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6周周测小卷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6周周测小卷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09:33:19

文档简介

第06周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调控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的刘庄教授为汞元素的代言人。下列关于H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278 B.中子数为118
C.质子数为198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0
2. 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  )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3.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  )。
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
②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提出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化学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的互相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与、可组成6种不同的水分子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和互为同位素
5.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总结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质量比例关系提出了原子学说
B.波尔研究光子电子,引入了量子理论观点,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C.阿伏加德罗发现电子,并提出“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电子结构模型
7.下列粒子含有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与F- 的相同的是( )。
A.OH- B.Na+ C.H2O D.NH4+
8. 35Cl和 35Cl- 两种微粒中,不同的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9.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种元素,它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行业。下列对此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的质子数为140 B.所含的质量数是58
C.所含的中子数是82 D.核外电子数是140
10. 13C NMR(核磁共振)、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项研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少1 B.14N与14C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为同一种核素 D.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11. 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化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对化学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是烧碱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D.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12.某原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13Al B.13Al C.13C D.13C
13.科学家已经制造出第112号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关于该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C.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14.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技术,其核燃料含有238 Pu 和239 Pu。当两者互相转时,不变的是(  )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量数
15. 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A-X B.A-X-n C.A-X+n D.A+X-n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等都属于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现有八种化学符号,分别为、、、、、、、,按要求填空。
(1)涉及的核素共有 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和 。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和 。
17. 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含有10个电子的离子;阳离子 、 、 、 、 ;阴离子 、 、 。
(2)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 、 、 、 、 。
(3)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
(4)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9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5)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8个质子、18个电子,则是 、 、 、 、 。
18.(1)1 mol与1 mol中子数之比为 。
(2)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1个含的电子总数为50。若其中每个氧原子核内都有8个中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则M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约为 ;若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消耗了盐酸100 mL,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是 。
(4)元素X的某种原子和元素Y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相同,两者的质子数之和为34,但前者比后者多2个中子,又知Y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元素原子的符号分别为X 、Y 。
19.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数据表格。
Ⅰ.如图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某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 66~120
2 铁(Fe) 6.95 mmol/L 7.52~11.82
3 钙(Ca) 1.68 mmol/L 1.55~2.10
……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   元素含量偏低。
(2)报告单中“μmol/L”是   (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生活中为了延长鲜花的寿命,通常会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0.5L某种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及含量如下,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
①蔗糖(C12H22O11) 25.00 342
②硫酸钾(K2SO4) 0.25 174
③高锰酸钾(KMnO4) 0.25 158
④阿司匹林(C9H8O4) 0.17 180
⑤硝酸银(AgNO3) 0.02 170
(4)上述鲜花保鲜剂成分中,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
(5)欲配制500 mL该鲜花保鲜剂,有如下操作步骤:
a.把称量好的保鲜剂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b.把a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 cm至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到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e.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需要干燥
C.盖好瓶塞,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填字母)。
A.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B.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左码右物第06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的刘庄教授为汞元素的代言人。下列关于H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278 B.中子数为118
C.质子数为198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0
【答案】B
【解析】在核素符号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由可得出,该汞原子的质量数为198,质子数为80。由可得出,其质量数为198,A错误;中子数为198-80=118,B正确;的质子数为80,C错误;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8-80=38,D错误。
2. 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  )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答案】D
【解析】对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为门捷列夫,D正确。
3.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  )。
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
②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提出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化学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①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创制双氢青蒿素,①符合题意;②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②符合题意;③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③不符合题意;④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的互相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与、可组成6种不同的水分子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和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可能组成的水分子有、、、、、、、、、、、,共12种,B错误;、和均为氢气,C错误;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正确。
5.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答案】C
【解析】该微粒只含中子,没有质子,氢元素含有1个质子,结合质量数进行解答即可。中子不带电,故该粒子不显电性,A正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该粒子的质量数为4,B正确;质子数为0,中子数为4,质量数为4,为零号元素,和氢不在一同格,C错误;氢的质量数为1,比该粒子小,D正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总结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质量比例关系提出了原子学说
B.波尔研究光子电子,引入了量子理论观点,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C.阿伏加德罗发现电子,并提出“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电子结构模型
【答案】C
【解析】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正确;1913年波尔研究氢原子光谱,引入了量子理论观点,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B正确;1904年汤姆孙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而不是阿伏加德罗,C错误;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带核的电子结构模型,D正确。
7.下列粒子含有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与F- 的相同的是( )。
A.OH- B.Na+ C.H2O D.NH4+
【答案】A
【解析】F的原子序数为9,则F-含有9个质子,因原子变为阴离子要得到电子,则电子数为10,然后判断选项来分析解答。注意中性微粒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离子是得失电子形成的,质子数≠电子数。OH 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则与F-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A正确;Na+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则不与F-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B错误;H2O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则不与F-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C错误; NH4+中含有11个质子数和10个电子,则不与F-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D错误。
8. 35Cl和 35Cl- 两种微粒中,不同的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D
【解析】35Cl和35Cl-都是由氯元素形成的微粒,核内质子数均是17,A不符合题意;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核外电子层数没变,B不符合题意;根据核内中子数=质量数-核内质子数,两微粒的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也相同,则核内中子数也相同,C不符合题意;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而Cl-核外有18个电子,D符合题意。
9.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种元素,它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行业。下列对此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的质子数为140 B.所含的质量数是58
C.所含的中子数是82 D.核外电子数是140
【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可知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58,A错误;根据原子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可知该原子的质量数是140,B错误;根据原子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140 58=82,则铈原子中的中子数为82,C正确;根据原子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58,D错误。
10. 13C NMR(核磁共振)、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项研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少1 B.14N与14C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为同一种核素 D.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答案】A
【解析】原子结构表示为AZX,其中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中子数等于A-Z,对于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因此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少1,A正确;14N的质子数为7,14C的质子数为6,质子数不同,两个核素不互为同位素,B错误;两个核素的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核素,C错误;前者中子数为13-6=7,后者中子数为15-7=8,中子数不同,D错误。
11. 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化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对化学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是烧碱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D.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答案】A
【解析】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不是烧碱(即氢氧化钠),实际是一种盐,为碳酸钠,A错误;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正确;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C正确;拉瓦锡测定了空气的成分,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D正确。
12.某原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13Al B.13Al C.13C D.13C
【答案】C
【解析】在表示原子的化学符号时,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记的是元素的质量数,右下角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也就是原子序数以及核电荷数。原子含有6个电子,则质子数为6,即为C元素,质量数为6+7=13,则该原子为 13C,C正确。
13.科学家已经制造出第112号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关于该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C.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答案】C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即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2,又因中子数=质量数 质子数=277 112=165,A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和平均值,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数相近但不相等,B错误;中子数=质量数 质子数=277 112=165,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正确;因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D错误。
14.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技术,其核燃料含有238 Pu 和239 Pu。当两者互相转时,不变的是(  )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量数
【答案】B
【解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相同,二者是同位素,中子数不同,所以两者相互转化时,电子数不变,而质量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均改变,B正确。
15. 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A-X B.A-X-n C.A-X+n D.A+X-n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n,则其质子数也为X+n,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阳离子Rn+,质量数为A,核外有X个电子,所以其质子数Z=X+n,由于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中子数=A﹣(X+n)=A﹣X﹣n,B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等都属于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现有八种化学符号,分别为、、、、、、、,按要求填空。
(1)涉及的核素共有 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和 。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和 。
【答案】(1)8 (2)和 和 (3) (4)
【解析】(1)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因此涉及核素共有8种;(2)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和的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分别为0和1,即二者互为同位素;和的质子数都是3,中子数分别是3和4,则它们也互为同位素; (3)质量数相等的是与,但的质子数是6,属于碳元素,的质子数是7,属于氮元素,所以与的质量数相等,但不互为同位素;(4)、的质子数分别是11和12,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的中子数都是12。
17. 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含有10个电子的离子;阳离子 、 、 、 、 ;阴离子 、 、 。
(2)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 、 、 、 、 。
(3)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
(4)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9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5)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8个质子、18个电子,则是 、 、 、 、 。
【答案】(1) Na+ Mg2+ Al3+ H3O+ O2- F- OH- (2) NH3 H2O CH4 HF Ne (3) H3O+ Na+ (4) F- OH- (5) HCl H2S PH3 H2O2 F2
【解析】(1)含有10个电子的离子:简单阳离子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Na+、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Al3+以及复杂的阳离子和H3O+;简单阴离子有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F-、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O2-以及复杂的阴离子OH-等;(2)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分别有:NH3、H2O、CH4、HF、Ne;(3)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即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有、H3O+、Na+;(4)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9个质子、10个电子,即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有F-、OH-;(5)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8个质子、18个电子,即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故有HCl、H2S、PH3、H2O2、F2。
18.(1)1 mol与1 mol中子数之比为 。
(2)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1个含的电子总数为50。若其中每个氧原子核内都有8个中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则M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约为 ;若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消耗了盐酸100 mL,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是 。
(4)元素X的某种原子和元素Y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相同,两者的质子数之和为34,但前者比后者多2个中子,又知Y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元素原子的符号分别为X 、Y 。
【答案】(1)1∶1 (2) (3)14 5.1g
(4)
【解析】(1)1个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1 mol 中含有10 mol中子;1个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1 mol 含有的中子数为10 mol,故1 mol 与1 mol 中子数之比为10 mol∶10 mol=1∶1;(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R原子的质量数为m,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则R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m-n),故R2-的核外电子数为(m-n+2),w g R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w g R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3)M的质子数=M的核外电子数=(50-3×8) ÷2=13,M为A1,因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等于各原子质量数之和,则A1的质量,铝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根据氧化铝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4)设X、Y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n,质子数分别为m和p,则X元素的原子为,Y元素的原子为,
由题意得,解得,故元素X为,元素Y为。
19.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数据表格。
Ⅰ.如图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某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 66~120
2 铁(Fe) 6.95 mmol/L 7.52~11.82
3 钙(Ca) 1.68 mmol/L 1.55~2.10
……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   元素含量偏低。
(2)报告单中“μmol/L”是   (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生活中为了延长鲜花的寿命,通常会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0.5L某种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及含量如下,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
①蔗糖(C12H22O11) 25.00 342
②硫酸钾(K2SO4) 0.25 174
③高锰酸钾(KMnO4) 0.25 158
④阿司匹林(C9H8O4) 0.17 180
⑤硝酸银(AgNO3) 0.02 170
(4)上述鲜花保鲜剂成分中,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
(5)欲配制500 mL该鲜花保鲜剂,有如下操作步骤:
a.把称量好的保鲜剂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b.把a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 cm至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到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e.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需要干燥
C.盖好瓶塞,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填字母)。
A.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B.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左码右物
【答案】(1)铁(或Fe) (2)浓度 (3)还原性 (4)②③⑤ (5)①abdce ②B ③AD
【解析】(1)由题中数据可知,该儿童铁(或Fe)元素含量偏低;(2)报告单中μmol/L是浓度的单位;(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起还原作用;(4)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的是K2SO4,KMnO4,AgNO3,即②③⑤;(5)①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bdce;②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A正确;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错误;溶液配制好以后要摇匀,摇匀的操作方法为:盖好瓶塞,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C正确;③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会使溶质质量偏小,浓度偏低,A正确;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浓度偏大,C错误;称量氯化钠固体时砝码与物品放反了,会使溶质质量偏小,浓度偏低,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