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专题复习讲练:铅锤法求二次函数面积最大值(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专题复习讲练:铅锤法求二次函数面积最大值(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3 07: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铅锤法求二次函数面积最大值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储备
一、铅锤法:如图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水平宽”;
过点C作x轴的垂线与AB交点为D,线段CD即为AB边的“铅垂高”.
如图:(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水平宽和铅锤高乘积的一半)
二、理论依据:铅锤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本质是割补法,下面我们用割补法去证明铅锤法的正确性,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情况:
类型一:铅锤高在三角形内部 类型二:铅锤高在三角形外部
三、解题方法及步骤
(1)求A、B两点水平距离,即水平宽;(2)过点C作x轴垂线与AB交于点D,可得点D横坐标同点C;
(3)求直线AB解析式并代入点D横坐标,得点D纵坐标;(4)根据C、D坐标求得铅垂高;
(5)利用公式求得三角形面积.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P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B、PC,使得 的面积最大,求面积最大值即此时P的坐标.
方法一:铅锤法
【解答】取BC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水平宽,过P作 轴交直线BC于点Q,则PQ 即为铅锤高.当y=0时, 解得 ,则B(3,0),A(-1,0),当x=0时, 则C(0,3),
根据B、C两点坐标得B、C水平距离为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把B(3,0),C(0,3)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设P点坐标为 则Q点坐标(t,-t+3),
当 时,三角形PBC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此时P点坐标为
方法二:切线法
【解答】由方法一知直线BC为y=-x+3,
过点P作BC的平行线l,从而设直线l为y=-x+b
联立
由 得
直线l为 此时P点坐标为
此时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
方法三:对点法
【解答】连接PO,设P点坐标为
当 时,三角形PBC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此时P点坐标为(
方法四:中点法
【解答】面积最大值时,P点横坐标与BC中点横坐标一样,即 此方法可快速用于求值,也可以用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是一个通用方法。本质是第二个方法切线法和方程函数思想的一个结合。证明方法同方法2,l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求出对应的方程的解,即为P点横坐标。只不过为了表示一般性,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出来,不用带BC点坐标相关数值进去。l直线与直线BC平行,k值相同,联立BC直线和抛物线,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解即为B、C两点横坐标,根据韦达定理,B、C两点横坐标之和可以表示出来,我们会发现刚好是P点横坐标2倍,建议大家自行证明一下。
例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如图所示的抛物线,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OA=1,,经过点A的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且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的面积为5.
(1)求抛物线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抛物线上的动点E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下方,求.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解答】(1)将二次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点A的坐标为(-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4a-2=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令y=0,则 解得
的面积为5,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
解得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
(2)过点E作 轴交AD于M,如图,
设 则
,

当 时,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 此时E点坐标为
第三部分:针对提高训练
练 1 如图,已知抛物线 经过A(-5,0),B(-4,-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D,连接CD.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t.当点P在直线BC的下方运动时,求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点P的坐标;
练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 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求a的值.
练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 与x轴分别交于点A,点B(3,0),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连接BC,点D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D,交BC于点E,若AE=2ED,求点D的坐标;
(3)直线y=kx-2k+1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取点P(2,0),连接PM,PN,求 面积的最小值.
【练1】解:(1)将点A(-5,0)、B(-4,-3)代入抛物线 得: 解得: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①;
(2)令y=0,得: 解得: -5,∴点C(-1,0),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d,将点B、C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1…②,如图,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G,
设点G(t,t+1),则点.P(t,t +6t+5),∴PG=t+1
有最大值,当 时,其最大值为 此时
【练2】解: 3),
令y=0,得到(x+1)(x+3)=0,∴x+1=0或x+3=0,x =-1,x =3,∴B(3,0),A(-1,0),
∵直线l经过点A(-1,0),∴-k+b=0,即b=k,∴y= kx+k. 令ax -2ax-3a= kx+k,整理得,ax -(2a+k)x-3a-k=0,∵CD=4AC,∴D点的横坐标为4,. ∴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 ax+a;
(2)过点E作EF∥y轴,交直线l于点F,设E(x,ax -2ax-3a),则F(x, ax+a).
∵a<0,∴S△ACE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解得
【练3】解:(1)将B(3,0),C(0,3)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B(3,0),∴A(-1,0),∴AB=4,如图,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F,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kx+n,则
解得: ∴直线BC解析式:y=-x+3,设点
∵DF∥AB.
∴∠FDE=∠BAE,∠DFE=∠EBA,
∴m=1或m=2,∴D(1,4)或(2,3);
(3)∵直线y= kx-2k+1=k(x-2)+1,
∴ 直 线 过 定 点 (2 , 1) , 记 为 点 Q ,
又∵P(2,0),∴PQ∥y轴且PQ=1,
由韦达定理得:
∴当k=-2时, 有最小值2
∴△PMN面积的最小值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