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随堂练2.2.1物质的量浓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随堂练2.2.1物质的量浓度(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10:35:38

文档简介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2~3次
B.用100 mL量筒量取5.5 mL稀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50 g NaCl固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答案】A 
【解析】量取5.5 mL溶液应使用10 mL量筒,B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C错误;在容量瓶中不能溶解固体,D错误。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需经过量取、稀释、转移、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中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14.2 mL硫酸 B.稀释 C.转移溶液 D.定容
【答案】D 
【解析】量筒读取体积时视线应平视,A错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向水中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B错误;转移液体到容量瓶需要玻璃棒引流,C错误;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蒸馏水,同时视线与刻度线平视,D正确。
3.下列操作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9.5 g MgCl2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
B.将4 g NaOH固体溶于100 mL蒸馏水
C.将50 mL 2 mol·L-1 NaCl溶液与50 mL蒸馏水混合
D.将3.36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50 mL溶液
【答案】A 
【解析】9.5 g MgCl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配成100 mL溶液,浓度等于1 mol/L,A正确;4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溶于100 mL蒸馏水,溶液的体积不再是100 mL,故浓度不是1 mol/L,B错误;50 mL溶液与50 m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浓度,C错误;状况未标明,故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5 mol,D错误。
4.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干燥
B.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C.称量胆矾(CuSO4·5H2O)时,部分固体失去结晶水
D.定容、摇匀后溶液溅出
【答案】C 
【解析】A、D项对所配溶液浓度没有影响,B项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项,胆矾(CuSO4·5H2O)中CuSO4是有效溶质,失去结晶水后,CuSO4质量分数变大,故实际称取的CuSO4质量变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5.从2 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有关这100 m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度为0.1 mol·L-1   B.浓度为1 mol·L-1
C.含4 g NaOH D.含0.1 mol NaOH
【答案】A 
【解析】 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浓度相同。
6.下列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0 g NaOH配制0.1 mol·L-1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
【答案】D 
【解析】A项,俯视量筒刻度线,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将会导致加水量增多,使溶液浓度偏低;C项,由于所称NaOH固体的质量为整数值,不需要移动游码,故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是准确的,不会影响到所配制溶液的浓度;D项,因热胀冷缩,会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在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7.0.56 g氧化钙恰好与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0 mol·L-1 B.0.20 mol·L-1
C.0.50 mol·L-1 D.1.00 mol·L-1
【答案】D 
【解析】CaO + 2HCl===CaCl2+H2O
56 g 2 mol
0.56 g c(HCl)×20×10-3 L
则:=,
解得c(HCl)=1.00 mol·L-1。
8.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实际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此时会有少量液体挂在容量瓶壁或塞子表面,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选D。
9.某同学用碳酸钠固体配制0.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共有(  )
A.5处 B.4处
C.3处 D.2处
【答案】C 
【解析】第①步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在第⑤步和第⑥步之间还需要振荡摇匀;第⑥步定容时,视线要与容量瓶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所以总共3处错误,C正确。
10.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NaOH用纸盛放进行称量;
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
⑤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一定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或稀释);(4)转移;(5)洗涤;(6)定容(摇匀)。①中,氢氧化钠易潮解,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须用干燥而洁净的烧杯或表面皿盛放NaOH;③中,应把冷却至室温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⑤中,定容时,先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直到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故①③⑤错误,选D。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40.0 g NaOH,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1 mol/L
B.120 mL 2 mol/L KCl溶液与6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c(Cl-)相等
C.从1 L 2 mol/L的盐酸中取出0.5 L,取出的盐酸的浓度为1 mol/L
D.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要60 g胆矾
【答案】B 
【解析】1 L水中溶解40.0 g NaOH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浓度不是1 mol/L,A项错误;120 mL 2 mol/L KCl溶液中c(Cl-)为2 mol/L,6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c(Cl-)为2 mol/L,二者相等,B项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1 L 2 mol/L的盐酸中取出0.5 L,取出的盐酸的浓度仍为2 mol/L,C项错误;需要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0.5 L=0.25 mol,质量为0.25 mol×250 g/mol=62.5 g,D项错误。
1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 76.0 g B.500 mL 80.0 g
C.1 000 mL 80.0 g D.1 000 mL 76.0 g
【答案】C 
【解析】配制950 mL溶液需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所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1 L×2 mol·L-1×40 g·mol-1=80.0 g。
13.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Na+、Mg2+、Cl-、SO离子,测得Na+、Mg2+、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0.4 mol·L-1、0.4 mol·L-1,则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答案】C 
【解析】先列出电荷守恒式:
c(Na+)+2c(Mg2+)=c(Cl-)+2c(SO),
再代入数据计算:
c(SO)=mol·L-1=0.3 mol·L-1。
14.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A 
【解析】 a g SO的物质的量n(SO)==mol,则V L该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Fe3+的物质的量n(Fe3+)=n(SO)=× mol= mol,0.5V L该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的物质的量n(Fe3+)=× mol= mol,由于在稀释过程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c(Fe3+)=== mol·L-1,A正确。
15.实验室需要45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用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定量NaOH固体,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后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2)本实验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 g。
(3)本实验的基本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外,还需 。
(4)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有 。
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
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答案】(1) ①②④③⑤ (2)8.0 g (3)500__mL容量瓶、药匙 (4)A。
【解析】(1)配制45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需选用500 mL容量瓶,操作顺序为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静置→装瓶贴标签,所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⑤。(2)实验室没有450 mL容量瓶,配制45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需选用500 mL容量瓶,所以应该按照500 mL计算,则m(NaOH)=0.4 mol·L-1
×0.5 L×40 g·mol-1=8.0 g。(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固体物质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药匙。(4)A.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缩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增大,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配制无影响。D.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偏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16.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不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代号)。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填代号,下同),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稀释后的H2SO4溶液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硫酸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硫酸。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⑦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答案】(1)②⑦⑧ (2)①②③④⑥⑦ ①②⑦
【解析】(2)误差分析时依据c==,分析错误操作会导致公式中哪个值发生变化,再进行判断。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操作错误,量筒中残留的液体不能洗涤,否则量取的液体体积变大,结果偏高。②“稀释后的H2SO4溶液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操作错误,未冷却就转移溶液,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③“将浓硫酸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硫酸”的操作错误。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的操作错误,吸出的溶液中含有部分溶质,导致结果偏低。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的操作错误,导致溶液体积变大,结果偏低。⑦“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的操作错误,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17.某次实验预计需要使用480 mL a mol·L-1的纯碱溶液,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规格 ④压强 ⑤刻度线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对容量瓶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选择V=______ mL的容量瓶,需要称取______ g Na2CO3。
(4)所给出的流程图中的操作内容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溶解、移液后,没有洗涤玻璃棒及烧杯: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③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答案】(1)①③⑤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500 53a (4)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定容时仰视 (5)①偏小 ②偏小 ③无影响
【解析】  (1)容量瓶瓶体上有温度、规格、刻度线。(2)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根据“大而近”原则,应该选择500 mL的容量瓶。所需的m(Na2CO3)=c·V·M=0.5 L×
a mol·L-1×106 g·mol-1=53a g。(4)流程图中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应该左物右码),定容时仰视。(5)根据公式c=进行误差分析:①没有洗涤时,n偏小,c偏小;②定容时仰视,V偏大,c偏小;③容量瓶未干燥,n、V均不受影响,对c无影响。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法
课时1 物质的量浓度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2~3次
B.用100 mL量筒量取5.5 mL稀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50 g NaCl固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需经过量取、稀释、转移、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中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14.2 mL硫酸 B.稀释 C.转移溶液 D.定容
3.下列操作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9.5 g MgCl2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
B.将4 g NaOH固体溶于100 mL蒸馏水
C.将50 mL 2 mol·L-1 NaCl溶液与50 mL蒸馏水混合
D.将3.36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50 mL溶液
4.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干燥
B.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C.称量胆矾(CuSO4·5H2O)时,部分固体失去结晶水
D.定容、摇匀后溶液溅出
5.从2 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有关这100 m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度为0.1 mol·L-1   B.浓度为1 mol·L-1
C.含4 g NaOH D.含0.1 mol NaOH
6.下列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0 g NaOH配制0.1 mol·L-1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
7.0.56 g氧化钙恰好与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0 mol·L-1 B.0.20 mol·L-1
C.0.50 mol·L-1 D.1.00 mol·L-1
8.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某同学用碳酸钠固体配制0.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共有(  )
A.5处 B.4处
C.3处 D.2处
10.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NaOH用纸盛放进行称量;
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
⑤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40.0 g NaOH,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1 mol/L
B.120 mL 2 mol/L KCl溶液与6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c(Cl-)相等
C.从1 L 2 mol/L的盐酸中取出0.5 L,取出的盐酸的浓度为1 mol/L
D.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要60 g胆矾
1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 76.0 g B.500 mL 80.0 g
C.1 000 mL 80.0 g D.1 000 mL 76.0 g
13.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Na+、Mg2+、Cl-、SO离子,测得Na+、Mg2+、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0.4 mol·L-1、0.4 mol·L-1,则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14.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5.实验室需要45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用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定量NaOH固体,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后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2)本实验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 g。
(3)本实验的基本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外,还需 。
(4)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有 。
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
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16.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不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代号)。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填代号,下同),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稀释后的H2SO4溶液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硫酸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硫酸。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⑦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7.某次实验预计需要使用480 mL a mol·L-1的纯碱溶液,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规格 ④压强 ⑤刻度线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对容量瓶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选择V=______ mL的容量瓶,需要称取______ g Na2CO3。
(4)所给出的流程图中的操作内容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溶解、移液后,没有洗涤玻璃棒及烧杯: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③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