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卷 01(测试范围:第21-22章)【原卷+解析+试卷分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次月考卷 01(测试范围:第21-22章)【原卷+解析+试卷分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3 08:06:43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卷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二、知识点分布
一、单选题 1 0.94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 0.85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
3 0.85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4 0.75 y=ax +bx+c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各项系数符号;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式子符号;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
5 0.65 y=ax 的图象和性质
6 0.65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y=ax +bx+c的图象与性质;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7 0.64 增长率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8 0.64 分式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9 0.55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参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0 0.4 y=ax +bx+c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各项系数符号;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式子符号;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
二、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94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12 0.85 y=ax +bx+c的图象与性质;根据交点确定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函数值
13 0.85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
14 0.75 y=ax 的图象和性质
15 0.65 传播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6 0.15 图形运动问题(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其他问题(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二、知识点分布
三、解答题 17 0.85 分式化简求值;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18 0.75 y=a(x-h) +k的图象和性质;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函数值;把y=ax +bx+c化成顶点式
19 0.65 特殊四边形(二次函数综合);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20 0.65 y=a(x-h) +k的图象和性质;根据交点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画y=ax +bx+c的图象
21 0.64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面积问题(二次函数综合);求一次函数解析式;y=ax +bx+c的最值
22 0.4 根据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23 0.65 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线段周长问题(二次函数综合);把y=ax +bx+c化成顶点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4 0.4 营销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1-22章)
( 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则k的值为( ).
A.2 B. C.2或 D.
4.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已知点,都在抛物线上,则( )
A. B. C. D.
6.如图甲,在中,点从点出发向点运动,设线段的长为,线段的长为与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点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的最小值为1 D.
7.某超市1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3月份的营业额为4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
A. B.
C. D.
8.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是( )
A. B. C. D.
9.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的值为( )
A. B.3 C.或3 D.1或
10.对称轴为直线的抛物线(为常数,且)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结论正确为( )
A. B. C. D.
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
1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y轴交点C,点B和点C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及点B,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整数m的值为 .
14.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5.“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珍惜树木,小红将宣传语转发给若干人,收到的人再把这条宣传语转发给相同的人数,若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小红一共有157人收到了这条宣传语,则小红将这条宣传语转发给了 人.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边长为2,∠AOC=60°,点D为AB边上的一点,经过O,A,D三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E,连结AE交BC于点F,当DF⊥AB时,CE的长为 .
三、解答题(第 17,18,19,20,21 题每题 8 分,第 22,23 题每题 10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72 分)
17.已知.
(1)化简A;
(2)若a为方程的一个解,求A的值.
18.已知抛物线.
(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
(2)若点和在该抛物线上,试比较和的大小.
19.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边),与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将抛物线沿轴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平移后点的对应点为点,点是平面内任意一点,是否存在以、、、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图象顶点为A,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
(1)求点B的坐标,并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3)一次函数的图象过A,B两点,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
21.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的解析式;
(2)如图,动点P在直线上方,且在抛物线上,求出的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点P的坐标.
22.综合与实践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且方程的两根为,.
(1)当时,求方程的根.
(2)若,,,且,恰好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求此的斜边的长.
(3)若,且,求的值.
(温馨提示: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则有,)
23.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的坐标;
(2)判断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是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点的坐标.
24.小琴的父母承包了一块荒山种植一批梨树,今年收获一批蜜梨.他们打算以每千克元的零售价销售5000kg蜜梨,剩余的蜜梨以每千克比零售价低1元的批发价批发给外地客商,预计总共可获得145000元收入.
(1)小琴的父母今年共收获蜜梨多少千克?
(2)若以零售价销售蜜梨,平均每天可售出200kg,每千克盈利2元.为了加快销售速度,小琴的父母采取了降价措施,并发现每千克零售价降低0.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40kg.每千克零售价应降价多少元,才能使得每天的销售利润为600元?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1-22章)
( 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B C A D B D
1.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解:A、中,未知数的最高次为1,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B、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
C、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D、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根据当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当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时;,当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时,,同时不要遗漏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进行求解即可.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判别式,
在函数中,令,则,,



解得,
故选:A.
3.C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把代入,据此解答即可.
解:把代入,得:

解得,,
故选:C.
4.A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有关的代数式的符号的判定,熟记各系数符号与函数图象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由二次函数图象可得:,,,可判断①;由对称轴,可判断②;将代入函数,求得y值,判断③;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判断④.
解:∵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即,与y轴交在负半轴上,
∴,,,即,故①错误;
∵对称轴为直线,即,
∴,故②正确;
结合图象,当时,,故③正确;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即,故④正确,
∴正确的共有3个.
故选:A.
5.B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比较抛物线上点的纵坐标大小,根据开口方向及对称轴分析函数值变化趋势即可求解.
解:∵抛物线顶点为坐标原点,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
∴ 当时,函数图象在第三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当时,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

∴.
故选:B.
6.C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的相关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函数图象分析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等性质.
通过分析点运动时函数图象的变化,结合三角形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点从点出发向点运动,
∴当时,与点重合,结合图象可知,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时,点与点重合时,最长,此时,即,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图乙可以看出当时,最短,即,此时,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当时,由中,可知,所以,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根据某超市1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则2月份的营业额为万元,3月份的营业额为万元,即可列方程.
解:根据题意,得,
故选:A.
8.D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式的求值,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得到,再整体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
∴.
故选:D.
9.B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此题难度不大,注意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这是易错点.根据题意可得且,继而求得答案.
解:由题意,得且,
∴且,
∴.
解得.
故选:B.
10.D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根据图象依次判断.看懂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图像开头向上,
对称轴,得
当时,,观察图象与轴交于负半轴可知
故正确;
图象与轴有两个不相等的交点
故错误;
当时,
故错误;
当时,
观察图象可知,此时,即
故正确;
观察图象,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故正确;
故选:D.
11.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b,c是常数且),可得答案.
解:

故答案为:.
12.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先求出点C的坐标,根据点B和点C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得到点B的坐标,然后根据图象解答即可.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C,
∴,即,
∵点C和点B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直线对称,
∴,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点,
∴不等式的解集为二次函数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
故答案为:.
13.(答案不唯一)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先根据根的判别式得出,求出,再找出一个符合的数即可.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
∴可取.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14.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是最简单二次函数形式.顶点是原点,对称轴是y轴,时,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开口大小与有关,越大图象开口越小,越小图象开口越大.其顶点是,对称轴是y轴.
由图可知开口最小,其次,开口最大,根据开口大小与的关系计算即可.
由图可知开口最小,其次,开口最大,
∴,
∵,开口向下,
∴,,
即,且,,
解得:且,
即,
故答案为:.
15.12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设小红转发给人,根据传播过程中收到宣传语的总人数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设小红将这条宣传语转发给了人.依题意得



∴或
解得或(舍去)
故答案为:.
16..
设BF=x,则CF=2-x,先确定A、B的坐标,然后再由菱形的性质确定D的坐标,由于抛物线经过O、A、D、E,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A与点D的中点横坐标与点O与点E的中点横坐标相同,可求E,再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列方程求得x,进而求得CE.
解:∵菱形OABC的边长为2,∠AOC=60°,
∴OA=2,
∴A(1,),
∵菱形OABC,
∴AB=OC=2,AB∥OC,
∴B(3,),
设BF=x,则CF=2﹣x,
在菱形OABC中,∠B=∠AOC=60°,
∵DF⊥AB,
∴D(3﹣x,),
∴点A与点D的中点为(2﹣x,),
∵抛物线经过O,A,D、E,
∴点O与点E的中点为(2﹣x,0),
∴E(4﹣x,0),
∴CE=4﹣x﹣2=2﹣x,
∵AB∥CE,
∴=,
∴=,
∴x=4+2(舍)或x=4﹣2,
∴CE=.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菱形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点的坐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知识点,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
(2)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分式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a为方程的一个解得出,整理得出,最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1)解:

(2)解:∵a为方程的一个解,




18.(1)
(2)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把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解;
(2)求出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1)解:,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
∵,
∴抛物线开口向上,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
19.(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先求出点,点,得到,过点作轴于点,根据菱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解:将点代入抛物线得:,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存在以、、、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令,则,
解得:,,
点,点.

如图,当四边形为菱形时,,过点作轴于点,
四边形为菱形,




同理,如图,当四边形为菱形时,,,

同理,如图,当四边形为菱形时,,,

当四边形为菱形时,设交于点,则,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20.(1),图象见解析
(2)
(3)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与直线的交点确定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
(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和坐标轴的交点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3)利用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与直线的交点坐标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1)解:当时,得或,
∵点位于x轴正半轴,
∴;
列表得:
0 1 2 3
3 0 0 3
描点,画出函数图象如下:
(2)解:由图象得,当时,;
(3)解:如图所示,
当时,.
21.(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直线的解析式为
(2)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
(1)将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b、c的方程组,然后可求得b、c的值,于是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A、B的坐标代入可求得k、n的值,可得到直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作轴,垂足为C,交与点D.设点P的坐标为,则,然后列出的长与a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配方法可求得的最大值,以及点P的坐标,然后依据的面积可求得的面积的最大值.
(1)解:∵抛物线经过,两点,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所示:过点P作轴,垂足为C,交于点D.
设点P的坐标为,则,
∴,
∴当时,有最大值,即的面积有最大值,的最大值为,
∴,
∵的面积,
∴当的最大值为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
22.(1)
(2)
(3)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
(1)根据题意得原方程为:,解方程,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出原方程为:,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得出原方程为:,设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已知,得出或,再求得原方程的判别式,进而求得的值,即可求解.
(1)解:∵
∴原方程为:,
可得:
(2)解:∵,,,
∴原方程为:
∵方程的两根为,,且,恰好的两条直角边的长,

∴此的斜边的长为
(3)解:∵,

∴原方程为: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代入得:.
∴即
解得:或
∵中,
当时,
∴当时,,
当时,,原方程无实根,舍去,
综上所述,
23.(1),顶点的坐标为
(2)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3)
(1)把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的值;利用配方法把抛物线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方程,根据该解析式直接写出顶点的坐标;
(2)利用点、、的坐标来求线段、、的长度,得到,则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知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则,连接,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的值最小,即当三点共线时,的周长最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把代入直线方程,求得.
本题综合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解析式,抛物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轴对称--最短路线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极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解:∵点在抛物线上,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顶点的坐标为;
(2)解:是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
在中,当时,,

∴;
在中,当时,,
解得,,
∴,
,,
∵,,,

是直角三角形;
(3)解:如图所示,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则,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
∴的周长,
∵点C和点D都是定点,
∴的长为定值,
∴当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当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即此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在中,当时,,解得,
∴.
24.(1)小琴的父母今年共收获蜜梨35000kg
(2)每千克零售价应降低1元,才能使得每天的销售利润为600元
根据销售毛利润与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可列方程,求出的值,进而求出总产量;
由于降价,日销售量增加,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每斤的销售利润和日销售量,根据日销售利润可列方程求解,注意结果的合理性.
解:由题意,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故小琴的父母今年共收获蜜梨kg.
设每千克零售价应降价元,才能使得每天的销售利润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为了加快销售速度, 应该舍去0.5,选降价1 元。
故每千克零售价应降低1元,才能使得每天的销售利润为元.
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列出合理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数量关系则显得尤其重要,降价使日销售量和每斤的销售利润发生变化,尤为注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