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四上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表达交流,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写清楚。
语言运用: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习作素材,能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借助表格,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能聚焦重点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抓住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等细节,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写生动。
审美创造:通过写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体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2.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动机
1.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生活就像万花筒一样,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事,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事?(学生自由交流)
2.生活万花筒,回味意无穷。今天我们就来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板书课题:生活万花筒
二、借助内容支架,开阔习作思路
(一)学生自由交流
哪些事令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
(二)多角度打开习作思路
1.思路打开了,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事,有的与家庭生活有关,有的来自校园生活,有的关注个人成长,还有的参与社会实践……令你印象深刻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依次板贴: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个人成长、社会实践
2.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分享给小伙伴,给这件事起个题目,可以参考这些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写在卡片上。(学生将印象深刻的事写到各自的卡纸上)
3.愿意分享的同学,贴上来,展示一下。(学生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贴到“生活万花筒”对应的板块里)
4.预设:我发现大家印象深刻的事,多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有关。家庭生活中有……校园生活中有……“社会生活”方面呢,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个人成长”方面又有哪些印象深的事呢?
5.小结:同学们的分享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生活万花筒,美好伴成长。
三、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
(一)学生自由尝试
1.怎么把你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呢?大家想一想,可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想好了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
3.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同学们很会联系本单元学过的方法。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我们可以按照顺序写、凸显重要内容、合理取舍。
(二)提炼习作小妙招
1.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1)怎么按照顺序写清一件事呢?
有位同学学了《麻雀》一课后,画了一张示意图,大家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妙招?
(2)前因后果交代完整,来龙去脉清晰明白。想想你们印象深刻的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谁来试着说一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妙招——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板书: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2.细致捕捉,凸显重要内容
(1)那怎样才能将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呢?阅读小助手来支招啦!(课件出示《爬天都峰》微课)
(2)听了阅读小助手的支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交流)
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凸显重要内容。
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名篇示范来支招,作家韩少功所写的《我家养鸡》用了不少好方法把重要内容写清楚。大家结合旁批,快速浏览,待会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4)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
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你们探究、发现,又找到了写清楚一件事的小妙招——细致捕捉,凸显重要内容。
板书:细致捕捉,凸显重要内容
3.合理取舍,巧妙一笔带过
(1)刚才有同学提到在《小木船》里学到了“合理取舍”的方法。温故知新,课文将“我”和陈明持续了很久的矛盾,一笔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自由交流)
(2)写时间跨度比较大的事,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合理取舍,巧妙一笔带过。
板书:合理取舍,巧妙一笔带过
(3)小结:理顺序,显重点,巧取舍,妙招来助阵,童言绘生活。
4.借助方法,理清思路
师:同学们,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借助提示,理清思路。
四、学生自主实践,完成习作
1.请翻开《习作支架手册》76页——“我手写我心”,让我们打开时光之门,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在笔端慢慢回味。(学生自主习作)
2.小结:把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我们可以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捕捉细节,凸显重要内容;合理取舍,巧妙一笔带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评改支架,整体反馈习作。
1.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生活万花筒,美好伴成长。上节课同学们学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知道了要把这件事写清楚,可以用上三个小妙招。
2.老师认真欣赏了大家的习作,发现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事,大多数来自“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小部分同学分享了“个人成长”,个别同学关注了“社会生活”。
3.结合评价依据,邵老师发现第一条“有合适的题目”大家都做得挺好。第二条“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和第三条“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同学们之间还有些差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评价、修改习作,回味生活万花筒中的点点滴滴!
出示:习作大家评
评价依据 自评 互评 师评
有合适的题目。 ☆☆☆☆☆ ☆☆☆☆☆ ☆☆☆☆☆
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了。 ☆☆☆☆☆ ☆☆☆☆☆ ☆☆☆☆☆
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了。 ☆☆☆☆☆ ☆☆☆☆☆ ☆☆☆☆☆
用修改符号修改了习作。 ☆☆☆☆☆ ☆☆☆☆☆ ☆☆☆☆☆
综合评价(甲、乙、丙)
二、借助评改支架,评价典型习作
(一)学生评价典型习作一
1.邀请一位同学分享他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对照评价依据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你觉得他可以评几颗星?
投影:作品《天外来客》(作者朗读)
2.对照评价依据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你会分别给他评几颗星?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3.适时追问、点拨:
他是按什么顺序写清楚了家里进马蜂这件事?
他是怎么突出自己和家人跟马蜂斗智斗勇的?
在这件事的过程中,哪个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小结:小作者抓住马蜂来时,“我”和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将智斗马蜂这件事清楚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4.询问分享作品的同学,对于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你怎么看?(学生交流感受)
过渡:欣赏完xxx同学的家庭趣事,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个人成长。
(二)学生评价典型习作二
1.还有位同学写的印象深刻的事是“密室逃脱”,这是原稿,对照评价依据,你觉得可以评几颗星?
课件出示:“习作巧修改”中《密室逃脱》原稿
2.对照这两条评价依据,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结合评价依据的第二条,我只能给她三颗星,因为她密室逃脱的时间、地点、人物在文章开头没有写清楚。
第三条我只给他评三颗星,我觉得他闯关的过程没有写具体。
我觉得他可以写写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过程就更精彩了。
小结:同学们真会捕捉细节,加入了这样一些表示神态、动作、声音、心理活动的描写,就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和小作者一起经历了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密室逃脱。
3.评价依据好帮手,修改文章不用愁。看,这是修改后的习作,这次能评几颗星。(学生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习作巧修改”中《密室逃脱》修改稿
修改稿的开头加入了时间、地点、人物,结果也写清楚了,所以第二条我给他评五颗星。
“重点内容写清楚”我给他评五颗星。加入了细节描写,密室逃脱的过程更具体了。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言,小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密室逃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捕捉细节,将“闯关”的环节写得刺激惊险。在你们的帮助下,他的习作越改越精彩了。
三、借助方法支架,强化习作要点。
课件出示:“佳作一起品”
1.佳作示范导方法,支架助力好文章。课前我们自主阅读的“佳作一起品”的两篇文章,现在请借助批注和简评,在小组内讨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汇报。
四、借助评改支架,自评互评习作。
1.现在请你们根据评价依据,评价自己的习作,看看你可以得几颗星?(学生自评习作)
2.再根据评价依据,评价同学的习作,看看他可以得几颗星。(学生互评习作)
3.随机采访,了解学生自评互评几颗星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五、学生自主修改,誊写习作。
1.文章不厌百回改,大家改一改自己的习作。按一定的顺序把你印象深刻的这件事情写清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记得用上学过的修改符号。(学生修改习作)
2.有一位同学修改后的习作获得了同桌满满的五星好评,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学生读作品《神奇的太空课堂》)
3.今天,我们根据评价依据,欣赏、评价、修改了习作。大家还可以继续进行思考和修改,再誊写在作文本上。生活万花筒,慧眼看生活,通过大家的笔尖,让生活展现不一样的美妙吧!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
上
习作 生活万花筒
“~”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运用: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习作素材,能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借助表格,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能聚焦重点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抓住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等细节,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写生动。
3
审美创造:通过写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体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4
文化自信:通过表达交流,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写清楚。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动机
这次我们的习作的主题就是《生活万花筒》,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那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
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可以参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观察本次的习作主题,勾画重点。
从不同方面选材
印象深刻的事情
按一定的顺序写
拟题灵活
捉蚊趣事 一件烦心事 她收到了礼物
爷爷戒烟了 照片里的温暖 家庭风波
教室里的掌声 信不信由你
二、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
1. 怎么把你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呢?大家想一想,可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想好了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
3.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4. 小结:同学们很会联系本单元学过的方法。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我们可以按照顺序写、凸显重要内容、合理取舍。
提炼习作小妙招
1. 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1)怎么按照顺序写清一件事呢?
有位同学学了《麻雀》一课后,画了一张示意图,大家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妙招?
(2)前因后果交代完整,来龙去脉清晰明白。想想你们印象深刻的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谁来试着说一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妙招——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板书:按照顺序,写清来龙去脉
探究活动
你会选择什么难忘的事?
想一想: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源途径 印象深刻的事
亲身经历
看到的事
听到的事
学习单
来源途径 印象深刻的事
亲身经历
看到的事
听到的事
学习单
做值日;教室里的掌声;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家庭风波……
为班级的运动员加油;爷爷戒烟了;收到生日礼物……
她收到了礼物;信不信由你;照片里的温暖……
高兴的事
烦恼的事
学校的事
家里的事
自己的事
别人的事
我打算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捉蚊趣事》。
我想写自己听说的一件事——《照片里的温暖》。
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麻雀》:猎狗发现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我”唤回了猎狗
《爬天都峰》: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不敢爬——奋力爬——爬上峰顶,把所想、所做、所说的写清楚了。
写一件事就要交代清楚活动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点拨
探究活动
怎样才能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呢?
猎狗是怎样逼近小麻雀的?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猎狗: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挓挲起羽毛——绝望地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
动作
动作
作者是如何把爬天都峰写得生动有趣的?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所想
修辞手法
所想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作者是如何把爬天都峰写得生动有趣的?
神态
语言
习作要求:
1.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2.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3.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不少于350字。
赶快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三、学生自主实践,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1.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运用一定的方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生动。
3.写出对事情的真实感受。
4.语句通顺连贯,没有错别字。
一、评价标准
教室里的掌声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掌声,掌声是一种真挚热情的鼓励。我永远忘不了的是教室里的那次掌声。
②轮到我讲故事了,我站在讲台上,心中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地敲着,两条腿都在微微地颤抖,也不敢抬头看,到嘴边的话 不知怎么又咽回去了,傻呆呆地站在那儿。教室里安静极了。
③忽然,一阵清脆的掌声响起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场,我悄悄地抬了抬头,望见的是老师和同学那信任的、鼓励的目光。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有一股勇气油然而生。
④故事讲完了,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个躬,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借助评改支架,评价典型习作
聚焦“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思考:针对这条标准,哪里需要修改?可以怎样修改?
第①自然段开头点题,直接点明“永远忘不了教室里的那次掌声”,符合评价标准①的“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开头提到“掌声”,接着忽然说轮到“我”讲故事,对事情的起因缺少必要的交代,需要在第①自然段后写清事情的起因。
修改范例: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掌声,掌声是一种真挚热情的鼓励。我永远忘不了的是教室里的那次掌声。记得去年六一时,班级里举行“故事会”大奖赛,同学们都纷纷报名,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准备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事情起因
聚焦“能运用一定的方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生动。”思考:针对这条标
准,哪里需要修改?可以怎样修改?
第②自然段通过对“我”的心理进行描写,展示了“我”讲故事当时的紧张,符合评价标准②。
第②自然段缺少事情的经过的详细描述,如,“我”是怎么讲故事的?除了心情的紧张?还可以把“我”当时所看、所听、所想的写清楚,适当对“我”当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
修改范例:
②轮到我讲故事了,我站在讲台上,心中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地敲着,两条腿都在微微地颤抖,也不敢抬头看,到嘴边的话不知怎么又咽回去了,傻呆呆地站在那儿。教室里安静极了。
③忽然,一阵清脆的掌声响起,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场,我悄悄地抬了抬头,正好迎上了老师和同学传递过来的信任的和鼓励的目光,一摸金色的灯光在她们的眼睛里闪闪发亮。此时此刻,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胸有成竹的勇气,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讲起了故事:“女娲要想找到五中不同颜色的石头,就需要去不同地方寻找。要想找到赤色的石头,就需要翻越十座大山,”我的双腿也好像在艰难地向上攀登一样;“趟过九条湍急的河流才能到达世界上最高的火山,找到赤色石头……”一边讲,我就像在努力趟过河流一般,双手不断变换位置,做出遮挡大风的姿势……我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一边随着故事情节情不自禁地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下面的同学的表情也随着我声音的起伏而或凝眉、或舒展,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笑声和赞叹声,连我自己都陶醉在故事中了……
所想、所说、所做
神态
语言
心理
聚焦“写出对事情的真实感受。”思考:针对这条标准,哪里需要修改?可以
怎样修改?
第④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结尾,看不出作者的感受,以及这件事哪里难忘?
可以描写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或者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及启发。
聚焦“写出对事情的真实感受。”思考:针对这条标准,哪里需要修改?可以
怎样修改?
修改范例:
④故事讲完了,我向全班同学与老师深深地鞠了个躬,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在掌声中走下了讲台,回到了我的座位上,在笔记本上轻轻地写下了一行字:掌声是对人最好的鼓励和赞美!从此以后,无论在哪里,无论处于什么状况,我都会想起教师里的掌声,以及老师和同学信任和的鼓励的目光,更学会了为自己鼓掌,也为别人鼓掌!
真实感受
聚焦“语句通顺连贯,没有错别字。”思考:针对这条标准,哪里需要修改?
可以怎样修改?
第③自然段“我悄悄地抬了抬头,望见的是老师和同学那信任的、鼓励的目光。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有一股勇气油然而生。”这里抬头后的所看、所想、所做是什么?
第④自然段中再次响起的掌声和第②自然段的掌声意义明显不同,如能和第②自然段中的掌声呼应,文章的结尾就会更有意义。
聚焦“语句通顺连贯,没有错别字。” 引导思考:针对这条标准,哪里需要修改?
可以怎样修改?
修改范例:
③我悄悄地抬了抬头,正好迎上了老师和同学传递过来的信任的和鼓励的目光,一摸金色的灯光在她眼睛里闪闪发亮。此时此刻,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胸有成竹的勇气……”
④故事讲完了,我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个躬,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给与我勇气和鼓励的热烈掌声。
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时,注意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和连贯,会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所看
所做
呼应前文
教室里的掌声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掌声,掌声是一种真挚热情的鼓励。我永远忘不了的是教室里的那次掌声。记得去年六一时,班级里举行“故事会”大奖赛,同学们都纷纷报名,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准备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②轮到我讲故事了,我站在讲台上,心中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地敲着,两条腿都在微微地颤抖,也不敢抬头看,到嘴边的话不知怎么又咽回去了,傻呆呆地站在那儿。教室里安静极了。
③忽然,一阵清脆的掌声响起,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场,我悄悄地抬了抬头,正好撞上了老师和同学那信任的、鼓励的目光,一摸金色的灯光在她眼睛里闪闪发亮。此时此刻,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胸有成竹的
三、示范展示
勇气,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讲起了故事:“女娲要想找到五中不同颜色的石头,就需要去不同地方寻找。”要想找到赤色的石头,就需要翻越十座大山,”我的双腿也好像在艰难地向上攀登一样;“趟过九条湍急的河流才能到达世界上最高的火山,找到赤色石头……”一边讲,我又像在努力趟过河流一般,双手不断变换位置,做出遮挡大风的姿势……我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一边随着故事情节情不自禁地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下面的同学的表情也随着我声音的起伏而或凝眉、或舒展,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笑声和赞叹声,连我自己都陶醉在故事中了……
④故事讲完了,我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个躬,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给与我勇气和鼓励的热烈掌声。我在掌声中走下了讲台,回到了我的座位上,
在笔记本上轻轻地写下了一行字:掌声是对人最好的鼓励和赞美!从此以后,无论在哪里,无论处于什么状况,我都会想起教师里的掌声,以及老师和同学信任和的鼓励的目光,更学会了为自己鼓掌,也为别人鼓掌!
作者用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起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难忘的事,并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进行描写,写出了小作者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想法。修改后的习作,突出了主人公在掌声中感受的鼓励以及自己的变化,叙述清楚,情节连贯,生动有趣。
四、佳作展示
捉蚊趣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情已经渐渐忘记,但有一件事,至今回忆起来仍令我捧腹大笑,那就是捉蚊趣事。①
那年夏天,我正睡得香,做着我的美梦。可是,蚊子突然和我来了个“亲密接触”,它用那长长的尖嘴吸着我的鲜血,随着一阵奇痒,我就彻底被蚊子折磨得醒过来了。②
说干就干,我从柜子上取下一个空空的喷雾器,再小心翼翼地拿来一瓶白酒,用手拔瓶盖。"咦?怎么打不开!还是用牙咬吧!”我将咬下来的瓶盖放到一边,倒了一些酒在喷雾器里,又将酒瓶放回原处。我严肃地坐在床边,左看看,右看看。呀!蚊子在那里,我冲向蚊子,连按喷雾器,喷出
①开门见山,用简洁的话点明自己难忘的捉蚊趣事。
②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蚊子打扰了“我”的美梦。
了酒,可蚊子却没醉,依然得意扬扬地飞着。“可恶的蚊子!我就不相信弄不醉你!可能是酒量太少了。我喷,我喷!”空气中都是酒的味道,我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哎呀!蚊子没醉反而把自己搞醉了。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想站也站不起来了。③
在房间里的爸爸闻到酒味,走了出来。看到醉醉醺(xūn)醺的我,他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藏在我心底的一件事,难忘的捉蚊趣事。④
总评:总评:小作者选了一件亲身经历的难忘之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开头点题,中间通过对自己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进行描写,把“醉蚊”这一有趣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突出难忘的主题。
④结尾简洁明快,点明主题:难忘。
③这一自然段小作者抓住了自己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灭蚊的过程,让人读了犹如身临其境。
板书设计
习作:生活万花筒
评改指导
明确评价标准
明确修改方向
习作交流分享
印象深刻 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具体、写生动
写出真实感受
语句通顺连贯
作业布置
1.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2.举办“生活万花筒”班报展,开展习作赏评活动,体验习作的快乐。
再见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