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该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锌电极沿导线流向铜电极
C.该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CuSO4溶液中迁移
D.当有0.2NA个电子通过电流表时,铜电极质量增加6.4 g
【答案】C
【解析】Zn比Cu活泼,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正确;该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Zn)沿导线流向正极(Cu),B正确;该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区(硫酸锌溶液)中迁移,C错误;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当有0.2NA个电子通过电流表时,铜电极质量增加××64 g/mol=6.4 g,D正确。
2. 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D
【解析】由总反应方程式知,I-失去电子(氧化反应),Fe3+得电子(被还原),A、B正确;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可证明反应达平衡,C正确;加入Fe2+,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则Fe2+失去电子生成Fe3+,甲中石墨作负极,D错误。
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 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C
【解析】Cu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电池工作过程中,SO42-不参与电极反应,故甲池中的c(SO42-)基本不变,B错误;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Zn-2e-══Zn2+,乙池反应为Cu2++2e-══Cu,甲池中Zn2+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则进入乙池的Zn2+为65 g,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D错误。
4.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铜片
B.O~t1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t1时刻,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
D.t1时刻后,电子从铝经过导线流向铜
【答案】C
【解析】O~t1时,Al片为负极,铝被氧化得到氧化铝A错误;Cu片为正极,硝酸根离子放电生成二氧化氮,电极反应式为:2H++NO3-+e-=NO2↑+H2O,B错误;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的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铜作负极反应,电流方向相反,C正确;t1时刻后,铜作负极,Al为正极,电子由铜经过导线流向铝,D错误。答案为C。
5.利用微生物电池可处理有机废水和废气(如NO),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M极流向N极
B. H+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C. 正极反应为:2NO+4H++4e-=N2+2H2O
D. 有机废水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有机废水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NO得电子生成N2,电极反应式为2NO+4H++4e-=N2+2H2O,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该原电池中,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放电时,电流方向为:N极→导线→M极,A错误;原电池中,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放电时,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M极移向N极,即由左向右移动,B错误;N极为正极,正极上NO得电子生成N2,反应式为2NO+4H++4e-=N2+2H2O,C正确;原电池中,M极为负极,负极上有机废水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D错误。
6.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甲池装置为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4 g,导线中通过_______mol电子。
(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原电池
(2)0.1
(3)变大
【解析】铜与硝酸银溶液可以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左侧Pt电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乙池中右侧Pt电极是阴极。(1)铜与硝酸银溶液可以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甲池为含盐桥的原电池;(2)甲池的总反应式为Cu+2Ag+=Cu2++2Ag,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4g,则:
有:=,解得:n=0.1mol,所以导线中通过 0.1mol电子;(3)甲池铜是负极,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甲池左侧烧杯中的浓度增大。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 棒质量减小。
(2)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过程中,当其中一个电极质量增大2 g时,另一电极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g。
(4)盐桥的作用是向甲、乙两烧杯中提供N和Cl-,使两烧杯溶液保持电荷守恒。
①反应过程中N将进入 (填“甲”或“乙”)烧杯。
②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
【答案】(1)锌 (2)Zn-2e-=Zn2+ (3)大于 (4)①乙 ②N
【解析】(1)锌作负极,失电子,质量减小。(2)锌失电子,发生反应Zn-2e-=Zn2+。
(3)转移0.2 mol电子时,铜棒质量增大6.4 g,锌棒质量减小6.5 g,故反应过程中,当铜电极质量增大2 g时,另一电极减小的质量大于2 g。
(4)反应过程中,为了保持溶液的电中性,Cl-将进入甲烧杯,N进入乙烧杯。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有0.1 mol Cu2+消耗,还剩余0.1 mol Cu2+,有0.2 mol N进入乙烧杯,故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
真题链接
8. (2024·湖南)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D
【解析】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A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则充电时,锂离子在阳极脱嵌,C正确;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9. (2022·浙江1月)pH计是一种采用原电池原理测量溶液pH的仪器。如图所示,以玻璃电极(在特制玻璃薄膜球内放置已知浓度的HCl溶液,并插入Ag—AgCl电极)和另一Ag—AgCl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组成电池,pH与电池的电动势E存在关系: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玻璃薄膜球内电极的电势低,则该电极反应式为:AgCl(s)+e-=Ag(s)+Cl-(0.1 mol·L-1)
B. 玻璃膜内外氢离子浓度的差异不会引起电动势的变化
C. 分别测定含已知pH的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的电池的电动势,可得出未知溶液的pH
D. pH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解析】如果玻璃薄膜球内电极的电势低,则该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s)+Cl--e-=AgCl(s)),而不是还原反应,A错误;已知:pH与电池的电动势E存在关系:pH=,则玻璃膜内外氢离子浓度的差异会引起电动势的变化,B错误;pH与电池的电动势E存在关系:pH=,由已知pH的标准溶液和电动势可求出常数的值,再利用未知溶液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常数的值,可得出未知溶液的pH,C正确;pH计工作时,利用原电池原理,则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10. (2024·浙江6月节选)氢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水解生氢反应方程式如下:(除非特别说明,本题中反应条件均为,)
请回答:(1)氢能的高效利用途径之一是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某研究小组的自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以恒定电流工作14分钟,消耗体积为,故可测得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_______。[已知:该条件下的摩尔体积为;电荷量电流时间;;。]
【答案】(1)①O2+4e-+2CO2=2 ②70%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该燃料电池中H2为负极,O2为正极,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溶液,故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 该条件下,0.49L H2的物质的量为,工作时,H2失去电子:H2-2e-=2H+,所带电荷量为:2×0.02mol×6.0×1023mol-1×1.60×10-19= 3840C,工作电荷量为:3.2×14×60=2688C,则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课时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 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该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锌电极沿导线流向铜电极
C.该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CuSO4溶液中迁移
D.当有0.2NA个电子通过电流表时,铜电极质量增加6.4 g
2. 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 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4.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铜片
B.O~t1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t1时刻,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
D.t1时刻后,电子从铝经过导线流向铜
5. 利用微生物电池可处理有机废水和废气(如NO),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M极流向N极
B. H+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C. 正极反应为:2NO+4H++4e-=N2+2H2O
D. 有机废水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6. 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甲池装置为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4 g,导线中通过_______mol电子。
(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 棒质量减小。
(2)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过程中,当其中一个电极质量增大2 g时,另一电极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g。
(4)盐桥的作用是向甲、乙两烧杯中提供N和Cl-,使两烧杯溶液保持电荷守恒。
①反应过程中N将进入 (填“甲”或“乙”)烧杯。
②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
真题链接
8. (2024·湖南)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9. (2022·浙江1月)pH计是一种采用原电池原理测量溶液pH的仪器。如图所示,以玻璃电极(在特制玻璃薄膜球内放置已知浓度的HCl溶液,并插入Ag—AgCl电极)和另一Ag—AgCl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组成电池,pH与电池的电动势E存在关系: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玻璃薄膜球内电极的电势低,则该电极反应式为:AgCl(s)+e-=Ag(s)+Cl-(0.1mol·L-1)
B. 玻璃膜内外氢离子浓度的差异不会引起电动势的变化
C. 分别测定含已知pH的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的电池的电动势,可得出未知溶液的pH
D. pH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0. (2024·浙江6月节选)氢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水解生氢反应方程式如下:(除非特别说明,本题中反应条件均为,)
请回答:(1)氢能的高效利用途径之一是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某研究小组的自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以恒定电流工作14分钟,消耗体积为,故可测得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_______。[已知:该条件下的摩尔体积为;电荷量电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