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3 18: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 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联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8 分。
1.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衰变的是
A. 238 →234 +4 B. 235 +1 →144 89 192 90 2 92 0 56 +36 + 30
C. 2 3 4 11 +1 →2 +0 D. 94 +42 →12 16 +0
2.2025 年 5 月 14 日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星算”,首批 12 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任务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如图所示,12 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
离地高度约 500 ,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算”卫星运行周期大于地球自转周期
B.“星算”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于同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C.“星算”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处随地球自转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星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靠岸,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船的速度大小为 ,此时人对绳的拉力大
小为 ,设船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人拉绳的速度为cos
B.若人拉绳的速度保持不变,船可以匀速靠岸
C.若人对绳的拉力保持不变,船可以匀速靠岸
D.此时,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 cos
第 1页,共 10页
4.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静电场被常用于细胞操作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如图所示,两带电的平行金属板间,
由于细胞的存在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其中实线为电场线,关于 轴对称分布。虚线为带电的外源 分子
仅在静电力作用下进入细胞膜的轨迹, 、 为轨迹上的两点, 点与 点关于 轴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 两点的电势不相等
C. 分子在 点的加速度比在 点大 D. 分子在 点的电势能比在 点大
5.图甲为一列沿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 为平衡位置在 轴上相距 8 的两质点。以波源开始振动为计
时起点,在 = 18 时刻 、 间首次形成如图甲所示的波形,图乙为质点 振动的位移—时间图像,设沿
轴正方向为振动正方向,则( )
A.该简谐波沿 轴负方向传播 B.该简谐横波波速为 2 /
C. 点的平衡位置与波源相距 11 D. 18 内质点 运动的路程为 80
6.如图甲所示为昆一中科技节活动中水火箭升空的一个场景,水火箭离开支架后的运动可看成直线运动,
若运动过程所受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 0后,水火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第 2页,共 10页
A. 0 2过程火箭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1时刻火箭的加速度为 0 1
C. 火箭从计时开始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 02 1
D.若 2时刻火箭回到开始计时的位置,则 2 = 2 1
7.如图甲所示为某游乐场的水上滑道示意图,将其简化为一段竖直放置的光滑曲面轨道 ,如图乙所示,
可视为半径为 的圆弧, 为圆心, 恰好在水面处且与水面平行。一游客(可视为质点)从 点由静止开
始沿圆弧轨道下滑,滑到 点处时刚好对轨道无压力,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 点离水面
的高度为( )
A. 3 4 B.
2 C. 3 2 D.

3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
8.如图所示,一内阻不计的交流发电机向某电路供电,发电机内部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线圈以角速度 =
10 / ,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灯泡 1 100 , 100 、 2 50 , 50 、 3 100 , 100 均恰好正
常发光,当线圈通过图示位置时,磁通量为 ,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为 ,已知发电机线圈的匝数为 100 匝,
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工作时电阻恒定,则( )
A.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 1
B.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
C. = 3 2磁通量为 10
D.若将滑动变阻器 触头向 端移动,灯泡 1将会变暗
第 3页,共 10页
9.袋装薯片通过向包装袋内充入惰性气体,隔绝氧气和抑制细菌生长,保证薯片外观完整性和酥脆口感。
在低海拔温度为 27° 的车间里充入压强为 0。质量为 的气体,袋子鼓起到最大容积,此时袋内气体体积
为 600 ,封装后被运至各地门店销售。已知包装袋内外压强差超过 15% 0,包装袋会“炸袋”,包装袋
导热良好且最大容积不变,袋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低海拔的大气压强为 0,则( )
A.若低海拔门店的存储温度为 3° ,包装袋内气体的体积为 550
B.若高海拔门店的大气压强为 0.9 0,存储温度为 37° ,包装袋不会发生“炸袋”
C.若高海拔门店的大气压强为 0.7 0,存储温度为 27° ,要保证不“炸袋”,充入气体的质量最多为 0.85
D.袋装薯片从低海拔运输至高海拔的途中,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袋子单位面
积的数目变小
10.如图甲所示,滑块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 右端,已知滑块 与木板 的质量均为 = 1 , = 0
时刻滑块 以 0 = 6 / 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在木板右端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 = 9 ,作用 1 后撤去
外力 ,前 1 内木板的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重力加速度 = 10 /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B.当木板 第一次速度为零时,滑块 的动量为 0.6 /
C.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因摩擦生热 36
D.从初始至最终静止,木板 共经历了 2.1 的运动时间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1.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量阻值约 90 的定值电阻 的阻值,现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 (量程为 1 ,内阻 = 29 );
D、滑动变阻器 1(阻值范围为 0 10 );
E、电阻箱 2(0 99.99 );
F、定值电阻 1 ;
G、定值电阻 0.1 ;
第 4页,共 10页
H、直流电源 (电动势为 3 ,内阻不计);
I、开关 和导线若干。
(1)由于电流表量程太小,需要将电流表与定值电阻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并联,改装成量程合适的
电流表 。
(2)为方便且较准确地测量出 阻值,下图中实验电路图较为合理的是_____(填“甲”“乙”或“丙”)。
(3)根据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操作步骤如下:①先将开关 接 1,调节滑动变阻器 1,读出电流表的示
数 ;②再将开关 接 2,保持 1不变,调节电阻箱 2,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0,
反复多次,记下电阻箱的多组数值;③对电阻箱的阻值求平均值后即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4)某次电流表 的读数如图所示,则流过改装后电流表 的电流为_____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
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滑块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
中可用的钩码共有 个,每个钩码质量均为 ,滑块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 取 9.8 / 2。实验步骤如下。
(1)按照图示安装好器材。
(2)由静止释放轻绳右端的钩码,打出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由此推知,滑块连接于纸带_____端(填“ ”
或“ ”)。
第 5页,共 10页
(3)已知交流电频率 = 50 ,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滑块加速度大小 =_____ / 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4)将 (依次取 = 1,2,3,4,5 )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 个钩码仍留在滑块上。先用手按住滑块再由
静止释放,重复实验,测得多组 对应的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通过理论分析可得 与 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_____。(用 , , , , , 表示并化为一次函数形式)
(5)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描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 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数 =____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6)实验过程中,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控制挂在轻绳右端的钩码总质量要远小于滑块和剩余滑块
上钩码的总质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
13.如图为测量某种玻璃折射率的光路图。某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顶角为 的直角玻璃棱镜,当 = 30°
时,出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转角为 = 15°。
(1)求玻璃的折射率。
(2)要使出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转角为 90°,顶角 应为多少度?
14.如图所示,质量为 2 的小球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侧有一光滑弧面槽 静止在水平面上,弧面槽
轨道的截面可视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球 的右侧
有与轻弹簧一端连接的小球 ,质量为 。当球 以 0 = 3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与球 发生相互
作用,分离后,球 冲上弧面槽 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小球 、 均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
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弧面槽 的质量。
第 6页,共 10页
15.如图所示,垂直 轴的虚线边界 左侧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1,右侧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
电场 2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左侧空间的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 的圆周, 为其圆心,直径 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圆周上 点与圆心 等高。将一带电小球从 点沿平面内某个方向抛出,小球运动过
程中经过圆周上的 点时速率和从 点抛出时的速率相等。将小球从 点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后,小
球从 3点离开圆周进入右侧空间。已知 2 = 24 / , = 3 2 , = 5 ,小球质量 = 6 × 10
5 ,电
荷量 =+ 5 × 10 5 ,重力加速度 取 10 / 2。
(1)左侧空间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1的大小;
(2)小球经过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小球在虚线右侧空间运动过程中,第一次离 轴的最大距离。
第 7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乙 18.0
12. 2.0 (1+ ) + 0.31 不需要
13.解:(1)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玻璃中的入射角为 = = 30 ,
在空气中的折射角 = + = 45 ,
sin
根据光的折射率定义可知 = sin = 2;
(2)要使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转90 ,
则如图所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2 = 90 , = 45 ,
sin = = 2,可知 = 45 , 2
光在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上的发生全发射,由几何关系可知顶角 = = 45 。
14.解: (1)当 、 共速时两球距离最近,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 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
根据动量守恒有 0 = 3 共,
解得 0共 = 3 = ,
第 8页,共 10页
1 1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2
2
0 2 3
2 ,

解得 = 3 ;
(2)设 、 相互碰撞结束分开后二者的速度分别为 1、 2由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有
0 = 1 + 2 2,
1
2
2
0 =
1 2 1 2
2 1 + 2 2 2,
2
联立解得 2 = 3 0 = 2 ,
设弧面槽 的质量为 ,球 冲上弧面槽 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过程中,
与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2 2 = (2 + 共 2,
1
由能量守恒有 2 2 1 22 2 = 2 (2 + ) 2 + 2 ,共
联立解得 = 2 。
15.解:(1)根据题意可知,小球从 点沿平面内某个方向抛出后到达 点时速率不变,该过程只有重力和电
场力做功,则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1 2 cos60 2 sin60 = 0
代入数据解得 1 = 12 3 /
(2)小球从 点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后,小球从 点离开圆周进入右侧空间,该过程中小球水平方向做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小球水平方向有 = 1 ,

2 = + cos60
, =

解得 = 10 3 / 2 , = 3 2 /
6
, = 10
1
对小球竖直方向有 2 2 = sin60 , =
解得 = 6 / , = 0 /
则小球经过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2 + 2 = 3 2 /
方向水平向右。
(3)小球在虚线右侧空间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洛 = = 9 × 10
4
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 = 1.2 × 10 3电 2
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 6 × 10 4
则有 电 = 6 × 10
4 < 9 × 10 4 = 洛
粒子将会向右下角偏转,此后运动轨迹不可预测。需将速度进行分解,可将运动拆分为 = 3 2 / = 1 +
2
第 9页,共 10页
其中 1 = 2 2 / , 2 = 2 /

则 1部分做匀速直线运动, 2部分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 2 = 0.4
则小球在虚线右侧空间运动过程中,第一次离 轴的最大距离为 0.8 。
第 10页,共 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