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奇瑞兽》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神奇瑞兽》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02 19: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科 美术 授课学段及年级 七年级
教学设计
课题 神奇瑞兽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神奇瑞兽”章节聚焦于建筑装饰中的瑞兽形象,教材不仅介绍了瑞兽的种类和象征意义,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瑞兽在建筑中的布局和作用。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创作瑞兽形象的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瑞兽在古建筑中的文化价值。
2.学习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学生对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陌生感,以及可能存在的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障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现场考察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习目标确定
1. 审美感知:能够识别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独特风格。2. 文化理解: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3. 创意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将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4.学习评价设计
知道与表达了解太和殿屋脊兽的名称,形象和寓意。掌握与运用掌握陶泥捏塑工艺,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自己喜爱的瑞兽。理解与交流能通过对传统瑞兽的创作实践感受其背后的吉祥寓意。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教师活动1游戏导入:问题一:在紫禁城中,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瑞兽是什么呢?问题二:除了龙之外,还有哪些瑞兽也常出现在古代建筑的装饰中,它们各自有什么寓意?问题三:你能辨认出此瑞兽的身份吗?问题四:镇守故宫的六大瑞兽?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通过回答引出瑞兽,观察瑞兽形象,分析瑞兽的寓意,了解瑞兽的表现形式。活动意图说明:以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直接从学生知道的瑞兽形象入手,引发分析与思考,通过循序渐进的研究,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质和人们的精神寄托。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一、中国屋脊的样式五脊顶、悬山顶、勾连搭顶,歇山顶,着重介绍歇山顶和重檐歇山顶,引出屋脊兽,了解屋脊兽的作用。1、什么是“屋脊兽”?在古建筑的屋顶上,动物形象的雕塑忠诚地守卫着宫殿。2、“屋脊兽”有什么作用?作用:稳固屋脊和瓦垄,保护木栓和铁钉。二、太和殿屋脊兽1、了解屋脊兽的数量,顺序和寓意。它们的排列和数量反映了建筑的等级,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通常数量为3.5.7.9,在古代9代表最大,权位最高。2、介绍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3、分别介绍每一个瑞兽的形象特征与寓意。故宫太和殿的屋脊兽种类极其丰富,并按照固定顺序排列,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前端是骑凤仙人,后有垂兽。4、小组讨论:古建筑的等级、功能和所处地域不同,屋脊兽的数量、形象和材质也会不同。了解其中的原因,并说一说不同类型的屋脊兽造型各有什么特点。三、其他建筑中的蹲兽1、欣赏分析吻兽、望天犼、门墩的形象特点和寓意。2、课堂任务:试着分析找一找身边的石狮形象,分析其审美特点和寓意。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了解歇山顶和重檐歇山顶,明确屋脊兽在房屋顶的位置,以及功能和作用。观看教学课件,学习瑞兽排列数量,了解古建筑的等级分化。学习了解太和殿。认真观察每一个瑞兽,并且了解每个瑞兽的形象特点,花纹组成以及瑞兽的美好寓意。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分析屋脊兽的数量、形象和材质,说出不同类型的屋脊兽造型各有什么特点。拓宽思路,了解不同地方的瑞兽形象和寓意。尝试分析石狮形象特征和寓意。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以及对古建筑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瑞兽的名字、形象特点,以及美好的寓意。环节三:教师示范教师活动教师示范:用陶艺制作的方法示范凤的制作过程。介绍泥塑制作的技法。学生活动学生了解陶艺制作的方法以及过程,初步思考自己的设计内容。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学习陶艺的制作过程,了解其中的制作技法。环节四:课堂实践教师活动作业提示:活动一:创意手绘:在理解了瑞兽的文化内涵后,学生们将进行创意手绘活动。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瑞兽。活动二:请用陶艺制作一件你喜欢的瑞兽形象,并写一份作品说明,向大家介绍你制作的瑞兽有怎样的美好寓意。学生活动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绘画或陶艺制作自己喜欢的瑞兽。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环节五:成果展示与分享教师活动成果展示与分享将学生作业展示,学生交流构思、相互评价。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的创意,向大家介绍自己制作的瑞兽有怎样美好的寓意。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3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文艺批评能力。通过展示,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板书设计
神奇瑞兽瑞兽:装饰建筑 寓意美好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学生整理并归纳课堂上学到的几种瑞兽的名称、形象特征、象征意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形式可以是文字描述加手绘草图或图片剪贴。选取故宫、天坛等著名古建筑中的瑞兽形象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布局 、造型特点及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学生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尤其是当涉及到瑞兽的形象、故事和文化背景时,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证明选择这一主题是非常贴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知识理解与吸收:学生对于瑞兽的象征意义、文化寓意的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阐述瑞兽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此较为模糊。这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深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吸收。实践环节:在动手制作陶艺瑞兽作品的实践环节中,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然而,也存在部分学生因技能不足或材料限制而难以完成作品的情况。这需要我们提前准备更充分的材料和工具,以及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课堂互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较为积极,但生生互动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合作创作时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组织。未来可以设计更多促进生生互动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改进:丰富教学资源:搜集更多关于瑞兽的图像、视频、故事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同时,可以邀请专家或学者来校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研究课题;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巩固。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中,提前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动手制作中来。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材料,如剪纸、绘画、泥塑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生生互动:设计更多促进生生互动的环节,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作品互评等。通过生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反思与总结:在每节课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