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1.3(新教材)湘美八年级上册《旅程的灵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年1.3(新教材)湘美八年级上册《旅程的灵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02 22:5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课:多彩的假期
年级:湘美版八年级上册
单元: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旅程的灵感》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聚焦海报设计,围绕用海报形式推介度假地展开。教材先介绍海报特征与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讲解创意手法(同构、置换等 ),再阐述设计方法与步骤,还融入文化理解相关案例(如“家”文化、港澳回归海报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海报设计知识,提升艺术实践与文化认知能力,是连接生活与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后续艺术创作与审美提升奠基。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艺术基础,对图形、色彩等有基本认知,具备初步审美感知和创意想法。但在创意深度、艺术表现精细度及文化内涵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他们对新鲜创意手法、贴近生活的设计主题兴趣高,不过将创意转化为成熟海报作品,以及理解设计背后文化意义时,可能存在困难,需教师引导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知海报大尺寸画面、创意设计与强烈视觉冲击的特征,理解图形创意(同构、置换等 )、文字表意、色彩情感,提升对海报艺术形式美的辨别与欣赏能力。
创意实践:让学生运用同构、置换等图形创意手法,结合文字、色彩设计海报,经历确定主题、选元素、绘草图、修改完善过程,锻炼创意转化为作品的实践能力。
艺术表现:鼓励学生通过手绘、拼贴等方式,灵活运用图形、文字、色彩元素,在海报中表达对度假地的推介,展现独特艺术视角与表现技巧。
文化理解:借助“家”文化、港澳回归等海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中的文化符号、情感寄托,增强对家国文化、地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海报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及创意手法(同构、置换等 )。清晰海报设计方法步骤,能运用其设计推介度假地的海报。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创意手法,让图形、文字、色彩融合自然,打造独特视觉效果与文化意境。深度挖掘度假地文化内涵,融入海报设计,提升作品文化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各类优秀海报案例、创意手法解析视频 )、海报实物(不同风格、主题 )、绘图工具(教师示范用 )。
学具准备
绘画纸、彩笔(马克笔、水彩笔等 )、剪刀、胶水(用于拼贴 )、收集的度假地资料(文字、图片 )。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海报特征、构成要素、创意手法等知识,清晰概念原理。
案例分析法:展示国内外优秀海报,剖析创意、元素运用、文化体现,启发学生思路。
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海报设计步骤(从主题确定到草图绘制、完善 ),让学生直观学习。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设计,促进交流,培养团队协作与创意碰撞。
实践指导法:学生实践时,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创意、技法问题,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新课
(p1)师:欢迎大家来到美术课堂!首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谁来分享。
生:老师,我假期去了有特色建筑的地方,看到好多有意思的景致,还拍了照片 。
生:我假期去乡村玩啦,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感觉特别放松 。
生:我假期是在旅途中欣赏山河美景,那些自然风光可漂亮啦 。
师:哇,大家假期过得都很丰富呢,不管是邂逅特色建筑,还是体验乡村生活、饱览山河美景,这些旅途经历都藏着独特的灵感。
(p2)师:今天咱们就围绕 “旅程的灵感”,一起学习用海报的形式把度假的地方推介出去,开启这趟美术探索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假期见闻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建立旅行经历与艺术创作的关联,自然引出“用海报推介旅行地”的创作主题,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参与感。
环节二:欣赏分析探新知
(p3)师:来,咱们看看目录,清晰呈现了这节课要掌握的要点,有海报的定义、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大家可以先在心里有个框架,跟着老师一步步深入学习 。
(p4)师:现在咱们了解海报的定义。海报又称 “招贴画”“招贴”“宣传画” ,它既是绘画的一种体裁,又是现代艺术设计。右边《杰克逊——一只小鸟的舞蹈》海报,用独特的人物造型、绚丽色彩,很好地诠释了海报作为宣传画、艺术设计的特点。大家想想,生活里还见过哪些海报,它们给你啥印象呀 ?
生:老师,我见过电影海报,特别吸引眼球,能让人一下记住电影主题 。
生:我见过商场促销海报,用大字体和亮眼颜色,告诉大家有优惠活动 。
师:对啦,大家观察得很准!这些海报就是借助独特设计,发挥 “宣传” 作用,这就是海报定义里说的,既是绘画体裁,又属于现代艺术设计,用视觉语言传递信息 。
(p5)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海报,看看这些优秀作品能给我们什么灵感。先看这三张,“家” 文化海报 1998 年余秉楠设计的,用艺术化文字、色彩,传递 “家” 的内涵;《九九归一·澳门回归》海报,简洁又富有深意,体现特殊历史意义;巴黎印象海报,用埃菲尔铁塔等元素,营造浪漫氛围 。大家说说看,从这些海报里,你感受到它们是怎么传递主题的呀 ?
生:“家” 文化海报的文字很有艺术感,把对家的情感融进去了 。
生:澳门回归那张海报,简单的图形却让我感受到回归的庄重 。
师:没错!这些海报通过巧妙运用图形、文字、色彩,把各自主题,像文化、历史意义、城市印象,生动传递出来,这就是海报的魅力,用视觉元素讲故事 。
(p6)师:继续欣赏这组海报。某出版社海报,用书本、手的创意组合,体现出版、文化传播;武汉印象海报《武汉长江大桥》,展现城市标志性建筑;《热干面爱上黄鹤楼》,把武汉特色美食和建筑结合,很有趣 。大家琢磨琢磨,这些海报是怎么体现城市或主题特色的呀 ?
生:出版社海报用书本元素,一下就和出版联系起来了 。
生:武汉的海报用长江大桥、热干面、黄鹤楼,这些都是武汉的代表,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武汉 。
师:太对啦!海报就是要抓住最具特色的元素,不管是建筑、美食,还是文化符号,把它们创意组合,就能展现独特的地方印象,为咱们设计度假地海报提供思路,就是找当地最亮眼、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
(p7)师:再看这两张,新北京新奥运海报,用天坛和奥运五环创意结合,体现北京与奥运的关联;印象徽州海报,用简洁的黑白灰、徽派建筑元素,营造古朴意境 。大家说说,这些海报的色彩、元素运用,给你什么感受呢?
生:新奥运海报色彩很活力,感觉和奥运精神契合 。
生:徽州那张很安静、古朴,像走进徽州古村落 。
师:是呀!色彩和元素选择太重要啦,不同的搭配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传递不一样的情感,咱们设计时也得好好琢磨色彩、元素咋用,才能准确表达度假地的感觉 。
(p8)师:还有这两张电影海报也很有意思。《梅兰芳》海报,把人物、戏曲元素结合,展现艺术传记主题;《狮子王》海报,用夕阳下的狮子,营造出动画电影的氛围 。大家想想,电影海报和要设计的度假海报,在功能、元素运用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呀 ?
生:相同的是都用视觉元素吸引关注,不同的是电影海报讲电影故事,度假海报要展现地方特色 。
师:总结得好!不管啥海报,都靠视觉元素传递信息,但主题不同,元素选择、要达成的功能就有差别。咱们设计度假地海报,就是聚焦地方特色,吸引别人想去那儿看看 。
(p9)师:最后看这组度假地海报,赣州、遇龙河、徽州古城的海报,用当地特色建筑、山水、文化符号,搭配文字,展现独特魅力 。大家聊聊,这些海报是怎么把地方特色 “装” 进去的,对你设计自己度假地海报有什么启发呀 ?
生:把当地有名的建筑、风景拍下来,再加上介绍文字 。
生:可以把特色元素创意组合,像赣州海报把不同景点拼在一起 。
师:对啦!这些海报给咱们示范了,找对地方特色元素,再通过创意排版、文字搭配,就能做出吸引人的度假地海报,接下来咱们就梳理海报设计的关键知识,为自己创作做准备 。
(p10)师:现在咱们明确海报的主要特征。第一是大尺寸画面,这样能在远处也被看到;第二重视设计创意,得想出别人没想到的点子,让海报独特;第三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一下抓住别人目光 。右边景德镇相关海报,用艺术化文字、陶瓷元素,体现当地陶瓷文化,符合这些特征 。大家回忆下刚才欣赏的海报,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呀,谁举个例子说说 ?
生:巴黎印象海报尺寸大的话,埃菲尔铁塔的浪漫能更突出,视觉冲击力强 。
生:武汉热干面那张海报,把热干面和黄鹤楼创意结合,很有创意,也能吸引眼球 。
师:太对啦!这些特征就是海报 “抓人” 的秘密武器,咱们设计时就得牢记,做出又大又有创意、视觉超震撼的海报,把度假的美好展现出来 。
师:咱们刚了解了海报大尺寸、重创意、有强视觉冲击这些主要特征 。接下来呀,得深入瞧瞧海报的构成要素。
(p11)师:请问同学们“想一下一幅完整的海报都由哪些部分构成?” 。
生:我认为有文字、色彩、图形。
师:是的。海报主要由文字、色彩、图形构成 。文字得明确、醒目、简洁,这样别人一眼能看懂;色彩要单纯、明亮,抓人眼球;图形得造型简练,有装饰感、形式感强 。大家先说说,生活里见过的海报,是不是都有这些部分呀 ?
生:老师,我见过的电影海报,有电影名字(文字 )、好看的画面(图形 ),颜色也很鲜艳(色彩 ) 。
生:商场促销海报,大字写着优惠(文字 ),颜色红红绿绿的(色彩 ),还有商品图片(图形 ) 。
师:对啦!大家观察得特别准 。文字、色彩、图形就是海报的“三剑客”,相互配合,才能把海报的主题、魅力传递出来,接下来咱们就逐个深入了解它们,先从图形开始!
(p12)师:现在聚焦“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联想与想象非常重要。艺术家常常打破常规,把不同时空、种类的形体或者其局部重新组合,改变对象之间的自然状态,描绘出新奇的视觉形象。图形的创意手法有同构、置换、正负形、异影、矛盾空间这些 。大家先猜猜,这些创意手法能咋用呀 ?
生:感觉可以把不一样的东西拼一起,做出新图形 。
生:可能会让图形变得很奇特,让人看了忘不了 。
师:没错!这些手法就是给图形“变魔术”,接下来咱们就看看具体如何“变”。
(p13)师:首先瞧瞧图形重组(同构 )!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通过组合、嫁接等手段,构成新图形” 。左边海报是树桩和树根、烟雾的组合,右边是白鸽和蜗牛同构,标题“和平总是姗姗来迟”,用白鸽(和平象征 )和蜗牛(慢的象征 )结合,寓意一下就出来了 。大家说说,这种同构手法厉害在哪呀 ?
生:能把两个不相关的东西结合,表达新意思 。
生:一下就能让人明白想传达的寓意,很直观 。
师:太对啦!同构就像给图形牵红线,让它们“结婚”生出新创意,传递独特想法 。接着看看另一种手法——图形置换!
(p14)师:图形置换定义是“保持物形基本特征,把某部分用其他物形替换” 。左边海报把冰淇淋的球换成地球,提醒保护地球;右边把心脏换成仙人掌,警示爱护心脏 。大家想想,这种置换手法有什么效果呀 ?
生:很新奇,让人看到就会想为啥这么换,然后明白意思 。
生:用替换的东西来传达警告或者倡导的内容,很生动 。
师:对呀!置换就像给图形“换零件”,用新零件来讲故事、传信息,特别有意思 。再看看图形正负形,又是什么玩法!
(p15)师:图形正负形是艺术图案,让人产生两种感觉,正形和负形在平面空间里相互界定 。左边海报橙色背景上的黑色手枪图形,仔细看能发现里面的负形;右边海报树林围成的圆形天空,也是负形 。大家找找看,能看出不一样的形吗?
生:左边手枪图形里,好像有小鸟的形状(负形 ) 。
生:右边树林中间的天空,是圆形,像另一种图形 。
师:厉害!大家发现了正负形的奇妙之处,正形和负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给人带来独特视觉体验,能让海报更有深度、更有趣 。接着了解异影手法!
(p16)师:异影是影子已不仅仅是物体的真实投影,而是成为引导观者深思和回味的视觉中心,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外形的相似,最关键的是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三张海报,第一张影子是拥抱的人,传达思念;第二张影子是破碎的形状,可能和人物动作、心情有关;第三张影子是强大的超人,体现内心强大 。大家说说,这些影子如何传递情感的呀 ?
生:第一张影子让人感觉想拥抱亲人,有温情 。
生:第三张影子的超人,和小人形成对比,突出内心强大 。
师:太对啦!异影就像给物体找个“心灵伴侣”影子,用影子讲背后的故事、情感,让海报更有感染力 。最后看看矛盾空间!
(p17)师:矛盾空间其实很神奇。画面里的图形,左边是不可能存在的三角形,右边是人物站在矛盾空间里。矛盾空间就是利用视觉错觉,创造出看似合理、实际不可能的空间形态 。大家看看,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好像打破了空间规则 ?
生:这个三角形,现实中做不出来,看着却像真的 。
生:人物站的地方,感觉又高又怪,空间很矛盾 。
师:对呀!矛盾空间就是给大家“变空间魔术”,打破常规空间认知,让海报充满奇幻感、创意感 。学了这么多图形创意手法,得练练啦,看看思考练习!
(p18)师:请大家思考“本页的海报分别采用了哪些创意手法?这些创意手法使画面达到了怎样的意境或效果?” 。有巴黎印象海报、某出版社海报、武汉印象海报《热干面爱上黄鹤楼》 。大家分组讨论讨论,试试找出每张海报的创意手法,然后分享呀 。(稍作停顿,给学生讨论时间 )
师:好啦,哪组先来分享 ?
生:我们组看巴黎印象海报,感觉有正负形,酒杯和埃菲尔铁塔的组合,正负形让画面很有艺术感,体现巴黎的浪漫 。
生:某出版社海报,手、笔、书的组合,可能是同构,传达出版、书写的意思,很贴切 。
生:武汉热干面那张,把热干面和黄鹤楼结合,像是同构或者置换,突出武汉特色,让人一下记住 。
师:大家分析得太棒啦!通过这些创意手法,海报把各自主题,像城市印象、出版文化、地方特色,生动又独特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咱们设计时可以借鉴的地方 。图形说完了,再看看海报里的文字!
(p19)师:招贴中的文字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包括标题、标语、文案等,有些招贴还以文字为主要设计手段 。右边海报标注了标题、标语、文案的位置 。大家想想,文字在海报里如何发挥作用呀 ?
生:标题得醒目,让人知道海报是啥主题 。
生:标语要简洁有力,传递关键信息 。
师:对呀!文字就像海报的“嘴巴”,用标题喊出主题,用标语传递核心信息,用文案讲详细内容,把想法清楚地告诉大家 。最后看看“家”文化海报,瞧瞧文字如何玩出创意!
(p20)师:大家看“家”文化海报 。 “家”文化海报以汉字“家”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字体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草书“家”字的最后一捺与祖国宝岛台湾地形轮廓相似,寓意大陆、台湾是一家。大家说说,这种文字创意厉害在哪?
生:把文字和国家统一的寓意结合,很有文化意义 。
生:用不同字体的“家”,体现文化传承,加上台湾地形,情感很深厚 。
师:没错!这张海报把文字创意和文化内涵、家国情感完美融合,让文字不只是文字,成了传递深刻意义的载体 。
(p21)师:现在接着再来看这张《九九归一·澳门回归》海报,大量留白,用水墨画的层层涟漪,既是澳门回归年份“99”,又是“回”字,标题和荷花、涟漪还组成“中”字,象征澳门的莲花像小船在“回”字中心 。大家说说,这种设计厉害在哪呀?
生:把数字、汉字和象征物结合,体现澳门回归的意义,很有文化内涵 。
生:留白和水墨风格,很有中国风,好看又有深意 。
师:对啦!这就是把文字、图形创意和家国情怀融合,用传统艺术形式传递重大主题 。接着咱们看看海报里文字设计的原则!
(p22)师:大家要知道文字设计原则,有对齐(对称 )、对比(大小高低、横竖 )、准确传递信息 。大家看看遇龙河海报里的文字,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的呀 ?
生:文字排版有对齐,看着整齐 。
生:标题和其他文字有大小对比,突出重点 。
师:没错!文字设计得遵循这些原则,才能让信息清晰、美观地传达,让海报更出彩 。
(p23)师:再看看色彩在海报里的作用,这两张奥运海报很有意思!左边黑白,右边彩色,配文“没有色彩,你能看懂主题吗” 。大家对比看看,色彩起到什么作用呀?
生:彩色海报里,头发上的彩色发辫像奥运五环,一下就看出奥运主题 。
生:黑白的不太好直接看出来是奥运相关,色彩能帮助传递主题 。
师:太对啦!色彩在海报里能强化主题,让观众快速get到关键信息,下面我们接着深入了解色彩要素!
(p24)师:海报中的色彩可以增强海报的艺术美感和视觉冲击力。色彩的运用应符合主题思想并尽可能使主体形象突出,在瞬间快速传递给广大观众,并使之留下深刻印象。右边图形是红十字和鱼尾结合,标注“喜庆、危险” 。大家想想,生活里哪些海报色彩运用很厉害,让人一眼记住 ?
生:节日海报用红色,很喜庆,体现主题 。
生:安全宣传海报用黄色、红色,警示危险 。
师:对呀!色彩得和主题契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p25)师:下面我们看看《新北京 新奥运》海报是如何用色彩!把中国红的天坛和动感五环结合,五环像电波扩散,体现运动感和北京特色 。大家说说,这里色彩和图形如何配合传递主题的 ?
生:中国红代表北京,很有地域特色,五环彩色体现奥运,结合起来就是北京奥运 。
生:电波一样的五环,有运动、活力的感觉 。
师:没错!色彩和图形创意结合,把“新北京 新奥运”的主题生动展现,那这些海报设计有什么设计方法呢?接下来学习海报设计方法!
(p26)师:海报设计需提取所需的图像信息元素,从多个点切入主题,将迸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在纸上,有助于产出最佳创意。大家想想,设计海报时,如何找灵感,提取元素呀 ?
生:可以从主题相关的地方找,比如设计校园海报,提取校徽、活动元素 。
生:把想到的创意随手画下来,整理整理就有思路了 。
师:对啦!设计得善于挖掘元素,记录灵感。
(p27)师:所以在海报设计时有以下制作手段,有手绘、摄影、电脑制作、拼贴 。左边是手绘“召集令”,右边是拼贴制作 。大家说说,不同制作手段适合什么样的海报?
生:手绘适合有艺术感、个性化的海报 。
生:拼贴可以做出独特的创意组合,很有趣 。
师:没错!根据海报需求选制作手段,能让效果更好。
(p28)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海报设计方法步骤,分别是确立主题→选择基本元素→绘制创意草图→组合创作并修改,但是海报不能在公共场所随意张贴,而应该张贴在指定的位置。大家说说,设计时每个步骤要注意些什么?
生:确立主题得明确,知道要传达什么信息 。
生:修改的时候得看看是不是符合主题,好不好看 。
师:对呀!按步骤来,能让海报设计更有条理,学习了这么多海报设计的知识,下面就来进行实践吧!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解构海报的文字、色彩、图形三大核心要素,结合创意手法(同构、置换、正负形等)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精准传达主题信息、强化艺术感染力,最终提升其综合运用设计原则(如文字对齐对比、色彩主题契合)和多元创作手段(手绘/拼贴等)进行有效视觉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实践创作促成长
(p29)师:课堂实践是设计海报,推荐你在旅行中去过的或你生活的城市、乡镇。本节课采用手绘的方式制作海报。有苏州印象、成都城市海报示例 。大家想想,要设计自己生活或去过地方的海报,如何提取元素,用手绘展现呀 ?
生:可以画当地有名的建筑、特色风景,像设计西安海报,画大雁塔 。
生:把特色元素组合起来,用手绘线条、色彩表现,突出地方特点 。
师:太棒啦!大家思路很清晰,接着看优秀手绘海报示例!
(p30)师:这里是两张手绘海报,左边是杭州,有塔、桥、人物等元素,右边是新加坡旅行日记,有行程、人物、风景 。大家看看,这些手绘如何体现城市特色的?
生:杭州海报画了雷峰塔、西湖这些标志性的,还有神话人物,体现文化 。
生:第二幅画了旅行行程、当地动物、人物,像旅行记录,很生动 。
师:对啦!手绘海报就是要抓住地方特色元素,用绘画把魅力展现出来。
(p31)师:画完后大家要进行展示评价,从主题鲜明、文字简练、色彩鲜明、图形做到概括有力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期待大家的作品哦!
设计意图:通过手绘海报实践,引导学生提取地方特色元素(如建筑、风景),用手绘方式生动展现城市或乡镇魅力,并在展示评价中培养主题表达、图形概括和色彩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地方文化理解力的成长。
环节四:拓展总结
(p32)师:在今天的美术课堂上,我们掌握了海报设计的基本创作方法,能运用平面视觉语言传递生活中的信息,以海报的形式推介了一些的度假胜地,这不仅是一场创意的盛宴,也是一次对美学理解与应用的实践。
(p33)师:希望在课后选择你熟悉的海报作品,尝试改变图形的形状、位置或颜色以及图形与文字的组合方式,创造出新的画面。(可以用草图或剪贴的方式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巩固学生对海报设计基本方法和美学应用的理解,并通过课后作业激发创意实践能力,鼓励通过修改图形、颜色及文字组合进行创新探索。
教学反思:
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绘画能力与审美认知,日常接触过商业海报、校园通知海报等各类作品,但普遍存在 “重画面美观、轻信息逻辑”“对设计原则(如对比、平衡、留白)理解模糊”“创作时缺乏主题聚焦” 的问题。例如,过往作业中,有学生为追求 “好看”,在海报中堆砌大量色彩与图案,却未清晰呈现活动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也有学生能明确主题,却因版式混乱导致视觉重点缺失。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设计教学的核心不是 “教学生画一幅好看的画”,而是 “培养学生用视觉语言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本次教学中的情境化导入、分层指导与多元评价,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设计的本质,但 “工具与思维脱节”“缺乏真实场景”“课后延伸不足” 等问题,也提醒我在后续教学中需更关注 “设计思维的渗透”“真实需求的对接” 与 “学习闭环的构建”。
板书设计
旅程的灵感
一、海报的定义
二、海报的构成要素
三、海报的主要特征
四、海报的设计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