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随堂练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3.3.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随堂练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3.3.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23:36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泡沬灭火器可用于家用电器起火
C. 硫酸铝钾可用作净水剂 D. 草木灰不宜与用作氮肥的铵盐混合使用
2.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过氧化钠遇水产生大量气泡 B. 常用可溶性的铝盐作净水剂
C. 利用NH4Cl溶液的酸性除铁锈 D. 热的Na2CO3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3.不考虑分解反应,下列溶液受热时pH可能增大的是( )。
A. H2SO3溶液 B. Na3PO4溶液
C. KCl溶液 D. Al2(SO4)3溶液
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5.一定条件下,醋酸钠(用NaAc表示)稀溶液中存在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h增大
B. 通入少量NH3,平衡逆向移动,Kh减小
C. 通入少量H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增大
D. 加入少量冰醋酸,减小
6.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c(OH-)减小 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
C. 稀释溶液,c(H+)增大 D. 通入少量HCl气体,减小
7.在25℃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其c(NH)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a>b B. a>b>c C. a>c>b D. a=b=c
8.常温下,pH=10的Na2CO3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释前溶液中c(OH-)=1×10-4mol·L-1
B. 稀释后溶液中c(OH-)=1×10-5mol·L-1
C. 加水过程中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加水过程中c(HCO3-)逐渐减小
9.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面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 ;③CH3COONa与NaCl ;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 pH:②>③>④>① B. c(CH3COO-):②>④>③>①
C. 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 c(CH3COOH):①>④>③>②
10.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B H+、K+、S2O32-、SO42-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C Na+、Fe3+、SO42-、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发生反应
D K+、Al3+、Cl-、Al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B. 将NaAlO2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可用少量酒精对晶体进行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水
D.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若将NaOH溶液改成NaNO2
溶液,则溶液变成绿色
12.在常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11 11 3 3
A. 分别取稀释至,四种溶液的:①>②>④>③
B. 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两种溶液的均减小
C. 将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若将aL④与bL②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的,则
13.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的pH如下:
溶液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NaCN溶液
pH 9.7 11.6 1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Na2CO3NaCNNaHCO3
B. 相同条件下的酸性:H2CO3C. 将NaCN溶液稀释为原来的10倍,溶液的pH
D. 升高Na2CO3溶液的温度,减小
14.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与[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
C. 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
D. 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Cl-
15.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 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Kw值相等
16.泡沫灭火器中存放的物质主要是NaHCO3和Al2(SO4)3溶液,使用时,将两物质混合即可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7.在室温下,下列三种溶液:
①0.1 mol·L-1NH4Cl  ②0.1 mol·L-1CH3COONH4  ③0.1 mol·L-1NH4HSO4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比较溶液②、③中c(NH)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_______(填“>”“<”或“=”)③。
18.完成下列内容:
(1)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固体,过滤后再加入足量盐酸。MgCO3固体能除去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泡沬灭火器可用于家用电器起火
C. 硫酸铝钾可用作净水剂 D. 草木灰不宜与用作氮肥的铵盐混合使用
【答案】B
【解析】碳酸钠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油污发生水解反应,因此碳酸钠溶液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家用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或电器爆炸伤人事故,B错误;硫酸铝钾水解形成Al(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正确;铵盐含有NH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NH4+水解显酸性,会和CO32-水解产生的OH-结合生成NH3·H2O,一水合氨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H3,降低肥效,故草木灰不宜与用作氮肥的铵盐混合使用,D正确。
2.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过氧化钠遇水产生大量气泡 B. 常用可溶性的铝盐作净水剂
C. 利用NH4Cl溶液的酸性除铁锈 D. 热的Na2CO3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答案】A
【解析】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不会发生水解,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A符合题意;常用可溶性的铝盐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与水解有关,B不符合题意;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能和铁锈反应从而除去铁锈,和盐类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热的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效果好,和盐类水解有关,D不符合题意。
3.不考虑分解反应,下列溶液受热时pH可能增大的是( )。
A. H2SO3溶液 B. Na3PO4溶液
C. KCl溶液 D. Al2(SO4)3溶液
【答案】B
【解析】H2SO3为弱电解质,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A错误;Na3PO4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增大,B正确;KCl为强酸强碱盐,加热pH不变,C错误;Al2(SO4)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加热促进水解,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D错误。
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答案】B
【解析】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A不符合题意;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为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B符合题意;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是因为加热促进盐类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溶液有臭味是因为硫化钠水解后产生了少量的硫化氢,与盐类水解有关,D不符合题意。
5.一定条件下,醋酸钠(用NaAc表示)稀溶液中存在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h增大
B. 通入少量NH3,平衡逆向移动,Kh减小
C. 通入少量H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增大
D. 加入少量冰醋酸,减小
【答案】A
【解析】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Kh增大,A正确;通入少量NH3,氨气和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会抑制醋酸根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h不变,B错误;通入少量HCl,中和了OH-,OH-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C错误;加入少量冰醋酸,增大,D错误。
6.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c(OH-)减小 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
C. 稀释溶液,c(H+)增大 D. 通入少量HCl气体,减小
【答案】C
【解析】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中c(OH-)增大,A错误;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B错误;稀释溶液,c(OH-)减小,根据水的离子积Kw,溶液中c(H+)增大,C正确;通入少量HCl气体,HCl溶于水完全电离,使c(H+)增大,D错误。
7.在25℃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其c(NH)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a>b B. a>b>c C. a>c>b D. a=b=c
【答案】A
【解析】在(NH4)2SO4溶液中,只发生水解反应NH4++H2ONH3·H2O + H+;在(NH4)2CO3中,NH4++H2ONH3·H2O + H+,CO32-+H2OHCO3-+OH-,两个水解反应相互促进,从而使NH4+水解程度增大;在(NH4)2Fe(SO4)2中,NH4++H2ONH3·H2O + H+,Fe2++2H2OFe(OH)2+2H+,两个水解反应相互抑制,从而使NH4+水解程度减小;综合以上分析,(NH4)2Fe(SO4)2溶液中NH4+最大,(NH4)2CO3溶液中NH4+最小,从而得出c>a>b,故选A。
8.常温下,pH=10的Na2CO3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释前溶液中c(OH-)=1×10-4mol·L-1
B. 稀释后溶液中c(OH-)=1×10-5mol·L-1
C. 加水过程中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加水过程中c(HCO3-)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稀释前pH=10的Na2CO3溶液,则溶液中c(H-)=1×10-10mol·L-1,则c(OH-)=1×10-4mol·L-1,A正确;稀释前c(OH-)=1×10-4mol·L-1,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的物质的量增多,溶液体积增大,但水解平衡移动是微弱的,因此稀释后溶液中1×10-5mol·L-19.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面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 ;③CH3COONa与NaCl ;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 pH:②>③>④>① B. c(CH3COO-):②>④>③>①
C. 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 c(CH3COOH):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①CH3COONa与HCl反应后生成CH3COOH和NaCl,其溶液呈酸性;②CH3COONa与NaOH溶液混合,OH―阻止CH3COO―水解,溶液呈强碱性;③CH3COONa与NaCl,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④CH3COONa与NaHCO3溶液,NaHCO3水解呈碱性,HCO3―水解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HCO3―水解对CH3COONa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HCO3―水解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④中的pH>③中的pH,A错误;②中由于OH―对CH3COO―水解抑制作用强,其c(CH3COO―)最大,④中HCO3―水解对CH3COONa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c(CH3COO―)较大,①中生成了CH3COOH,c(CH3COO―)最小,c(CH3COO-)从大到小的排序②④③①,B正确;②中含有NaOH,水中H+浓度最小;①中含有CH3COOH,会电离出H+,其c(H+)最大;④中含有NaHCO3,由于HCO3―水解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碱性④强于③,则③中c(H+)大于④,从大到小的准确排序为①③④②,C错误;④中含有的NaHCO3水解呈碱性,HCO3―水解对CH3COONa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CH3COO-水解生成CH3COOH较少,则③中c(CH3COOH)>④中c(CH3COOH),D错误。
10.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B H+、K+、S2O32-、SO42-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C Na+、Fe3+、SO42-、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发生反应
D K+、Al3+、Cl-、Al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答案】B
【解析】Na+、Al3+、Cl-、NH3·H2O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A错误;H+、K+、S2O32-、SO42-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B正确;Na+、Fe3+、SO42-、H2O2不能大量共存,Fe3+催化H2O2分解,C错误;K+、Al3+、Cl-、AlO不能大量共存,Al3+与AlO能发生水解互促反应,D错误。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B. 将NaAlO2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可用少量酒精对晶体进行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水
D.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若将NaOH溶液改成NaNO2
溶液,则溶液变成绿色
【答案】B
【解析】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氟化氢,则糊状混合物中的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A正确;将NaAlO2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用酒精洗涤晶体,酒精能带走晶体表面的水分且易挥发,C正确;重铬酸根是橙色,铬酸根是黄色,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H2O2CrO42-+ 2H+,加NaOH溶液消耗掉氢离子,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若将NaOH溶液改成NaNO2溶液,NaNO2具有还原性会和Cr2O7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3+,含Cr3+的溶液为绿色,D正确。
12.在常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11 11 3 3
A. 分别取稀释至,四种溶液的:①>②>④>③
B. 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两种溶液的均减小
C. 将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若将aL④与bL②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的,则
【答案】C
【解析】稀释下列四种溶液后,氨水的pH范围是10②>④>③,A正确;氯化铵溶于水,水解显酸性,故加入到①、②中碱性减小,B正确;等体积①和④混合后,得到的溶质为NH4Cl、NH3·H2O,所得溶液,C错误;,,D正确。
13.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的pH如下:
溶液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NaCN溶液
pH 9.7 11.6 1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Na2CO3NaCNNaHCO3
B. 相同条件下的酸性:H2CO3C. 将NaCN溶液稀释为原来的10倍,溶液的pH
D. 升高Na2CO3溶液的温度,减小
【答案】C
【解析】三种溶液中阳离子均为Na+和H+,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是其他两种溶液中Na+浓度的两倍,阳离子浓度之和最大,NaCN溶液和NaHCO3溶液中Na+浓度相等,NaCN溶液中H+浓度小于NaHCO3溶液中H+浓度,故其溶液中阳离子浓度之和的大小顺序为Na2CO3NaHCO3NaCN,A错误;HCO3-的水解能力小于CN-,故酸性:H2CO3HCN,B错误;NaCN为强碱弱酸盐,因此将NaCN溶液稀释为原来的10倍,溶液的pH,C正确;
升高Na2CO3溶液的温度,促进CO32-的水解,增大,D错误。
14.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与[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
C. 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
D. 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Cl-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点c(H+)=c(OH-),溶液显中性,而Fe3+水解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点时c(H+)>c(OH-),溶液显酸性,b点溶液中OH-不能大量存在, NH4+、OH-也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点c(H+)=c(OH-),溶液显中性,HCO3-水解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d点时c(H+)<c(OH-),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正确。
15.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 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Kw值相等
【答案】C
【解析】Na2SO3属于强碱弱酸盐,SO32-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HSO3-+H2OH2SO3+OH-,A正确;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实验过程中部分Na2SO3被氧化成Na2SO4,①与④温度相同,④与①对比,SO32-浓度减小,溶液中④的c(OH-)小于①,即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32-浓度减小造成的,B正确;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①→③的过程,升高温度SO32-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SO32-)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相反,C错误;Kw只与温度有关,①与④温度相同,Kw值相等。
16.泡沫灭火器中存放的物质主要是NaHCO3和Al2(SO4)3溶液,使用时,将两物质混合即可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Al3+ +3HCO =Al(OH)3 +3CO2
【解析】NaHCO3和Al2(SO4)3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3HCO =Al(OH)3 +3CO2。
17.在室温下,下列三种溶液:
①0.1 mol·L-1NH4Cl  ②0.1 mol·L-1CH3COONH4  ③0.1 mol·L-1NH4HSO4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比较溶液②、③中c(NH)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_______(填“>”“<”或“=”)③。
【答案】(1) (2)<
【解析】(1)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NH4中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NH4HSO4中电离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水解程度越大,则离子浓度越小, CH3COONH4中铵根离子浓度小于NH4HSO4中铵根离子浓度,即②、③中的大小关系是②<③。
18.完成下列内容:
(1)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固体,过滤后再加入足量盐酸。MgCO3固体能除去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3++3H2OAl(OH)3(胶体)+3H+ Fe2O3
(2)Al3+ +3HCO =Al(OH)3 +3CO2
(3)CO+H2O HCO+OH-
(4)MgCO3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了Fe3+水解,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解析】(1)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胶体)+3H+;FeCl3溶液在加热时水解生成Fe(OH)3,生成的HCl易挥发,水解彻底,最终生成Fe(OH)3,在加强热时,Fe(OH)3不稳定,分解生成Fe2O3。(2)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互促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3CO2↑+Al(OH)3↓。(3)纯碱水解显碱性,能使油脂水解从而去油污,即纯碱能去油污的原因是其水解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O+H2O HCO+OH-。(4)铁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碳酸镁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