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aM2++bO2+4H+===cM3++dH2O,则化学计量数c的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可得a=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a+4=3c,解得c=4。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 ⑦CS2 ⑧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答案】B
【解析】
3.有关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H2S+SO2===3S↓+2H2O
②S+2H2SO4(浓)3SO2↑+2H2O
③3S+6KOH2K2S+K2SO3+3H2O
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改用稀硫酸,则能放出氢气
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反应③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反应①SO2作氧化剂,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从氧化还原方面判断是酸性还是碱性氧化物;反应②说明S具有还原性,若改用稀硫酸不会放出H2;反应③硫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此既体现了还原性又体现了氧化性。
4.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H2C2O4乙二酸)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H2C2O4+H+―→CO2↑+Mn2++(未配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KMnO4
B.发生还原反应的是H2C2O4
C.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H2O
D.6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10 mol
【答案】B
【解析】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MnO4为氧化剂,H2C2O4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错误;由电子、电荷及原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C正确;6 mol H+参加反应时,2 mol MnO得电子,则电子转移10 mol,D正确。
5.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NO+H+―→Mn2++NO+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1 mol Mn2+,转移5NA个电子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2∶5
【答案】D
【解析】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至+2,生成1个Mn2+转移5个电子,A项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至+5,氮元素被氧化,B项正确;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NO+6H+===2Mn2++5NO+3H2O,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Mn2+为还原产物,NO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5∶2,D项错误。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BaSO4↓+H2O
B.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H2O
C.铜片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Cu+SO+4H+Cu2++SO2↑+2H2O
D.SO2使溴水褪色:SO2+Br2+2H2O===SO+2Br-+4H+
【答案】D
【解析】A中离子配比不正确,OH-、H+、H2O的系数都应为2;B中过量的SO2与NaOH反应,产物应为NaHSO3;C中浓硫酸应写化学式。
7.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A溶于水得到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变成C,在C里加Na2S产生气体D,把D通入B溶液得到浅黄色沉淀E。A、B、C、D、E都含同一种元素。下列选项中按A、B、C、D、E顺序排序的是( )。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H2S、S
C.SO2、H2SO3、H2SO4、SO3、Na2S2O3
D.SO3、H2SO4、H2SO3、SO2、Na2S2O3
【答案】B
【解析】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溶于水得H2SO3,向H2SO3中滴加溴水生成H2SO4和HBr,在H2SO4溶液中加Na2S产生气体H2S,H2S与H2SO3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S,故B项正确。
8.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3Cl-+5H2O。则R中R的化合价是( )。
A.+3价 B.+4价
C.+5价 D.+6价
【答案】D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所以R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9.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下列方框中对应的物质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u2O3+ + + +
A.Na2S4O6、H2O、Na2S2O3、Au2O、NaOH
B.Na2S2O3、NaOH、Na2S4O6、Au2O、H2O
C.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
D.当1 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8 mol
【答案】C
【解析】Au2O3是反应物,则Au2O一定是生成物,其中Au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成+1价,化合价降低,则必然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即Na2S2O3(硫元素为+2价)是反应物,Na2S4O6(硫元素平均为+2.5价)是生成物。根据反应前后硫原子守恒可得如下关系:2Na2S2O3Na2S4O6,根据钠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缺少钠原子,所以NaOH是生成物,再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水是反应物。由关系式:Au2O3~Au2O~4e-,所以当1mol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10.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KMnO4+ FeSO4+ H2SO4 K2SO4+ MnSO4+ Fe2(SO4)3+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n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Fe2+的还原性强于Mn2+
C.KMnO4的氧化性强于Fe3+
D.生成1 mol 水时,转移2.5 mol电子
【答案】D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和转移电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生成8mol水时,转移10mol电子,故生成1mol水时,转移1.25mol电子,D项错。
1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①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② Cl2、FeBr2 FeCl3、FeBr3
③ Mn、Cl- Cl2、Mn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l2>Fe3+>Br2
【答案】D
【解析】反应①中由KMnO4MnSO4,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水,A正确;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中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可知2n(Cl2)=n(FeBr2),即n(Cl2)∶n(FeBr2)=1∶2,B正确;由信息可知,Mn将Cl-氧化为Cl2,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为2mol,C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③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氧化性Mn>Cl2,由反应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反应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Fe3+不能氧化Br-,氧化性Br2>Fe3+,D错误。
12.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I2,Mn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
C.Mn D.HNO2
【答案】B
【解析】KI被氧化得到I2,1molKI在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再据题中所给信息:由H2O2H2O,1molH2O2得2mole-;由II2,1molI得5mole-;由MnMn2+,1molMn可得5mole-;由HNO2NO,1molHNO2得1mole-。虽然B、C项中的1molI、Mn完全反应均可得5mole-,但B中生成物I2可来自I和I-,故得I2最多者应是I与I-的反应。
1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2+aOH-Y+S4+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4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S2是还原剂
D.每32 g 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答案】B
【解析】Y为化合物,由电荷守恒知,a=4,A项正确。由2S2S4,2molS2参与反应,失去2mol电子,由O22O2-,1molO2参与反应,得到4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则说明有2molFe2+失去2mol电子转化为三价铁,再由原子守恒知,Y为四氧化三铁,B项错误;在反应中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2为还原剂,C项正确;1mol氧气参加反应,转移4mol电子,D项正确。
14.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该氧化物与氨气(NH3)反应只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 B.N2O3 C.NO2 D.N2O5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NH3+ N2+H2O, 内表示氮的氧化物,配平后应为4NH3+ 5N2+6H2O, 中为6个N原子和6个O原子,即6NO,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15.下图表示物质A~F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物质,B、C为无色溶液,D为气体,E、F为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D ,E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 。
BC: 。
(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 。
(4)在A~F六种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填字母)。
【答案】(1)S H2SO3 H2SO4 SO2 BaSO3 BaSO4
(2)H2SO3+2H2S3S↓+3H2O
H2SO3+Cl2+H2OH2SO4+2HCl
(3)S+Ba2+BaSO4↓ (4)ABDE
【解析】常见淡黄色固体物质能够与氧气反应的是S,则D为SO2,B为H2SO3,E为BaSO3,C为H2SO4,F为BaSO4。硫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含处于中间价态0价、+4价硫元素的物质,如S、SO2、H2SO3、BaS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6.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H2SO3在空气中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
(3)用Na2SO3吸收SO2是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2H2SO4(或)
(2)无明显现象 有紫红色物质析出
(3)Na2SO3+SO2+H2O2NaHSO3
(4)SO2+2COS+2CO2
【解析】(1)H2SO3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H2SO4。
(2)若铁棒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则生成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不与CuSO4溶液反应;若没有发生钝化,则铁棒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
(3)Na2SO3溶液与SO2气体反应生成NaHSO3。
(4)CO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2COS+2CO2。
1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亚硫酸钠(填名称),Ⅱ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ClO2(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是 。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请推测其原因是 。
【答案】 (1) 亚硫酸钠 ClO2
(2)2ClO2+H2O2+2OH-===2ClO+O2+2H2O
(3)① 1∶4
② Cl-的还原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大而增强
【解析】(1)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Ⅱ中ClO2被还原,则H2O2被氧化,故气体a应为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H2O2+2OH-===2ClO+O2+2H2O。
(3)①
NaCl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中1个NaClO2作氧化剂,转化为1个NaCl,4个NaClO2作还原剂,转化为4个ClO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为1∶4。②反应NaClO2+4HCl===NaCl+2Cl2↑+2H2O中,NaClO2作氧化剂,HCl部分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可能的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Cl-的还原性增强。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已知aM2++bO2+4H+===cM3++dH2O,则化学计量数c的值为( )
A.1 B.2
C.3 D.4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 ⑦CS2 ⑧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3.有关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H2S+SO2===3S↓+2H2O
②S+2H2SO4(浓)3SO2↑+2H2O
③3S+6KOH2K2S+K2SO3+3H2O
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改用稀硫酸,则能放出氢气
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反应③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H2C2O4乙二酸)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H2C2O4+H+―→CO2↑+Mn2++(未配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KMnO4
B.发生还原反应的是H2C2O4
C.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H2O
D.6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10 mol
5.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NO+H+―→Mn2++NO+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1 mol Mn2+,转移5NA个电子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2∶5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BaSO4↓+H2O
B.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H2O
C.铜片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Cu+SO+4H+Cu2++SO2↑+2H2O
D.SO2使溴水褪色:SO2+Br2+2H2O===SO+2Br-+4H+
7.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A溶于水得到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变成C,在C里加Na2S产生气体D,把D通入B溶液得到浅黄色沉淀E。A、B、C、D、E都含同一种元素。下列选项中按A、B、C、D、E顺序排序的是( )。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H2S、S
C.SO2、H2SO3、H2SO4、SO3、Na2S2O3
D.SO3、H2SO4、H2SO3、SO2、Na2S2O3
8.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3Cl-+5H2O。则R中R的化合价是( )。
A.+3价 B.+4价
C.+5价 D.+6价
9.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下列方框中对应的物质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u2O3+ + + +
A.Na2S4O6、H2O、Na2S2O3、Au2O、NaOH
B.Na2S2O3、NaOH、Na2S4O6、Au2O、H2O
C.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
D.当1 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8 mol
10.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KMnO4+ FeSO4+ H2SO4 K2SO4+ MnSO4+ Fe2(SO4)3+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n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Fe2+的还原性强于Mn2+
C.KMnO4的氧化性强于Fe3+
D.生成1 mol 水时,转移2.5 mol电子
1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①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② Cl2、FeBr2 FeCl3、FeBr3
③ Mn、Cl- Cl2、Mn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l2>Fe3+>Br2
12.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I2,Mn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
C.Mn D.HNO2
1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2+aOH-Y+S4+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4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S2是还原剂
D.每32 g 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14.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该氧化物与氨气(NH3)反应只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 B.N2O3 C.NO2 D.N2O5
15.下图表示物质A~F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物质,B、C为无色溶液,D为气体,E、F为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D ,E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 。
BC: 。
(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 。
(4)在A~F六种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填字母)。
16.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H2SO3在空气中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
(3)用Na2SO3吸收SO2是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亚硫酸钠(填名称),Ⅱ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ClO2(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是 。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请推测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