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山水相逢》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人美版(2024)美术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山水相逢》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人美版(2024)美术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02 17: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学习任务
明皇幸蜀图(中国画)
唐 李昭道(传)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山水画以丰富的布局形式、多变的笔墨技法彰显出海纳百川、气象万千的审美 格调。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山水画家,你知道他们开创了怎样的风格,体现出什么 样的审美理想吗?他们笔下的山河和我们眼中的山河有何不同?我们又该如何用笔墨为 祖国山河立传?
学习任务
不论是工笔或是写意,欣赏与学习山水画,除了要学习留白布局、笔墨技巧和敷色要领,还要了解作画者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细细探寻隐藏于其间的人文精神。
学习导航
走进经典
任务一 赏析佳作,了解中国传统山水 画的意境。
走进经典
元代画家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 描绘了东晋道士葛洪举家迁居罗浮山的情景。
走进经典
葛稚川移居图(中国画) 元 王蒙 故宫博物院
走进经典
画面中,主人公葛洪正与身旁的小鹿 一起,回首凝视骑牛抱子的妻子。画作构 图繁复但层次鲜明,秩序井然。画面以山 水为主体,画中山石纯用水墨,皴、擦、点、染兼参,干、湿、浓、淡互用,勾画缜密, 而树木、人物、屋宇则施以赭石、藤黄、 花青,设色沉稳浑厚,极富古雅的韵致。
高士独坐图(中国画) 宋 马远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走进经典
浮玉山居图(中国画) 元 钱选 上海博物馆
走进经典
感知发现
任务二 了解古人对中国画的品评标准, 学习画面布局方式。
感知发现1
王蒙绘制《葛稚川移居图》时,采用 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透视方法,即“三远”法中的深远之法。“三远”分为高远、深远、 平远,是画家作画时根据观景的不同视角 而选择的三种透视角度。
感知发现1
感知发现1
感知发现1
中国画对构图和透视的安排,是出于 经营位置的考虑。所谓经营位置,是南齐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 一。欣赏与解读中国画,离不开这六条审 美法则。
感知发现1
气韵生动:表现对象内在的精神气韵,使画面生 动,富有韵味。
骨法用笔:以笔墨的形式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时 强调用笔的笔力。
应物象形:按照客观对象所具有的基本形态进行 提炼概括并描绘出来。
随类赋彩:根据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 创作。
经营位置:精心考虑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空间布局 关系。
传移摹写:临摹名家名作,参照经典图式,学习 前人技法。
感知发现1
南齐谢赫的“六法”
你能结合“三远”法与“六法”,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进行赏析吗?
感知发现1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 宋 范宽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感知发现1
探索实践
任务三 绘制青绿设色山水小品。
探索实践
有一种中国山水画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色,被称为“青绿山水”。你知道哪些经典的青绿山水作品?请你学习青绿山水的敷色技巧,并创作一幅青绿山水小品。
探索实践
探索实践
青绿山石绘画步骤
探索实践
青绿山石绘画步骤
探索实践
青绿山石绘画步骤
绿水青山图
学生作品
青山远岫图
学生作品
听涛
学生作品
绿水青山图
学生作品
和其他艺术形式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围绕同一题材,我们除了可以用美术进 行表现外,也可以借由文学、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请你找一找同一题材不同 表现形式的文艺作品,比较其异同。
联想迁移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下节课,带着你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