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5.6 函数y=Asin(ωx+φ )
数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2.掌握 y=sin x与 y=Asin(ωx+φ)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并能正确地指出其变换步骤;
3.能根据 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单位圆上的点,以(1,0)为起点,以单位速度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其运动规律可用三角函数加以刻画.
对于一个一般的匀速圆周运动可以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呢?下面先看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因其经济又环保,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使用.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简车的工作原理.
假定在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简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简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你能用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来刻画盛水筒(视为质点)距离水面的相对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吗?
因筒车上盛水筒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可以考虑利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它的运动规律.
图5.6-2
图5.6-1
不难分析,高度H由以下量所决定:
简车转轮的中心O到水面的距离h,
简车的半径r,简车转动的角速度ω,
盛水筒的初始位置P0以及所经过的时间t.
图5.6-1
思考:如果将筒车抽象为圆,盛水筒抽象为圆上的点,经过时间t s后,盛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H与哪些量有关?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图5.6-3
图5.6-3
图5.6-3
2 .函数y=Asin(ωx +φ)的图像
从解析式看,函数y=sin x就是函数 y=Asin(ωx +φ)
在A=1,ω=1,φ=0 时的特殊情形.
(1)能否借助我们熟悉的函数y=sinx的图象与性质研究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 +φ)的影响?
(2)函数y=Asin(ωx +φ)含有三个参数,你认为应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从特殊到一般
研究思路:
固定其中两个参数,分别研究 这三个参数对函数的影响,然后再综合考虑逐次递进的研究顺序,并采取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策略.
3.探索对φ对y=Asin(ωx +φ)图象的影响
采取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策略
将点 绕 旋转角 后达到
.
3.探索对φ对y=Asin(ωx +φ)图象的影响
图象的变换本质上是点的变换,你能否从坐标角度来解释这种变换吗?
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
在单位圆上,设两个动点分别以 为起点同时开始运动,到达圆周上同一点P的时间差为 .
3.探索对φ对y=Asin(ωx +φ)图象的影响
4. φ对y=Asin(ωx +φ)图象的影响归纳总结
左加右减
B
大缩小伸
一般地,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得到:
①先画出函数y=sin x的图象;
②再把正弦曲线向左(或右)平移|φ|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x+φ) 的图象;
③然后把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ωx+φ)的图象;
④最后把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这时的曲线就是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总结提升
课本P236
先画出函数y=sin x的图象;
再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得到 的图象;
然后把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的图象;
最后把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例1 画出函数 的简图.
这时的曲线就是函数 的图象.如图.
例1 画出函数 的简图.
追问 我们已经知道了该函数的图象的整体样貌.回想正弦函数简图的画法,你能用五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吗?
五点作图法的步骤:
第一步,用列表、描点的方法,先画出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追问 我们已经知道了该函数的图象的整体样貌.回想正弦函数简图的画法,你能用五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吗?
列表:
X 0 π 2π
x
y 0 2 0 -2 0
追问 我们已经知道了该函数的图象的整体样貌.回想正弦函数简图的画法,你能用五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吗?
描点画图:
第二步,将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拓展在整个定义域内.
例2 如图,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游客坐在摩天轮的座舱里慢慢地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某摩天轮最高点距地面高度为120 m,转盘直径为110 m,设置有48个座舱,开启后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游客在座舱转到离地面最近的位置进舱,转一周大约需要30 min.
(1)游客甲坐上摩天轮的座舱,开始转动t min后离地面的高度为H m,求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求游客甲在开始转动5 min后离地面的高度;
(3)若甲、乙两人分别坐在两个相邻的座舱里,在运行一周的过程中,求两人距离地面的高度差的最大值(精确到0.1).
追问1 你打算选择什么函数模型来刻画这个实际问题?为什么?
摩天轮上座舱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质点在圆周上做匀速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游客距离地面的高度H呈现周而复始的变化,因此可以考虑用三角函数模型来刻画.
追问2 对比函数y=Asin(ωx+φ),如何建立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解:如图,设座舱距离地面最近的位置为点P,以轴心O为原点,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设t=0 min时,游客甲位于点P(0,-55),
根据摩天轮转一周大约需要30 min,
以OP为终边的角为 ;
可知座舱转动的角速度约为 rad/min,由题意可得
(2)当t=5时,
(3)甲、乙两人的位置分别用点A,B表示,则 .
经过t min后甲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点B相对于点A始终落后 rad,
此时乙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当 (或 ),
即 (或22.8)时,H的最大值为 .
和差化积公式
,
达标检测
解答:(1)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三角函数模型
求解三角函数问题
抽象转化
引入构建
实际问题的解
总结提升
(2)在研究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过程中,哪些思想方法值得总结?
问题:(1)本单元我们研究了哪一类问题?研究的路径是怎样的?
(2)首先,与二次函数类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进行研究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是基于特殊情况的分析,再观察多个具体值对函数图象影响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化的结论,然后从函数y=sinx的图象经过图象变换得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得到了一般原则,体现了类比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总结提升
先平移后伸缩
先伸缩后平移
1.完成教材第240~241页习题5.6.
2.预习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