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在“石蜡 →石蜡油 →石蜡气体→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答案】D
【解析】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故选D。
2.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结合是离子键,非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是共价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NaF中含有离子键,HNO3中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CO2、CH4中均只含有共价键,B符合题意;Al2O3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MgO中含有离子键,中含有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答案】A
【解析】碘和干冰均由分子构成,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二者升华时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符合题意;硅熔化时破坏共价键;C60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K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D不符合题意。
4.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氧化钠 B.溴化氢 C.氯化铵 D.氯化镁
【答案】C
【解析】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溴化氢中中含有共价键,但属于共价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氯化铵中铵根和氯离子形成离子键,N和H形成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氯化镁中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A
【解析】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含有共价键,如氯化铵,A符合题意;根据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只要是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因此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不能含有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KOH B.CO2 C.MgCl2 D.H2O
【答案】C
【解析】K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CO2只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MgCl2只含有离子键,C符合题意;H2O只含有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7.以下过程与化学键断裂无关的是( )。
A.氯化钠熔化 B.碘升华 C.金刚石熔化 D.钠熔化
【答案】B
【解析】氯化钠的熔化破坏离子键,与化学键断裂有关,A不符合题意;碘单质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化学键不被破坏,B符合题意;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了共价键,故化学键被破坏,C不符合题意;金属钠属于金属晶体,熔化的时候破坏的是金属键,D不符合题意。
8.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H4的比例模型: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答案】C
【解析】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A错误;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错误;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则其比例模型为 ,C正确;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错误。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B.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加热氯化铵时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答案】A
【解析】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水被蒸发的过程中破坏了水的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纯碱是Na2CO3,烧碱是NaOH,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时都破坏了离子键,B正确;CO2溶于水时,部分CO2和水反应生成了H2CO3,所以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也有共价键的破坏和形成,干冰升华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NH4Cl加热分解为NH3和HCl,NH4Cl中既有NH4+和Cl-间的离子键,也有N和H间的极性共价键,生成物NH3和HCl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加热氯化铵时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D正确。
10.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Na2O2
B.CCl4
C.MgCl2
D.H2O
【答案】A
【解析】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A正确;CCl4是共价化合物,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B错误;MgCl2是离子化合物,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过程为 ,C错误;H2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D错误。
11.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CH4的球棍模型:
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乙醇的结构式:C2H6O
【答案】C
【解析】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为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球棍模型中,用大小不同的小球和短棍分别表示原子、共价键,同时要体现分子的空间构型,故甲烷的球棍模型是,B错误;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双键,故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C正确;用一条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为结构式,故C2H6O是其分子式,不是结构式,D错误。
1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34S2-的结构示意图: B.氮分子的结构式:N—N
C.CO2的结构模型: D.氯化氢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S元素的质子数为16,因此34S2-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N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键电子,与另一个N原子结合形成三键,因此N2的结构式为N≡N,B错误;CO2中C与O之间形成双键,因此CO2的结构模型为,C正确;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错误。
13.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结冰,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几乎都以氢键结合
B.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答案】D
【解析】水结冰,水分子之间几乎都以氢键结合,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密度减小,体积增大,A不符合题意;HF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B不符合题意;卤素单质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所以熔、沸点升高,C不符合题意;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D符合题意。
14.下列变化中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钠在氯气中燃烧 D.加热氯化钠至熔化
【答案】D
【解析】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分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A不符合题意;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共价键被破坏,B不符合题意;钠在氯气中燃烧,氯气分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C不符合题意;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加热氯化钠至熔化,离子键被破坏,D符合题意。
15.下列几种氢键:① ;② ;③ ;④ 。氢键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答案】A
【解析】F、O、N的电负性依次降低, 、 、 键的极性依次降低,故③ 中的氢键强于① ;而① 又强于④ ,最弱的是② ,氢键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③>①>④>②;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请指出下列过程需要破坏的作用力
①离子键 ②极性共价键 ③非极性共价键 ④氢键 ⑤分子间作用力
(1)干冰熔化 ;
(2)氢氧化钠溶于水 ;
(3)过氧化钠溶于水 ;
(4)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
(5)冰熔化
【答案】(1)⑤
(2)①
(3)①③
(4)②
(5)④⑤
【解析】(1)干冰熔化是分子晶体,熔化属于物理变化,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⑤; (2)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破坏离子键,①;(3)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需要破坏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①③;(4)氯化氢气体含有极性共价键 H—Cl键,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了极性共价键,②;(5)冰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含有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熔化时需要破坏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④⑤。
17.下列几种物质:
①MgCl2 ②H2O ③Al ④H2O2 ⑤KCl⑥Ca(OH)2 ⑦HClO ⑧I2 ⑨He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3)共价化合物是 ;
(4) H2O的电子式 KCl的电子式 。
【答案】(1)①⑤
(2)⑥
(3)②④⑦
(4)
【解析】①MgCl2中只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②H2O中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③Al是金属单质,含有金属键;④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⑤KCl中只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⑥Ca(OH)2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⑦HClO中只有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⑧I2是非金属单质,含有非极性键;⑨He是稀有气体单质,不存在化学键;(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⑤;(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⑥;(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4)H2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K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1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作答:
(1)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2)⑧、⑨、⑩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为 (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⑥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产物的电子式: 。与⑧同族的砷(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⑦和⑩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其的熔点为190 ℃(2.02×105 Pa),但在180 ℃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该是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 。
(5)表中所列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填元素符号)。⑧与⑩元素形成的常见分子中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6)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②与元素⑦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 F->Na+>Al3+
HClO4>H2SO4>H3PO4
共价化合物 熔融时不导电
NaF 不是
Be(OH)2+2OH-===+2H2O
【解析】(1)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是F-、Na+、Al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F->Na+>Al3+;(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H3PO4、H2SO4、HCl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增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酸性强弱是HClO4>H2SO4>H3PO4;(3)Na在空气中点燃,生成Na2O2,其电子式为:;As是33号元素,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形成化合物为AlCl3,熔点较低,且易升华,这是分子晶体的特点,即AlCl3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因此利用氯化铝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证明的实验依据是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5)最容易形成离子键,应是最容易失去电子和最容易得到电子,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Na,最容易得到电子是F,因此形成的化合物是NaF;形成的化合物是PCl3和PCl5,PCl3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PCl5中P的最外层超过8电子,故填“不是”;(6)氢氧化铝表现两性,则Be(OH)2表现两性,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e(OH)2+2OH-=+2H2O。
19.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点降低
b.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均减小
c.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热稳定性: (填“>”“<”或“=”)。
(3)写出的电子式: 。
(4)已知化合物由第三周期的两种相邻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不稳定,遇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两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相应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①已知的摩尔质量为,写出的化学式 。
②任选一种合适的氧化剂,写出的浓溶液与反应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③中的一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可用于实验室制。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只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
Na+ >
①S2Cl2 ②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③
【解析】(1)钠、镁、铝熔点依次增大,a错误;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铝离子半径最小,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正确;(2)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第三周期的元素中,钠元素金属性最强,所以Na+氧化性最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稳定性>;(3)是共价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是;(4)①根据以上分析,M由S、Cl组成,的摩尔质量为,所以的化学式S2Cl2。②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钾、氯化锰、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MnO4-+10Cl-+16H+=2Mn2++5Cl2↑+8H2O。③氯元素可形的成化合物,可用于实验室制。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只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根据元素守恒,另一种盐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14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在“石蜡 →石蜡油 →石蜡气体→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2.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B.、 C.、 D.、
3.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4.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氧化钠 B.溴化氢 C.氯化铵 D.氯化镁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KOH B.CO2 C.MgCl2 D.H2O
7.以下过程与化学键断裂无关的是( )。
A.氯化钠熔化 B.碘升华 C.金刚石熔化 D.钠熔化
8.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H4的比例模型: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B.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加热氯化铵时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10.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Na2O2
B.CCl4
C.MgCl2
D.H2O
11.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CH4的球棍模型:
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乙醇的结构式:C2H6O
1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34S2-的结构示意图: B.氮分子的结构式:N—N
C.CO2的结构模型: D.氯化氢的电子式:
13.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结冰,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几乎都以氢键结合
B.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14.下列变化中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钠在氯气中燃烧 D.加热氯化钠至熔化
15.下列几种氢键:① ;② ;③ ;④ 。氢键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请指出下列过程需要破坏的作用力
①离子键 ②极性共价键 ③非极性共价键 ④氢键 ⑤分子间作用力
(1)干冰熔化 ;
(2)氢氧化钠溶于水 ;
(3)过氧化钠溶于水 ;
(4)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
(5)冰熔化
17.下列几种物质:
①MgCl2 ②H2O ③Al ④H2O2 ⑤KCl⑥Ca(OH)2 ⑦HClO ⑧I2 ⑨He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3)共价化合物是 ;
(4) H2O的电子式 KCl的电子式 。
1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作答:
(1)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2)⑧、⑨、⑩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为 (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⑥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产物的电子式: 。与⑧同族的砷(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⑦和⑩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其的熔点为190 ℃(2.02×105 Pa),但在180 ℃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该是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 。
(5)表中所列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填元素符号)。⑧与⑩元素形成的常见分子中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6)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②与元素⑦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点降低
b.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均减小
c.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热稳定性: (填“>”“<”或“=”)。
(3)写出的电子式: 。
(4)已知化合物由第三周期的两种相邻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不稳定,遇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两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相应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①已知的摩尔质量为,写出的化学式 。
②任选一种合适的氧化剂,写出的浓溶液与反应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③中的一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可用于实验室制。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只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