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病毒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4 病毒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4 18: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病毒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在介绍生物圈中的动物、真菌、细菌等生物后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类群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的生物类群,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生活和繁殖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是生物。
2.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七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有些知识还需教师引导,所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掌握本章知识。
3.学习目标确定
①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②描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③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学习重点难点
①描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②病毒的结构与繁殖方式
5.学习评价设计
①说出病毒的种类。 ②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③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④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⑤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病毒引起的疾病及其危害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在2019年北美就有大规模流感爆发,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横行,再早期的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甚至是几千年前的天花病毒等,可以说人类从开始就和病毒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病毒是谁发现的?具有怎样的特征?与人类的关系仅仅是有害的一面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找到答案。 齐读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新冠疫情贴近生活,很容易引入学习主题,学生能直观感性认识到病毒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发学生思考它和我们的关系仅仅是有害的一面吗?环节一:病毒的发现教师活动1 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因为发明了显微镜进而观察到了动植物细胞甚至是细菌,但受科学技术限制,人们还是没有发现病毒的影子。 师:对于病毒的发现要追溯到19世纪末,俄国的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病毒的存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患病的烟草叶片出现浅绿色的斑纹,使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起初他推测这种病是细菌引起的。后来他是怎么发现病毒的?合理的猜想还需要科学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脚步探索其中的奥秘。 师:讲解实验过程,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他把这种病原体叫滤过性病毒简称病毒。过滤器能过滤掉细菌,却过滤不掉病毒,说明病毒比细菌小! 师:后来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尽管人们知道了病毒的存在,却依然没有在显微镜下看见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通过对病毒发现史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是一个猜想质疑验证的过程,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谁的进步? 学生活动1 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技术的进步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病毒发现史认同技术进步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环节二:病毒的基本特征教师活动2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不断发展,科学家认识到的病毒也越来越多。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学习第二部分病毒的基本特征。 病毒的大小和观察工具 纳米表示大小(板书)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板书) 师:病毒的形态是怎样的? 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病毒有叶绿体吗?能制造有机物吗? 寄生活细胞(板书)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如果离开活细胞就死亡了吗?变成结晶体。 师:通过电镜人类大约观察到了4000种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几类? 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呢? 师:结构(板书)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不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么,那它还算是生物么?它是如何完成生殖的呢?观看病毒繁殖视频 总结生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学生活动2 描述病毒形态 猜想异养(寄生) 三类——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观察结构示意图总结结构 链接生活和病毒模型制作 尝试说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病毒结构的认识。通过视频展示病毒繁殖过程,直观感知,化难为简。环节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活动3 只有充分的认识病毒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预防,相信很多同学前期对病毒的了解和认识都是由于其引发的相关疾病。 师:介绍有利和有害的一面。学生活动3 辨证的看待病毒和人类的关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辨证看待看待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性作业:1.下列生物结构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一项是( ) 2.下列属于病毒基本特征的是( ) 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②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③个体很小,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④无细胞结构 ⑤进行分裂生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3.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 A.细菌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②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③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 2020 年全球多地爆发“新冠”疫情, 以下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的差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C .新冠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D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可有效防控新冠病毒扩散 拓展性作业: 写一则病毒和人类关系的简报 ①查阅病毒性传染病 ②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③病毒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①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②模型制作、视频展示生殖过程,化难为简,突出重难点,学生掌握较好 ③语速过快 ④应先练习后小结 ⑤多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老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 今后在教学中要多设置有启发性,指向明确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真正学懂弄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