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课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事。
核心素养目标
1.家国情怀、史料实证:通过梳理重庆谈判史实和阅读《双十协定》具体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感悟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
2.时空观念: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等史事,认识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3.唯物史观:通过材料分析等,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和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史实,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导入新课
和平会出现在1945年的深秋吗?
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大公报》,于1945年8月15日别具匠心地报道了当天全世界最重要的消息。用五个醒目的特大号黑体字和一个感叹号作为标题:“日本投降矣!”非常醒目震撼,令人振奋。在《大公报》的排版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如此大的字号,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重大意义。
目 录
01
重庆谈判
02
国民党发起内战
03
《诗经》与“楚辞”
感悟人生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无家可归的人们
战争毁坏的城市
日军炸毁的桂林解放桥
材料1: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一封读者来信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热切的渴望是什么?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面对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国共两党的态度如何?
材料2:今天的工作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再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5日至21日)上的讲话
材料3: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4: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讲话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材料5:(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
②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材料6:蒋介石打内战的决心已经定了,但他要发动全面内战一时还有很多困难和顾忌。在国内,全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后普遍反对内战,渴望在和平环境中重建家园,建设自己的国家。谁发动内战,谁就极端不得人心。在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人民普遍希望和平,美、英、苏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也都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对蒋介石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他的军队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地区,把他运送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商谈。——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45年,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材料7:8月14日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材料8:8月20日电:“……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希望足下体谅国家之安危,闵怀人民之疾苦,戮力同心,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有赖于先生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会,岂仅个人而已哉。
材料9:8月23日电: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携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例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2.目的: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材料10: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11: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谋士陶希圣
①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②国民党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面对蒋介石精心设计的鸿门宴,毛泽东该如何抉择?
材料12: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材料13:我们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另一方面必须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有充分认识,对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不抱幻想,不怕威胁。——毛泽东
②如果和谈不成功,以真和谈揭穿蒋假和平的面目,表达中共的和平诚意,以团结教育广大人们群众。
①以民族大义为重,尽可能制止内战,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在起飞前,他留下的政治遗嘱是“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
3.概况:
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重庆谈判的时间、结果及其内容,分析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的意义。
谈判双方:
地点:
时间:
1945年8月至10月
重庆
蒋介石、毛泽东
材料14: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 《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中国人民饱经西方列强侵略、军阀割据混战、日本法西斯侵略。他们厌倦战争,要求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合
作
探
究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1945年8月28日)
(1)签订《双十协定》
结果:
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
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努力的结果,这个协定的签订,是有利于人民的,是战后人心思定的一个表现。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时间:
地点:
1946年1月
重庆
重庆政协会议召开
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②通过一系列协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材料15: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目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粹他们的进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代表八名、共产党代表七名、中国民主同盟代表九名、中国青年党代表五名以及无党派代表九名。共产党代表是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后由博古继代)、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五项协议。
史
料
链
接
相
关
史
事
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企图以此在谈判桌上要挟共产党。人民军队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歼灭来犯的国民党军队3.5万人,取得上党战役胜利。蒋介石不得不在谈判桌上有所收敛。
国民党军队在谈判期间进攻解放区说明了什么
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进攻解放区,试图以武力逼迫中共让步,反映其坚持独裁统治,不愿民主改革的立场,充分暴露了其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加速了内战的爆发。
比
较
探
究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不 同 点 背景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 签署“双十协定”
落实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国共第二次分裂
相似点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 启示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的根本利益
感悟人生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尽管有了政协协议,国民党统治集团并不执行。在美国支持下,国民党基本完成内战部署。
蒋介石秘颁《剿匪手本》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国援助的军事装备
抗日战争胜利时,国民党军队主要在西南、西北大后方。从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美国用军用飞机和军舰,将国民党军队54万多人运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美国还直接出兵,帮助国民党占据上海、天津、北平等战略要地。国民党军队不仅接收了100多万日军和几十万伪军的武器装备,还在美国帮助下装备了39个师。
相
关
史
事
1.背景
材料16:(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材料17: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梁漱溟
2.全面内战爆发
结合教材知识,说出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和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政协决议,命令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开始标志:
中原
地形地势:背靠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面临江汉平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战略位置:平汉铁路贯穿南北,是控武汉、窥南京,控制出川咽喉的要地;
材料18: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扬言:“48小时消灭中原解放区,也许3个月,至多6个月,使能整个解决中共部队”。
1946年10月,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 全面进攻:
下表反映了什么情况?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情况,中共如何取得胜利呢?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总兵力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拥有装备较好的
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
人口
国统区面积约占全国的76%
占领地区
国统区人口约3.39亿
解放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4%
解放区人口约1.36亿
从兵力、武器装备、占领地区和人口来看,战争初期国民党拥有绝对的优势。中共想要反击并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非常困难。
感悟人生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实施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材料19: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
——毛泽东《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1946年7月20日)
材料20: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6日)
2.粉碎全面进攻
经过半年多的作战,国民党用于一线的兵力逐渐不足,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一部在临江、通化地区连续打退国民党军四次进攻,即“四保临江”;另一部三次越过松花江,向南岸出击,配合临江地区作战,即“三下江南”。这就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也称“临江战役”。此战消灭国民党军队数万人,扭转了东北战局。
相
关
史
事
学
史
崇
德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文水县。文水县云周西村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坚持留在当地进行斗争。1947年1月,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认出,不幸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最终从容就义,牺牲时未满15周岁。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8月,刘胡兰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她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3. 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胡宗南指挥国军于1947年3月13日动员了二十三万军队进攻解放军约二万军队。
陕北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材料21: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毛泽东指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管玄同《转战陕北期间党中央成功应对变局的历史经验》
材料22:毛泽东扳下一根指头,说:“其一,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我无颜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其二,我不离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胡宗南有20多万人马,我们只有2万,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 现在解放区刚刚夺得主动,我留在陕北,蒋介石就不敢把胡宗南投入别的战场。我拖住他的‘西北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不少压力。”——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
人民军队名称变化
拓
展
延
伸
时期 军队番号
秋收起义后(1927.9)
井冈山会师后(1928.4)
七七事变后(1937.7)
内战爆发后(1946.10)
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新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一些解放区的部队开始使用“解放军”或“人民解放军”的称谓。1947年10月,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后,全军各部队陆续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战争(War of Liberation),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山东
粉碎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陈毅
粟
裕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华东野战军向孟良崮挺进
4.结果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解放区军民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共歼敌112万人,自身总兵力发展到190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总兵力。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一部在临江、通化地区连续打退国民党军四次进攻,即“四保临江”;另一部三次越过松花江,向南岸出击,配合临江地区作战,即“三下江南”。这就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也称“临江战役”。此战消灭国民党军队数万人,扭转了东北战局。
相
关
史
事
合
作
探
究
为什么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
材料2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之。”——毛泽东
材料24: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摘自陈毅《孟良崮战役》
材料25:“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谢伟思
材料26: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重庆谈判
国民党(蒋介石)
双十协定
政协会议
国民党发动内战
中共(毛泽东)
争取和平
目的
假和平真内战
目的
全面进攻
运动战
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
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孟良崮战役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