读诗歌,理解大意。1、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分组说话,生生互动。请每个同学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诗歌大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四、再读诗歌,体会感情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颈联: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板书】
首联:直抒胸臆。
“凄凉地”
“弃置身”
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
《闻笛赋》
“烂柯人”
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
“沉舟”
“病树”
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
“长精神”
坚忍之慨
五、细读诗歌,揣摩哲理。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刘禹锡消沉颓唐。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正如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老师作简洁的诗歌赏析介绍,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深入地理解诗歌。
检测反馈(“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
六、当堂检测1、背诵大比拼。规定5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最好。请背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2、默写这首诗。3、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课堂评价小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将前两句的沉郁转而为豪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课后作业
《当》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