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0周周测小卷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0周周测小卷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09:46:47

文档简介

第10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B.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C.SO2能使紫色的KMnO4溶液褪色
D.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答案】C
【解析】SO2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A不符合题意;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指示剂褪色,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不符合题意;SO2具有还原性,故SO2能使紫色的KMnO4溶液褪色,C符合题意;SO2有毒,但是在严格控制剂量的情况下,SO2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故SO2能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杀菌剂,
D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 )。
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分析】 SO2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 ,H2SO3能够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加热条件下又会恢复原来颜色。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SO2,并探究S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装置中为品红溶液,则装置可验证SO2的漂白性
B.若装置中为Na2S溶液,则装置可验证SO2具有还原性
C.若装置中为1.0 mol/L的CaCl2溶液,则装置中不会产生沉淀
D.若装置中有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则装置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装置A中,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装置B、C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酸性。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2FeCl3+SO2+BaCl2+2H2O====2FeCl2+BaSO4↓+4HCl。通入N2的目的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SO2,防止其扩散到大气中污染环境,据此分析作答。若装置B中为品红溶液,则装置B中SO2与品红溶液发生反应,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可验证SO2的漂白性,A正确;若装置B中为Na2S溶液,则装置B中可发生反应2Na2S+3SO2===2Na2SO3+3S↓,可验证SO2具有氧化性,B错误;在通常情况下,弱酸不能制取强酸,若装置B中为1.0 mol/L的CaCl2溶液,则装置B中不会产生CaCO3沉淀,C正确;若装置B中有足量的酸性KMnO4
溶液,则SO2在装置B中全部被氧化为硫酸,SO2不能进入装置C中,所以装置C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D
正确。
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中,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硫与氢气
硫与氧气
硫与铁
D.硫与钠
【答案】B
【解析】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B符合题意;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C不符合题意;硫与钠反应生成硫化钠,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CO2 和 SO2 都是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二者共有的性质是( )。
A.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B.具有氧化性
C.通入 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CO2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SO2对应的水化物为亚硫酸,都为弱酸,A不符合题意; 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化合价可以降低,如Mg与CO2的反应,CO2为氧化剂,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因此两种物质都具有氧化性,B符合题意;CO2通入Ba(NO3)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C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是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D.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铁单质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A不符合题意;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需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否则液体沸腾时容易飞溅伤人,B不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将蔗糖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照2:1脱去,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用于干燥氨气,D不符合题意。
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出现增重的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H2SO4
D.浓硝酸
【答案】C
【解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减小,A错误;浓盐酸易挥发,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减小,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C正确;浓硝酸易挥发,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减小,D错误。
硫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目前工业制备硫酸主要采用接触法,常见的有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等。以硫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主要设备有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硫酸工业、金属冶炼产生的尾气中含有,需要经过回收利用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下列有关硫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原料硫铁矿经过粉碎后投入沸腾炉
B.产生的气体无需除尘净化可直接通入接触室
C.用98.3%浓硫酸代替水吸收
D.金属冶炼产生的含的废气经回收也可用于制硫酸
【答案】B
【解析】粉碎后的硫铁矿增大了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SO2有毒,对环境有害,产生的气体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B符合题意;用98.3%浓硫酸代替水吸收 SO3 ,C不符合题意;金属冶炼产生的含 SO2 的废气经回收也可用于制硫酸,D不符合题意。
探究金属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是( )。
A.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B.e中可以选用溶液或酸性溶液
C.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
D.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答案】D
【解析】由实验装置,a装置中铜丝与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b装置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c装置中黑色的CuO固体颜色无明显交化,说明没有H2产生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d装置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为尾气处理装置,据此分析解答。装置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浓硫酸,所以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时,应将a装置中试管内冷却的混合物沿杯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是否交蓝,A错误;e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吸收SO2,SO2是酸性气体,具有还原性,可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Q4溶液吸收,B正确;用铁丝代替铜丝,其他条件不变,铁丝与浓硫酸加热仍然产生SO2,不产生氢气,则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C正确;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浓硫酸与铜丝接触与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正确。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束后,直接向①中试管加水,观察颜色可确定的生成
B.试管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
C.试管③中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的还原性
D.试管④中溶液出现浑浊,体现了的氧化性
【答案】
【解析】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2,试管②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则试管③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硫化氢能发生归中反应得到硫,则④中溶液变浑浊;试管⑤为NaOH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以此解答该题。实验结束后,试管①中有浓硫酸残余,为防止酸液飞溅、不能直接向①中试管加水,而应该将残液注入到水中进行稀释,以此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4的生成,A错误;据分析可知,试管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B正确;据分析可知, 试管③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被还原而逐渐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正确;据分析可知,试管④中因生成硫单质而使溶液出现浑浊,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了SO2的氧化性,D正确。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KMnO4酸性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③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说明SO2具有还原性;④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体现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⑤使淀粉的碘溶液褪色,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说明SO2具有还原性;综上所述,实质相同的是②③⑤,
故选C。
将SO2气体通入 NaHCO3溶液中会产生CO2气体。同温同压下,若 SO2 气体的密度是 2.92 g L-1,则100 mL SO2气体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0.40 g B.0.45 g
C.0.51 g D.0.55 g
【答案】A
【解析】SO2+2NaHCO3==== Na2SO3+2CO2↑+H2O,同温同压下,100 mL SO2气体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200 m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因此200 m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92 g L-1× ×0.2 L = 0.40 g, 故选A。
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块会干瘪
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 pH试纸变红
【答案】D
【解析】苹果块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等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苹果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故苹果块会干瘪,A正确;胆矾为蓝色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胆矾中的结晶水脱去,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B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水,溶剂减少,溶质析出,C正确;pH试纸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等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pH试纸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使纸张变黑,D错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然后将浓盐酸滴在漂白粉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A 酚酞和Na2CO3混合溶液褪色 Cl2具有酸性
B 红色鲜花瓣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C KI和淀粉混合溶液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KMnO4溶液褪色 Cl2具有还原性
【答案】C
【解析】酚酞和Na2CO3混合溶液褪色,是因为氯气将酚酞氧化而变质,使得溶液褪色,A错误;红色鲜花瓣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使其褪色,B错误;KI和淀粉混合溶液变蓝,Cl2将碘离子氧化变为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C正确;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氯气具有氧化性,两者不反应,D错误。
15. 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浓硫酸只体现氧化性
B.每生成2.24 L,同时消耗0.2 mol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每转移0.2 mol电子,同时消耗6.4 g铜
【答案】D
【解析】浓硫酸转为硫酸铜体现其酸性,转化为二氧化硫体现其氧化性,A错误;气体状况不确定,不能根据体积确定物质的量,B错误;由反应可知,2 mol硫酸反应时,只有1 mol转化为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作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C错误;由反应知1 mol Cu生成1 mol硫酸铜失2 mol电子,则转移0.2 mol电子消耗0.1 mol Cu,质量为6.4 g,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 SO2、SO3均为硫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SO2和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有氧化性
c.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3
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工业尾气中排放的SO2会导致酸雨,请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角度,各列举一种试剂处理尾气中的SO2:
   、   。
(3)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SO2具有还原性的是   (填字母)。
a.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答案】(1)ab (2)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均可 NaOH溶液、CaO等碱性溶液或碱性氧化物均可 (3)abc
【解析】(1)SO2和SO3分别是H2SO3和H2SO4对应的酸性氧化物,a正确;SO2和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6,都能降低,从而表现出氧化性,b正确;硫在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c错误;SO3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错误。(2)处理尾气中的SO2时,可以利用强氧化剂,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除去SO2,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均可;也可以利用碱性物质,与SO2生成盐而除去SO2,如NaOH溶液、CaO等碱
性溶液或碱性氧化物均可。(3)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表明Fe3+转化为Fe2+,证明SO2具有还原性,a正确;加入BaCl2溶液,由于SO2不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2SO4,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正确;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可能是BaSO3也可能是BaSO4,加入足量盐酸后,没有溶解的那部分沉淀为BaSO4,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2SO4,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故选abc。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4FeS2+11O2 2Fe2O3+8SO2
(2)2SO2+O2 2SO3
(3)abc
(4)SO2+Br2+2H2O====4H++2Br—+SO42﹣
【解析】(1)沸腾炉中是黄铁矿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Fe2O3+8SO2;(2)沸腾炉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在接触室内发生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3)粉碎矿石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不改变转化率,b正确;生产过程中的矿渣中含有三氧化二铁,c正确;(4)SO2吸收Br2的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溴单质被还原为溴化氢,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请回答:
(1)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①中的现象是   。
(3)装置③的作用是   。
(4)①、②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   。
(5)③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请填写“价一类”二维图中的括号中的物质   。
【答案】(1)+4 (2)溶液颜色变浅 (3)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4)漂白性、还原性 (5)SO2+2NaOH====Na2SO3+H2O (6)氧化物
【解析】(1)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2)装置②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有SO2进入装置②中,则必有SO2进入装置①中,由于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溶液褪色或溶液颜色变浅。(3)装置③中NaOH溶液能与SO2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因此装置③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空气。(4)装置①中品红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性;装置②中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还原性。(5)装置③中NaOH溶液与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6)“价—类”二维图中,SO2、SO3都属于氧化物。
19.利用下列实验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Ⅰ 实验Ⅱ
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1)实验 Ⅰ 中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下列装置中,能用于实验 Ⅱ 中尾气吸收的是   (填序号)。
(3)实验 Ⅱ 中,能够证明生成了SO2的证据是   。
(4)实验 Ⅰ 和 Ⅱ 中,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答案】(1)氧化性 (2)② (3)Ⅱ中品红溶液褪色 (4)温度不同
【解析】(1)实验 Ⅰ 中铁片表面迅速变暗,说明铁和浓硫酸发生了反应,之后无明显变化,则说明铁发生钝化,铁的表面产生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2)装置①中,气体能进不能出,不安全;装置②中,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干燥管有容纳液体的空间,可以防倒吸;则能用于实验 Ⅱ 中尾气吸收的是②。(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实验 Ⅱ 中,能够证明生成了SO2的证据是 Ⅱ 中品红溶液褪色。(4)实验 Ⅰ 和 Ⅱ 的反应物均相同,只有温度不同,故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温度不同。第10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B.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C.SO2能使紫色的KMnO4溶液褪色
D.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 )。
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SO2,并探究S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装置中为品红溶液,则装置可验证SO2的漂白性
B.若装置中为Na2S溶液,则装置可验证SO2具有还原性
C.若装置中为1.0 mol/L的CaCl2溶液,则装置中不会产生沉淀
D.若装置中有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则装置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中,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硫与氢气
硫与氧气
硫与铁
D.硫与钠
CO2 和 SO2 都是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二者共有的性质是( )。
A.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B.具有氧化性
C.通入 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是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D.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出现增重的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H2SO4
D.浓硝酸
硫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目前工业制备硫酸主要采用接触法,常见的有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等。以硫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主要设备有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硫酸工业、金属冶炼产生的尾气中含有,需要经过回收利用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下列有关硫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原料硫铁矿经过粉碎后投入沸腾炉
B.产生的气体无需除尘净化可直接通入接触室
C.用98.3%浓硫酸代替水吸收
D.金属冶炼产生的含的废气经回收也可用于制硫酸
探究金属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是( )。
A.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B.e中可以选用溶液或酸性溶液
C.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
D.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束后,直接向①中试管加水,观察颜色可确定的生成
B.试管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
C.试管③中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的还原性
D.试管④中溶液出现浑浊,体现了的氧化性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KMnO4酸性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将SO2气体通入 NaHCO3溶液中会产生CO2气体。同温同压下,若 SO2 气体的密度是 2.92 g L-1,则100 mL SO2气体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0.40 g B.0.45 g
C.0.51 g D.0.55 g
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块会干瘪
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 pH试纸变红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然后将浓盐酸滴在漂白粉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A 酚酞和Na2CO3混合溶液褪色 Cl2具有酸性
B 红色鲜花瓣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C KI和淀粉混合溶液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KMnO4溶液褪色 Cl2具有还原性
15. 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浓硫酸只体现氧化性
B.每生成2.24 L,同时消耗0.2 mol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每转移0.2 mol电子,同时消耗6.4 g铜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 SO2、SO3均为硫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SO2和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有氧化性
c.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3
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工业尾气中排放的SO2会导致酸雨,请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角度,各列举一种试剂处理尾气中的SO2:
   、   。
(3)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SO2具有还原性的是   (填字母)。
a.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请回答:
(1)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①中的现象是   。
(3)装置③的作用是   。
(4)①、②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   。
(5)③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请填写“价一类”二维图中的括号中的物质   。
19.利用下列实验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Ⅰ 实验Ⅱ
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1)实验 Ⅰ 中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下列装置中,能用于实验 Ⅱ 中尾气吸收的是   (填序号)。
(3)实验 Ⅱ 中,能够证明生成了SO2的证据是   。
(4)实验 Ⅰ 和 Ⅱ 中,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