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2.无盐桥的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有盐桥的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装置示意图
现象 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电极 Zn作负极 Cu作正极
电极反应
总反应
电子流向 负极(Zn)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u)
离子迁移方向 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盐桥中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
盐桥的作用 ①形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两侧溶液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
③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流的衰减
溶液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外电路中没有离子的移动,记忆口诀为“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2.二次电池
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原来消耗的物质),即作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同理,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简记为负连负,正连正。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有原电池的反应比没有原电池的反应快。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粗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比纯锌快;或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正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弱。例如:a和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
(3)设计原电池
设计原电池装置证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1)写出能说明氧化性Fe3+大于Cu2+的离子方程式: 。
(2)若要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极反应如下:
①负极: 。
②正极: 。
(3)画出装置图,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①不含盐桥 ②含盐桥
若将上述反应设计为原电池,Cu为负极,活动性比Cu弱的电极(如石墨)为正极。若不含有盐桥,含有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若含有盐桥,则Cu电极插入含有Cu2+的电解质溶液,如CuCl2溶液中;正极石墨插入含有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中。
设计原电池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两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盐桥等。
(1)选择两极材料时,负极材料一般为在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正极材料一般为活动性弱于负极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2)选择电解质溶液时,如不含盐桥,参与正极反应的为氧化剂;如含盐桥,负极溶液一般含负极金属离子。另外,有时电解质也可以是能传导某些离子的固态。
(3)画装置图时,须注明电极材料和溶液成分。同时,利用导线或盐桥,确保回路闭合。
电池类型 导电介质 反应
酸性燃料电池 H+
正极
负极
电池类型 导电介质 反应
碱性燃料电池 OH-
正极
负极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正极
负极
电池类型 导电介质 反应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O2-
正极
负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H+
正极
负极
正极
电池放电时,Ag2O得电子变为单质 Ag,发生还原反应,故为正极。
(3)如图1是 Mg、Al、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装置,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
。
图1
(4)氢氧燃料电池的简易装置如图2所示。
写出正极电极反应: 。室温下,若该电池每消耗1 mol H2可提供电能214.5 kJ,则该电池的有效能量转化率为 。(已知:室温下,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释放286.0 kJ能量)
图2
解答燃料电池题目的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