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模拟练习(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模拟练习(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2 14: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模拟练习(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命题范围: 第十三、十四、十五章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电工师傅在维修电路时,常用橡胶手套,这是利用橡胶的(  )
A.绝缘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2.(本题3分)如图所示,2025年1月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的外壳要尽量轻巧,制造时应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B.以基地为参照物,加速上升的火箭是运动的
C.火箭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比较大
D.加速升空时,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做的“转动的风车”小实验。他准备了一个纸杯、一根铅笔、一只吸管、一张彩纸及纸巾。用铅笔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然后把铅笔插入孔中,笔尖朝上,再将叠好的彩纸放到笔尖上。将与纸巾摩擦后的吸管放在彩纸周围转动,彩纸会随着吸管转动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摩擦后的吸管带正电是因为吸管失去了电子
B.纸巾摩擦吸管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使吸管带电
C.彩纸随吸管转动的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彩纸随吸管转动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本题3分)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王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它能一直保持水沸腾,把它放在一个电子秤上(没加热时读数为500.98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读数都不会发生变化
B.沸腾时,水面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C.图中温度计能准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D.沸腾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水的内能会减少
5.(本题3分)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很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C.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6.(本题3分)小明在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后,自己从家里找到了三个轻质小球。经过处理后,小明将三个轻质球分别用绝缘丝线悬挂,其中甲球既与乙球相互吸引,也和丙球相互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球均不带电 B.甲、乙带异种电荷,乙、丙带同种电荷
C.若甲带电,则乙、丙可能不带电 D.若甲球带正电,则乙、丙一定都带负电
7.(本题3分)宋代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8.(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该技术通过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CO2封存后(  )
A.分子的数目减小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分子的质量减小
9.(本题3分)同学们通过地理课的学习知道,温带海洋性气候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如图所示,为两气候地区的全年温度变化曲线,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大 B.A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沙石吸收热量少
C.B气温变化大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大 D.B气温变化大是因为海水吸收热量多
10.(本题3分)生活中很多人喜爱吃咸鸭蛋,下列关于咸鸭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煮熟鸭蛋是通过做功来增大鸭蛋的内能
B.蛋壳能轻松被敲碎,说明蛋壳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D.刚出锅的咸鸭蛋逐渐变凉,说明分子运动逐渐停止
11.(本题3分)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张角减小,乙的张角增大,电荷从甲向乙方向运动
B.甲、乙的张角都减小,电荷从乙向甲方向运动
C.甲、乙的张角都不变,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
D.甲的张角减小,乙的张角增大,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
12.(本题3分)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桂花香飘满园,是因为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C.使用液态氢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是因为它燃烧放出热量多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温度
二、填空题(共18分)
13.(本题4分)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煮粽子时是通过 来增大粽子的内能;早晨,妈妈说:“利用水来冷却煮熟的鸡蛋,效果更好。”这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
14.(本题4分)在没有暖气的古代,人们如何优雅而有情调地取暖呢?原来古人有如图所示的暖手神器——手炉,又称“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用它可供取暖。这种取暖方式利用了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炉里加一些香料,还可以兼做熏香之用,不大一会工夫,房间里香气四溢,说明了 。
15.(本题4分)河南中考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玉柄铁剑,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由于古代炉温较低,古人将生铁和木炭一起加热,碳会渗入铁中,这属于 现象;铁中渗入碳后,在低炉温的情况下也能 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本题6分)如图所示,图甲为小昕自制的热机模型,她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开了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插入孔中,实验时从上方瓶口喷入液态酒精并轻轻盖上一次性塑料杯,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塑料杯立即飞出,此过程酒精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塑料杯的 能,相当于图乙中 (选填“A”、“B”、“C”或“D”)的能量转化过程。
三、作图题(共4分)
17.(本题2分)在需要改动的一根线上打“×”,重新连接一根导线,使灯泡并联。
18.(本题2分)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修改连接出正确实物图。
四、实验题(共24分)
19.如图所示,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的同学由这个装置联想到内燃机。
(1)酒精燃烧, 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水汽化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增加了试管内物质的 能。
(3)水蒸气冲开木塞的过程, 能转化为 能,这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
20.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 ,两灯泡的规格应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如图乙,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某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3)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 。(用IA、IB、IC表示)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IA/A 0.12 0.08 0.20
电流IB/A 0.18 0.12 0.30
电流IC/A 0.30 0.20 0.50
21.(本题8分)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使水和沙子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 (选填“沙子”或“水”)温度升高得会更高些。
(4)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探究“海水和沙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小明观察的时间是 (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 比沙石的大。
五、计算题(共18分)
22.(本题8分)给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8min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23(本题10分).经同学们调研燃油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形成雾霾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发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一种成本更低且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我班同学为了比较我市BRT电动车公交车如图与同型号内燃机汽车,分别对它们进行测试,部分测试数据如下表(测试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车型 纯电动汽车 内燃机汽车
能源种类 电能 汽油[q汽油=4.5×107J/kg ρ汽油=0.7×103kg/m3]
测试距离 ? 100km
牵引力 630N 680N
百公里耗能 5L
能量转换效率 83% ?
则:
(1)燃油汽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2)若纯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与燃油汽车的燃烧放出热量相同情况下,纯电动汽车能够行驶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模拟练习(一)》参考答案
1.A
【详解】由于检修电路时有触电危险,所以电工师需要傅穿上电工靴,戴上橡胶手套来检修电路,因为电工靴属于绝缘体,不易导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火箭外壳制造时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在体积一定时,可以减小火箭质量,更轻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以基地为参照物,加速上升的火箭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比较大,相同条件下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加速升空时,卫星的动能增大,同时重力势能也增大,这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而来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转移。当吸管与纸巾摩擦时,吸管失去电子带正电,纸巾获得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移。摩擦过程中,电子从吸管转移到纸巾,导致吸管带正电,纸巾带负电,故B错误;
C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彩纸转动是由于吸管带电后吸引轻小物体,原理不同,故C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大量水分汽化,壶内水的质量减小,因此电子秤读数会减小,故A错误;
B.水沸腾时,水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水面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并不是水蒸气本身,故B错误;
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的底部,不能准确测出水的温度,故C错误;
D.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同时会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水的质量减少,分子数量减少,所以容器内水的内能会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破镜很难重圆,是宏观现象,破碎的镜子的碎片之间的间距已经非常大,超过了分子力作用范围,所以不能直接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故A错误;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错误;
C.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因为排出了吸盘与墙之间的空气,大气压将吸盘压在了墙上,是大气压作用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甲球既与乙球相互吸引,也和丙球相互吸引。
A.甲、乙、丙三球均不带电,则互相不吸引,故A错误;
B.乙球不带电也能与甲球吸引,所以甲球、乙球不一定带异种电荷,乙球、丙球不一定带同种电荷,故B错误;
C.若甲球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则乙球、丙球可能不带电,也能被甲球吸引,故C正确;
D.乙球、丙球不带电也能与甲球吸引,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丙球不一定带电,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花气袭人”属于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CO2封存后分子的间隔变小,分子的数目、分子的体积和分子质量不变,综上分析知,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BD.沙石和海水都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故B错误,D错误;
AC.由可知,A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大,B气温变化大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小,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煮熟鸭蛋的过程中,鸭蛋从热水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鸭蛋的内能,故A错误;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蛋壳能轻松被敲碎与蛋壳的结构有关,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腌制咸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故C正确;
D.因为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刚出锅的咸鸭蛋逐渐变凉是因为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导致热量的流失,而不是分子运动停止。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金属导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由题知,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此时乙中的电子会转移到甲,甲上的正电荷部分被中和,甲的张角变小,由于乙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乙的张角变大,因电子带负电,它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乙到甲,故电子转移的方向是从甲到乙,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不是花粉颗粒运动引起的,故A错误;
B.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被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
C.使用液态氢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是因为它的热值较大,相同条件下,与其它燃料相比,完全燃料放出的热量较多,故C错误;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变化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13. 热传递 比热容
【详解】[1]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
[2] 由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更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利用水来冷却煮熟的鸡蛋,效果更好。
14. 热传递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手炉内的炭火温度较高,手与手炉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炭火传递到温度低的手上,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2]手炉里的香料分子会不断地运动,逐渐扩散到空气中,使得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气,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扩散 熔化
【详解】[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将生铁和木炭一起加热,碳渗入铁中,正是碳分子进入铁分子间隙的过程,属于扩散现象。
[2]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铁是固态金属,要变成液态,需要经历熔化过程,铁中渗入碳后降低了熔点,所以在较低炉温下也能熔化。
16. 内 机械 C
【详解】[1]燃料在汽缸中燃烧时,将存储的化学能转化为高温高压的燃气的内能,又通过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图乙C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变为机械能;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塑料杯的机械能的过程,相当于图乙中C的能量转化过程。
17.
【详解】原电路中,两灯短路,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造成电源短路。将两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这两个灯泡就是并联。故去掉电源正极与右边灯座的右接线柱之间的连线,用导线将电源的正极与右边灯座的左接线柱连接起来,如下所示:
18.
【详解】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而乙图中,电流表A1连线错误,改正后如下所示:
19. 化学 内 内 内 机械 做功
【详解】(1)[1][2]此实验中酒精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3]水在酒精灯加热升温后蒸发,水汽化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增加了试管内物质的内能。
(3)[4][5][6] 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过程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20.(1) 断开 不相同
(2) B 0.24
(3)IC=IA+IB
【详解】(1)[1]按图甲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S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两灯泡规格应不相同。
(2)[1]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由图乙可知,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故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B处的电流。
[2]如图丙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故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考虑到误差因素有:
0.20A=0.12A+0.08A
0.30A=0.18A+0.12A
0.50A=0.30A+0.20A
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
21.(1)受热均匀
(2)大于
(3)沙子
(4) 夜晚 比热容
【详解】(1)在实验中,为了使水和沙子受热均匀,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相同的热量。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水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温度升高得会更高些,水的温度升高得会低一些,需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才能使水与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
(4)[1][2]根据“海水和沙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示意图可知,海水温度高,沙滩温度低。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同样的吸热、放热条件,水的温度变化慢,沙子温度变化快。夜晚水和沙子都要放热,水的温度降低得慢,沙子的温度降低得快,小明观察的时间是夜晚。之所以海水温度高,沙滩温度低,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
22.1.68
【详解】解:500g=0.5kg
水吸收的热量
答:8min内水吸收了热量.
23.(1)43%;(2)207.5km
【详解】解:(1)燃油汽车行驶100km做的有用功为
消耗的燃油质量为
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则燃油汽车的热机效率为
(2)由题知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为
由表格可知纯电动汽车的效率为η电=83%,则电动汽车有效利用的能量为
由可得纯电动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答:(1)燃油汽车的热机效率是43%;
(2)纯电动汽车能够行驶207.5k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