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心灵的慰藉》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浙人美版(2024)美术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心灵的慰藉》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浙人美版(2024)美术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02 18: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艺术是人们心灵的避风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通过艺术获得了自我救赎。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因受人陷害被贬到黄州,在精神与生活双重困顿之 际,他创作了一系列书画作品表达自我感受,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作者内心世界的?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 北宋 苏轼 34.2cm×199.5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 北宋 苏轼 34.2cm×199.5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前后字体大小对比明显,部分字末尾笔画被特意拉长,形成了通篇跌宕起 伏的节奏和气势。
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他笔 下的枯木、竹和石头与他的人生境遇有怎样的联系?
想一想
苏东坡像 中国画 元代 赵孟27.2cm×10.8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心灵的慰藉
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画 北宋 苏轼 28cm×106cm 中国美术馆
苏轼在这幅画中以书法用笔描绘竹石,幼竹破石而出,象 征苏轼对逆境的抗争。该画成为以竹石寄托文人情怀的代表作。
心灵的慰藉
倪瓒早年家境优 越,家道中落后寄情 于山水画并在太湖一 带做起了隐士。他晚 年作诗“只傍清水不 染尘”,以此表达高 洁的个人追求。被誉 为“明代三才子”之 一的徐渭,晚年生活 落魄,他通过画笔抒 发了自己怀才不遇、
坎坷痛苦的心境。
六君子图 中国画 元代 倪瓒 61.9cm×33.3cm 上海博物馆
画中象征卓尔不群的“六君子”的分 别为松、柏、樟、楠、槐、榆。
心灵的慰藉
墨葡萄图 中国画
明代 徐渭 165.4cm×64.5cm 故宫博物院
心灵的慰藉
鸟图 中国画
清代 朱耷
26.5cm×23cm 西泠印社
“八大”的签名,既像“哭”字,又像“笑”字,以“哭笑不 得”之喻,寄托对明朝灭亡的哀痛。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朝皇室后 裔,清朝建立后他出家为僧,寄情于 书画。他笔下的动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他要这样表现动物?
说一说
心灵的慰藉
墨竹图 中国画
清代 郑板桥
154.5cm×63.2cm 广东省博物馆
心系百姓、淡泊名利的郑板桥晚年辞官后写 下了这样的诗句:“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 袖寒。写去数枝清挺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心灵的慰藉
林风眠的仕女画自成一格,童年失散的母亲一直是他内心深处的牵挂。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
中通过绘画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弹阮仕女 中国画 20 世纪 50 年代 林风眠 34cm×34cm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说一说
结合题画诗文说说艺术家们分别 将怎样的情感寄托在了作品中。
心灵的慰藉
秃头僧图 中国画 1922 潘天寿 94.8cm×172cm 潘天寿纪念馆
年轻的潘天寿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和迷茫,正是在这 样的心境下他创作出了《秃头 僧图》。
心灵的慰藉
雾海之上的漫步者 油画 1817
卡斯帕·达维特·弗里德里希(德国) 95.8cm×74.5cm
德国汉堡艺术馆
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 家,年幼时亲人相继离世给他带来了深 切的悲痛,长大后倍感孤独的他热衷于 描绘自然风光,这些作品是他心灵的自 然流露,呈现出了崇高与壮丽的美感。
说一说
弗里德里希曾说,艺术唯一真切 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内心。说说《雾海 上的旅人》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曾做过证券经纪 人,他在中年时告别了为物质而劳碌的生 活,只身从欧洲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 岛,用艺术表现质朴、纯粹的原始生活。
他的作品呈现出生命的自然状态。
心灵的慰藉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油画 1898 高更(法国) 139.7cm×374.6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学习建议
● 运用视觉笔记或演讲的形式,结合具体作品 谈谈你对“美术抚慰心灵”这句话的看法。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下节课,带着你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