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含解析)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含解析)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2 12: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小华和小红一起荡秋千,她们的重力分别是且 ,某次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她们的重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 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则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4.以下粒于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夸克 B.原子 C.电子 D.质子
5.工人师傅某次使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250N的拉力将重400N的物体在20s内匀速提升4m。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阻力的影响,下列分析和计算正确的是(  )
A.上端的定滑轮可以省力 B.该过程中工人做的总功为1000J
C.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为20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6.测量不吸水橡皮擦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为,然后将溢水杯装满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再将橡皮擦缓慢浸没在水里,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已知水的密度为,则橡皮擦的密度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7.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C.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 D.在草地上减速滚动的足球
8.小鹏想帮助爸爸修剪家里的盆景,需要用到园林修剪时专用的树枝剪,如图所示,请提出如何最省力的使用建议( )
A.树枝靠近支点,手握在远离支点的手柄一端
B.树枝远离支点,手握在远离支点的手柄一端
C.树枝靠近支点,手握在靠近支点的手柄一端
D.树枝远离支点,手握在靠近支点的手柄一端
9.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提高相同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拉力F1、F2的功率∶P1=P2 B.绳自由端速度∶v绳1=v绳2
C.机械效率∶η1<η2 D.绳自由端拉力∶F1=F2
二、多选题
10.如图所示的生活和生产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钉子很尖 B.书包带很宽
C.菜刀磨得锋利 D.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1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
D.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2.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与物块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2m/s
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绳子拉木板A的功率为0.6W
13.下列关于各图所展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
B.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扬声器发出声音传递能量使旁边的烛焰晃动
D.人利用牙齿“听”声音,效果不如用耳朵听声音
14.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不能成为噪声
15.宏观的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这是由于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很难缩小,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16.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受到的摩擦力为,用力拉动木箱使它在内匀速直线运动了,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力的大小为400N B.拉力的移动速度为1.5m/s
C.是定滑轮,是动滑轮 D.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m
17.同学们模仿中药房的戥秤制作杆秤、用筷子做秤杆,用钩码做秤砣,用细线将秤盘系在A点。当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O点提起提纽,秤杆水平平衡。当秤盘放100g物体、秤砣移到B点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在O到B两条刻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制杆秤的每一格表示2g
B.称中药时B端翘起应减少中药恢复水平平衡
C.如果秤砣磨损则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大
D.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可以增大杆秤的量程
三、填空题
18.回答下面有关粒子与宇宙的问题。
(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 现象。
(2)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卢瑟福/哥白尼/伽利略)。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 (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3)我们已知的天体中:①银河系,②地球,③太阳系,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填序号)。
19.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则对水做的功是 功。
20.素有“一碗河水半碗沙”之称的黄河含沙量很大,经常需要进行排沙工作。沙子密度较大,为防止拉沙车超载毁坏路面,应对拉沙车进行限重以 拉沙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 拉沙车对地面的压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1.在做水和酒精混合实验中,观察到充分混合后水和酒精总体积变小,是因为 。实验时尽量选细的试管实验目的是 。
22.我国是桥梁建设的大国,桥梁建设时需要考虑钢梁的“下垂量”。如图甲所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h叫下垂量。图乙是小明探究“钢梁的下垂量h与钢梁所受的压力F的关系”时绘制出的下垂量h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力时,下垂量 。根据图像可得出结论:钢梁的下垂量与钢梁所受的压力成 。
23.一根弹簧受4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受8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则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由此可得,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弹力,弹簧的长度变化 cm。
24.在某次测试中,一款重为6.4×104N的超音速汽车以126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为1.8×105N,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m,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W,重力做功是 J。
25.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120N的小车,匀速前进了10m,此过程中小明的推力做功是 J。“泥人张”彩塑是天津特色民间工艺品,艺人将泥揉捏成形态各异的人物,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6.张工程师每天早上8点准时被司机从家接到厂里。一天,张工程师早上7点就出了门,开始步行去厂里,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车,于是,他就上车行完了剩下的路程,到厂时提前20分钟。这天,张工程师还是早上7点出门,但15分钟后他发现有东西没有带,于是回家去取,再出门后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车,那么这次他比平常要提前 分钟。
四、实验题
27.如图所示为以O为支点的杠杆,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另有钩码若干且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均为0.5N。
(1)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保持静止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可在B点下方挂 个钩码;或在C点竖直 (选填“向上”或“向下”)施力,其大小为 N。
28.如图所示是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出现的情景,请根据该情景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 的共同作用效果相比较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所以力F可以说是它们的合力;
(2)由图可知,这个同学是在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3)下列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
A.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是否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是否有振动
C.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29.某同学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偏右,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将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质量 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b)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
(5)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格中▲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g ▲/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牛奶的密度
(6)根据测量数据求得牛奶的密度 。
(二)测量瓷勺的密度:该同学清洗餐具时,发现瓷勺沉到水底,于是想测量瓷勺的密度。该同学用厨房电子秤、透明塑料杯、细线、厨具支架和水(密度为),进行如下操作:
a.用电子秤测量瓷勺的质量;
b.将适量的水装入塑料杯并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
c.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组装,读出电子秤的示数。
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和g中的字母表示图(c)中瓷勺所受的拉力 ,瓷勺的密度 ;
(2)若图(c)中瓷勺接触杯底并对杯底有压力,会使测得的密度偏 。
五、计算题
30.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舰发现距离舰艇1020m远的目标, 舰艇发射火箭炮击中目标,发射后经过2s击中目标, 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6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试求:
(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火箭炮发射后多少时间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
(3)该海域的海水深度是多少?
31.小军想测量雪的密度。如图所示,他找来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容器,先装满蓬松的雪,然后将雪平整地压紧为3cm厚的冰,冰的密度为。
(1)容器中3cm厚的冰的质量为多少?
(2)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为多少?
六、综合题
32.小明家买了一桶水,小明的爸爸要将这桶水从一楼搬到他家所住的三楼,小明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他爸爸搬水的过程中对这桶水所做功的功率。
(1)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其中不必要的是 (填字母);
A.测出这桶水的重力; B.测出两层楼的楼梯总长度;
C.测出两层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
E.算出他爸爸搬运这桶水的功率。
(2)小明在测量中所需要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大)、 和 ;
(3)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帮小明完成表格第一行中还未填好的内容;
两层楼的高度h/m 爸爸上楼的时间t/s 爸爸搬运这桶水的功率P/W
150 6.4 32
(4)结合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小明爸爸搬运这桶水的功率 W。
33.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小华测得家中高压锅的出气孔的面积为,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0.096k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如图乙所示);则:(g取10N/kg,外界大气压为)
(1)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 ;由图乙可知,当气压为 Pa时,水的沸点为100℃;
(2)求安全阀在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3)计算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锅内安全气压为安全阀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之和)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D A B A A AC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C AC AC BD ABC ABC ABC
1.C
【详解】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华和小红的重力做功分别为:W1=G1h,W2=G2h,因为h相同,且G1>G2,则W1>W2;根据知,小华和小红的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因为t相同,W1>W2,所以P1>P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由图象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即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D错误,C正确,故应选C.
3.A
【详解】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则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所以空间尺度最小的是夸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上端的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故A错误;
B.由图得
该过程中工人做的总功为
故B错误;
C.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为
故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橡皮擦浸没在水里,橡皮擦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
所以橡皮擦的密度为
故选A。
7.B
【详解】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时,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速度不变,方向为直线,故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地球同步卫星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速度会越来越慢,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要使杠杆更省力,应该让剪刀的动力臂比阻力臂更大些;所以让树枝靠近支点,减小阻力臂;手握在远离支点的手柄一端,增大动力臂,这样会更省力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A.拉力做的总功,故无论哪种绕线方式,做功的大小是相同的,由可知,拉力的功率,A正确;
B.两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则绳自由端速度,所以绳自由端速度,B错误;
C.机械效率,所以机械效率,C错误 ;
D.由图知,左图中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承担拉力,右图中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拉力。则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绳自由端的拉力,则绳自由端拉力,故D错误;
故选A。
10.ACD
【详解】AC.钉子很尖、菜刀磨得锋利、木头橛子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C符合题意;
B.书包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D.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1.BC
【详解】A.甲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无关,故A错误;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都为2g,甲物质的体积较大,故B正确;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故C正确;
D.乙物质的密度为
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BC。
12.AC
【详解】AC.由题意可知,拉力F=10N,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每段绳子上的力,即木板受到的拉力是5N,又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物体B与木板A之间的摩擦力为3N;物体B相对于木板A向左运动,所以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方向水平向右,木板受到向右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B的摩擦力,所以地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fA=5N-3N=2N
故AC正确;
B.木板A的移动速度为0.2m/s,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2,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等于拉力F的移动速度等于木板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大小为0.1m/s,故B错误;
D.绳子拉木板的拉力F拉=fA=5N
速度vA=0.2m/s,绳子拉木板A的功率
故D错误。
故选AC。
13.AC
【详解】A.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A符合题意;
B.摩托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发出声音使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人利用牙齿“听”声音,是利用骨传导,用耳朵听,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而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所以人利用牙齿“听”声音比用耳朵听声音效果好,D不符合题意.
14.BD
【详解】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所以,选BD.
15.ABC
【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水分子“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汽化速度也就越快。故A正确;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故B正确;
C.气体分子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故C正确;
D.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很难缩小,并不是因为分子间不存在引力,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当外界试图压缩固体或液体时,分子间的斥力会抵抗这种压缩。故D错误。
故选ABC。
16.ABC
【详解】A.由题图可知,动滑轮上承担拉力的绳子n=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木箱移动的速度为
则拉力F移动速度为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A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B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7.ABC
【详解】A.当秤盘放100g物体、秤砣移到B点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则在B点所示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在O到B两条刻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从O到B点共5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为
故A正确;
B.称中药时B端翘起,杆秤不能水平平衡,说明物体的质量大于秤砣指示的示数,可以向右侧移动秤砣,也可以减少物体的质量来使杆秤恢复水平平衡,故B正确;
C.根据G=mg和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物g×OA=m砣g×OB,秤砣磨损了,OB变大,则测量结果将偏大,故C正确;
D.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测量相同质量的物体时,左边力臂变大,则其量程变小,故D错误。
故选ABC。
18.(1)扩散
(2) 哥白尼 不是
(3)②③①
【详解】(1)粽叶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粽叶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人们就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2)[1]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 “地心说” 。
[2]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非常广阔,存在着无数的星系,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所以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即②③①。
19. 水 水桶 额外
【详解】[1][2][3]根据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定义可知,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20. 减小 减小
【详解】[1][2]车在水平地面上,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沙子密度较大,为防止拉沙车超载毁坏路面,应对拉沙车进行限重,通过控制车的总重力,以减小拉沙车对地面的压力,而接触面积不变,由得,从而可以减小沙车对地面的压强。
21. 分子间存在间隙 实验现象更明显
【详解】[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细的玻璃管。细玻璃管能够更明显地显示出液体体积变化的效果。
22. 10 正比
【详解】[1]由图乙可知,当压力为F=5×103N时,下垂量是10cm。
[2]从图乙可以看到,压力F越大,下垂量h也越大,并且该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可知道,钢梁的下垂量h与钢梁所受的压力F成正比。
23. 12 18 0.5
【详解】[1][2][3]依题意得,弹簧每受1N的力,弹簧伸长
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由此可得,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弹力,弹簧的长度变化0.5cm。
24. 3500 6.3×107 0
【详解】[1]已知汽车的速度为
v=1260km/h=350m/s
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350m/s×10s=3500m
[2]汽车在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牵引力等于阻力,即
F牵=f=1.8×105N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F牵v=1.8×105N×350m/s=6.3×107W
[3]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不做功,为0J。
25. 500 形状
【详解】[1]此过程中小明的推力做的功为
[2]泥受到手的作用力,形状发生了改变,被揉捏成形态各异的人物,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6.10
【详解】第一次提前20分钟是因为张工程师自己走了一段路,从而导致汽车不需要走那段路的来回,所以汽车开那段路的来回应该是20分钟,走一个单程是10分钟,而汽车每天8点到张工程师家里,所以那天早上汽车是7点50接到工程师的,张工程师走了50分钟,这段路如果是汽车开需要10分钟,所以汽车速度和张工程师步行速度比为5:1,第二次,实际上相当于张工程师提前半小时出发,时间按5:1的比例分配,则张工程师走了25分钟时遇到司机,此时提前
(30min-25min)×2=10min
27. 平衡 左 3 向上 3
【详解】(1)[1]杠杆平衡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保持静止,故杠杆平衡。
[2]如图甲所示,杠杆右偏,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3]设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4]A所挂重物使杠杆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了让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C点应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作用。
[5]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28.(1) 与 相同
(2)相同
(3)D
【详解】(1)[1][2]该实验是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实验。由图可知,在图(a)中,是力F1与F2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的O点被拉伸到某一位置;在图(b)中,只有力F作用在橡皮筋上,同样使橡皮筋的O点被拉伸到了与图(a)相同的位置。因为橡皮筋的拉伸情况相同,也就是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F1与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比较是相同的,根据合力的定义,此时力F就可以说是F1与F2的合力。
(2)观察图(a)中力F1与F2的方向,发现它们都是竖直向下的,即力F1与F2的方向相同。所以由图可知,这个同学是在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3)本题中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即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与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F就可以替代F1与F2。
A.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是模型法,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而建立的模型,与本题的等效替代法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是否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是否有振动,这是转换法,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水花的溅起,以便观察,与等效替代法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这是科学推理法,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与等效替代法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用一支蜡烛替代像来与另一支蜡烛比较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与本题实验方法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9. 左 130.6 量筒内牛奶的质量 1.05 小
【详解】(一)(1)[1]天平在使用前需要调平,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偏右,说明右边比较重,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30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0.6g,则烧杯和牛奶的质量
(5)[3]表格中已经记录量筒内牛奶的体积,计算出量筒内牛奶的质量,根据即可算出牛奶的密度,所以表格中应补充的内容是量筒内牛奶的质量。
(6)[4]量筒内牛奶的质量为
由图可知,量筒内牛奶的体积为
牛奶的密度为
(二)(1)[5][6]瓷勺的重力为
将适量的水装入塑料杯并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组装,读出电子秤的示数,由于瓷勺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瓷勺给水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故电子秤的示数增加,增加的示数是瓷勺排开水的质量,所以瓷勺受到的浮力为
图(c)中瓷勺所受的拉力为
根据可知,瓷勺的体积为
瓷勺的密度为
(2)[7]若图(c)中瓷勺接触杯底并对杯底有压力,则将变大,由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30.(1)
(2)5s
(3)4500m
【详解】(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
(2)火箭弹爆炸发出声音到声音传到该舰的时间为
则从火箭发射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为
(3)该海域的海水深度为
31.(1)0.27kg
(2)0.27g/cm3
【详解】(1)冰的密度为
容器中冰的体积为
冰的质量为
(2)立方体容器中,雪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
雪的体积为
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为
32. B 皮尺 停表 这桶水的重力G/N 30
【详解】(1)[1]要测量搬水的过程中对这桶水所做功的功率,需要测出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和搬水的时间,根据算出功率,克服这桶水的重力所做的功根据可测出,因此需要测出这桶水的重力,两层楼的竖直高度,上楼所用的时间,然后算出功率,故不必要的是步骤是测出两层楼的楼梯总长度,故B符合题意,ACDE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3]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桶水的重力,用皮尺测出两层楼的数值高度,用停表或手表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因此所需要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皮尺、停表。
(3)[4]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表格中缺少这桶水的重力,因此表格第一行中还未填好的内容是这桶水的重力G/N。
(4)[5]克服这桶水的重力所做的功为
小明爸爸搬运这桶水的功率为
33.(1) 升高
(2)
(3)115℃
【详解】(1)[1]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100℃时,对照沸点—气压图像发现,气压为1.0×105Pa。
(2)安全阀的重力
安全阀对出气孔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3)安全阀及外界空气对出气孔的总压强
即高压锅内的最高气压为,由图像可知,水的最高温度为115℃。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