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8 09: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五”计划
2、理解三大改造
3、了解中共八大
4、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要点】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
、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______________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______________创造了条件。
2、实行“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______________。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______________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______________。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过程:
农业:广大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______________的高潮。
(2)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_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
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年)————成功探索
(1)内容:
①国情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②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___的现实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③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探索失误
(1)1958年总路线:
内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路线。
影响:会后,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_”的高潮。
(2)大跃进:
内容:片面要求大办________、大办________。
表现: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的高指标。农业上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4)失误的影响: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1959—_________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中前进
目的: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
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成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1966年,______________爆发。不久,这场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3、调整: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课堂探究】
1、一五计划有何特点?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特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针对训练】
1、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3~1957年
D.1952~1956年
2、下列对三大改造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3、关于中共“八大”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认为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B、要尽快把我国建设为先进的工业国
C、认为阶级斗争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D、认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4、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
C、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D、违背了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原则
5、人民公社化中犯的“一大二公”错误主要原因在于:
(
)
A、偏离了工作重心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
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巩固提升】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根本任务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3、《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4、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这次会议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社时期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时期
7、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
、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
、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