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课时2 铁的重要化合物
1.《管子 地数篇》记载:“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是世界上对磁石的最早记载。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
A. Fe3O4 B. Fe2O3 C. FeO D. Fe2(SO4)3
2.是一种重要的铁的氧化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以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工业炼铁 B. 俗称磁性氧化铁
C. 可用作黑色颜料 D. 可用于人体补铁
3.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常用于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强氧化性,其制备的流程如下:
能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转化1”有生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
B. “转化1”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转化2”控制在某温度下进行,则该温度下溶解度:
D. “过滤”需用浓KOH溶液洗涤粗产品
4.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图1为某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 在H盐溶液中加入少量Zn,可置换出A单质
C. 在G的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D. 可通过图2装置制备物质E,且较长时间不易被氧化
5.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如图装置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 胶头滴管不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C. 可将植物油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D. 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6.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可与反应生成
B.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 可将加入浓碱液中制得的胶体
D. 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
7. 电子工业中常用溶液作刻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腐蚀,某兴趣小组欲回收利用酸性刻蚀废液(含等)中的和,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化剂V可以选择或盐酸酸化的
B. 固体Y与盐酸反应过滤得到的母液可以合并到溶液Z中以提高利用率
C. 向溶液Z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
D. 气体X与反应得到的产物与粉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气体和
8.打印机墨粉中的含量是衡量墨粉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测定某墨粉中的含量,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墨粉中除外,其余成分既不含铁元素,也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
(1)检验:
【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取第一份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紫色的酸性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紫色_______。
【实验结论】溶液中含,同时证明具有_______性。
(2)测定的含量:
①加入足量氯水的目的是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得FeSO4,并进一步制备LiFePO4。流程如图:(SiO2不与稀硫酸反应)
(1)“酸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_____。
(2)将“氧化”的反应补充完整:_____Fe2++_____H++_____H2O2===_____Fe3++_____H2O。
(3)“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了15.8gLiFePO4,则参与反应的LiI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真题链接
10. (2023·浙江1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溶液中加入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的氧化能力比弱
B 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与的反应不可逆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溶液 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1. 《管子 地数篇》记载:“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是世界上对磁石的最早记载。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
A. Fe3O4 B. Fe2O3 C. FeO D. Fe2(SO4)3
【答案】A
【解析】磁石具有磁性,而Fe3O4又称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故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选A。
2. 是一种重要的铁的氧化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以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工业炼铁 B. 俗称磁性氧化铁
C. 可用作黑色颜料 D. 可用于人体补铁
【答案】A
【解析】工业上利用和碳冶炼铁,A正确;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为,B错误;为红色固体,可用作红色颜料,C错误;常用的有富马酸亚铁颗粒或者是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等,中铁为+3价,不可用于人体补铁,D错误。
3. 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常用于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强氧化性,其制备的流程如下:
能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转化1”有生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
B. “转化1”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转化2”控制在某温度下进行,则该温度下溶解度:
D. “过滤”需用浓KOH溶液洗涤粗产品
【答案】B
【解析】根据信息可知转化1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得到的再转化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析出,再经过滤得到粗产品。中铁元素为+6价,容易得电子体现氧化性,推测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A正确; “转化1”中氧化产物是和还原产物是,据反应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错误;“转化2”控制在某温度下进行,析出的是溶解度更小的,则该温度下溶解度:,C正确;因为能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所以“过滤”需用浓KOH溶液洗涤粗产品,可以减少的溶解损失,D正确。
4.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图1为某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 在H盐溶液中加入少量Zn,可置换出A单质
C. 在G的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D. 可通过图2装置制备物质E,且较长时间不易被氧化
【答案】B
【解析】根据该金属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该元素的化合价有0、+2、+3价,可知该元素为Fe,A为铁单质、B为FeO,C为Fe3O4,D为Fe2O3,E为Fe(OH)2,F为Fe(OH)3,G为亚铁盐,H为铁盐。C为Fe3O4,俗名磁性氧化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A正确;H为铁盐,加入少量Zn,发生的反应:2Fe3++Zn=2Fe2++Zn2+,不能置换出Fe,B错误;G为亚铁盐,滴加双氧水,生成铁盐,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C正确;图2装置A中稀硫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FeSO4,氢气可以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可以使A中压强增大,从而将FeSO4溶液压入B管中,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Fe(OH)2,D正确。
5.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如图装置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 胶头滴管不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C. 可将植物油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D. 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答案】A
【解析】含Fe2+的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A正确;胶头滴管应该插入液面以下,隔离氧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B错误;酒精溶于水,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C错误;因隔绝空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不被氧化,可稳定存在,颜色为白色,D错误。
6.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可与反应生成
B.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 可将加入浓碱液中制得的胶体
D. 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
【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铁元素不同化合价的物质:a为Fe,b为FeCl2、FeSO4、Fe(NO3)2等Fe(II)的盐类物质,c为Fe(OH)2,e为FeCl3、Fe2(SO4)3、Fe(NO3)3等Fe(III)的盐类物质,d为Fe(OH)3。Fe与Fe(III)的盐类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Fe(II)的盐类物质,如Fe+2FeCl3===3FeCl2,A不符合题意;Fe(II)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B不符合题意;Fe(III)的盐类物质与浓碱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操作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C符合题意;转化如,D不符合题意。
7. 电子工业中常用溶液作刻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腐蚀,某兴趣小组欲回收利用酸性刻蚀废液(含等)中的和,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化剂V可以选择或盐酸酸化的
B. 固体Y与盐酸反应过滤得到的母液可以合并到溶液Z中以提高利用率
C. 向溶液Z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
D. 气体X与反应得到的产物与粉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气体和
【答案】C
【解析】酸性刻蚀废液加入过量铁粉,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X,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固体Y为铜和铁,加入盐酸反应过滤后固体为铜;铁粉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溶液Z中含有亚铁离子、氯离子,加入氧化剂生成铁离子。氧化剂V可以选择或盐酸酸化的,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A正确;固体Y与盐酸反应过滤得到的母液含有亚铁离子,可以合并到溶液Z中以提高利用率,B正确;溶液Z中不含有铁离子,加入溶液,溶液不变红,C错误;氢气与反应得到的产物水与粉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气体氢气和,D正确。
8. 打印机墨粉中的含量是衡量墨粉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测定某墨粉中的含量,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墨粉中除外,其余成分既不含铁元素,也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
(1)检验:
【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取第一份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紫色的酸性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紫色_______。
【实验结论】溶液中含,同时证明具有_______性。
(2)测定的含量:
①加入足量氯水的目的是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③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褪去 还原
(2)①将溶液中的全部转化为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为无色 ③
【解析】(1)已知反应:,故取第一份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紫色的酸性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具有还原性,故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溶液中含,同时证明具有还原性。(2)
①氯气可以将氧化为,则加入足量氯水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全部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故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为无色。③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得FeSO4,并进一步制备LiFePO4。流程如图:(SiO2不与稀硫酸反应)
(1)“酸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_____。
(2)将“氧化”的反应补充完整:_____Fe2++_____H++_____H2O2===_____Fe3++_____H2O。
(3)“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生成了15.8 g LiFePO4,则参与反应的LiI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答案】(1)H+、Fe2+、Fe3+ (2)2 2 1 2 2 (3)2LiI+2FePO4===2LiFePO4+I2 0.1
【解析】硫铁矿烧渣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酸浸,SiO2不与稀硫酸反应,Fe2O3、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过滤,滤渣A为SiO2,在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加入磷酸沉铁生成FePO4沉淀,LiI将FePO4还原生成LiFePO4。(1)由分析知,“酸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Fe2+、Fe3+。(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 “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3)LiI将FePO4还原生成LiFePO4。“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LiI+2FePO4===2LiFePO4+I2;15.8 g LiFePO4物质的量为0.1 mol,由方程式的系数可知,参与反应的LiI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真题链接
10.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溶液中加入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的氧化能力比弱
B 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与的反应不可逆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溶液 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
【答案】D
【解析】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与和K+无关,B错误;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