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周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 D.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答案】A
【解析】绿蚁新醅酒,“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正确;诗句译文为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着他们的蓑衣,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错误;译文为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译文为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错误。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A.Na2CO3·10H2O、Na2CO3 B.盐酸、液氧
C.石油、氨水(氨气水溶液) D.干冰、碘酒
【答案】B
【解析】Na2CO3·10H2O是纯净物,Na2CO3是化合物,A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氧是液态氧气,属于单质,B正确;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错误;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性氧化物、盐、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氧化钙、氯化镁、氯气 B.硝酸、氧化钠、苏打、氯化银
C.醋酸、过氧化钠、小苏打、氧化铜 D.氯化氢、苛性钠、明矾、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氯气为单质,不是电解质,A错误;硝酸为酸,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苏打为碳酸钠,属于盐,氯化银是电解质,排序正确,B正确;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遇水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D错误。
4.下列物质的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B.利用活性炭由红糖制备白糖
C.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D.应用漂白粉对环境进行消杀
【答案】D
【解析】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发生反应4HF + SiO2 = SiF4↑+ 2H2O,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活性炭能够吸附红糖中的色素使红糖变成白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原理为:CaCO3CaO + CO2↑,无化合价的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具有氧化性,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氧化作用对饮用水和废水进行杀菌的水处理过程, D符合题意。
5.实验室中的某四个试剂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员新购进一些石灰石,应将它放进( )。
橱名 甲 乙 丙 丁
试剂 盐酸、硝酸 烧碱、苛性钾 食盐、氯化钡 酒精、汽油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答案】C
【解析】根据药品的存放方法和物质的组成分析判断,以此来解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在存放药品时同一类的药品放在同一橱中,丙中食盐、氯化钡都属于盐,应将石灰石放进丙橱中,所以A、B、D错误,C正确。
6.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酸溶液中的H+体现的
B.碱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碱溶液中的OH-体现的
C.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故不同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NH4Cl的水溶液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故NH4Cl不属于盐
【答案】D
【解析】酸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酸溶液中的H+体现的,A正确;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所以碱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碱溶液中的OH-体现的,B正确;不同的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C正确;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结合而成的,故NH4Cl属于铵盐,D错误。
7.高温下可用铝粉与氧化铁反应来焊接钢轨,其反应原理为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详解】2Al+Fe2O3Al2O3+2Fe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
8.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图所示),化学式为C60。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C60是由60个C原子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A正确;C60为单质,不属于混合物,B错误;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足球烯分子是笼状结构,不是实心球状结构,D错误。
9.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C60、O3 B.H2O、N2O4
C.H2SO4、H2CO3 D.Na2SO4、KMnO4
【答案】B
【解析】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选项中物质属于单质,A错误;选项中物质为氧化物,B正确;选项中物质为酸,C错误;选项中物质为盐,D错误。
10.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答案】B
【解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可以是中性氧化物,比如CO 、NO等,A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正确;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化合生成碱,也有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的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铁,C错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化合生成酸,也有与水不反应的,比如二氧化硅等。D错误。
11.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中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Na2CO3 BaCl2 HCl Ca(OH)2
D Ca(OH)2 CO2 NaOH CuSO4
【答案】D
【解析】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氧气不与盐酸反应,不符合图示,A错误; 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锌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图示,B错误;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图示,C错误;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和硫酸钙,符合图示,D正确。
1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 D.Al→Al2O3→Al(OH)3→AlCl3
【答案】D
【解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H2O=2NaOH+H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Na2CO3+CaCl2=CaCO3↓+2NaCl,能一步实现反应,A不符合题意;Fe→FeCl3→Fe(OH)3→Fe2O3 中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Fe+3Cl2=2FeCl3、FeCl3+3NaOH=
Fe(OH)3↓+3NaCl、2Fe(OH)3Fe2O3+3H2O,能一步实现,B不符合题意; 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MgCl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氢氧化镁沉淀溶解于硫酸生成硫酸镁,Mg(OH)2+H2SO4=MgSO4+2H2O,C不符合题意;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所以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D符合题意。
1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云和雾霾的组成成分相同
B.白云和雾霾都只通过物理变化形成
C.若山石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则水泥、玻璃和炼铁工业上都要用到它
D.若山石的主要成分为正长石(K2O·Al2O3·3SiO2),则该物质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答案】C
【解析】雾霾是悬浮在空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形成的,组成成分不同,A错误;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雾霾的形成是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过程,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形成,是物理变化过程,B错误;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石灰石还是炼铁的一种造渣原料,在水泥、玻璃和炼铁工业上都要用到石灰石,C正确;正长石属于硅酸盐,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1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为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H2O、CH3OH、Cu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NaHCO3、NH4Cl、CH3COONa均含有氢元素,都属于酸式盐
D.CH3COOH、H4SiO4分子中均含有多个氢原子,都是多元酸
【答案】A
【解析】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A正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H2O、CuO是氧化物,CH3OH不是氧化物,属于有机物中的醇B错误;酸被碱部分中和所形成的盐为酸式盐,NaHCO3属于酸式盐,NH4Cl、CH3COONa均为正盐,C错误;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CH3COOH属于一元酸,H4SiO4属于二元酸,D错误。
15.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乙为常见非金属氧化物,且二者发生置换反应,则丙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甲为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甲为Al,乙为氧气,二者反应生成的丙为氧化铝,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A正确;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当甲为S,乙为O2,丙为SO2,丁为HClO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戊为H2SO4,则含S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甲<丙<戊,B正确;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丙为HCl,丁为NH3,二者混合产生的白烟物质是NH4Cl,若乙为Cl2,其水溶液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作用,C正确;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乙为常见非金属氧化物,且二者发生置换反应,可能是Fe与H2O在高温下反应产生Fe3O4、H2,Fe3O4是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现有下列11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 Fe(OH)3溶液。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属于酸的是 。
(4)属于碱的是 。
(5)属于盐的是 。
(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 。
【答案】(1)③⑦ (2)②④ (3)⑤ (4)⑥ (5)⑧⑩ (6)⑦⑨
【解析】(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碘酒、氢氧化铁溶液。(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a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硝酸。(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钙。
(5)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CuSO4·5H2O、NaHCO3。(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碘酒和乙醇。
17.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A牙膏 B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步骤3的化学方程式: 。
(4)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其优点为 。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Ca(OH)2+Na2CO3= CaCO3↓+2NaOH
(4)步骤少,能耗低
【解析】(1)由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知,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均不溶于水可知,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难溶。(3)由实验方案可知,步骤3的反应为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4)对比甲乙同学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可知,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少,不需要高温煅烧,能耗少能节省能源。
18.如图是一种表示集合的图案,该图案中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O、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一种是碱性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沉淀。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 。
②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A C B D (2)①FeCl3 ②丁达尔效应(或用一束光照射,会观察到有光亮的通路产生) ③FeCl3 +3H2OFe(OH)3+3HCl
【解析】(1)水和二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故选A;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化合物,且都含有钠元素,是钠的化合物,故选C;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故选B;氯化钠和氯化铁都是盐,故选D。(2)①由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可判断物质M的化学式为FeCl3;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实验操作是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③生成该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H2OFe(OH)3+3HCl。
19.密室逃脱游戏风靡全国。NaOH去玩密室逃脱,游戏规则:躲避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否则无法逃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OH成功逃脱所走的路线: (用图中序号连接)。
(2)能捕获NaOH的化学反应若在水溶液中发生,可以生成沉淀的反应有 个;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处于逃脱路线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它们之间常温下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4)AgNO3能否沿着NaOH的路线成功逃脱并说明理由(不考虑反应条件): (填“能”或“不能”),理由: 。
【答案】(1)①→⑥→⑩→⑦→⑨→
(2)2 MgCl2 2NaOH+MgCl2=Mg(OH)2+2NaCl
⑨⑩ 不能
(4)不能 因为AgNO3遇到NaCl、Cu等物质会反生反应
【解析】(1)躲避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所以逃脱路线中的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③,氢氧化钠不与碳单质反应,故可以选择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路线⑤,氢氧化钠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⑥;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故不能选择路线⑧,可以选择路线⑩;氢氧化钠与铜单质不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⑦;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不能选择路线 ,因其不与三氧化二铁和硝酸钾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⑨和 ,故路线为①→⑥→⑩→⑦→⑨→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会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MgCl2=Mg(OH)2+2NaCl、2NaOH+CuSO4=Cu(OH)2+Na2SO4,其中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所以能捕获NaOH的化学反应若在水溶液中发生,可以生成沉淀的反应有2个,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盐是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处于逃脱路线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常温下不能。(4)AgNO3会与路线中的NaCl、Cu等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其不能沿着NaOH的路线成功逃脱。第01周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 D.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A.Na2CO3·10H2O、Na2CO3 B.盐酸、液氧
C.石油、氨水(氨气水溶液) D.干冰、碘酒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性氧化物、盐、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氧化钙、氯化镁、氯气 B.硝酸、氧化钠、苏打、氯化银
C.醋酸、过氧化钠、小苏打、氧化铜 D.氯化氢、苛性钠、明矾、一氧化碳
4.下列物质的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B.利用活性炭由红糖制备白糖
C.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D.应用漂白粉对环境进行消杀
5.实验室中的某四个试剂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员新购进一些石灰石,应将它放进( )。
橱名 甲 乙 丙 丁
试剂 盐酸、硝酸 烧碱、苛性钾 食盐、氯化钡 酒精、汽油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6.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酸溶液中的H+体现的
B.碱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由碱溶液中的OH-体现的
C.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故不同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NH4Cl的水溶液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故NH4Cl不属于盐
7.高温下可用铝粉与氧化铁反应来焊接钢轨,其反应原理为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图所示),化学式为C60。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9.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C60、O3 B.H2O、N2O4
C.H2SO4、H2CO3 D.Na2SO4、KMnO4
10.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11.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中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Na2CO3 BaCl2 HCl Ca(OH)2
D Ca(OH)2 CO2 NaOH CuSO4
1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 D.Al→Al2O3→Al(OH)3→AlCl3
1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云和雾霾的组成成分相同
B.白云和雾霾都只通过物理变化形成
C.若山石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则水泥、玻璃和炼铁工业上都要用到它
D.若山石的主要成分为正长石(K2O·Al2O3·3SiO2),则该物质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1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为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H2O、CH3OH、Cu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NaHCO3、NH4Cl、CH3COONa均含有氢元素,都属于酸式盐
D.CH3COOH、H4SiO4分子中均含有多个氢原子,都是多元酸
15.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乙为常见非金属氧化物,且二者发生置换反应,则丙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现有下列11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 Fe(OH)3胶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属于酸的是 。
(4)属于碱的是 。
(5)属于盐的是 。
(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 。
17.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A牙膏 B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步骤3的化学方程式: 。
(4)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其优点为 。
18.如图是一种表示集合的图案,该图案中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O、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一种是碱性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沉淀。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 。
②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密室逃脱游戏风靡全国。NaOH去玩密室逃脱,游戏规则:躲避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否则无法逃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OH成功逃脱所走的路线: (用图中序号连接)。
(2)能捕获NaOH的化学反应若在水溶液中发生,可以生成沉淀的反应有 个;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处于逃脱路线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它们之间常温下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4)AgNO3能否沿着NaOH的路线成功逃脱并说明理由(不考虑反应条件): (填“能”或“不能”),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