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22:11:17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单选题
1.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B. C. D.
2.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含有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其原理为:6Fe2+ + + 14H+= 6Fe3+ + 2Cr3+ + 7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A.Fe2+作还原剂
B.的氧化性强于Fe3+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
D.反应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12个
3.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 B. C. D.
4.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中,只做氧化剂的是
A. B.
C. D.
6.下列各种微粒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A. B. C. D.
7.与反应时,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的是
选项 电子转移
A
B
C (稀)
D
A.A B.B C.C D.D
8.已知反应:
①;
②;
③。
依据上述反应并结合已学知识,下列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9.在下列反应中,S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2SO2+O22SO3 B.SO2+2H2S=3S↓+2H2O
C.SO2+Cl2+2H2O=H2SO4+2HCl D.SO2+2NaOH=Na2SO3+H2O
10.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化学在行动。废水脱氮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使完全转化为,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还原产物 B.被氧化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D.氧化性:
11.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2.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0Z-+2X=2X5-+5Z2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不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 D.X2+是X的还原产物
13.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
B.碘元素在反应(1)中被还原,在反应(2)中被氧化
C.氧化性: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时转移电子数为2:5
1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推进过程中发生反应。已知中为-3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该反应中为还原产物
C.生成时,转移电子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15.已知:



请依据上述反应判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16.向1 LFeI2溶液中不断缓慢通入Cl2,溶液中含碘微粒I-、I2、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忽略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c线表示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化
B.的值在1~1.5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
C.时,溶液中的I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由图分析可知还原性:I->Fe2+>I2>Cl-
17.气体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①;
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若有6.72L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
C.反应②中,每有1mo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不能将氧化成
18.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主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该反应中,还原剂是和
C.由上述反应可得,的氧化性比的强
D.上述反应中,理论上若有电子发生转移,可生成
19.在稀硫酸中几种离子先后发生反应1、反应2、反应3,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的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为 B.反应2的催化剂为,中间产物为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D.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为
20.自由能大小可以反映物质氧化能力的相对强弱。锰元素的自由能-氧化态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性条件下易被还原为
B.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能力明显降低
C.中Mn为+7价
D.酸性条件下1mol,被充分还原,则转移5mol电子
二、填空题
21.已知NaBH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 ,还原剂: 。
(2)若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H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2.在S2-、Mg2+、Fe2+、S、I-、H+,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23.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还原性:)
(1)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mol。
(2)原溶液中 。
24.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反应:
①       

③      

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只作还原剂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2)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若消耗30g的NO得到还原产物的质量为 g。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 。



若溶质中与共存,为了氧化而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以用上述反应中的 做氧化剂。③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单选题
1.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Fe做还原剂,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A项符合题意;
B.加入催化剂即可,不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B项不符合题意;
C.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C项不符合题意;
D.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含有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其原理为:6Fe2+ + + 14H+= 6Fe3+ + 2Cr3+ + 7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A.Fe2+作还原剂
B.的氧化性强于Fe3+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
D.反应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12个
【答案】D
【分析】铁的化合价从+2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三价铁离子,所以亚铁离子为还原剂;的Cr的化合价从+6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Cr3+,由此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亚铁离子为还原剂,A正确;
B.为氧化剂,三价铁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B正确;
C.氧化产物为三价铁离子,还原产物为Cr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C正确;
D.Cr的化合价从+6价变为+3价,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6个,D错误;
故选D。
3.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下降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A符合题意;
B.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加入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和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该过程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程中不需要加入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加入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以此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
【详解】A. 的转化过程中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不选;
B.的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并未改变,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不选;
C.通过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即可以实现,故C不选;
D.的转化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反应中,只做氧化剂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反应2Na+2H2O═2NaOH+H2↑中,H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H2O做氧化剂,故A选;
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反应,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不选;
D.反应中,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是还原剂,故D不选;
答案选A。
6.下列各种微粒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氯元素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
B.氧元素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错误;
C.铁为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C错误;
D.铜离子的铜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D正确;
答案选D。
7.与反应时,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的是
选项 电子转移
A
B
C (稀)
D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和反应生成HCl,H2为还原剂,失去电子从0价升高到+1价,Cl2为氧化剂,得到电子从0价降低到-1价,H2失电子给Cl2, 故A不符合题意;
B.Fe和反应生成FeCl2,Fe为还原剂,失去电子从0价升高到+2价,FeCl3为氧化剂,得到电子从+3价降低到+2价,Fe失去电子FeCl3得到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Mg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Mg为还原剂,失去电子从0价升高到+2价,H2SO4(稀)为氧化剂,H+得到电子从+1价降低到0价,Mg失去电子,H2SO4得到电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 +SSO2,O元素由0价下降到-2价,得到电子,S元素失去电子,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已知反应:
①;
②;
③。
依据上述反应并结合已学知识,下列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判断规则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①;氧化性:,②;氧化性:,③。氧化性:,结合已学知识,氧化性:,氧化性:,故选A。
9.在下列反应中,S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2SO2+O22SO3 B.SO2+2H2S=3S↓+2H2O
C.SO2+Cl2+2H2O=H2SO4+2HCl D.SO2+2NaOH=Na2SO3+H2O
【答案】D
【分析】SO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说明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详解】A.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SO2为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O2为氧化剂,故B错误;
C.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SO2为还原剂,故C错误;
D.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SO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10.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化学在行动。废水脱氮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使完全转化为,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还原产物 B.被氧化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D.氧化性:
【答案】D
【详解】A.由知,Cl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故是还原产物,A正确;
B.中N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中0价,故被氧化,B正确;
C.由知,氧化剂为,还原剂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C正确;
D.由知,氧化剂为,氧化产物为,故氧化性:,D错误;
故选D。
11.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碘单质不会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A错误;
B.、、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氯气、铁离子均会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B错误;
C.、的氧化性依次减弱,铁离子会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但是反应电荷不守恒,应该为,C错误;
D.、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会氧化氯离子为氯气,D正确;
故选D。
12.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0Z-+2X=2X5-+5Z2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不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 D.X2+是X的还原产物
【答案】C
【分析】①X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X为氧化剂,X5-为还原产物,Z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Z-为还原剂,Z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X﹥Z2,还原性:Z-﹥X5-;
②B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2为氧化剂,B-为还原产物,A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2+为还原剂,A3+为氧化产物,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
③Z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Z2为氧化剂,Z-为还原产物,B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为还原剂,B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Z2﹥B2,还原性:B-﹥Z-;
氧化性:X﹥Z2﹥B2﹥A3+,还原性:A2+﹥B-﹥Z-﹥X5-。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氧化性:X﹥Z2﹥B2﹥A3+,则溶液中可以发生:Z2+2A2+=2A3++2Z-,故A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Z2在反应①中为氧化产物,在反应③中为氧化剂,故B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故C项正确;
D.X→X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X2+是X的氧化产物,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13.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
B.碘元素在反应(1)中被还原,在反应(2)中被氧化
C.氧化性: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时转移电子数为2:5
【答案】A
【详解】A.与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A正确;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②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
C.氧化性的强弱: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所以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错误;
D.反应①中生成1mol转移2mol电子,在反应②中生成1mol转移10mol电子,所以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时转移电子数为2:10,D错误;
故选A。
1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推进过程中发生反应。已知中为-3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该反应中为还原产物
C.生成时,转移电子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答案】C
【分析】反应中,中元素为-3价,C元素为+1价,→N2,N元素化合价升高,→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则为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N2,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则是氧化剂,而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是氧化剂,CO2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O2,A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CO2为氧化产物,B项错误;
C.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2mol;→N2,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消耗1个转移8个电子,则消耗0.2mol,转移1.6mol电子,C项正确;
D.由分析可知,CO2为氧化产物,反应中生成2分子CO2,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生成的3分子N2中,有1分子N2为氧化产物,2分子N2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3:2,D项错误;
答案选C。
15.已知:



请依据上述反应判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反应①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是还原产物,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是还原剂,则还原性;反应②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是还原产物,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还原性;反应③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是还原产物,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还原性;综上所述还原性:,A正确。
16.向1 LFeI2溶液中不断缓慢通入Cl2,溶液中含碘微粒I-、I2、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忽略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c线表示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化
B.的值在1~1.5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
C.时,溶液中的I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由图分析可知还原性:I->Fe2+>I2>Cl-
【答案】C
【分析】已知还原性顺序:I->Fe2+,向1 L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依次发生:2I-+Cl2=I2+2C1-、2Fe2++Cl2=2Cl-+2Fe3+、5Cl2+I2+6H2O=2+10C1-+ 12H+,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的值在0~1时,发生反应:2I-+Cl2=I2+2C1-;在1~1.5时,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在1.5~6.5时,发生反应:5Cl2+I2+6H2O=2+10C1-+ 12H+,故图中c点表示的物质的量随的变化,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的值在1~1.5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B正确;
C.假设FeI2的物质的量是1 mol,时,2I-+Cl2=I2+2C1-、2Fe2++Cl2=2Cl-+2Fe3+已经完成,二者共消耗Cl2的物质的量是n(Cl2)=1 mol+0.5 mol=1.5 mol,溶液中又发生反应:5Cl2+I2+6H2O=2+10C1-+ 12H+,该反应消耗Cl2的物质的量是n(Cl2)=4 mol-1.5 mol=2.5 mol,生成1 mol,根据Fe、I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I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Fe3+的物质的量是1 mol,故该溶液中I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错误;
D.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选项A分析可知微粒的还原性:I->Fe2+>I2>C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7.气体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①;
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若有6.72L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
C.反应②中,每有1mo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不能将氧化成
【答案】A
【详解】A.由①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3+是氧化剂,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由②可知,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3+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3+>,A正确;
B.缺少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也不能计算最终消耗的K2Cr2O7物质的量,B错误;
C.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2×(6-3)=6 mol,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C错误;
D.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由①可知氧化性:Fe3+>,还原性:SO2>Fe2+,由②可知氧化性:>Fe3+,还原性:Fe2+>Cr3+,所以氧化性:>Fe3+>,还原性:SO2>Fe2+>Cr3+,根据“强制弱”规律,则K2Cr2O7能将SO2氧化成,D错误;
故答案选A。
18.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主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该反应中,还原剂是和
C.由上述反应可得,的氧化性比的强
D.上述反应中,理论上若有电子发生转移,可生成
【答案】D
【详解】A.Na2FeO4中的铁为+6价,容易得到电子变为低价铁的化合物,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故A正确;
B.还原剂是失电子的物质。当有2mol硫酸亚铁参与反应时,铁失去的电子为8mol,生成1molO2,有6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其中有1mol的过氧化钠作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2mol,故共转移10mol电子,所以该反应中,还原剂是FeSO4和Na2O2,故B正确;
C.该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Na2FeO4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Na2O2的氧化性比Na2FeO4强,故C正确;
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当转移10mol电子时,生成2molNa2FeO4,所以若转移4mol电子,可生成0.8molNa2FeO4,故D错误;
故选D 。
19.在稀硫酸中几种离子先后发生反应1、反应2、反应3,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的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为 B.反应2的催化剂为,中间产物为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D.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1为Ce4++Mn2+=Ce3++Mn3+,反应2为Fe2++Mn3+=Fe3++Mn2+,反应3为2I-+2Fe3+=I2+2Fe2+。
【详解】A.反应1中C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为Ce3+, Mn2+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Mn3+,A错误;
B.反应2为Fe2++Mn3+=Fe3++Mn2+,则Fe2+为还原剂、Fe3+为氧化产物,由图知,Fe2+先在反应2中消耗再在反应3中生成,Fe3+先在反应2中生成再在反应3中消耗,则催化剂为Fe2+,中间产物为Fe3+,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结合分析可知,氧化性:, C正确;
D.离子方程式中应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守恒,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为2I-+2Fe3+=I2+2Fe2+,D错误;
故选C。
20.自由能大小可以反映物质氧化能力的相对强弱。锰元素的自由能-氧化态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性条件下易被还原为
B.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能力明显降低
C.中Mn为+7价
D.酸性条件下1mol,被充分还原,则转移5mol电子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与的自由能接近,因此很难被还原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远远小于酸性条件下的自由能,因此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能力明显降低,故B正确;
C.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中O为-2价,Mn为+7价,故C正确;
D.由图可知,酸性条件下1mol,被充分还原,转化为自由能最低的Mn2+,则转移5mol电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二、填空题
21.已知NaBH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 ,还原剂: 。
(2)若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H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答案】(1) H2 NaBH4
(2)0.2 mol
【详解】(1)
NaBH4与水反应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NaBH4中H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2O中H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2)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4molH2转移4mol电子,若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H2,即0.2molH2转移0.2mol电子。
22.在S2-、Mg2+、Fe2+、S、I-、H+,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答案】 Mg2+、H+ S2-、I- Fe2+、S
【详解】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只有氧化性的是Mg2+、H+;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的是S2-、I-;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S。
23.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还原性:)
(1)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mol。
(2)原溶液中 。
【答案】(1)3
(2)2:1:3
【分析】还原性,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I-、再氧化Fe2+、最后氧化Br-。AB段发生反应2I-+Cl2=I2+2Cl-,BC段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DE段发生反应2Br-+Cl2=Br2+2Cl-。
【详解】(1)DE段发生反应2Br-+Cl2=Br2+2Cl-,n(Br-)=6mol,根据溴元素守恒,n()=3mol。
(2)根据图像,AB段发生反应2I-+Cl2=I2+2Cl-,BC段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DE段发生反应2Br-+Cl2=Br2+2Cl-,则n(Br-)=6mol、n(Fe2+)=4mol、n(I-)=2mol,原溶液中4:2:6=2:1:3。
24.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反应:
①       

③      

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只作还原剂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2)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若消耗30g的NO得到还原产物的质量为 g。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 。



若溶质中与共存,为了氧化而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以用上述反应中的 做氧化剂。③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答案】(1) ①④ ③ ②
(2) 14
(3) 氯化铁 氯气 二氧化氯
【详解】(1)①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故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
③反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只升高转化为氧气,水做还原剂,故水只作还原剂的是③;
②中氯元素化合价自身发生升高和降低,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其中的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
(2)
①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0得到2个电子,有2个氮原子参与;碳的化合价由+2变为+4失去2个电子,有2个碳原子参与,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②反应中一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二氧化碳,若消耗30g的NO(为1mol)得到还原产物氮气0.5mol,质量为14g。
(3)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由①可知铁离子大于碘单质,②知氯气大于铁离子,③知氯酸钠大于氯气,则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由分析,为了氧化而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以用上述反应中的氯化铁做氧化剂。③中HCl中氯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钠中氯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氯。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