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2.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随堂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2.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随堂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29:37

文档简介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3-24高二上·贵州毕节·期末)下列关于活化能和简单碰撞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B.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做活化能
C.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焓变
D.增大压强(减小体积)或升高温度,均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A.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不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活化分子碰撞时有合适的取向才能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
B.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值,B正确;
C.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历程,从而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错误;
D.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故选B。
2.(23-24高二上·广西桂林·期末)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ΔS<0,A正确;
B.反应为放热的熵减反应,高温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B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降低温度,分子能量降低,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D错误;故选A。
3.(23-24高二上·天津·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升高温度或者使用正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答案】C
【解析】A.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即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故A错误;
B.活化分子取向合适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若取向不合适,活化分子也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B错误;
C.升高温度能使部分分子获得能量转化为活化分子,使用正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使部分能量较低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两者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
4.(23-24高二上·四川宜宾·期末)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分4步进行
C.第4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D.合适的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终态的总能量高于始态,为吸热反应,A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4个H原子逐步失去,故共分4步进行,B正确;
C.由图可知,第4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C正确;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错误;故选D。
5.(24-25高二上·山西吕梁·期中)工业制氢原理:。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的是
①将炭块改为炭粉 ②增大水蒸气浓度 ③适当升高温度 ④加入高效催化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A. ①将炭块改为炭粉,可以增大C与H2O(g)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①不符合题意;
②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②不符合题意;
③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是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③符合题意;
④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③④,故合理选项是C。
6.(23-24高二下·湖南·期中)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号 表面积/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① a 2.40 2.00 1.60 1.20 0.80
② a 1.20 0.80 0.40 x
③ 2a 2.40 1.60 0.80 0.40 0.40
A.实验①,0~20min,
B.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2
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实验①达平衡时氨气浓度为
【答案】C
【解析】A.实验①中,0~20min,氨气浓度变化量为,,A正确;
B.催化剂表面积大小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实验③中氨气初始浓度与实验①中一样,实验③达到平衡时氨气浓度为,则实验①达平衡时氨气浓度也为,而恒温恒容条件下,实验②相对于实验①为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实验②处于平衡状态时,由表格数据可知,三个实验均是匀速的,实验②中20min内减少,又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则60min时实验②处于平衡状态,x<0.2,B正确;
C.实验①和实验②催化剂表面积相同,实验①中氨气初始浓度是实验②中氨气初始浓度的两倍,实验①、实验②中0~20min、20~40min氨气浓度变化量都是,C错误;
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实验①达到平衡时氨气浓度为,D正确;
故选C。
7.(23-24高二上·福建三明·期中)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O2、NH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忽略NO和O2的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0―5min内的反应速率
C.6min时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9.63%
D.4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更多氧气
【答案】C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2~3min时间段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大于1~2min时间段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也即反应速率加快,所以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A正确;
B.0―5min内N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28mol,则N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也为0.28mol,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B正确;
C.6min时,O2、NH3、NO、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mol、0.72mol、0.28mol、0.42mol,则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7. 36%,C错误;
D.4min时,O2的物质的量突然增大,而其它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此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更多氧气,D正确;故选C。
8.(23-24高二上·四川凉山·期末)一定条件,水煤气发生变换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可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C.适当压缩容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及平衡转化率都增大
【答案】D
【解析】A.增大反应物CO的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从而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将容器的容积压缩,相当于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不影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D。
1.(23-24高二上·浙江杭州·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将4mol A和2mol B投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s) xC(g)+2D(g)。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D的浓度为0.5mol/L,以C表示的反应速率v(C)=0.25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
B.此时B的转化率为25%
C.此时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此时移走部分B,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B
【分析】据题中信息先统一单位在列三段式
【解析】A.依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与D的变化量分别是1mol和1mol,即x:2=1:1,得出x=2,A错误;
B.此时B的转化率为,B正确;
C.恒容密闭容器,此时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各组分分压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D.此时移走部分B,因B为固体,浓度为常数,故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B。
2.(24-25高二上·辽宁·期中)一定条件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1
C.增大B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D.若平衡后移走C,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可列三段式:
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错误;
B.D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1,B正确;
C.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
D.若平衡后移走C,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故选B。
3.(24-25高二上·山西吕梁·期中)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1、催化剂2对反应的影响,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进行反应,、、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代表,N代表
B.催化剂1的催化效能低于催化剂2
C.内无催化剂条件下速率为
D.在催化剂作用下,所有分子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答案】B
【解析】A.M、N曲线相同时间段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所以N曲线代表,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催化剂2速率较大,催化效率较高,故B正确;
C.内,的浓度降低1mol/L,则的浓度增加0.5mol/L, ,故C错误;
D.在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率较高,但是,反应物分子不可能都是活化分子,分子碰撞不可能都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B。
4.(23-24高二上·广西玉林·期末)上海交通大学仇毅翔等研究了不同含金化合物催化乙烯加氢[ ]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
B.催化乙烯加氢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C.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
D.催化剂可以改变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A.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由题干图示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对应的活化能小,则催化效果好,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过渡态1所处状态能量高于状态2,两种过渡态物质中较稳定的是过渡态2,则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故C错误;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5.(23-24高二上·福建泉州·期末)利用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生成甲醇,体系能量随反应进程变化如图实线所示。MO+分别与CH4、CH2T2反应的历程相似。已知:参与反应的原子质量数越大,速率越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MO++CH4=CH3OH+M+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过渡态2比过渡态1稳定
D.MO+与CH2T2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b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MO+和CH4生成CH3OH和M+,则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MO++CH4=CH3OH+M+,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正确;
C.过渡态2具有的能量比过渡态1低,说明过渡态2比过渡态1稳定,C正确;
D.已知:参与反应的原子质量数越大,速率越慢,所以MO+与CH2T2反应的活化能大于MO+与CH4,MO+与CH2T2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a,D错误;
故选D。
6.(23-24高二下·辽宁·期中)2L密闭容器中,在少量催化剂存在时的分解反应为。某温度下,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42 105 242 384 665 1070
6.68 5.85 4.64 3.83 2.81 2.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耗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达到平衡后,再充入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C.温度升高,反应时间段内,测得变化量小于
D.催化剂X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答案】C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计算,42~242s,消耗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项正确;
B.达到平衡后,再充入2mol,等效于增压平衡左移,则的体积分数将减小,B项正确;
C.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42~105s,消耗的量大于0.83mol,各成分的改变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N2的变化量大于0.83mol,C项错误;
D.X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提高反应速率,D项正确;故选C。
7.(23-24高二上·安徽黄山·期末)反应的反应机理为:①;② ;③(快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
0.038 0.060 1.5×10 5
0.076 0.060 3.0×10 5
0.076 0.030 1.5×10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步反应中,反应③的活化能最大
B.第②步的反应方程式为:+I =2+I2
C.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D.该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约为1.83
【答案】B
【解析】A.三步反应中,反应③为快反应,其活化能最小,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用总反应-①-③,整理可得第②步的反应方程式为:+I =2+I2,B正确;
C.由1、2两组数据可知:c()增大一倍,速率增大一倍;由2、3两组数据可知:c(I-)增大一倍,速率增大一倍,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 c(I-),C错误;
D.将1组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式可得:v=k×0.038×0.06=1.5×10-5,解得k=6.58×10-3,D错误;
本题选B。
8.(23-24高二上·四川凉山·期末)乙烯(C2H4)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涉及三步反应
B.
C.硫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活化能与反应历程
D.和的总能量高于(1)的总能量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乙烯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过程为:①C2H4(g)+H2SO4(l)=C2H5OSO3H(l) ΔH=(E1-E2)kJ·mol-1;②C2H5OSO3H(l)+H2O(l)=C2H5OH(1)+H2SO4(l) ΔH=(E3-E4)kJ·mol-1。
【解析】A.根据分析,该过程涉及两步反应,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①+②得,B正确;
C.H2SO4在两步反应中出现,在总反应中未出现,是该合成过程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活化能与反应历程,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A。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3-24高二上·贵州毕节·期末)下列关于活化能和简单碰撞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B.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做活化能
C.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焓变
D.增大压强(减小体积)或升高温度,均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23-24高二上·广西桂林·期末)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3.(23-24高二上·天津·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升高温度或者使用正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4.(23-24高二上·四川宜宾·期末)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分4步进行
C.第4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D.合适的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
5.(24-25高二上·山西吕梁·期中)工业制氢原理:。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的是
①将炭块改为炭粉 ②增大水蒸气浓度 ③适当升高温度 ④加入高效催化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A. ①将炭块改为炭粉,可以增大C与H2O(g)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①不符合题意;
②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②不符合题意;
③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是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③符合题意;
④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③④,故合理选项是C。
6.(23-24高二下·湖南·期中)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号 表面积/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① a 2.40 2.00 1.60 1.20 0.80
② a 1.20 0.80 0.40 x
③ 2a 2.40 1.60 0.80 0.40 0.40
A.实验①,0~20min,
B.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2
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实验①达平衡时氨气浓度为
7.(23-24高二上·福建三明·期中)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O2、NH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忽略NO和O2的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0―5min内的反应速率
C.6min时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9.63%
D.4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更多氧气
8.(23-24高二上·四川凉山·期末)一定条件,水煤气发生变换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可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C.适当压缩容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及平衡转化率都增大
1.(23-24高二上·浙江杭州·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将4mol A和2mol B投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s) xC(g)+2D(g)。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D的浓度为0.5mol/L,以C表示的反应速率v(C)=0.25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
B.此时B的转化率为25%
C.此时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此时移走部分B,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2.(24-25高二上·辽宁·期中)一定条件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1
C.增大B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D.若平衡后移走C,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24-25高二上·山西吕梁·期中)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1、催化剂2对反应的影响,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进行反应,、、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代表,N代表
B.催化剂1的催化效能低于催化剂2
C.内无催化剂条件下速率为
D.在催化剂作用下,所有分子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4.(23-24高二上·广西玉林·期末)上海交通大学仇毅翔等研究了不同含金化合物催化乙烯加氢[ ]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
B.催化乙烯加氢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C.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
D.催化剂可以改变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5.(23-24高二上·福建泉州·期末)利用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生成甲醇,体系能量随反应进程变化如图实线所示。MO+分别与CH4、CH2T2反应的历程相似。已知:参与反应的原子质量数越大,速率越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MO++CH4=CH3OH+M+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过渡态2比过渡态1稳定
D.MO+与CH2T2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b
6.(23-24高二下·辽宁·期中)2L密闭容器中,在少量催化剂存在时的分解反应为。某温度下,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42 105 242 384 665 1070
6.68 5.85 4.64 3.83 2.81 2.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耗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达到平衡后,再充入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C.温度升高,反应时间段内,测得变化量小于
D.催化剂X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7.(23-24高二上·安徽黄山·期末)反应的反应机理为:①;② ;③(快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
0.038 0.060 1.5×10 5
0.076 0.060 3.0×10 5
0.076 0.030 1.5×10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步反应中,反应③的活化能最大
B.第②步的反应方程式为:+I =2+I2
C.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D.该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约为1.83
8.(23-24高二上·四川凉山·期末)乙烯(C2H4)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涉及三步反应
B.
C.硫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活化能与反应历程
D.和的总能量高于(1)的总能量